『壹』 夏至節氣中醫養生要點
夏至節氣中醫養生要點
6月21日就是夏至節氣了,過了夏至,緊接著就到了一年天氣最熱的時候——三伏天,因此夏至的養生保健尤為關鍵。那麼夏至如何養生?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夏至養生要點,歡迎閱讀。
1、飲食清淡,多吃蔬果雜糧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氣血外浮,內里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對薄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促進消化;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上火;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陽氣;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滋膩礙胃,釀濕生熱,激發瘡瘍等皮膚病。
2、冬至餃子夏至面
民間習俗在夏至這一天吃面(冬至吃餃子)。這有什麼講究呢?餃子是把餡料(能量、精華)用麵包裹起來,這就符合了“冬主閉藏”自然氣象。而夏至節氣則相反,要把陽氣釋放出來。面塊切成面條後,就意味著把內里的能量有節制地疏散出來了。另外,吃面要學會喝面湯,申大夫老家有民諺:“吃面喝甜湯,不用大夫開葯方”。
3、居處清涼
夏季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輕人喜歡穿的牛仔服飾,並不適合夏季。衣服顏色盡量選擇吸熱少的淺色為主。衣服的布料盡量選用吸汗及透氣的棉質及亞麻。早晚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於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4、忌夜食生冷
夏季晝長夜短,夜生活豐富,年齡大者、體質脆弱者,要顧護脾胃陽氣,晚間最好不要吃生菜、瓜類、冰鎮寒涼之物,也要注意少吃肉、面、肥厚粘膩之物,否則容易出現腹脹、吐瀉等病症。
5、晚睡早起睡午覺
夏季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晚睡早起,保持每天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一定要睡午覺。“夏至一陰生”,午覺是以陽養陰的保健手段,只要能閉上眼睛安靜躺一會,也能起到很好的養陰效果。
6、及時喝水,避免缺水
所謂“春困秋乏夏打盹”,在夏至時節,不少人會有全身睏倦乏力以及頭暈腦脹的症狀,嚴重者可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於這一時節氣溫高,人體通過排汗來散熱,使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等組織器官會因此而供血不足,進而造成不適症狀。還有就是出汗時體表血管會擴張,更多的血液會流向體表,這種血液的再分配會影響人體的血壓調節機制,從而發生頭暈腦脹等不舒服。
7、靜息調心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天是養心的季節。夏季炎熱,最應調息靜心,“心靜自然涼”。聽慢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方法。音樂中的音符也含有陰陽五行的元素。和節奏快的音樂能增強體內陽氣、助人興奮的效果相反,舒緩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臟得到休息。
8、溫水洗澡
每日溫水洗澡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還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9、忌夜卧貪涼
不可晚上睡覺整夜開空調製冷,這種習慣易導致傷風、面癱、關節疼痛、腹痛腹瀉,對身體的損傷是極其嚴重的。諺語有“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後飯”的養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生要求。
10、綠豆勝冰消暑煩
綠豆湯實在是夏季的一劑消暑好方。綠豆味甘性寒,入心經和胃經。夏天有內熱小便黃赤的時候喝,效果最好。喜歡吃甜的人還可以加些蜂蜜,對熱毒的癰腫也有很好的效果。但綠豆畢竟是寒性的,體質虛弱的人不宜多食。久服會把體內的虛寒坐實,這樣以後就更不容易調理了。
11、適當鍛煉身體
鍛煉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場地可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為好,劇烈的`運動不宜做。
12、外出採取防曬措施
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可隨身備有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另外,從服裝的顏色上講,最好穿紅色的衣服,因為紅色的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進而保護皮膚,預防皮膚老化甚至癌變。
13、節氣針灸
“冬病夏治”並非只有各大醫院開展的“三伏貼”一種療法,夏至的節氣針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對於冬季易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和骨關節病效果不錯。夏至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可以藉助天地自然界的溫熱之氣,祛散體內盤踞的寒濕病邪之氣。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後15天適當開展夏至節氣針灸治療。
;『貳』 夏至養生有哪些原則
1、晚睡早起中午打個盹
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養生保健要順應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應保證每天午睡半小時左右,讓一下午都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年老體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的睡眠。
2、飲食清淡多吃點“苦”
早、晚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補養身體。在蔬果方面,蘋果、葡萄、木瓜、枇杷這類平和的水果適合各種體質的人吃;體質虛寒的人最好少吃香蕉、雪梨、西瓜、柿子等寒涼類水果。除了飲食清淡,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濕、清涼解暑、促進食慾等作用,還可多吃苦菜類蔬菜,如苦瓜、香菜等。
3、調整呼吸整理好情緒
夏天氣溫高,容易使人煩躁或倦怠,因此精神調養很關鍵。
夏季要保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泄。
切忌情緒大起大落、為小事大發脾氣,以免加重甚至誘發心臟病。
4、選清晨或傍晚涼爽時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
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會損陽氣,還易中暑。
運動鍛煉過程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一定要喝幾口停一會兒,一次不要喝太多,尤其不能大量喝冷飲,以免胃腸道痙攣,甚至引起胃疼。
『叄』 夏至有哪些養生進補方式
夏至 以後,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下面是我整理的夏至有哪些養生進補方式,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夏至相關內容推薦↓↓↓
夏至八大傳統民間風俗
夏至詩詞精選10篇附譯文
夏至是夏天到了還是結束了
夏至唯美祝福語句子100句
夏至有哪些養生進補方式
1.生薑進補
有俗話說:「飯不香,吃生薑」、「冬吃蘿卜,夏吃薑」、「早上三片姜,賽過喝參湯」,都是對生薑所具有的營養價值和醫療作用所做的精闢的概括。夏季暑熱,多數人食慾不振,而生薑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於防暑度夏有一定益處。
2.情志調養
夏季炎熱,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靜自然涼」。夏對應心,心臟對應喜悅,尤其在夏至這個夏陽極致的節氣,一定要保持快樂,精神養生方面,切忌懈怠厭倦,惱怒憂郁。
3.宜晚睡早起,多鍛煉
在此時節,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的變化,一般宜晚睡早起,並利用午休來彌補夜晚睡眠的不足,並且每日溫水洗澡。
夏至節氣,最重要的養生功課就是睡「子午覺」:晚上在子時(23時至1時)之前進入最佳睡眠狀態,白天在11時至13時午休。子午覺的原則就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進入夏至,中午盡量午休,但時間不用太長,睡半個小時即可。在這個節氣把「子午覺」睡好了,就是最好的保養方式。
此時可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參加晨練,以舒緩運動為主,不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避免出大汗,以傷陰陽。
4.注意防病、防暑
做好防暑工作,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 措施 ,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
同時要注意防夏病,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氣血瘀滯,以防心臟病的發作。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
5.夏至冬病夏治,推薦艾灸養生
夏至還是冬病夏治的好時節!體質寒涼,易生病的朋友可以多服用紅糖姜湯水,祛濕排寒、溫熱暖胃。暑天服用可等到自然涼下來再喝。
同時也推薦艾灸養生,生病的人大多屬於陽虛體質。艾葉是溫性的,屬於純陽之物。艾灸能夠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陽氣最重的時候,兩者的陽熱合在一起,溫補的作用更強。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足三里、陰陵泉、中脘、神闕等,補益的效果能夠達到最佳。
夏至養生吃什麼食物
鴨肉
鴨肉對於體熱的人來說最合適了,因為鴨屬水禽,新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凡體內有熱的人適宜食鴨肉,體質虛弱、食衣不振、發熱、大便乾燥和水腫的人食之更為有益。
苦菜
苦菜具有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功效。而夏至暑熱難擋正好需要吃健脾燥濕的食物,苦瓜就是最合適的選擇。
南瓜
南瓜含蛋白質、胺基酸等營養素,也含豐富胡蘿卜素,能保健視力、改善血糖強心固腎氣。
芹菜
芹菜新味甘苦,微寒,具備清熱利濕、平肝涼血的作用。時常食用。對咳嗽多痰、牙痛、眼腫者具備較好的匡助療效。芹菜還具備減低膽固純和血壓的作用。
火龍果
由於火龍果在栽培的過程中接觸的病蟲較少,幾乎可以不需要使用任何的農葯就可以自然的生長,從理論上說是一種無毒、無污染的綠色食品,是炎炎夏日裡的饋贈。
不過,事實上,更可貴的是火龍果的內在,排毒解毒抗衰老、養顏補血降血脂,應季而生,能夠幫助我們防備和解決濕熱帶來的不少問題。
桃子
夏季水果中,桃是營養價值很高的水果。桃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果酸,另外還含有部分糖分、果膠和少量蛋白質。
桃的含鐵量相對較高,鐵是人體造血的主要原料,有助於防治貧血。此外,因桃富含果膠,經常食用可預防便秘。
因此,吃桃不僅可以通便,還可延緩衰老、提高免疫力、促進食慾,堪稱保健水果、養生之桃。
荔枝
夏至養生可選荔枝,荔枝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果肉具有補脾益肝、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的功效;
核具有理氣、散結、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瀉,是頑固性呃逆及五更瀉者的食療佳品,同時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有促進食慾之功效。
但荔枝多食易上火,糖度也極高,雖然美味,也不宜過量。
冬瓜
冬瓜有很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夏天多吃些冬瓜,解渴消暑、利尿。
因其利尿,且含鈉極少,所以是慢性腎炎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孕婦水腫的消腫佳品。
它附有多種維生素及其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
綠豆
工作及其勞動之餘,喝一碗綠豆湯,自有神清氣爽、煩渴盡去、暑熱全消、心曠神怡之感,這是因為綠豆起到清熱解暑、止渴利尿的功效。
蓮藕
蓮藕具清熱安神、涼血散瘀功效,含維生素B、磷、鐵等礦物質,可改善貧血、消炎抗菌、降血脂、血壓。
夏至養生 方法
1、生熟食品分開放置
大多數人直覺認為,冰箱溫度低,內里存放的食物都是安全的。
但冰箱並非「 保險 箱」!各種食物亂塞、存儲方法不對,又或者忽視對冰箱的清潔,都會引發「病從口入」的潛在危險,如急性胃腸炎,甚至「食物中毒」,所以需要將生熟食品分開放置。
2、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夜間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膩之物,否則會有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症。
3、「苦」味養生
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而煩則更熱,會影響人體的功能活動,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
苦瓜能泄去心中煩熱,排除體內毒素。建議涼拌,以保留苦瓜中所含有的維生素。
4、多喝水,預防急性心肌梗死
夏至時節氣溫高,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時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使人體血容量減少,大腦會因此而供血不足,極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和腦血栓形成,因此夏至要多補充水分。
5、靜息調心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夏天是養心的季節,應「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靜自然涼」。聽慢音樂是一個調息的好方法,舒緩的音樂可以幫助呼吸慢下來,讓心臟得到休息。
6、溫水洗澡
溫水沖澡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
7、適當鍛煉身體
鍛煉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為涼爽的時候進行,場地可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清新的地方,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打 太極拳 、做廣播 體操 為好,劇烈的運動不宜做。
8、外出採取防曬措施
夏至時節,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採取防曬措施,如打傘、戴遮陽帽、塗防曬霜等;也可隨身備有人丹、藿香正氣水、十滴水、清涼油等。
夏至有哪些養生進補方式相關 文章 :
★ 24節氣養生篇
★ 芒種節氣養生食療食譜
★ 冬至時節的各地民俗活動
★ 秋分節氣如何養生
★ 冬至養生吃什麼好注意事項
★ 立春時節有什麼養生方法
★ 立夏的節氣文化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肆』 中醫養生夏至輕身排毒祛濕法
中醫養生夏至輕身排毒祛濕法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歷6月21日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中醫養生夏至輕身排毒祛濕法,歡迎閱讀。
1夏至,一年裡陽氣最盛的時節
此時日照時間最長,夜晚最短,很容易引發中暑。同時夏天炎熱的空氣,讓人容易忽視“濕氣的存在。夏季著涼感冒大多都是由於濕氣纏身引起的。
2夏至,祛濕氣邪毒刻不容緩
夏季“濕氣”一是夏季的雨水多,空氣比較潮濕,容易導致人體外濕氣;二是內濕,這是因為體內脾虛造成的。
冬有暖氣,夏有空調。夏天本該是出汗的季節卻因為空調,導致汗液淤積在體內無法排出。人體的皮膚開合功能下降,抵禦病邪的能力變差,容易導致體內濕邪堆積,造成陽氣虛衰。
除了冷氣外,冷飲、冷盤等飲料食物能夠快速為人們降溫卻將濕邪深埋在體內,成為困擾健康的一大隱患。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濕邪不去,吃再多的補品、葯品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夏至到來,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祛濕氣邪毒。
3如何祛濕
1.食療祛濕
(1)夏天第一方——五豆湯(粥)
用料:黑豆、紅豆、綠豆、眉豆、白扁豆、花生各50克,陳皮少許。
用法:上料均量同煲,煲粥則加入黑米50克,可甜可咸,脾虛濕重、疲乏倦怠者可加豬橫利1條。暑熱煩躁時可加入冬瓜、荷葉。
(2)保養心臟此時多吃紅色食物
番茄、枸杞、火龍果等,洪光經絡提醒您精黃寶和保元茶、松珍(珍品)是養心血最好的食品,而且康靈是補充微量元素最好的沖劑,提高抵抗力免疫力,補鋅補鈣,又簡單,又實用,而且效果又好。
2.按摩祛濕法
承山穴——最有效的人體祛濕穴位。
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濕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穴位,日常生活中經常按摩此穴位可提升人體的祛濕能力。
3.艾灸祛濕法
艾灸6個穴位祛濕邪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20~30分鍾或艾灸器灸每次40-60分鍾。
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艾條灸20~30分鍾或艾灸器灸每次40-60分鍾。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寬度。用艾條灸20~30分鍾或艾灸器灸每次40-60分鍾,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症狀。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用艾條灸20~30分鍾或艾灸器灸每次40-60分鍾。
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鼓起的地方,這個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條灸20~30分鍾即可有效健脾化濕。
解溪穴: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每日艾灸20~30分鍾。
4如何選擇好的艾條
夏至進行艾灸,除了祛濕,還能保養好陽氣。一款質量好的艾條也是影響到艾灸的療效。那麼如何選擇好的艾條呢?
(1)看年份。買的時候最好買5年陳,洪光蘄陽艾每一根都如同陳釀的美酒,經過五年的沉澱。
(2)用鼻子聞味道。好的艾條氣味濃而不嗆其中還有一股清香味。洪光蘄陽艾添加蔡洪光老師獨家秘制配方,氣味濃郁,有微煙。
(3)看熱力。在艾灸過程中會感覺皮膚溫暖而柔和,熱力穿透皮膚強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