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過了六十歲的人想要長壽,哪「3多3少」要堅持做
人到了一定年紀後,因為身體機能的下降,不得不開始重視身體的保養,盡量避免有所損害身體的事情,多做保持身體健康的運動。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想延年益壽,卻有很多時候不知道如何下手,不懂得如何保養。下面就給老年人一些建議,希望各位都能長壽!
⑵ 長壽老人的生活秘訣是什麼
古今中外有許多長壽老人,例如大聖人孔子活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道家老子活了101歲、唐代大醫葯學家孫思邈活了101歲,現代的長壽老人更是不勝枚舉。世界上也有許多長壽區、長壽村。專家們為了揭開人類長壽的秘密,對長壽老人進行了許多調查,發現他們共同的生活特點如下:
一是少愁多樂。這些老人都是心胸豁達的樂天派。知足長樂、助人為樂、心理平和是他們的共同特點。
二是少車多步。他們都有愛好體力活動的習慣。大醫葯學家孫思邈經常上山采葯,許多長壽村也多分布在山區,出門就走路,常走多動,血液流通,有益於延緩衰老。
三是少食多嚼。這些長壽老人在飲食上的共同特點是吃得少,不暴食,吃飯時對食物多咀嚼。每吃一口飯,要在口腔內咀嚼多次才咽下。多嚼不僅有利於消化,而且可以使食物慢慢吸收,有利於達到飽腹感,避免吃得過多。
四是少肥多菜。這些長壽老人在飲食上,都是拒絕肥甘厚膩的,吃青菜多,吃大魚大肉少,因此他們多是「老來瘦」身材。
五是少鹽多醋。長壽老人飲食清淡,不嗜好咸,反而多數喜吃醋。這種習慣非常符合現代營養學觀點。高鹽飲食是高血壓、動脈硬化的誘發因素:而長期適量吃醋,有利於軟化血管、降低血壓、預防動脈硬化。
我國唐代著名的醫葯學家孫思邈,活了101歲,直到老死前還在行醫采葯。著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我國醫葯學的寶貴財富。
據史書記載,孫氏70高齡時,唐高宗召見他,見他精神飽滿、面色紅潤、步履穩健,就問他健身長壽的秘訣,他笑著說:我的秘訣就是每天上山采葯,四處奔走行醫,這樣長期磨煉,身體就結實了,自然也就很少生病。
他不但本人健康長壽,還在養生長壽方面給後人留下了簡要明了的見解和易懂易行的做法:在飲食方面他說「老人腸胃皮薄,多則不消」、「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覺肚空,須索食,不得忍飢」。指出「廚膳勿使脯肉過盈,即令儉約為佳」,還說「食畢摩腹,能除百病」。在運動方面孫氏認為:「人慾勞其形,百病不能成。」「養生者,不但餌葯……其生兼於百行,百行周備,雖絕葯餌,足以避年。」在精神養生方面他主張:「莫憂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懼、莫多言、莫大笑、勿汲汲於所欲,勿情情懷念恨……則得長生也。」
他這三方面看法,非常符合現代醫學養生的觀點:
老年人胃腸虛弱,消化能力降低,飲食一定不要過飽,最好是少食多餐。每餐量要少,不妨多吃幾次,這樣既易使食物消化又營養豐富。不要忍著飢餓,餓了就吃一點,既中和胃酸,又保護了胃黏膜。要少吃葷,不要天天大魚大肉,多吃素,這更是現代均衡飲食的內容。餐後揉腹,加強胃腸的血液循環,促進胃腸功能,有助消化,更是懂得養生的老年人常用的方法,對身體大有好處。
人到了老年,經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對加強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延緩衰老是大有益處的。縱觀古今中外的長壽老人,都有堅持勞動、多活動這一特點。
精神養生方面,和現代醫學的心理保健內容是一樣的。他認為老年人憂思、發怒、悲愁、嫉恨等情緒的變化,對身體健康是非常有害的。他還認為善於養生者,必須避免世俗的名利慾望、色慾,保持心胸開闊,精神愉快,這樣才能延年益壽,獲得長生。
⑶ 想要長壽,生活中謹記「三多三少」,分別指的是什麼
長壽這個話題,從古至今人們都在談論著。不管是比較原始的古代,還是現在科學技術強大的現代,人們都沒有研究出來吃了就讓人長生不老的東西。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了。雖然不能夠得到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葯和方法,但是從許多老人長壽的情況上我們可以詢問到,如何才能延年益壽的方法。
「三少」是指少鹽、少糖、少脂肪。鹽吃多了會引起高血壓、血管硬化。糖多食用也容易引起高血壓、肥胖。脂肪攝取過量也對身體不好,所以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