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怎麼艾灸養生

怎麼艾灸養生

發布時間:2022-02-01 00:57:37

A. 怎麼用艾灸養生

這個簡單啊,就是點燃艾條,跟點一支香煙一樣輕松,然後拿著艾條對准穴位熏唄,穴位可以自己找個穴點陣圖看看唄,大致位置就行,要求也不是很高畢竟艾條有粗度。不行開始從肚臍眼開始唄,這個人人會熏。肚臍眼叫神闕穴,顧名思義,神地住處,也是人身非常關鍵穴位,每天熏一次能提高免疫力。

不過艾條質量更重要,選不好會影響艾灸效果,個人經驗就用口碑極好的長生鶴艾條,不用擔心質量問題了

B. 如何用艾灸養生

艾灸有什麼養生功效?
《醫學入門》里說:「葯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可以起到針、葯有時不能起到的作用。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燒材料,熏灼或溫燙體表一定部位,通過調整經絡臟腑功能,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
施灸的原料很多,但以艾葉為主,其氣味芳香,性溫易燃,且火力緩和。《景岳全書·本草正》指出:「艾葉能通十二經……善於溫中,逐冷,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是灸法的最好材料。《名醫別錄》載:「艾葉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艾灸的作用機理是以艾的葯力加上灸火產生的熱能,對機體產生一定的刺激,達到治療的目的。
中醫認為,艾灸法可溫經散寒、扶陽固脫,對寒濕痹痛,寒邪引起的胃脘痛、腹痛、泄瀉、痢疾等,以及脫證,中氣不足、陽氣下陷而引起的遺尿、脫肛、陰挺、崩漏、帶下、痰飲等病症有良好的療效;艾灸法還有行氣活血、消瘀散結的功效,臨床常用於氣血凝滯之疾,如乳癰初起、瘰癧、癭瘤等;同時,艾灸法可防病保健,無病施灸,可以激發人體的正氣,增強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長壽不衰。正如名醫孫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幹」,說明古人用艾灸足三里來養生。
艾灸主要有艾炷灸(直接灸、間接灸)、艾卷/條灸(懸灸、實按灸)、溫針灸和溫灸器灸。「艾灸治病從表入里」,臨床常用艾炷、艾條,將其溫度傳導人體內,針對穴位、經絡、熱敏點進行刺激,已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中以懸灸、溫灸器灸的方式比較適合家庭採用。
辨清體質再艾灸
在艾灸之前需要進行體質辨識,艾灸雖是很好的養生手段,但艾灸的適合人群是有講究的,若選用不當,非但沒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艾灸主要適合於寒性體質或是感受寒邪而導致的病痛,表現為火力不足、畏寒怕冷、手足冰涼、易疲勞、精神不振、筋骨關節疼痛僵硬、痛經、月經延後等。但艾灸不適合陰虛體質的人群,表現為口乾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結、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等。陰虛不能制火,火熾則灼傷陰液而更虛,施艾相當於火上澆油,雪上加霜,反而傷身。因此,陰虛火旺者不宜艾灸。
幾個適合日常艾灸的保健穴位:
1、關元穴:位於前正中線,臍下3寸。為養生保健強壯的要穴,有調理氣血、培元固本的功效。
2、命門穴:位於人體背後,後正中線上,第二、三腰椎棘突間,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
3、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或肚臍和胸骨下端連接線的中點。主治消化系統疾病,長期艾灸有補益後天脾胃的作用。
4、足三里:位於小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外側緣一橫指處。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等作用,可日常保健防病。
5、豐隆穴:位於小腿前外側的中點,外踝尖上八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肌肉較鼓起的地方。是祛濕較好的穴位,有化痰、減肥、消脂等作用。
6、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即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處。是全身祛痰濕的穴位,對解除下肢的水腫效果較好。
艾灸注意事項:
1、懸灸一般每穴灸10-15分鍾,至皮膚紅暈為度;溫灸器灸,施灸部位15-20分鍾。
2、艾灸火力先小後大,灸量先少後多,程度先輕後重。
3、在頭、面、胸、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滿處艾灸,灸量可適當大些。
4、體質強壯者,灸量可以適當大些、灸時可以適當久些;體質虛弱、老人、小兒,灸量宜小,時間宜短。
5、精神緊張、大汗、勞累或空腹、過飽時不宜灸。
6、孕婦不宜灸腰骶部和腹部。
7、面部穴位、乳頭、大血管等處,艾灸要注意溫度,且不宜使用直接灸,以免燙傷形成疤痕。
8、出現暈灸,須立即停灸讓患者頭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輕者休息片刻或喝點溫開水或糖水,重者掐按人中、內關、足三里。
9、艾易燃,在施完艾灸後,注意徹底熄滅艾灰。

C. 艾灸養生怎麼樣

艾灸養生
艾灸養生是祖國醫學的一種治病療法。用艾絨等做艾柱,燒灼或薰烤身體穴位或某一部位,或者在體表放置薄片生薑等,隔姜燒烤。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艾灸養生祛病法、治病、中醫艾灸養生的效用。
艾灸養生功效多多,不好羅列,網友自己可以去網路查查,應該能找到你所需的信息

D. 春季怎樣艾灸養生健身

太沖穴
中醫認為,春季所對應的內臟為肝,自然界在春天呈現出萬物生機勃發的景象,人體內氣血的變化也遵循著這種規律,經過秋冬的收藏,陽氣在春天開始生發,所以春季養生要以養肝為主,艾灸也要按照這一規律來進行。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也就是在肝經氣血運行的根源所在,春季堅持對太沖穴進行艾灸,可以激發肝經的原氣,促進肝經氣血的運行,起到很強的補肝作用。艾灸時可以採取溫灸的方法,使用艾條或者灸盒在穴位處進行艾灸,每天一次,每次15至20分鍾,由於肝主筋,很多朋友在春天出現四肢無力的現象,就是肝經氣血不足的表現,通過一段時間的艾灸會有較大改善。
在對太沖穴進行艾灸的同時,為避免肝氣太盛造成的肝陽上亢、肝火旺盛等現象,需要同時對三陰交進行艾灸,可較好的引火下行,同時,春季陽氣外散於體表,內臟氣血不足,會引起脾胃消化能力不足的問題,這時要對足三里進行艾灸,可以調節脾胃。
《黃帝內經》把春、夏、秋、冬對應生、長、收、藏。
肝經要每天艾灸2到3個穴位從上到下,時間每個穴位15分鍾,起初可10分鍾左右,貴在堅,肝主血脈 主筋,長期堅持養血脈,補肝血!女人主肝,對女人來說肝是主要的哦! 肝經十四個穴位里,有幾個非常神奇有效,介紹如下: 行間穴——第一、二腳趾縫紋端。該穴屬火,「主身熱」是肝經的子穴,最善治頭面之火,如目赤腫疼、面熱鼻血、心裡煩熱、燥咳失眠,酒精脂肪肝,對生殖器方面也有效果,對痛風的腳踝腫疼也很有奏效。故稱「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每天二次強烈刺激,向下按壓。 太沖穴——在行間上二寸的凹陷中。為人身之大穴也。它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能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能在身體虛寒時增加溫度;能在怒發沖關時瀉火入眠;能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總之它算肝經上的命門了,所以每天常常揉它二分鍾,只有大好,沒有不是,堅持數月必見奇效!
期門穴——位置源自肝臟附近,長期每天堅持刺激,對急慢性肝病會有很大的改善。
大敦穴——針對氣郁不舒的婦科症,閉經、疼經、崩漏、更年期。男科的陽痿、尿頻失禁,疝氣等。(就是經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腳指頭,用愛艾灸熏也很好)
中封穴——為人體保養精血之要穴,為肝經上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過旺,利通小便,即「溺竅開則精竅閉」,故是固精之妙法。
曲泉穴——膝內側橫紋上方凹陷處。它為護膝要穴,還可平壓,並適用各種肝虛之症。多揉多收益。
1、春季養生美容 春季與人體五臟之一的肝相應,春天肝氣當旺,借春季的天時重點調養肝的陰陽。 合谷是人體保健的要穴,俗稱「虎口」,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可以稱作是人體的第二保健大穴,每天按揉,可以很好地提高衛陽的功能。冬天和深秋以及夏秋之交的時候適宜艾灸合谷,春季和夏季的時候適合按揉。按揉時應該朝著小指方向按,有酸脹的感覺為度,艾灸時應該拿著艾條在距離穴位約兩指的地方進行灸。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主治肚腹上的疾病,古人認為,按揉或艾灸此穴,可將體內部的邪氣驅逐於三里以外,民間諺稱:「拍擊足三里,勝吃老母雞」。此穴可養胃、補腎、補肺,要配合合谷使用。
魚際,是手太陽肺經的穴位,每天堅持掐揉雙手的穴位,可保肺的平安無恙。一定要配合合谷、足三里使用。每天早飯前和晚飯前按揉雙側合谷穴各3分鍾,然後再按揉或艾灸雙側魚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際和足三里穴各3分鍾。同時,還可服用玉屏風散或者防風通聖散,或者泡點黃芪當茶喝,就可以大大增強衛氣的護衛防禦功能。為加強衛氣的防禦作用,可以適當吃點辛辣之品。辛味宣散,能將衛氣驅趕到皮膚表面的腠理之中,做到五步一哨,十步一崗,身體的守衛自然固若金湯。補腎要多吃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另外,腎屬水,水最怕土,所以吃多了甜的東西會傷腎,因為甜味與土相對。有腎病的人切記不要吃油炸煎烤的東西,因為太燥,耗傷水分,加重腎虛。
神闋、氣海、關元灸部位:神闋穴在腹部,臍中央。氣海穴在下腹部,當前正中線上,臍下1.5寸,關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線上,當臍中下三寸。方法:每次一支,對准穴位點燃,灸完為止。每日一次。
作用:復甦固脫,溫補元陽,健運脾胃,理氣和腸。老年人常陽氣不足,真氣虛憊,此法可使「元氣堅固,百病不生」。現代研究證實,此組穴位可全面提高人體免疫力,為後天強壯保健要穴。
春季艾灸除濕效果最佳
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濕及養生保健的作用,對春季除濕邪更是有他法所無法替代的良效。 胃脾除濕: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鍾,或用艾罐灸20—30分鍾。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
如果體內濕氣很重,腸胃不適,可每日或隔日1次,連續施灸2—3周。養生保健可每周1—2次。
頭暈頭痛、精神不振:臨睡前用溫熱水泡腳10分鍾,擦乾後上床仰卧,由他人將清艾條點燃,對准足底湧泉穴施行溫和灸,雙足每穴各灸15—20分鍾。每日1次,7日為一療程。 補腎固元:用艾條灸關元穴5—10分鍾,或用艾罐灸30—40分鍾。長期施灸有理氣和血、補腎固元之功效,能治療濕熱滯下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統各種病症及婦科疾病。治療疾病隔日1次,連續施灸1個月。
飲食調養。立春陽氣初發,要做到合理調攝飲食,注意飲食保健。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則可延年益壽。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偏亢,損傷脾胃。可食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蜂蜜、新鮮蔬菜、水果等,有利於發寒散邪,扶助陽氣。陰虛內熱者可吃些鴨肉、海帶、綠豆、甘蔗汁、荸薺、百合等以養陰清熱。
小貼士: 艾灸要找准穴位,疏泄肝氣,首先應選取陰包,太沖; 而健補脾胃,一般會選足三里,中脘,天樞等穴位 。艾灸對疏肝健脾有非常顯著的
果效,不僅增強體質,對女性還有輕身美容的功效。愛美的女性不妨在春天試一試哦
《黃帝內經》 提出: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披發緩行,廣步於庭 (到庭院中散步) ,以使志生 (使志氣生發) 。 吃:多甘少酸養脾胃
春季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很容易發生肝氣過旺,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斂,多吃不利於春天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還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這正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復發的原因之一。所以,唐代名醫孫思邈曾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蜂蜜是春天最理想的養生飲品。在春天,如果可以每天吃1-2湯匙,對身體會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其次,可以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如瘦肉、蛋類、牛奶、豆製品、新鮮蔬菜。由於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春季肝氣旺、脾氣弱,而脾胃主四肢,脾氣不旺,四肢酸軟無力,所以還要補脾。葯補不如食補,補脾多吃鯽魚、胡蘿卜、蘋果、淮山等。此外,梨、藕、薺菜、百合這些東西食性偏涼,有清熱消炎作用,都是春天適合吃的。
穿:早春時節宜「春捂」
古語「春捂秋凍」是有道理的。春天氣溫忽高忽低,如果驟然減衣,最容易受寒生病。上海前陣子,氣溫在3天之內驟降20度,每當這種時候,總是醫院里病人最多的時候。春天,尤其是早春時節,一定不能穿得太少,當然,春捂也有講究,就是不要捂得太厚太緊。出門最好額外帶一件衣服,感到冷的時候穿上,熱的時候脫下。一些愛美的女士一到春天就迫不及待穿上裙裝。其實,氣溫還低的春天就穿裙裝,容易導致寒邪從下身進入,導致腰膝關節受損,甚至導致宮寒經痛,不孕不育。 睡:睡個午覺防春困
春天暖洋洋的天氣,常使人感覺懶洋洋,即使晚上又充足的睡眠,白天仍會昏昏欲睡,這就是所謂的「春困」。春困並非病態,原因是經過漫漫寒冬,人體消耗了不少陽氣,初春時節,陽氣升發不足,所以就覺得睏乏。對付春困,必要的話,可以睡個午覺。
食療方面,可以用茯苓煮粥或用蓮蓉龍眼紅棗煮粥,以補脾氣不足,多食肉,枸杞、烏雞等補腎氣不足,這些飲食療法都可緩解春困現象。 行:開春運動宜出外
春天的陽氣在樹林、江河、湖邊的空氣里尤其旺盛,這些地方富含著一種負氧離子,它有止咳、消除疲勞、調節神經、降壓、鎮靜等功效。運動地點選擇在室外,能改善呼吸、新陳代謝及血液循環的狀態,越練越精神。所以春季運動首先要在室外。入春以後要適應陽氣升發的特點,加強運動鍛煉,可選擇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風箏運動,讓機體吐故納新,使筋骨得到舒展。另外,春季鍛煉不宜出汗過多。 灸:疏泄肝氣健脾胃
由於春天人體容易肝氣過旺,所以灸療的原則是疏泄肝氣,以免過旺之肝橫逆犯胃,造成胃痛胃脹腹瀉便秘等一系列肝脾不調的症狀。疏肝尚須與補脾並重,因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不佳,就相當於電池無法充進電去,只出不進,終非長久之計。 疏泄肝氣,首取陰包,太沖;
健補脾胃,一般會選足三里,中脘,天樞等穴。
艾灸疏肝健脾有非常顯著的功效,不僅增強體質,對女性還有輕身美容的功效。

E. 中醫艾灸養生的養生方法

應用灸法時的配方,可根據疾病情況,人體素質和臟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補偏救弊的原則,各有重點的擇優使用。現舉例配方如下:
①補中益氣艾灸養生方
施灸方穴百會、中脘、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淵。
方穴功用益氣行血、通經活絡、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健脾和胃、溫中散寒、脾腎雙補、化水利濕、調和營衛。
方穴主治可作為一切亞健康艾灸養生保健的基礎施灸方穴,還可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胃脘痛、腹脹、腹瀉、氣短、乏力、腰腿無力、浮腫等症。
②五臟俱補艾灸養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
方穴功用補五臟、調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方穴主治為背部膀胱經穴位,可用於強身健體、防治亞健康、體質衰弱。還可治療心悸氣短、腰酸乏力、中風後遺症及一切虛勞損傷。
③獨灸關元養生方
施灸方穴關元。
方穴功用補元益氣、溫腎健脾、補腎固脫、回陽救逆、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補腎納氣、溫陽利水、補血調經、溫暖下元、補虛瀉實、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於陽痿早泄、夢遺滑精、遺尿癃閉、小便頻數、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崩漏帶下、產後出血等婦科常見病,腹脹腹痛、腹瀉痢疾、脫肛便秘等胃腸系統疾病,中風及一切虛勞損傷。關元還是人體重要補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陰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關元作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樣重要。古有春灸氣海,秋灸關元,口生津液。若傷寒後,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虛勞,當灸關元三百壯。中年以上之人,腰腿關節作痛,乃腎氣虛憊,風邪所乘之症,灸關元三百壯。老人氣喘,乃腎虛氣不歸海,就關元二百壯。《類經圖翼》雲:「關元主諸虛百損,……但是積冷虛乏,皆宜灸,多者千餘壯,少亦不下二三百壯。活人多亦。然虛頻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竇材說:「……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五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餘五十常灸關元五百壯……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見,關元不但能夠治療諸虛百損,真陽欲脫等證,而且還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統艾灸養生方:
風門、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統艾灸養生方:
高血壓:風門、曲池、足三里、陽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門、三陰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統艾灸養生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陽陵泉。
⑦神經系統艾灸養生方:
大椎、身柱、 腎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統艾灸養生方:
腎俞、關元、三陰交、足三里。
⑨一般強壯艾灸養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關元,或單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數分鍾時間多不過30分鍾,既無多大痛苦,又經濟節約。長期堅持施灸,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增進健康,其效果絕對不亞於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廣的保健方法。
中醫臨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
1.懸灸
是用艾絨捲起來的長條狀圓柱艾條施灸。將點燃的艾條懸於距離施灸部位一定高度進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膚約3厘米,每次灸5~10分鍾,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燒傷皮膚,以出現紅暈為度。操作時分為溫和灸、迴旋灸、雀啄灸三種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溫灸器,根據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為溫灸盒、溫灸筒、溫灸杯等。它的優點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溫和。
3.間接灸
又稱「隔物灸」,是在皮膚和艾炷之間隔上某種物品而施灸的一種方法。作為間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鹽,葯等,分別稱為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葯灸等,因為間隔的物品不同,治療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絨捏成的圓錐體,也叫艾炷,直接放於身體穴位和病痛處點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大者如蠶豆大小,中者為黃豆大小,小者為麥粒大小,皆為上尖下大的圓錐體,便於平放和點燃。直接灸分為兩類,灸後不留瘢痕的稱為無瘢痕灸;灸後皮膚出現化膿甚至結痂的,稱為「瘢痕灸」。

F. 艾灸養生

炙療不但可以防病保健,還可以養生美容。通過中醫正確的辨證、診斷,辨明疾病的性質、病因、病機,並在相應所屬經路腧穴上,採取正確的補或者瀉法,使用的正確灸療方法,就能達到祛除疾病的效果,從而產生中醫學裡面的形神之美。

艾灸穴位

養生灸按需取穴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取穴】:關元、氣海、其他穴按需要選擇
【功效】:艾灸關元穴,可以狀元陽固虛脫、培補元氣、延年益壽;艾灸氣海穴,可以生發陽氣、回陽益陰、抗衰防疾。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鍾,每周1-2次,長期堅持

強身健體
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能夠達到和氣血、通經絡、保健、益壽延年的目的,又稱為保健灸。
灸療用於防病保健有著悠久的歷史,《扁鵲心書·須識扶陽》說:「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
【中醫好輕松艾灸療法】
【取穴】:氣海、關元穴、足三里穴、脾俞、腎俞穴、三陰交
【灸法】:用艾條溫和灸,每穴10-15分鍾,每周2次,連續灸1-3個月或是隔附子灸法

防辦公室綜合征
【取穴】:關元、中脘、大椎、足三里、湧泉
【功效】:針對缺少運動人群,起保健養生作用,幫助調理五臟六腑,預防市內空調受寒引起的頸椎病、以驅寒補陽之功效。
【灸法】:溫和灸,每次每穴10-15分鍾,每周1-2次,長期堅持。大椎穴可以隔姜灸,每次3-5壯,半小時左右。

美容先養肺
艾灸對整個身體的調理起到一定的作用,對於全身美容比較好的穴位主要位於:肺俞和腎俞,肺俞的作用是把肺臟的濕熱水氣外輸到膀胱經。中醫講「肺主毛皮」,說明肺和皮膚、毛發的關系是很密切的。如果肺被外邪占據,氣血的滋養不夠,皮毛也要隨之受到影響,所以美容首選養肺。
【中醫好輕松艾灸療法】
【取穴】:肺俞、腎俞
【功效】:排腎和肺的水濕,滋養毛發,有助於調節體形。
【灸法】:溫和灸,每次15分鍾左右,長期堅持。

注意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灸器點上火後不可懸空過久,以免接觸皮膚時溫度過高,以致燙傷,如懸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將灸器之溫度搓低後再繼續使用,每隔一段時間,應將灸器敲除支。
3、每使用灸條二至三條後,在灸器控制口會產生溫灸油垢,應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條之通暢。
4、熄火時,只要將上端彈簧部分按下同時倒置灸器使灸條滑入管內,停留10秒鍾即熄滅。
5、溫灸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艾灸時的注意事項
①施術者應嚴肅認真,專心致志,精心操作。施灸前應向患者說明施術要求,消除恐懼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選用瘢痕灸時,必須先徵得患者同意。[1]
②臨床施灸應選擇正確的體位,要求患者的體位平正舒適,既有利於准確選定穴位,又有利於艾炷的安放和施灸的順利完成。
③艾炷灸的施灸量常以艾炷的大小和灸壯的多少為標准。一般情況,凡初病、體質強壯的艾炷宜大,壯數宜多;久病、體質虛弱的艾炷宜小,壯數宜少。按施灸部位的特點,在頭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部施灸可大炷多壯;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不可多灸;肩及兩股皮厚而肌肉豐滿處,宜大炷多壯。更應結合病情施灸,如屬沉寒痼冷,陽氣欲脫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屬風寒外感、癰疽痹痛,則應掌握適度,否則易使邪熱內郁產生不良後果。
④灸治應用廣泛,雖可益陽亦能傷陰,臨床上凡屬陰虛陽亢、邪實內閉及熱毒熾盛等病證,應慎用灸法。
⑤施灸時,對顏面五官、心區、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應慎用。對於妊娠期婦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⑥在施灸或溫針灸時,要注意防止艾火脫落,以免造成皮膚及衣物的燒損。灸療過程中,要隨時了解患者的反應,及時調整灸火與皮膚間的距離,掌握灸療的量,以免造成施灸太過,亦可引起灸傷。
灸後若局部出現水泡,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泡過大,可用消毒針從泡底刺破,放出水液後,再塗以龍膽紫葯水,並囑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數日後即可吸收自愈。。對於化膿灸者,在灸瘡化膿期間,均應忌酒、魚腥及刺激性食物,,嚴防感染。若有繼發感染,應及時對症處理。此外,尤其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進行灸治時,更應注意。
⑦施術的診室,應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清新,避免煙塵過濃,污染空氣,傷害人體。艾炷或艾條灸治療結束後,必須將燃著的艾絨熄滅,以防復燃事故發生。

養生方法
應用灸法時的配方,可根據疾病情況,人體素質和臟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補偏救弊的原則,各有重點的擇優使用。現舉例配方如下:
①補中益氣艾灸養生方
施灸方穴百會、中脘、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淵。
方穴功用益氣行血、通經活絡、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健脾和胃、溫中散寒、脾腎雙補、化水利濕、調和營衛。
方穴主治可作為一切亞健康艾灸養生保健的基礎施灸方穴,還可治療氣虛血瘀之中風、胃脘痛、腹脹、腹瀉、氣短、乏力、腰腿無力、浮腫等症。
②五臟俱補艾灸養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腎俞。
方穴功用補五臟、調氣血、安神定志、通經活絡。
方穴主治為背部膀胱經穴位,可用於強身健體、防治亞健康、體質衰弱。還可治療心悸氣短、腰酸乏力、中風後遺症及一切虛勞損傷。
③獨灸關元養生方
施灸方穴關元。
方穴功用補元益氣、溫腎健脾、補腎固脫、回陽救逆、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補腎納氣、溫陽利水、補血調經、溫暖下元、補虛瀉實、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於陽痿早泄、夢遺滑精、遺尿癃閉、小便頻數、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崩漏帶下、產後出血等婦科常見病,腹脹腹痛、腹瀉痢疾、脫肛便秘等胃腸系統疾病,中風及一切虛勞損傷。關元還是人體重要補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陰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關元作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樣重要。古有春灸氣海,秋灸關元,口生津液。若傷寒後,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虛勞,當灸關元三百壯。中年以上之人,腰腿關節作痛,乃腎氣虛憊,風邪所乘之症,灸關元三百壯。老人氣喘,乃腎虛氣不歸海,就關元二百壯。《類經圖翼》雲:「關元主諸虛百損,……但是積冷虛乏,皆宜灸,多者千餘壯,少亦不下二三百壯。活人多亦。然虛頻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竇材說:「……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五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餘五十常灸關元五百壯……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見,關元不但能夠治療諸虛百損,真陽欲脫等證,而且還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統艾灸養生方:
風門、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統艾灸養生方:
高血壓:風門、曲池、足三里、陽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門、三陰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統艾灸養生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陽陵泉。
⑦神經系統艾灸養生方:
大椎、身柱、 腎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統艾灸養生方:
腎俞、關元、三陰交、足三里。
⑨一般強壯艾灸養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關元,或單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數分鍾時間多不過30分鍾,既無多大痛苦,又經濟節約。長期堅持施灸,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增進健康,其效果絕對不亞於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廣的保健方法。
中醫臨床上常用的艾灸方法
1.懸灸
是用艾絨捲起來的長條狀圓柱艾條施灸。將點燃的艾條懸於距離施灸部位一定高度進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膚約3厘米,每次灸5~10分鍾,使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燒傷皮膚,以出現紅暈為度。操作時分為溫和灸、迴旋灸、雀啄灸三種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溫灸器,根據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為溫灸盒、溫灸筒、溫灸杯等。它的優點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溫和。
3.間接灸
又稱「隔物灸」,是在皮膚和艾炷之間隔上某種物品而施灸的一種方法。作為間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鹽,葯等,分別稱為隔姜灸、隔蒜灸、隔鹽灸,隔葯灸等,因為間隔的物品不同,治療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絨捏成的圓錐體,也叫艾炷,直接放於身體穴位和病痛處點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為大、中、小三種,大者如蠶豆大小,中者為黃豆大小,小者為麥粒大小,皆為上尖下大的圓錐體,便於平放和點燃。直接灸分為兩類,灸後不留瘢痕的稱為無瘢痕灸;灸後皮膚出現化膿甚至結痂的,稱為「瘢痕灸」。

灸法禁忌
1.禁忌:部位古代文獻中有不少關於禁灸穴位的記載,但各種書籍之間互有出入,頗不一致。如《針灸甲乙經》僅載禁灸穴24個穴位,《針灸集成》則達49個之多。從臨床實踐看,其中多數穴位沒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頭面部或重要臟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則應盡量避免施灸或選擇適宜的灸療,特別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婦少腹部亦禁灸。[2]
2.禁忌:病證梵谷熱、大量吐血、中風閉證及肝陽頭痛等症,一般不適宜用灸療,但並非絕對。
3.其他禁忌:對於過飽、過勞、過飢、醉酒、大渴、大驚、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療。另外,近年來還發現少數患者對艾葉發生過敏,此類患者可採用非艾灸療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G. 艾灸養生根據什麼

艾灸的原理就是,通過艾灸過程中產生的熱力和艾草本身的葯力,來達到溫通經絡、行氣活血、驅寒除濕的效果。由此調動人體的免疫功能,作用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病變部位,從而達到調理身體的作用。

H. 最常見的艾灸養生方法有哪幾種

如果你只是想開個小店的話沒什麼問題,但是艾灸畢竟只是中醫養生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有很多人都不怎麼適應艾灸的味道,尤其是無煙的那一種,建議你在做的時候加上溫灸的概念,外加有一本書《溫度決定生死》為賣點。

I. 春季如何艾灸養生

方法/步驟
行間穴——第一、二腳趾縫紋端。該穴屬火,「主身熱」是肝經的子穴,最善治頭面之火,如目赤腫疼、面熱鼻血、心裡煩熱、燥咳失眠,肝臟不舒,對生殖器方面也有效果,對痛風的腳踝腫疼也很有奏效。故稱「瀉行間火而熱自清」。每天二次強烈刺激,向下按壓。
太沖穴——在行間上二寸的凹陷中。為人身之大穴也。它能在有氣無力時補足血氣;能在頭暈腦脹時降壓氣爽;能在身體虛寒時增加溫度;能在怒發沖關時瀉火入眠;能在月經不調時調理周到。總之它算肝經上的命門了,所以每天常常揉它二分鍾,只有大好,沒有不是,堅持數月必見奇效!
3
期門穴——位置源自肝臟附近,長期每天堅持刺激,對人體肝臟會有很大的改善。
4
大敦穴——針對氣郁不舒的婦科症狀,閉經、疼經、崩漏、更年期。男科也有很好的效果。(就是經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腳指頭,用愛艾灸熏也很好)
5
中封穴——為人體保養精血之要穴,為肝經上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過旺,利通小便,即「溺竅開則精竅閉」,故是固精之妙法。
6
曲泉穴——膝內側橫紋上方凹陷處。它為護膝要穴,還可平壓,並適用各種肝虛之症。多揉多收益。疏泄肝氣,首取陰包,太沖; 健補脾胃,一般會選足三里,中脘,天樞等穴。

閱讀全文

與怎麼艾灸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見父母視頻發朋友圈說什麼 瀏覽:177
洛基亞老人機如何開機 瀏覽:97
江蘇無錫江陰市什麼頭養老院 瀏覽:144
黑龍江省退休人員卸寒津貼45元 瀏覽:244
2016不能補交養老保險 瀏覽:492
我省養老金上調青島多少 瀏覽:494
主任醫生退休工資 瀏覽:332
父母心疼孩子有哪些表現 瀏覽:751
養老機構醫療服務規范 瀏覽:53
手掌看長壽怎麼看 瀏覽:766
父母為什麼白天不讓我睡覺 瀏覽:396
養老保障有什麼難題 瀏覽:668
為什麼對父母有無盡的恨 瀏覽:315
老年人喝什麼油最好 瀏覽:533
河北河間農村老人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735
給老人的紅包一般多少錢 瀏覽:776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老師致辭 瀏覽:77
父母做好自己發朋友圈怎麼說 瀏覽:859
孝敬親老古詩 瀏覽:986
工人退休金誰發 瀏覽: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