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養生文化
一、養生文化概述 祖國傳統養生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的因素,集中華民族數千年養生文化於一身,以獨特的理論體系為基礎,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特點,在世界傳統養生文化中舉世無雙,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二、養生文化特徵 養生一詞,原出《管子》,乃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在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中,健康與長壽一直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美好願望,因而養生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遍布世界。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養生文化而言,中國的養生理論與實踐由於有著古代哲學和中醫基本理論為底蘊,所以顯得尤為博大精深。它匯集了我國歷代勞動人民防病健身的眾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堪稱一棵充滿勃勃生機和濃厚東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樹。探索中國養生文化這棵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智慧之樹,不但有利於弘揚傳統文化,而且符合當今世界科學發展趨勢。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終於以自己的聰明睿智創造出了一系列與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獨特理論方法,逐漸使養生成了一種極具華夏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 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義就在於探求各種文化現象的內在目的和特徵。就感應的中國養生文化而言,盡管它的研究對象是人體的健康與長壽,但健康和長壽在人類社會中從來就不單單是人體本身的問題,而是與人們所處的社會生活及其自然環境有著一種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提醒我們,研究和探求中國養生文化的基本特徵決不能僅僅囿於人體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須結合社會、經濟、政治、哲學,乃至藝術的諸多層面加以綜合考察。 中國養生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的產物,其理論體系本身具有這種學科所具有的雙重特徵。具體來說,中國養生文化的社會科學性質主要體現在其理論體系與中國古代哲學存在著一種千絲萬縷的關系,中國養生文化的自然科學性質則主要體現在它的傳統醫學發生一種血肉相聯的關系。 作為一種煥發著勃勃生機的文化現象,傳統養生學在數千年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而且也積累了一整套實用、同時又充滿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睿智的實踐方法。三、中醫養生觀 養生和生活的關系決定了養生觀點的多面性。那麼,什麼是養生?為什麼要養生?如何養生?讓我們從養生文化高峰論壇上各位專家的精彩發言中,領略養生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以及無限極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淵源。 中醫養生主要有預防觀、整體觀、平衡觀、辯證觀。 1,未病先防、未老先養的預防觀 《黃帝內經》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觀點。喻示人們從生命開始就要注意養生,在健康或亞健康狀態下,預先採取養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於未然。這種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的哲學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精華。 2,天人相應、形神兼具的整體觀 中醫養生理論,特別強調人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會的人。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會和心理的因素,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已經感覺到的客觀事實。 3,調整陰陽、補偏救弊的平衡觀 在人體正常生理狀態下,保持陰陽相對平衡。如果出現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出現病理狀態。人體養生離不開協調平衡陰陽的宗旨。 4,動靜有常、和諧適度的辯證觀 生命在於運動,因為運動是生命存在的特徵,人體的每一個細胞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著,只有保持經常運動,才能增進健康,預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壽。 養生就是「治未病」,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預防學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則。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中醫葯奉獻給人類最先進、最超前的思維。「治未病」的實質是「人人享有健康」。發揮中醫學特色和優勢,以「治未病」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養生文化和養生學與社會醫學、心理醫學、預防醫學、行為科學,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關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能否健康長壽,不僅在於是否懂得養生之道,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否把養生之道貫徹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養生要注重五個方面的平衡。分別是人與自然的平衡、人與社會的平衡、人體陰陽的平衡、人體臟腑的平衡、氣血經絡的平衡。而在這其中,對於當今社會,人們尤其要注意人與社會的平衡。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是最為重要的。常觀天下之人,凡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間默者壽。蓋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總結起來,就是溫和、善良、寬宏、幽默。四、陰陽五行與養生 祖國傳統醫學的五行所謂『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它所相對應的則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對於人體來說則是『肝心脾肺腎』,我們應採取的相應的措施清、調、補,以維持人體、生態、自然的平衡。 當今社會環境污染嚴重,人食五穀雜糧難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質,而使身體受到侵害,因此首先傷害到的是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持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氣(腎氣)充足與否要看脾胃功能有無傷害,人體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運化、輸送到全身,然後調心肝肺之氣血,補充腎之元氣,預防病害侵入。 通過五臟六腑與形體諸竅的聯系,與精神活動的關系,來溝通體內外環境之間的聯系,維持其相對的平衡協調,五行以生克來調節體內臟器而達平衡,就五行而論可說明人與自然的關系,木火土金水與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長夏(中)秋冬;五氣風暑濕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淚汗涎涕唾等等。這些人與自然的現象為我們養生保健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陰陽,有「孤陰不長,獨陽不生」的道理之說,世界是物質的整體,世界本身是陰陽對立統一的結果。陰和陽代表著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物質屬性,人與自然都與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發、條達通暢而為陽,水曰潤下而為陰,火曰炎上而為陽等等,而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如水潤下為陰而水面為陽水底為陰,這說明陰陽五行對立統一的整體觀念思想,人與自然都與陰陽五行相生相剋而孳生、衰亡。猶如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在陰陽平衡的狀態下,相互資生、相互助長身強體壯延年益壽,而任何一個臟器受到影響都會累及其他的臟器,與五臟相表裡的六腑----膽、大腸、胃、小腸、膀胱、三焦,也同樣受累。 在了解五行與自然界的關系後,可分析可能發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節、邪氣、臟腑及口味的變化,五官九竅的感應及神經的反射,無處不在提醒著你的身體改變的預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預防保健,強體健身、清除體內毒素、調節體內機能、補充均衡營養,延年益壽。這即是祖國傳統養生文化獨到之處。五、健康與養生 人與其他生物一樣,都離不開生、長、壯、老、死的自然規律,但人為的力量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質、延緩衰老,以至避免夭亡,其關鍵就在於積極的預防和及時的治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黃帝內經》中曾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也就是說沒病的時候要預防疾病的發生,若已經得病則應盡早治療,阻斷疾病的發展,善於養生的人,常先處理沒有發病時的隱患,驅除潛伏於體內外的種種危險因素。 祖國醫學以整體觀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全身各系統組織的協調統一,以陰陽五行「天人相應」的理論為主導思想,認為人體「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變「的原則,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通過,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斷,來探索生命的奧秘。 健康就是長壽的基礎,而健康是指體內沒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與毒素存在。目前人們把人群分為三類,一類是健康者佔有5%,一類是患者佔有15%,而約80%的人群是亞健康人群,這種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就是沒有發病前時常體內有所隱患,卻無大礙的危險狀態,在這個時期人們需要的是清、調、補,清理脾胃腸道;調節氣血陰陽;補充營養不足;從而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陰陽平衡的失調會影響臟腑功能紊亂,如果有一個臟器受損,其他的臟器都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人體平衡的失調,因此要提早清理體內不利因素,調節平衡、補充營養,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是指人體正常的功能活動和抗病能力,而邪氣是指各種致病因素,當病邪作用於人體,正氣奮力抗邪,引起邪正相爭,破壞了人體的陰陽平衡或使臟腑功能失常,氣血運行紊亂,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若正氣強盛,邪氣消退,則疾病趨於好轉、痊癒。若正氣虛弱,邪氣強盛,則疾病日趨嚴重,甚至惡化、衰亡。 由此可見人們在平時的養生保健是何等的重要,往往致病因素已在體內潛伏而未發病的狀態下,很容易忽視,認為自己處在健康狀態,誰知身體猶如大壩「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只有把潛伏病灶祛除,才不至於身體受損,而人們往往是得到疾病的信息後才開始補救,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體質猶如冰塊般堅實,必須平時注重保養、保健,而在遇到流行病災時,就可輕松避過了,那麼在平時應該如何保健養生呢?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陰陽五行的作用來調節人與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時節、地域、時間的狀態下要有不同方法進行調補,方能達到「天人相應」。
㈡ 中醫文化與養生
養生文化有作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無限極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淵源。養生是「治未病」,調養身體、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老。簡單說:養生是1、未病先防、我老先養的預防觀。 2、強調人和自然的環境、社會環境、心理與生理的調養一致的整體觀。 3、調整陰陽補偏救弊,人體養生離不開協調平衡和陰陽平衡的宗旨。 4、生命在於運動,才能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的和諧的辯證觀。
㈢ 同仁堂中醫葯文化的文化特色
同仁堂中醫葯文化特色主要體現在三百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將傳統的中醫葯文化和優秀的中華文化有機結合,形成了有自身特點鮮明的企業文化,如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企業精神,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以義為上,義利共生的經營哲學,同心同德、仁術仁風的經營理念、炮炙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質量觀和講信義,重人和的經營理念等,這些都為同仁堂發展乃至成為百年老店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誠信以產品、服務的過硬質量為基礎
同仁堂經營的中草葯和丸、散、膏、丹等各種中成葯,以選料真實、炮製講究、葯味齊全著稱於世。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以牛黃清心丸、大活絡丹、烏雞白鳳丸、安宮牛黃丸等為代表的十大王牌一直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這些中成葯不僅行銷全國各地,而且遠銷世界各地。同仁堂也因此成為質量和信譽的象徵。
」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的質量觀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
同仁堂的這一古訓是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樂鳳鳴所著《同仁堂樂氏世代祖傳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書的序言中提出的。指在制葯過程中絕對不可偷工減料,要嚴格按照工藝規范,達到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的目的。比如在制紫雪散過程中,按古方配製加工時需要用黃金百兩一起蒸煮,為了尊古炮製就收集了家中金首飾鑄成百兩金塊,放在鍋里煎煮,可見同仁堂制葯一絲不苟。
企業價值觀
同仁堂的企業價值觀,蘊涵在其企業名稱」同仁「中。
同仁堂堂名,有一副對聯來解釋其含義:
同修仁德,親和敬業;共獻仁術,濟世養生。
這也成了同仁堂基本堂訓之一。
什麼叫「仁德」?仁德與養生、濟世有什麼關系?什麼是「義」?「利」?又為什麼「義利共生」?
首先,必須明確,中國文化是「道」的文化。這個「道」,不是指狹隘的「道教」之道,而是指的根本和整體的「道」。
在中國文化中,一切萬事萬物,都是、也都應從道的高度來統攝認識和實踐。
所以,商亦有道。
仁,是中國造字六書中的會意法,指出了一個人,包含了性命二個關鍵點:頭腦中的性及五藏六府中的命二個根本,也就是功夫家說的上下丹田中的上下丹,在功夫家知道,修出上下丹,上丹可以透視、可以預知,可以直接把握形而上;下丹則可以固命,身體中具有了多餘的儲備能量,可用於提升和修復五藏六腑、經絡等形而上的「氣」的陰陽平衡。所以孔子說「依於仁」。所以屈子言:「吾將上下而求索」,乃是屈子執著性命來探求宇宙的奧秘,非建性命修真性命不足以求索也。
德,不是倫理的德,而是中國文化發現,從道的整體境界上,只有也必須對宇宙根本規律進行次第把握,才能完成好認識與實踐。這個次第,就是老子說的「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也是孔子說的「志於道,居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所以,德,在中國文化的實踐中,特別是在中醫中,是講的人的自我修復的潛力與狀態。
人具有了仁德,即身心性命具有多餘的自我調節能量和信息儲備,並且處於與整個自然和諧一致、與自然同步協調的很好的自我調節狀態中。仁德是有實證的真實。
《詩經》講:朋比為修。修,就是人通過學習做人,在與他人、與天地生活中調整自己,達到自己身心、自己與自然、與社會的深層和諧平衡。
同修仁德,濟世養生,是同仁堂人以共同修養仁德為其事業的共同基礎,並以仁德內養生而外濟世,以實現人與自然深度和諧為基礎,並行人與社會在自然基礎上的和諧平衡。故同修仁德,乃是真修也,而有同修之言,是大道行也;濟世養生,正所以道隨身昌也。正如《大學》所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所以,同仁,就是「同修仁德」,就是同仁堂的人與事業,都以修仁德為基礎,以通過學習和調整「做人」與自然。
㈣ 中醫養生有哪些方法
「少房事多運動重食療選環境」這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醫學家、葯王孫思邈的養生法。孫思邈長期居住民間研究醫學,為人療疾,采種中葯,著書立說,被人們尊稱為「葯王」。同時,孫思邈又是一位著名的養生學家,他提倡養生、食治和怡老,內容豐富,涉及到預防醫學、心身醫學、老年醫學諸方面。由於他身體力行,活到了101歲,從而成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能將養生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長壽老人。具體地說:他的養生理論歸納有如下四點。
1.提倡抑情節欲
孫思邈認為情慾過度是罹疾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倡要做到「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並強調性醫學保健的重要性,認為房事太過,不僅可以影響本人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影響優生優育、波及下一代的身心發育。為此,他引用彭祖的觀點:「上士別床,中士異被,服葯百裹,不如獨卧。」以說明節制房事的重要性。
2.主張「常欲小勞」
孫思邈說:「養性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他認為運動比營養、休息更為重要,從而把按摩、搖動肢節等全身運動作為養生的重要內容。
3.強調食養重視葯餌孫思邈指出:「安身之本必須於食,救疾之道惟在於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葯性者,不能以除病。」可見其對食養與葯餌的重視。在飲食調養方面,他主張飲食清淡,少吃葷、腥,忌吃生、雜。他還力倡「先飢而食、先渴而飲、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認為少食多餐有益身心健康。同時,他把服食具有滋補和防治老年病功效的中葯作為養生的措施之一。
4.環境居處很重要
在住地方面,孫思邈強調要「背山臨水,氣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及「山林深處,固是佳境」。現在世界各地幾乎都把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環境幽靜處作為療養勝地,可見葯王對居住環境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在住室方面他又指出:「但令雅素潔凈,無風雨暑濕地為佳。」
總之,葯王孫思邈的養生思想和方法是非常豐富的,他說到了,也做到了,名副其實。
㈤ 中醫養生有哪些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
中醫養生主要包括:經絡養生、體質養生、氣功養生、運動養生、房事養生、情志養生、睡眠養生、環境養生、起居養生、食療養生、順時養生、四季養生、樂娛養生、部位養生、葯物養生、沐浴養生、減毒養生、靜神養生、瑜伽養生等內容。
中醫養生中特色療法分為:
針灸: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如今人們生活中也經常用到。
拔罐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使吸著於皮膚,造成鬱血現象的一種療法。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後來又擴大應用於肺癆、風濕等內科疾病。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
刮痧: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可以擴張毛細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壓、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風寒痹症都有立竿見影之效。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氣功:是一種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形,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煉方法。
葯膳食療: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葯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葯膳配方,將中葯與某些具有葯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㈥ 中醫養生方法有哪些
1、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
2、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3、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4、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
5、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葯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養生之術:是在養生理論指導下,歷代逐漸建立起來的,並不斷發展與完善。
1.神養: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內容。
2.行為養: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調養。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術藝術文化等內容。
3.氣養: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4.形養:主要包括形體鍛煉,體育健身活動。內容融合了醫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5.食養: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內容包括了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養為中醫養生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應用范圍廣,適合人群較多。
6.葯養:主要內容為養生葯劑的選配調制。其制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對此,古代常有「葯膳」、「法膳」之稱。其應用范圍也較廣,適合人群較多,營養內容也涉及到醫、葯、飲食文化等方面。
7.術養: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進行養生。其內容主要涉及醫葯文化。
㈦ 中醫養生有哪些方面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須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智者養生必須做到:一要飲食均衡,起居正常,身體陰陽平衡,病邪就不會傷害身體,健康長壽;二要懂得自然規律,順應氣候變化,把控自我行為;三要懂得調節情緒,不被情志所傷,保持平和心態,氣血充足,百病不生。
要素一:
中醫養生中十分注重飲食均衡。《黃帝內經》中提及「飲食有節,飲食有時,飢飽得中」強調飲食要分清主次,合理全面,營養均衡,同時飲食也需要有節制,過飢導致營養不良,氣血衰少,引發各種疾病;過飽,超過脾胃的運化吸收能力,食物停滯,損傷脾胃。過多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危害身體健康。
要素二:
養生與自然規律也是息息相關的,掌握了自然變化,順應自然規律,保持身體與自然環境的平衡,就能達到保健的目的。卧起有早晚四時之分,順應自然規律,人就可以健康長壽,達到疾病預防的作用。
要素三:
中醫養生特別注重精神調養,七情與人類臟腑功能相關聯,過喜、過怒、過悲、過憂、過思,超過人體承受限度,就使臟腑氣血陰陽失調,導致疾病發生。現在學習、工作、生活壓力過大,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心境平和,五臟協調,疾病自然不會找來。
㈧ 中醫養生的特色有哪些
1.理論體系獨特
中醫養生理論,以「天人相應」、「形神合一」的整體觀念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體生命活動及其與自然、社會的關系。特別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機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並用陰陽五行學說、臟腑經絡理論來闡述人體生老病死的規律。尤其把精、氣、神作為人體之三寶,作為養生保健的核心,進而確定了指導養生實踐的種種原則,提出養生之道必須「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廣起居有常」,即順應自然,保護生機,遵循自然變化的規律,使生命過程的節奏隨著時間、空間的移易和四時氣候的改變而進行調整。
2.以和諧適度為宗旨
養生保健必須整體協調,寓養生於日常生活之中,貫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間,事事處處都有講究。其中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和諧適度。使體內陰陽平衡,守其中正,保其沖和,則可健康長壽。例如,情緒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適度,又如,節制飲食、節欲保精、睡眠適度、形勞而不倦等,都體現了這種思想。晉代養生家葛洪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的觀點,不傷的關鍵即在於遵循自然及生命過程的變化規律,掌握適度,注意調節。
3.全面調養與辨證施養相結合
根據生命的發展規律,健康是指人的軀體、精神與社會關系等各個方面都處在一個相對良好的狀態,因此養生實踐活動應該伴隨著我們生命過程的各個環節,採取多種調養方法,持之以恆地進行審因施養,才能達到目的。中醫養生一方面強調從自然環境到衣食住行,從生活愛好到精神衛生,從葯館強身到運動保健等,進行較為全面的、綜合的防病保健。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視按照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反對千篇一律、一個模式,而是針對各自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體現中醫養生的動態整體平衡和審因施養的思想。歷代養生家都主張養生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全面配合。例如,因年齡而異,注意分階段養生;順乎自然變化,四時養生;重視環境與健康長壽的關系,注意環境養生等。
4.適應范圍廣泛
養生保健是一生相伴,長期實踐的活動。人生自妊娠於母體之始,直至耄耋老年,每個年齡階段都存在著養生的內容。人在未病之時,患病之際,病癒之後,都有養生的必要。不僅如此,對不同體質、不同性別、不同地區的人也都有相應的養生措施。因此,養生學的適應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它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進行全面普及,提髙養生保健的自覺性,把養生保健活動看做是人生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