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宋史》列傳第25 田錫,字表聖 翻譯
【譯文】
田錫,字表聖,嘉州洪雅人。少年聰悟,喜好讀書做文章。楊徽之任峨眉縣令,宋白任玉津縣令時,都對他很禮遇,為他揚名,他因此名聲大振。太平興國三年(978),以優異成績考取進士,脫去平民衣服,官任將作監丞、宣州通判。升著作郎、京西北路轉運判官。改任左拾遺、直史館,賞賜緋魚袋。田錫喜談論當前大事,做了諫官後,就上疏皇帝,所獻的有關於軍國機要大計一條、關於朝廷大體的建議四條。大略說:
前年王師平定太原,未賞軍功,到現在已有兩年。如今幽燕地區被非法侵佔,固然應用兵奪回,雖有皇上的英明決策,但必須藉助武力。希望陛下在舉行郊祀、籍田典禮時,評定殲敵戰功,駕馭戰將軍官,沒有比此更重要的,這便是軍國大計的關鍵。
如今交州未被拿下,戰士無功,《春秋》上所說的「老師費財」就是這個意思。臣聽說聖人不致力於擴大疆土,只致力於增加發展品德和事業,聲譽和教化達到遠方,遠方的人自會前來臣服。周成王時,越裳氏通過九道翻譯轉輾來進貢,且說「:天沒有暴風疾雨之災、海不興風作浪已經三年了。大概是中國出現了聖人吧?為何不前往朝拜他呢?」交州一帶是毒瘴海域,得到它如獲得一塊石頭田。臣希望陛下致力於修德以便吸引遠方的人,不要用疲弱的軍隊去攻打士氣銳盛的軍隊,而且又何必因為小小的野蠻異族,勞動您皇上的雷霆震怒呢?這是有關朝廷大局的第一條大計。
如今的諫官已聽不到他們關於朝廷大事的爭辯,給事中聽不到他們封還皇帝的詔令、駁正臣下的奏章,左右史也未見他們上皇宮、記載皇帝的言行舉動,這豈是聖朝的美事嗎?又御史不敢上奏彈劾,中書舍人未曾被詢問政事,集賢院雖有書籍但無官員,秘書省雖有官職而又無圖書。臣希望陛下挑選有才的人,任用賢能之士,使他們各司其職,如果各種事業興旺發達,那麼國家形象自然強大。這是第二條關系大局的根本大計。
近來宇內州縣太平安定,京師富庶。軍營馬監,無不復興;佛寺道宮,盡都日益盛美。加上又開辟西苑,擴大御池,即使周朝的靈囿、漢朝的昆明,也不能相比。然而尚書省卻低下狹小得很,郎官無處辦公,尚書無處治事。九寺與三監的機構,寄寓在京城街市兩邊的走廊上,貢院借用武成王廟,這難道是太平盛世的制度嗎?臣希望陛下新修獨立的尚書省與九寺的官署,用來安置各部官員。這是第三條根本大計。
考察監獄和政府的法令制度,給犯人戴的枷木丑有長短之分,鐵鎖鏈也有輕重之別,尺寸與斤兩,都記載在刑法書籍上,未聽說有用鐵制枷的。從前唐太宗觀看了《明堂圖》,見人的五臟都比背部華麗,於是減免徒刑。況且太平盛世時,將棄置刑罰不用,人們不犯法,鐵枷鎖鏈,可以廢去。這是有關大局的第四條根本大計。
此奏疏呈上後,皇帝特別下詔褒獎,並賞錢五十萬。同僚朋友對田錫說「:今日之事太顯眼了,你該稍稍收斂鋒芒以遠離讒言和妒忌。」田錫說:「事奉國君,惟恐不能竭盡誠心,況且天生的本性,豈會因為一次賞賜而喪失呢?」當時趙普做宰相,令部下接受群臣的奏章時,必先告訴趙普然後才送呈皇帝。田錫給趙普寫信,認為這有失公正,趙普認錯謝罪。
太平興國六年,任河北轉運副使,由驛站寄信給皇帝論述邊防大事,說:
臣聽說動靜的關鍵,是不能輕舉妄動;個人安危的道理,是不能輕言亂說。利害相生,變化不定;取捨沒有疑惑,思慮必定精細。所謂動靜之機,不可輕舉妄動這個說法,動就是講的用兵,靜是講保持鎮靜。該動的時候靜,就會助長敵寇、產生奸惡;應靜的時候動,就會失去時機壞了大事。動靜恰到好處,就能收到理想效果。如今北面邊疆不斷發生騷亂,大概也有部分原因是守邊的官吏們,只計算奪取的羊馬細利便以為戰捷,誇耀有所捕殺的小勝作為大功,惹起怨恨結出大仇,興起戰爭引來了敵寇,都是由於這一點。前些年邊陲動亂,皇上御駕親自遠征,敵騎退後,大軍才回來。這都喪失了我方的先機,落入敵人的圈套,我國被敵方勞累、煩擾、耗損、破壞,不可勝述。臣希望皇上申飭將帥,謹慎地固守要地,不爭小功。允許與鄰國互市貿易,俘獲的人口,妥善優撫並遣返對方。如此不出五年,河朔一帶的人民,就能盡心農業,亭障要塞,都儲積軍糧。然後等敵方騷亂時再進攻就能將他們打敗,乘敵方衰弱時再發兵就能將他們降服,他們心服以後就忘了再回去,那我們便省了力而又事半功倍。
誠懇地希望皇上考察古人的治國之道,盡力作長遠的考慮,顯示綏撫懷柔萬國之心,用駕馭四夷之策,謀事最忌動不動就亂發言論,講理最需要的是能深刻地謀劃,這就是所謂的安危之理,不可輕易亂說。國家致力於根本性的方針,追求最完美的治理,就會安定;丟下近邊的國內大事,而圖謀遠方外國,勞而無功,就會危險。做君主有永恆的方法,做臣下有固定的職責,這就是致力於根本性方針。皇上不拒絕進諫,臣下不隱瞞實情,這就是追求最完善的治理。漢武帝親握兵權,登上了匈奴的單於台;唐太宗手系著雨衣,攻打了遼東的小國:這便是舍近謀遠。沙漠貧窮荒蕪,得到它也無用,這就是勞而無功。在位的臣下,敢講的少;講了而被聽從,未必會蒙受幸福;講了而沒被聽從,那就還有大禍臨頭,如此而想要下面不隱瞞實情,能夠么?哪裡是在務大體而求至治呢?
臣又說過利害相生、變化不定的話,《兵書》上說「:不能盡知用兵打仗的害處的人,也就不能盡知用兵打仗的好處。」大概事情有的可進卻退下了,那麼有害成功的事便來了;有的本該退卻又進了,那麼本可利用的事便失去了。可以快卻反而慢,那麼好處從這里失去;該慢的卻反而快,那害處就由此而來。可以誅殺卻反而赦免,那麼姦邪之心,就會不時地產生禍害;可赦免卻反而誅殺,那麼忠勇之人,就可能不再關心國家利益;可獎賞卻反而懲罰,那麼就害了有勤勞之功的人;可懲罰卻反而獎賞,那就會對越軌徼亻幸的人有利。能分清利害,就是聰明。以天下人的耳朵去聽就會聰,用天下人的眼睛去看就會明。所以《書經》上說「明四目、達四聽」,就是這個意思。臣又說過取捨不可以有疑惑的話,所以說「孟賁之狐疑,還不如童子之必至」。思慮不可以不精細,所以說「差若毫釐,謬以千里」。自國家圖謀燕州以來,連續用兵不斷,財物費用不能不損耗,人心不能不憂慮,希望陛下仔細地考慮,決定取捨,不要使戰爭曠日持久、國家窮兵黷武。
信奏上後,皇帝嘉獎了他。太平興國七年,田錫調任相州刺史,後改任右補闕。又上奏章議論國家大事。
第二年,調任睦州刺史。睦州人原先阻撓禮教,田錫建孔子廟,上表請求朝廷拿經書圖籍發給學生,朝廷下令賜給《九經》,從此人人都知道向學。遇上文明殿發生火災,田錫又上奏章大談時政,皇上嘉獎採納了他的建議。調任起居舍人,回京師後任判登聞鼓院,又上奏請求封禪。以原官身份任知制誥,不久升兵部員外郎。
端拱二年(989),京畿一帶大旱,田錫上奏,有「調燮倒置」的話,忤犯了宰相,被罷職降為戶部郎中,調出京師任陳州刺史。後因稽留殺人案受牽連,被降職任海州團練副使,後調任單州團練副使。後又召回京城任工部員外郎,又議論當時政治的得失,隨即被任命為直集賢院。至道(995~997)中,官復原職。
宋真宗即位,田錫升為吏部員外郎。出使秦、隴一帶,回京後,連續上奏,說陝西數十州都受靈、夏兩次戰爭之苦,生民困苦不堪,皇上為他們感到很悲戚。田錫任同知審官院兼通進、銀台、封駁司,被賞賜金紫;與魏廷式同事,因議論不協調請求辭職,出任泰州刺史。遇上出現彗星,田錫上奏請求皇帝自我批評以回答天的警誡,被皇帝再次在便殿召見。出發前,皇帝又派遣宮中的特使前往問候,而且加以優厚的賞賜。
咸平三年(1000),皇帝下詔身邊的大臣們推舉賢良方正,翰林學士承旨宋白推薦了田錫以應詔。田錫回到朝廷後,皇帝多次召見他商討大事。田錫曾上奏說「:陛下即位以來,用什麼方法治理天下呢?臣希望您用皇王之道來治理。舊有《御覽》,但只分門別類地記事。臣請求從經、史、子、集四部書籍精選抄錄,另編一部《御覽》三百六十卷,皇上日理萬機後,利用閑暇,每日看一卷,一年讀完。又選錄經史中的精要格言,編成《御屏風》十卷,放在屏風座位的側邊,那麼治亂興亡的借鑒,就常在眼前了。」真宗認為他說得好,下令史館將各種書籍借給他,每編成數卷,就先拿給皇帝看。田錫於是先獻上《御覽》三十卷、《御屏風》五卷。
《御覽序》說:「聖人之道,散布在各種書籍史冊。《六經》就立言很高、意義深遠,若不講解討論,不能測知它的博大精深。各種史書則所記事跡殊異,若不參考比較它的異同,怎容易記住它的紛繁復雜。子部書則異端邪說眾多,文集則符合經典的言辭極少。若不獵取精微 要義作為鑒誡,提舉綱要來觀察它的會通規律,編成每日閱覽的書,以幫助需要日新的品德,那麼就是一個人從小讀到白了頭,也不能讀完經部,何況是日理萬機的君王呢?臣每讀書時,便想將自己從書中所得來補充聖上的聰明,將可以銘刻在座位側邊的格言,寫在皇上的御屏風上;將可以用來當作日常道理的,錄下來給皇上御覽。希冀用我涓涓塵埃般的細小,來補益您天地般的品德,使得你的功業能像堯、舜一樣崇高偉大,而人民也就能躋身於仁愛長壽的世界了。」
《御屏風序》說:「古代的帝王,盤盂上都刻有銘文,幾案手杖也有誡言,大概是日常起居都必須觀看,而使得夙夜都不會忘記。商湯的《盤銘》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武王在幾杖上刻銘說:『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熟惟二者,後必無凶。』唐代黃門侍郎趙智為唐高宗講解《孝經》,舉出其中最精彩重要的一句說:『天子有諍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唐憲宗採集《史記》、《漢書》、《三國志》以來的經國濟世大略,取名叫《前代君臣事跡》,書寫在屏風上。臣每次覽讀經、史、子、集,都從中摘取格言警句,不斷進獻給皇上,再題寫在御用屏風上、或放置在座位側邊,皇上時時觀讀反省,則聖上的品德日益增高,同商湯、周武王一樣崇高了。」
咸平五年,再次掌管進銀台,批閱天下的奏章,如有講民飢盜起以及詔令不方便百姓的奏章,田錫都向皇上匯報。皇上對宰相稱贊田錫「得到了諍臣的根本」,當日下令田錫以原職兼任侍御史知雜事,又升右諫議大夫、史館修撰。連續上奏八疏,都直講當時朝政的得失。咸平六年冬,病逝,享年六十四歲。遺下奏表勸皇上用仁慈節儉來維護統治,用純潔安寧來教化人民,居安思危,在治世時思慮防亂。皇上看了頗感動,對宰相李沆說:「田錫,是個直臣。朝廷稍有缺點失誤,正在考慮,田錫的奏書就已上來了。像這樣的諫官,不易得到。」嗟嘆了很久,特下詔追贈田錫為工部侍郎。又錄用他的兩個兒子,一並任命為大理評事,並發給官費,讓他們安排田錫的喪事。
田錫為人耿直,很少迎合別人,未曾進過權貴人家的門,在官署辦公,整天正襟危坐,沒有懈怠的樣子。傾慕魏徵、李絳的為人,以盡心規勸、奉獻己見、更正君主過錯為己任。曾說「:我在朝廷任職以來,所寫的奏章有五十二篇,都是諫官職份內的通常應說的話。若能被皇上聽取,那就很榮幸了,又怎可以收藏副本給後人看,靠批評時局來賣弄自己的公直呢?」因此下令將它們全部燒掉。但性格過於保守固執,治理地方時沒有什麼政績。他的著作有《咸平集》五十卷。
⑵ 歷史上哪位皇後最長壽
來歷史上漢元帝劉源奭的皇後王政君最長壽。
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2月3日),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縣東)人,陽平侯王禁次女,母親李氏,漢元帝劉奭皇後,漢成帝劉驁生母。
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後。其身居後位(包含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時間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僅次於清朝的孝惠章皇後(63年)。 王莽篡漢時,王政君曾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還崩碎了一角,不久憂憤而亡,與漢元帝劉奭合葬渭陵。
⑶ 黃帝是個什麼神啊他有什麼傳說沒有。還有李長庚怎麼這么耳生啊他又是什麼神
黃帝是傳說中的遠古帝王,道教尊奉的古仙。
黃帝最初的神職蓋為雷神。《春秋·台誠圖》稱黃帝起於雷電,並說:「軒轅,主雷雨之神。」然黃帝以雷神崛起後又為中央天帝,位為最尊。《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嗥,其佐句芒,執歸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祝融),執衡而牿夏;……中央土也,其帝黃帝;……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禺疆),執權而治冬。」這和苗族古歌說他們祖先「格蚩耶老」(可能是蚩尤)的對手是雷公是一致。大概黃帝最初和風伯等都是神農氏諸侯, 擔任雷的巫帥。 目前:道教有許多經書傳於黃帝,如《黃帝九鼎神丹經》、《黃帝內經》、《龍虎經》、《陰符經》等。《真靈位業圖》中,排列神仙位次,稱他為「星圃真人軒轅呈帝」,列在第三神階的左位。
李長庚,系神話傳說中的太白金星,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提到此人 太白金星
"上復齊天大聖聽,老人乃是李長庚。
⑷ 中國長壽皇帝排名
1、清高宗乾隆(89歲)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帝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
乾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並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
乾隆帝時期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統一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近代中國的版圖也由此正式奠定。
乾隆帝在位期間,漢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開始形成於乾隆年間。但是乾隆帝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
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中國正處於近代的前夜。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第十五子顒琰。嘉慶四年(1799年)2月7日卒於紫禁城養心殿,享年89歲。
廟號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之裕陵。
2、梁武帝蕭衍(86歲)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6月12日 ),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裡(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人,南北朝時期梁朝的建立者(502年-549年在位)。出身蘭陵蕭氏,為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 。
南齊時,蕭衍累官雍州刺史,其間兩次參與抵禦北魏,頗受齊明帝寵待。永元二年(500年),起兵攻討東昏侯蕭寶卷,並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稱帝。
次年,攻陷建康。中興二年(502年),接受蕭寶融「禪位」,建立南梁。在統治初期,蕭衍尚能留心政務,對宋、齊以來的種種弊端有所糾正。
為使各州郡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他採取了更換異己、任用親信,兼以討伐的方針。但對門閥世族,蕭衍一改前例,盡可能地恢復他們尊崇的地位;又寬待宗室,授諸王以實權。
蕭衍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諸帝中位列第一。在位晚期,隨著年事增高,開始怠於政事,又沉溺佛教。
太清二年(548年),「侯景之亂」爆發,蕭衍被囚死於建康台城,年八十六。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葬於修陵。
3、則天大聖皇帝武曌(82歲)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 ,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 。唐高宗時封昭儀,後為皇後,尊號「天後」,與高宗並稱「二聖」。高宗駕崩後,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復唐朝後,為其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
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後」,以皇後身份入葬乾陵。其後累謚為「則天順聖皇後」。
4、宋高宗趙構(81歲)
宋高宗趙構(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趙佶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
大觀元年五月(1107年6月),趙構生於宮中,歷任檢校太尉、定武軍節度使等職,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其父徽宗,長兄欽宗被金人俘虜,北宋滅亡。
同年,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為帝,重建宋朝,是為南宋。
趙構在位時,迫於形勢起用岳飛、韓世忠等大將抗金,但大部分時間仍重用主和派的黃潛善、汪伯彥、王倫、秦檜等人,後來甚至處死岳飛,罷免李綱、張浚、韓世忠等主戰派大臣。
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在位三十五年的趙構禪位於皇太子趙昚,被尊為光堯壽聖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武緯文紹業興統明謨盛烈太上皇帝。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於德壽宮,時年八十一歲。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長壽帝王之一,謚號曰聖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
光宗紹熙二年(1191年),加謚受命中興全功至德聖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5、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80歲)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國托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
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為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後任漢人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今洛陽)軍政,並屯田唐、鄧,收到積極效果。
1253年,受京兆(今陝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與大將兀良合台遠征雲南,滅大理國。1258年蒙哥興師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總東路軍。
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線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於開平,建元中統。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託,出兵擊敗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顏大舉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余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
統一全國後,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馬。阿合馬從中統初便主管中央財政,多方搜刮,權勢日重。後阿合馬獨擅朝政。
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發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阿合馬事件。此後,忽必烈又先後任盧世榮、桑哥專理財政,都以失敗而告終。
同期,忽必烈接連派遣軍隊遠征日本、安南、占城、緬甸與爪哇,都遭到失敗。但抗擊海都、篤哇等西北諸王的侵擾和平服東北諸王乃顏叛亂,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皇帝
⑸ 巴馬長壽村在哪裡
巴馬長壽鄉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巴馬瑤族自治縣,這里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中國人瑞聖地」。
拓展:
1、簡介:
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還具有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如桃花源般令人難以忘懷的盤陽河秀麗風光、被英國探險隊稱之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令人如夢如幻般經歷三晝夜的祈壽宮(百鳥岩)水上溶洞; 還有美如西湖的賜福湖風光、弄友原始森林、龍洪田園風光、龍洪天然八卦景觀、東山瑤族風情、瑤族競技大觀及好龍天坑等。
2、地理
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西北部,與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大化、東蘭、鳳山、凌雲等市縣相毗鄰。全縣轄12個鄉鎮,總面積為1971平方公里。
3、氣候
巴馬屬於亞熱帶氣候,空氣清新,每立方米負氧離子的含量高達2000-5000個,最高可達到20000個,被稱為"天然氧吧"。
4、物產
巴馬物產資源豐富。盛產稻穀、珍珠黃玉米、木薯、茶油、火麻、黃豆、貓豆、竹筍、玉桂、西瓜、香豬、山羊、油魚、銀魚等。香豬是巴馬的名貴特產,古時曾是宮廷的貢品,1995年,巴馬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香豬之鄉"。巴馬是桂西茶油主要產地之一,現有油茶林26萬多畝。現在已開發生產的長壽系列食品有蛤蚧大力神酒、三蛇蛤蚧酒、人參蛤蚧酒、壽鄉王酒、蛤蚧偉力神酒、巴馬春、巴馬玉液、茶籽火麻調合油、精煉茶油、玉米香酥、玉米糊、旱藕粉絲、香豬系列產品以及巴馬泉礦泉水、長綠山礦泉水等。礦產資源主要有鈦、硅、錳、銻、鐵、金、輝綠岩、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等。
5、旅遊
巴馬的旅遊資源豐富而獨特,巴馬壽鄉探秘游已列為廣西十大旅遊精品之一。主要可供開發的旅遊景點有賜福湖風光、龍洪田園風光、弄友原始森林、盤陽河風光、百鳥岩、百魔洞、好龍天坑群等自然旅遊資源和巴馬長壽探秘、民族風情、革命史教育基地等人文旅遊資源。巴馬的壽鄉探秘游已列為廣西十大旅遊精品之一。2009年巴馬接待海內外遊客93萬人,創社會旅遊綜合收入5.4億元人民幣。
⑹ 究竟哪裡有,請問西遊記第26到40回的分回內容,在此等哦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詩曰:處世須存心上刃,修身切記寸邊而。常言刃字為生意,但要三思戒怒欺。上士無爭傳亘古,聖人懷德繼當時。剛強更有剛強輩,究竟終成空與非。 卻說那鎮元大仙用手攙著行者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聞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縱有騰那,脫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講到西天,見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還我人參果樹。你莫弄神通。」行者笑道:「你這先生,好小家子樣!若要樹活,有甚疑難!早說這話,可不省了一場爭競?」大仙道:「不爭競,我肯善自饒你!」行者道:「你解了我師父,我還你一顆活樹如何?」大仙道:「你若有此神通,醫得樹活,我與你八拜為交,結為兄弟。」行者道:「不打緊,放了他們,老孫管教還你活樹。」 大仙諒他走不脫,即命解放了三藏、八戒、沙僧。沙僧道:「師父啊,不知師兄搗得是甚麼鬼哩。」八戒道:「甚麼鬼,這叫做『當面人情鬼』!樹死了,又可醫得活!他弄個光皮散兒好看,者著求醫治樹,單單了脫身走路,還顧得你和我哩!」 三藏道:「他決不敢撒了我們。我們問他那裡求醫去。」遂叫道:「悟空,你怎麼哄了仙長,解放我等?」行者道:「老孫是真言實語,怎麼哄他?」三藏道:「你往何處去求方?」行者道:「古人雲:『方從海上來。』我今要上東洋大海,遍游三島十洲,訪問仙翁聖老,求一個起死回生之法,管教醫得他樹活。」三藏道:「此去幾時可回?」行者道:「只消三日。」三藏道:「既如此,就依你說,與你三日之限。三日里來便罷;若三日之外不來,我就念那話兒經了。」行者道:「遵命,遵命。」 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門來對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來。你卻要好生伏侍我師父,逐日家三茶六飯,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兒,老孫回來和你算帳,先搗塌你的鍋底。衣服禳了,與他漿洗漿洗。臉兒黃了些兒,我不要;若瘦了些兒,不出門。」那大仙道:「你去,你去,定不教他忍餓。」 好猴王,急縱斗雲,別了五庄觀,徑上東洋大海。在半空中,快如掣電,疾如流星,早到蓬萊仙境。按雲頭,仔細觀看。真個好去處!有詩為證,詩曰:大地仙鄉列聖曹,蓬萊分合鎮波濤。瑤台影蘸天心冷,巨闕光浮海面高。五色煙霞含玉籟,九霄星月射金鰲。西池王母常來此,奉祝三仙幾次桃。那行者看不盡仙景,徑入蓬萊。正然走處,見白雲洞外,松陰之下,有三個老兒圍棋:觀局者是壽星,對局者是福星、祿星。行者上前叫道:「老弟們,作揖了。」那三星見了,拂退棋枰,回禮道:「大聖何來?」行者道:「特來尋你們耍子。」壽星道:「我聞大聖棄道從釋,脫性命保護唐僧往西天取經,遂日奔波山路,那些兒得閑,卻來耍子?」行者道:「實不瞞列位說,老孫因往西方,行在半路,有些兒阻滯,特來小事欲干,不知肯否?」福星道:「是甚地方?是何阻滯?乞為明示,吾好裁處。」行者道:「因路過萬壽山五庄觀有阻。」三老驚訝道:「五庄觀是鎮元大仙的仙宮。你莫不是把他人參果偷吃了?」行者笑道:「偷吃了能值甚麼?」三老道:「你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聞一聞,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活四萬七千年:叫做 『萬壽草還丹』。我們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與天齊壽;我們還要養精、煉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不知費多少工夫。你怎麼說他的能值甚緊? 天下只有此種靈根!」行者道:「靈根,靈根,我已弄了他個斷根哩!」三老驚道:「怎的斷根?」行者道:「我們前日在他觀里,那大仙不在家,只有兩個小童,接待了我師父,卻將兩個人參果奉與我師。我師不認得,只說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再三不吃。那童子就拿去吃了,不曾讓得我們。是老孫就去偷了他三個,我三兄弟吃了。那童子不知高低,賊前賊後的罵個不住。是老孫惱了,把他樹打了一棍,推倒在地,樹上果子全無,椏開葉落,根出枝傷,已枯死了。不想那童子關住我們,又被老孫扭開鎖走了。次日清晨,那先生回家趕來,問答間,語言不和,遂與他賭斗;被他閃一閃,把袍袖展開,一袖子都籠去了。繩纏索綁,拷問鞭敲,就打了一日。是夜又逃了,他又趕上,依舊籠去。他身無寸鐵,只是把個麈尾遮架。我兄弟這等三般兵器,莫想打得著他。這一番仍舊擺布,將布裹漆了我師父與兩師弟,卻將我下油鍋。我又做了個脫身本事走了,把他鍋都打破。他見拿我不住,盡有幾分醋我。是我又與他好講,教他放了我師父、師弟,我與他醫樹管活,兩家才得安寧。我想著 『方從海上來』,故此特遊仙境,訪三位老弟。有甚醫樹的方兒,傳我一個,急救唐僧脫苦。」 三星聞言,心中也悶,道:「你這猴兒,全不識人。那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雖得了天仙,還是太乙散數,未入真流,你怎麼脫得他手?若是大聖打殺了走獸飛禽,蜾蟲鱗長,只用我黍米之丹,可以救活;那人參果乃仙木之根,如何醫治?沒方,沒方!」那行者見說無方,卻就眉峰雙鎖,額蹙千痕。 福星道:「大聖,此處無方,他處或有,怎麼就生煩惱?」行者道:「無方別訪,果然容易;就是游遍海角天涯,轉透三十六天,亦是小可;只是我那唐長老法嚴量窄,止與了我三日期限。三日以外不到,他就要念那緊箍兒咒哩。」三星笑道:「好,好,好!若不是這個法兒拘束你,你又鑽天了。」壽星道:「大聖放心,不須煩惱。那大仙雖稱上輩,卻也與我等有識。一則久別,不曾拜望;二來是大聖的人情:如今我三人同去望他一望,就與你道達此情,教那唐和尚莫念緊箍兒咒,休說三日五日,只等你求得方來,我們才別。」行者道:「感激,感激!就請三位老弟行行,我去也。」大聖辭別三星不題。 卻說這三星駕起祥光,即往五庄觀而來。那觀中合眾人等,忽聽得長天鶴唳,原來是三老光臨。但見那: 盈空藹藹祥光簇,霄漢紛紛香馥郁。彩霧千條護羽衣,輕雲一朵擎仙足。青鸞飛,丹鳳,袖引香風滿地撲。拄杖懸龍喜笑生,皓髯垂玉胸前拂。童顏歡悅更無憂,壯體雄威多有福。執星籌,添海屋,腰掛葫蘆並寶篆。萬紀千旬福壽長,十洲三島隨緣宿。常來世上送千祥,每向人間增百福。概乾坤,榮福祿,福壽無疆今喜得。三老乘祥謁大仙,福堂和氣皆無極。那仙童看見,即忙報道:「師父,海上三星來了。」鎮元子正與唐僧師弟閑敘,聞報,即降階奉迎。那八戒見了壽星,近前扯住,笑道:「你這肉頭老兒,許久不見,還是這般脫灑,帽兒也不帶個來。」遂把自家一個僧帽,撲的套在他頭上,撲著手呵呵大笑道:「好,好,好!真是『加冠進祿』也!」那壽星將帽子摜了,罵道:「你這個夯貨,老大不知高低!」八戒道:「我不是夯貨,你等真是奴才!」福星道:「你倒是個夯貨,反敢罵人是奴才!」八戒又笑道:「既不是人家奴才,好道叫做『添壽』、 『添福』、『添祿』?」 那三藏喝退了八戒,急整衣拜了三星。那三星以晚輩之禮見了大仙,方才敘坐。坐定,祿星道:「我們一向久闊尊顏,有失恭敬。今因孫大聖攪擾仙山,特來相見。」 大仙道:「孫行者到蓬萊去的?」壽星道:「是,因為傷了大仙的丹樹,他來我處求方醫治。我輩無方,他又到別處求訪;但恐違了聖僧三日之限,要念緊箍兒咒。我輩一來奉拜,二來討個寬限。」三藏聞言,連聲應道:「不敢念,不敢念。」 正說處,八戒又跑進來,扯住福星,要討果子吃。他去袖裡亂摸,腰裡亂吞,不住的揭他衣服搜檢。三藏笑道:「那八戒是甚麼規矩!」八戒道:「不是沒規矩,此叫做『番番是福』。」三藏又叱令出去。那獃子出門,瞅著福星,眼不轉睛的發狠。福星道:「夯貨!我那裡惱了你來,你這等恨我?」八戒道:「不是恨你,這叫 『回頭望福』。」那獃子出得門來,只見一個小童,拿了四把茶匙,方去尋鍾取果看茶,被他一把奪過,跑上殿,拿著小磬兒,用手亂敲亂打,兩頭玩耍。大仙道:「這個和尚,越發不尊重了!」八戒笑道:「不是不尊重,這叫做『四時吉慶』。」 且不說八戒打諢亂纏。卻錶行者縱祥雲離了蓬萊,又早到方丈仙山。這山真好去處。有詩為證,詩曰:方丈巍峨別是天,太元宮府會神仙。紫台光照三清路,花木香浮五色煙。金鳳自多蕊闕,玉膏誰逼灌芝田? 碧桃紫李新成熟,又換仙人信萬年。那行者按落雲頭,無心玩景。正走處,只聞得香風馥馥,玄鶴聲鳴,那壁廂有個神仙。但見: 盈空萬道霞光現,彩霧飄光不斷。丹鳳銜花也更鮮,青鸞飛舞聲嬌艷。福如東海壽如山,貌似小童身體健。壺隱洞天不老丹,腰懸與日長生篆。人間數次降禎祥,世上幾番消厄願。武帝曾宣加壽齡,瑤池每赴蟠桃宴。教化眾僧脫俗緣,指開大道明如電。也曾跨海祝千秋,常去靈山參佛面。聖號東華大帝君,煙霞第一神仙眷。孫行者覿面相迎,叫聲:「帝君,起手了。」那帝君慌忙回禮道:「大聖,失迎。請荒居奉茶。」遂與行者攙手而入。果然是貝闕仙宮,看不盡瑤池瓊閣。方坐待茶,只見翠屏後轉出一個童兒。他怎生打扮: 身穿道服飄霞爍,腰束絲絛光錯落。頭戴綸巾布斗星,足登芒履遊仙岳。煉元真,脫本殼,功行成時遂意樂。識破原流精氣神,主人認得無虛錯。逃名今喜壽無疆,甲子周天管不著。轉迴廊,登寶閣,天上蟠桃三度摸。縹緲香雲出翠屏,小仙乃是東方朔。行者見了,笑道:「這個小賊在這里哩!帝君處沒有桃子你偷吃!」東方朔朝上進禮,答道:「老賊,你來這里怎的?我師父沒有仙丹你偷吃。」帝君叫道:「曼倩休亂言,看茶來也。」 曼倩原是東方朔的道名。他急入里取茶二杯,飲訖。行者道:「老孫此來,有一事奉干,未知允否?」帝君道:「何事?自當領教。」行者道:「近因保唐僧西行,路過萬壽山五庄觀,因他那小童無狀,是我一時發怒,把他人參果樹推倒,因此阻滯,唐僧不得脫身,特來尊處求賜一方醫治,萬望慨然。」 帝君道:「你這猴子,不管一二,到處里闖禍。那五庄觀鎮元子,聖號與世同君,乃地仙之祖。你怎麼就沖撞出他?他那人參果樹,乃草還丹。你偷吃了,尚說有罪;卻又連樹推倒,他肯干休?」行者道:「正是呢。我們走脫了,被他趕上,把我們就當汗巾兒一般,一袖子都籠了去;所以閣氣。沒奈何,許他求方醫治,故此拜求。」帝君道:「我有一粒『九轉太乙還丹』,但能治世間生靈,卻不能醫樹。樹乃水土之靈,天滋地潤。若是凡間的果木,醫治還可;這萬壽山乃先天福地,五庄觀乃賀洲洞天,人參果又是天開地辟之靈根,如何可治?無方,無方!」 行者道:「既然無方,老孫告別。」帝君仍欲留奉玉液一杯,行者道:「急救事緊,不敢久滯。」遂駕雲復至瀛洲海島。也好去處。有詩為證,詩曰:珠樹玲瓏照紫煙,瀛洲宮闕接諸天。青山綠水琪花艷,玉液錕鐵石堅。五色碧雞啼海日,千年丹鳳吸朱煙。世人罔究壺中景,象外春光億萬年。那大聖至瀛洲,只見那丹崖珠樹之下,有幾個皓發皤髯之輩,童顏鶴鬢之仙,在那裡著棋飲酒,談笑謳歌。真個是: 祥雲光滿,瑞靄香浮。彩鸞鳴洞口,玄鶴舞山頭。碧藕水桃為按酒,交梨火棗壽千秋。一個個丹詔無聞,仙符有籍;逍遙隨浪盪,散淡任清幽。周天甲子難拘管,大地乾坤只自由。獻果玄猿,對對參隨多美愛;銜花白鹿,雙雙拱伏甚綢繆。那些老兒,正然灑樂。這行者厲聲高叫道:「帶我耍耍兒便怎的!」眾仙見了,急忙趨步相迎。有詩為證,詩曰:人參果樹靈根折,大聖訪仙求妙訣。繚繞丹霞出寶林,瀛洲九老來相接。行者認得是九老,笑道:「老兄弟們自在哩!」九老道:「大聖當年若存正,不鬧天宮,比我們還自在哩。如今好了,聞你歸真向西拜佛,如何得暇至此?」行者將那醫樹求方之事,具陳了一遍。九老也大驚道:「你也忒惹禍,惹禍!我等實是無方。」 行者道:「既是無方,我且奉別。」 九老又留他飲瓊漿,食碧藕。行者定不肯坐,止立飲了他一杯漿,吃了一塊藕,急急離了瀛洲,徑轉東洋大海。早望見落伽山不遠,遂落下雲頭,直到普陀岩上。見觀音菩薩在紫竹林中與諸天大神、木叉、龍女,講經說法。有詩為證,詩曰:海主城高瑞氣濃,更觀奇異事無窮。須知隱約千般外,盡出希微一品中。四聖授時成正果,六凡聽後脫樊籠。少林別有真滋味,花果馨香滿樹紅。 那菩薩早已看見行者來到,即命守山大神去迎。那大神出林來,叫聲「孫悟空,那裡去?」行者抬頭喝道:「你這個熊羆,我是你叫的悟空!當初不是老孫饒了你,你已此做了黑風山的屍鬼矣。今日跟了菩薩,受了善果,居此仙山,常聽法教,你叫不得我一聲『老爺』?」那黑熊真個得了正果,在菩薩處鎮守普陀,稱為大神,是也虧了行者。他只得陪笑道:「大聖,古人雲:『君子不念舊惡。』只管題他怎的! 菩薩著我來迎你哩。」這行者就端肅尊誠,與大神到了紫竹林里,參拜菩薩。 菩薩道:「悟空,唐僧行到何處也?」行者道:「行到西牛賀洲萬壽山了。」菩薩道:「那萬壽山有座五庄觀。鎮元大仙,你曾會他么?」行者頓首道:「因是在五庄觀,弟子不識鎮元大仙,毀傷了他的人參果樹,沖撞了他,他就困滯了我師父,不得前進。」那菩薩情知,怪道:「你這潑猴,不知好歹!他那人參果樹,乃天開地辟的靈根;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也讓他三分;你怎麼就打傷他樹!」行者再拜道: 「弟子實是不知。那一日,他不在家,只有兩個仙童,候待我等。是豬悟能曉得他有果子,要一個嘗新,弟子委偷了他三個,兄弟們分吃了。那童子知覺,罵我等無已,是弟子發怒,遂將他樹推倒。他次日回來趕上,將我等一袖子籠去,繩綁鞭抽,拷打了一日。我等當夜走脫,又被他趕上,依然籠了。三番兩次,其實難逃,已允了與他醫樹。卻才自海上求方,遍游三島,眾神仙都沒有本事。弟子因此志心朝禮,特拜告菩薩。伏望慈憫,俯賜一方,以救唐僧早早西去。」菩薩道:「你怎麼不早來見我,卻往島上去尋找?」 行者聞得此言,心中暗喜道:「造化了,造化了,菩薩一定有方也!」他又上前懇求。菩薩道:「我這凈瓶底的『甘露水』,善治得仙樹靈苗。」行者道:「可曾經驗過么?」菩薩道:「經驗過的。」行者問:「有何經驗?」菩薩道:「當年太上老君曾與我賭勝:他把我的楊柳枝拔了去,放在煉丹爐里,炙得焦干,送來還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晝夜,復得青枝綠葉,與舊相同。」行者笑道:「真造化了,真造化了!烘焦了的尚能醫活,況此推倒的,有何難哉!」菩薩吩咐大眾:「看守林中,我去去來。」遂手托凈瓶,白鸚哥前邊巧囀,孫大聖隨後相從。有詩為證,詩曰:玉毫金象世難論,正是慈悲救苦尊。過去劫逢無垢佛,至今成得有為身。幾生慾海澄清浪,一片心田絕點塵。甘露久經真妙法,管教寶樹永長春。 卻說那觀里大仙與三老正然清話,忽見孫大聖按落雲頭,叫道:「菩薩來了,快接,快接!」慌得那三星與鎮元子共三藏師徒,一齊迎出寶殿。菩薩才住了祥雲,先與鎮元子陪了話;後與三星作禮。禮畢上坐。那階前,行者引唐僧、八戒、沙僧都拜了。那觀中諸仙,也來拜見。行者道:「大仙不必遲疑,趁早兒陳設香案,請菩薩替你治那甚麼果樹去。」大仙躬身謝菩薩道:「小可的勾當,怎麼敢勞菩薩下降?」菩薩道:「唐僧乃我之弟子,孫悟空沖撞了先生,理當賠償寶樹。」三老道: 「既如此,不須謙講了。請菩薩都到園中去看看。」 那大仙即命設具香案,打掃後園,請菩薩先行。三老隨後。三藏師徒與本觀眾仙,都到園內觀看時,那棵樹倒在地下,土開根現,葉落枝枯。菩薩叫:「悟空,伸手來。」那行者將左手伸開。菩薩將楊柳枝,蘸出瓶中甘露,把行者手心裡畫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教他放在樹根之下,但看水出為度。那行者捏著拳頭,往那樹根底下揣著;須臾,有清泉一汪。菩薩道:「那個水不許犯五行之器,須用玉瓢舀出,扶起樹來,從頭澆下,自然根皮相合,葉長芽生,枝青果出。」行者道:「小道士們,快取玉瓢來。」鎮元子道:「貧道荒山,沒有玉瓢,只有玉茶盞、玉酒杯,可用得么?」菩薩道:「但是玉器,可舀得水的便罷,取將來看。」大仙即命小童子取出有二三十個茶盞,四五十個酒盞,卻將那根下清泉舀出。行者、八戒、沙僧,扛起樹來,扶得周正,擁上土,將玉器內甘泉,一甌甌捧與菩薩。菩薩將楊柳枝細細灑上,口中又念著經咒。不多時,灑凈那舀出之水,只見那樹果然依舊青綠葉陰森,上有二十三個人參果。清風、明月二童子道:「前日不見了果子時,顛倒只數得二十二個;今日回生,怎麼又多了一個?」行者道:「『日久見人心』。前日老孫只偷了三個,那一個落下地來,土地說這寶遇土而入,八戒只嚷我打了偏手,故走了風信,只纏到如今,才見明白。」 菩薩道:「我方才不用五行之器者,知道此物與五行相畏故耳。」那大仙十分歡喜,急令取金擊子來,把果子敲下十個,請菩薩與三老復回寶殿,一則謝勞,二來做個「人參果會」。眾小仙遂調開桌椅,鋪設丹盤,請菩薩坐了上面正席,三老左席,唐僧右席,鎮元子前席相陪,各食了一個。有詩為證,詩曰:萬壽山中古洞天,人參一熟九千年。靈根現出芽枝損,甘露滋生果葉全。三老喜逢皆舊契,四僧幸遇是前緣。自今會服人參果,盡是長生不老仙。此時菩薩與三老各吃了一個,唐僧始知是仙家寶貝,也吃了一個。悟空三人,亦各吃一個。鎮元子陪了一個。本觀仙眾分吃了一個。行者才謝了菩薩回上普陀岩,送三星徑轉蓬萊島。鎮元子卻又安排蔬酒,與行者結為兄弟。這才是不打不成相識,兩家合了一家。師徒四眾,喜喜歡歡,天晚歇了。那長老才是:有緣吃得草還丹,長壽苦捱妖怪難。 畢竟到明日如何作別,且聽下回分解。
⑺ 世界五大長壽之鄉分別是哪裡
世界第五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縣巴馬瑤族自治縣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與百色、田陽、田東、平果、大化、東蘭、鳳山、凌雲等市縣相毗鄰,全縣總面積1971平方公里,人口23.8萬,現轄12個鄉鎮,境內居住有瑤、壯、漢等12個民族。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百歲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類聖地」。 巴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土地對於當地農民顯得萬分珍貴和珍惜。巴馬的山最高處海拔1216米,最低處221米,一般在600至800米之間,境內盤陽河由北向南悠然而下將巴馬一分為二,更是巴馬境內石山區和土山區的界河。巴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0.4℃,年無霜期337天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晝夜均小有溫差,人居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十分宜人,風秀、谷幽、氣香、水甘是對這里綠色大自然恰到好處的概括。特別是這里的空氣十分的清新,被譽為天然氧吧,世外桃源。這里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一般為每立方厘米2500個,盤陽河谷及一些長壽村屯竟高達3萬多個 ,是首都北京的100至750倍。 巴馬是革命老區,是右江革命根據地的中心腹地。20世紀二三十年代初,鄧小平、張雲逸、韋拔群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領導和指揮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著名的盤陽起義、萬崗起義和停歲阻擊戰就在這里打響。 雖然巴馬境內山多地少,人民生活、生產條件還較困難,但少有而宜人的自然因素令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里有一個叫「巴盤屯」的小村,村裡515人中,百歲老人就有七人,是聯合國評定壽鄉標準的200倍,人稱這里為「長壽聖殿」,更為特別的是這里的每戶人家都基本出一個教師,故此人們又將巴盤屯稱為秀才村。以前這里的孩子長到10歲才去上學,上了中學才能看到電視,頭腦發育的階段眼裡看到的都是險山、秀水、奇石,看不到污染本性的東西,但他們聰明,智商高,這么一個小村建國以來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中專生63名,其中博士生兩名,研究生兩名,目前有兩名正在國外深造,無論從上著名大學的人口比率,還是從接受教育的時間條件來看,恐怕也是一些大城市望塵莫及的。 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獨特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巴馬壽鄉探秘游已列為廣西十大旅遊精品線路之一,境內有桃花源般令人難以忘懷的盤陽河秀麗風光,有被英國探險隊稱之為天下第一洞的百么洞、有令人如夢如幻般經歷三晝夜的祈壽宮(百鳥岩)水上溶洞;還有美如西湖的賜福湖風光、弄友原始森林、龍洪田園風光、龍洪天然八卦景觀、東山瑤族風情、瑤族競技大觀及好龍天坑等旅遊資源。 長壽之鄉這神秘而特殊的水土還繁育了眾多珍貴土特產,其中巴馬香豬、火麻、紅粳米、珍珠黃玉米、茶籽油、板粟、黑麻山羊、蛤蚧、油魚、巴蕉竽粉絲等便是典型代表,由於它們均生長於獨特、封閉、無污染的自然環境中,被國際自然醫學會推薦為「綠色長壽食品」,特別是「巴馬香豬」曾是明、清時代宮庭貢品,十分名貴,巴馬因此被國家命名為「中國香豬之鄉」。巴馬是桂西茶油主要產地之一,現有油茶林26萬多畝。目前已開發生產的長壽系列食品有蛤蚧大力神酒、巴馬春、巴馬玉液,茶籽火麻調合油、精煉茶油、玉米香酥、玉米糊、旱藕粉絲。礦產資源主要有鈦、硅、錳、銻、鐵、金、輝綠岩、水晶、滑石、大理石、方解石、玻璃礦、雲母礦等。此外,瑤族善射,百步穿揚,全國的許多射弩冠軍就出生在巴馬的東山鄉,故巴馬還有「中國射弩之鄉」以及與周邊縣共同組成的「世界銅鼓之鄉」等殊榮。 巴馬的基礎設施建設迅速發展。公路四通八達,縣城位於國道323線和省道322線的交匯處,是桂西通往桂東南沿海地區和大西南地區的咽喉要地,距南昆鐵路70公里。可從田陽、田東、大化三條線路通往首府南寧。城市服務功能日趨完善,水、電、路、通訊等均較便利,銀行、保險、商業、學校、醫院、廣播電視、電腦網路等均已配套。 巴馬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地區的一部分,在享受國家特殊扶持政策的同時,已經出台一系列有自治縣特色的,更加寬松的適應西部開發的投資優惠政策。神奇美麗的壽鄉正在借西部大開發的東風,敝開胸懷,熱忱歡迎國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投資興業、洽淡貿易、旅遊觀光、休閑度假,共創壽鄉輝煌、共享長壽之樂,為您添福增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