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親子教育的10篇小故事
孟母三遷 等
② 什麼叫親子教育
「親子教育」是以親緣關系為主要維系基礎的,根據我國特有的家庭狀況,這種關系被擴展為所有與幼兒密切接觸的人——看護人與幼兒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看護人與幼兒之間的以互動為核心內容的親子關系。所以,「親子教育」是以愛護嬰幼兒身心健康和開發嬰幼兒潛能以及培養嬰幼兒個性為目標,以不斷提高新生人口的整體素質為宗旨的一種特殊形態的早期教育。 親子教育對象 親子教育不是單純的家庭教育,也不是傳統的園所教育,「親」與「子」兩者都應該受到教育,而母親在教育中的地位尤其重要。 親子教育內容 親子教育強調的是社會修養、知識教育、能力素質、與情感性格四者合而為一,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輸; 親子教育方式 親子教育不僅僅是早教師向母親傳播育兒知識與方法的單向度的傳授方式,更是母親、孩子、早教師之間的交互的、對話的、生活化的、感性的教育方式。 「親子教育」推行從0歲開始教育的觀念,強調全程教育,全程發展,尤其注重3歲以前的早期教育,其目標是實現群體普通兒童的理想發展。它將游戲活動作為主要教育手段,教學活動遵循0歲-3歲嬰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而成。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實現幼兒學習、家長培訓的指導思想,形成教師、家長與幼兒進行互動游戲的教學模式,是親子活動的最大特點,目的是通過親子間的互動游戲使孩子得到良好的發展,使家長成為合格的教育者。但人一生中的親子關系的好壞取決於親子互動是否成功,同時人一生的幸福指數高低也與親子關系和諧程度成正比。 目前,「親子教育」基地通常以幼兒園為依託,分小時班和半日班兩種。小時班要求家長每周帶孩子到基地活動一兩次,一起玩小貓捉老鼠、鑽山洞、包餃子等游戲,12次-16次為一個周期,家長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親子活動時間。小時班的特點是活動時間短,孩子不覺得累,並會產生意猶未盡之感。同時,每次活動集中完成手眼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某一方面的訓練,也有利於老師對家長進行指導。此外,現在市面上,也出現了一些獨立、專門的親子教育學堂,如紅黃藍早教中心、聰明樹快樂啟智學堂等,這些正規的親子教育機構也形成了完整、嚴密的親子課程體系,在家長和幼兒和諧的互動中,實現親子教育。 通過對父母的培訓和提升而達到的對親子關系的調適,從而更好地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的一種培訓方式。 「親子教育」是二十世紀末期開始在美國、日本和我國台灣等地興起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 在這里,「子」是指孩子,「親」就是指孩子以外的家庭內部成員,主要指孩子的雙親。親子教育不同於我們通常理解的以家長為中心的「家庭教育」和以兒童為中心的「兒童教育」,其核心內容是父母與其子女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長。 國內的親子教育主要注重右腦和早期智力的開發。不過所有的親子教育都是和以下的一些教育方法有淵源! 一、 音樂親子教育。音樂親子教育是在親子教育中開發右腦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所有的右腦開發方法中被普遍認可的方法。從胎教中就可以開始音樂的親子教育,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陳功雄先生的《愛和樂》。親子教育中的音樂主要利用音樂中的不同的音質波段和節拍來影響人的大腦,讓人的思緒、情緒和著音符波動而波動!從而調動右腦控制情商的部分得到激活和調動。因此大部分的親子課中都會有音樂的教育和培養!聰明樹的音樂親子教育在引入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的同時結合了中國寶寶的實際發展特點,主張在快樂的學習中提升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 二、 蒙氏教育體系。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世界上很著名的兒童教育法,它的給孩子充分自由的教育理念和豐富直觀的教具是兒童教育中的精華所在,親子教育中融合了蒙氏教育中的教育理念和蒙氏中的很有特色的教具。 三、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訓練主要是訓練孩子的手眼協調、大小肌肉運動和全身的運動協調感知能力,親子教育最主要的就是注重孩子早期智力和獨立性的訓練,所以在親子課中加入了很多感覺統合中的全身協調、大小肌肉運動等的內容,旨在開發孩子的早期感知能力。 四、 圖片閃卡。這個要首推格林·杜曼的圓點卡和馮德全先生推薦的字寶寶,這個理論主要基於在科學研究中0-3歲寶寶可以使用圖形記憶。這個方法主要在親子教育中用於有針對性的訓練右腦的開發,而且這種閃卡記憶訓練法還可以訓練寶寶的數學、網路和漢字的學習。它是所有的親子教育的右腦開發中見效最快的,不過這種杜曼閃卡貴在堅持,只要中斷就會影響了效果。 由於親子角色的固定性或界限分明的特徵,親子交往時往往站在各自角色的立場上去看待問題,這種方式很容易造成親子的意見分歧,甚至出現親子沖突。為了形成良好的親子關系,產生有效的親子行為,在親子交往時使用角色互換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互換的基本觀點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分析看待某一問題。角色互換的目的是理解對方的行為,從而達到心理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