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真的了解X級影片嗎——美國電影協會電影分級制度(下)
深入探索美國電影分級制度的奧秘,讓我們從歷史的拐點上回溯——始於越南戰爭時期的1961年至1975年。在這個時間段,電影分級制度經歷了約翰斯頓時代的"奇跡判決",1952年最高法院的裁決為電影言論自由提供了保障,但同時也催生了對電影內容的嚴格審查。
1966年,瓦倫蒂接棒,作為MPAA(美國電影協會)的掌門人,他引領了電影分級系統的革新。G級,象徵著普通觀眾的入場券;M級(後演化為PG級)則將決定權交給家長,告誡他們為孩子做出明智選擇;R級,要求16歲以下需成年人陪伴,界限清晰;而X級,一度象徵著絕對禁忌,16歲以下兒童被嚴格禁止觀看,直到1984年,PG-13級的出現,為青少年觀眾和家長提供了更加細致的引導。
20世紀70年代,電影分級制度擴大至5級,X級的定義不再僅限於極端內容,色情元素開始挑戰這一等級的邊界。盡管如此,X級的使用往往被色情片製作者利用,以突出其成人內容,但這導致了X級電影的商業運作變得困難。《驅魔人》這樣引起強烈反響的作品,因其高昂的成本,最終被評為R級,而非X級。而未進行評級的影片在那個時期並非罕見。
轉折點在1990年,MPAA引入了NC-17級,以取代爭議頗多的X級。隨著全球電影評級體系的精細化,美國電影協會的評級標准開始圍繞「性愛、暴力、褻瀆」等核心元素,但評級過程的透明度卻成為爭議焦點。製片人們為了維持特定的評級,不得不在語言和內容上小心翼翼,避免觸及那條無形的界限。
瓦倫蒂在MPAA主席的職位上坐鎮38年,他的時代見證了電影藝術的演變,從《海斯-布林法典》的保守到《逍遙騎士》的自由,電影分級制度既是電影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文化變遷的催化劑。每一個等級背後,都是對電影內容深度與廣度的一次探索,一次社會價值觀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