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大安電影院時刻表

大安電影院時刻表

發布時間:2024-07-25 18:46:28

1. 廣西古鎮大安鎮的歷史文化及今後發展

大安鎮區位優勢明顯,位於平南縣東南部,距縣城28公里,距西江武林港4公里,容(容縣)武(武林)公路,南(南寧)梧(梧州)二級公路貫穿其中;全鎮面積124平方公里,耕地3718公頃,轄21個村委會和3個街委會,總人口9萬多人,城區面積6平方公里,人口3萬多人,大安鎮是廣西的三大古鎮之一,是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廣西小康示範鎮,是平南縣南河片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大安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大安鎮成埠較早,始建於明末年間,古名大烏墟,乾隆年間已發展成為「上接平貴、下通藤容、四方客商雲集」的大都會,是廣西的三大古鎮「一戍(今蒼梧龍圩)、二鳥(今平南大安)、三江口(今桂平江口)」 ,大安古建築群體,至今保存較為完好,座落在大安鎮西北,白沙、新客二江匯合處,古建築群以大王廟(列聖宮)、粵東會館、大安橋、大碼頭等古建築物組成。是研究古代廣東、廣西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1989年7月20日,大安古建築群列人平南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7月,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安鎮消防節源遠流長。大安消防節創建於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當年大烏墟(大安鎮前稱)遭遇一場特大火災,火燒連營,損失極為慘重。火災過後,居民群眾吸取了這場火災深刻教訓,當年大安街道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發動各商號、店鋪和街坊,捐資贊助購置水櫃及各種災火器材,成立滅火隊伍,並約定每年在秋高氣爽的農歷8月20日進行演練,舉行射高、射遠消防演習等活動,這個群眾性組織活動一直延續至今,成為了大安鎮一年一度的傳統消防節,也是全國唯一「傳統消防節」。國家公安消防博物館、自治區博物館、檔案館的文物保護咨詢專家對大安消防文物保護進行專題調研,載入了全國的消防史冊。
農業發展形勢喜人。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綜合生產開發建設,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全鎮經濟作物達3.6萬畝,經糧面積比例達63%,優質谷種植達3萬畝,佔70%,甘蔗種植面積近萬畝,目前,全鎮已形成六大農業產品基地:一是2.5萬畝優質谷基地,二是一萬畝甘蔗基地,三是以石硤龍眼、荔枝為主的2萬畝名優水果基地,四是以番茄、西瓜、荔蒲芋、葛茹、生薑、蓮藕、馬蹄等為主的優質蔬菜基地,五是2000多畝蠶桑基地,六積極發展養殖業,以優質仔豬、三黃雞、種肉鵝等為主的特優珍稀禽畜水產養殖基地。當前,全面落實「多予、少取、放活」政策,把品種調優、規模調大、產品調外、經營調活、效益調高,大力發展外向型、創稅型、特色型農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
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大安鎮有良好的工業基礎,從六十年初代傳統的手工業發展到當今配套較為現代化的服裝加工企業。現全鎮有膠合板廠、沙磚廠、紅磚廠、制衣廠、洗水廠400多家,從業人員達一萬多人。並形成了以制衣業為龍頭,主要產品有:牛仔褲、童裝牛仔褲、休閑褲、沙難褲、中褲、T恤、文化衫等,有純棉、滌綸、絲光尼龍等中、高檔次,工藝款式時尚、質量從優,年加工實力強,產品暢銷國內、外中東、非洲等國家。
招商引資有新突破。 大安鎮把招商引資工作當作推進大項目建設和發展經濟的重要支撐點,採取高效務實措施,建好工業園區,擴大對招商引資力度,提高辦事效率,具體採取靈活機動、全方位廣泛招商,採取一切可行的辦法,接納東部產業轉移,制訂扶持發展制衣業目標任務,千方百計吸引一批大型制衣企業落戶大安鎮。
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比較完善 。大安鎮以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和廣西小康示範鎮建設為契機,堅持高起點規劃,狠抓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地提高城市綜合功能。大安鎮廣場、城雕、24米街道美化,大安鎮商業步行街,大安鎮水廠擴建工程等公共基礎建設已完成;近年來,城市建設分別獲自治區第三、第四屆、第五屆市容市貌「南珠杯」活動競賽一等獎、特等獎,榮獲貴港市第一屆市容市貌「荷花杯」競賽「荷花杯」獎。目前,重點抓好以下工程項目建設。(1)加快大安工業園項目建設。盡快實現「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外商落戶工業園。(2)抓緊實施賀崗商貿小區的二期開發項目。(3)加快環鎮西路建設延伸進程。(4)充分發揮大安區位好和作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等優勢,力爭把農副產品專業市場和工業品專用市場建成全縣最大、具有較強凝聚力和輻射力的區域性專業市場。(5)容太過境公路項目。(6)光亮工程項目。(7)綠色工程項目。(8)大王廟公園廣場項目。(9)大安公安分局建設項目。
大安鎮突出抓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鞏固提高工作,全鎮現有小學18所,城區有中心小學2家,初中4所,縣級高中1所,在校中小學生15000多人,教職工1000多人; 全鎮已實現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有線電視用戶3000戶。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有影劇院、電影院、文化館等娛樂場所,文化娛樂形式多樣,大安素有「粵曲之鄉」,榮獲自治區體育先進鄉鎮稱號,目前,全鎮有民劇隊、獅龍隊、粵曲曲藝社共140多個。群眾文化活動異常活躍,每逢重大節日都舉行綜合文化活動;醫療衛生保障,平南縣第二人民醫院座落在大安鎮城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成績顯著,全鎮95%農民群眾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大安鎮正以優越區域優勢,良好的工業發展基礎,寬松穩定的環境,真誠地邀請各界人士、朋友、老闆們到大安鎮觀光考察,經商、投資興業,勤勞智慧的大安鎮人民與您攜手開創美好未來!

大安鎮是廣西歷史上的三大名鎮之一,舊稱大烏圩,圩設於明朝末期,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清末民初大安鎮的棉織手工業,譽滿八桂;以色潤、絲細、味醇而馳名的大安齊絲煙,暢銷兩廣,遠銷港澳及東南亞地區。改革開放後,大安更是煥發出勃勃生機。1992年,被列為全國現代化小城鎮綜合建設試點鎮及全國農村經濟綜合改革試點鎮。位於鎮內的平南卷煙廠,於1993年與緬甸商人合資興辦了中緬南坎卷煙廠,是廣西最早出國辦煙廠的企業。大安鎮鄉鎮企業發達,有中意公司、織造廠、棉織廠等一批鄉鎮企業,而廣西桂花水暖器材有限公司又是全國最大的水暖器材生產企業,其產品「桂花」牌沖洗閥,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走進了中南海和人民大會堂,遠銷歐美等29個國家和地區。大安歷史悠久,古跡眾多,有廣西最大的古建築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大安石橋、列聖宮、惠福夫人廟、粵東會館等。已有百年歷史的大安傳統消防節,更是全國獨有。2001年,全鎮面積124平方公里,城鎮區面積4.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18公頃,其中水田3092公頃,旱地626公頃。轄21個村委會和3個街委會。人口98820人,其中城鎮區人口31420人。糧食總產4157.3萬公斤,人均有糧420.7公斤。國內生產總值4.61億元,工農業生產總值105853萬元,財政收入943萬元。主產糧食、甘蔗、煙葉、黃麻、荔浦芋、生薑、荔枝、龍眼、豬苗、三黃雞,其中三黃雞是廣西名產。集鎮交換電話容量1.1萬門,所有行政村均開通程式控制電話,已安裝行動電話發射塔3座,信號覆蓋全鎮。2002年9月開通小靈通,設有33個基站。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設有營業部。大安鎮是全國村鎮建設先進鄉鎮、中國農村百強鄉鎮,入選《中國1000名鎮》。2002年又榮獲自治區「南珠杯」優秀鄉鎮類特等獎。
自然環境 大安鎮位於北緯23°23′,東經110°30′,東與藤縣相鄰,西與鎮隆鎮接界,南接大新鎮,北面是大成鄉和武林鎮。省道容(縣)太(平)線與南梧二級公路交匯於境內,是玉林往桂林、南寧以至大西南通往廣州的交通要道。處於廣西最大平原潯江平原東部,是該平原最接近珠江三角洲的第一大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地勢南高北低,北部大部分為潯江平原,南部有少量丘陵和低山,最高峰為大水山,海拔555米。白沙江自西向東橫貫中部,平均流量50立方米每秒;上寺河發源於南部大洲鄉,平均流量8.5立方米每秒,與白沙江交匯於圩邊。全鎮有可利用的荒山荒地1113公頃。
城鎮建設 大安自設圩以來,清末民初成為廣西三大名鎮之一,商賈雲集,圩內橫街小巷,星羅棋布,穿街過巷,如入迷宮。20世紀80年代以後,城區向外拓展,興建了一批新街道。1993年,開始改造舊街道。2001年,全鎮有開發小區10多個,新建街道20條,並投資1500萬元全部硬化;投資500多萬元改建和新建排水、排污管道35條,總長15公里;投資200萬元建成大安鎮農貿市場和生豬、木材、工業品、牲畜、肉類、農副產品等七大專業市場。投資80多萬元美化綠化街道,新安裝路燈180盞,種植綠化樹木2000株。城區面積由1996年的2.5平方公里擴展到目前的4.1平方公里。2001年,鎮黨委、政府以參加「南珠杯」為契機,繼續做好賀崗大道綠化、亮化、美化工作的同時,全面加強園林綠化建設,投資30萬元對街道全面綠化,全鎮人均綠化面積達5平方米;投資9.8萬元建設排水設施;投資124萬元硬化街道和設置路燈;重點整治24米街、容武路、賀崗大道、舊城區和各大出口;加快城鎮戶籍管理制度、行政管理體制、社會保障制度等體制改革。2002年,大安鎮榮獲自治區市容「南珠杯」競賽活動特等獎。
農 業 大安鎮以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為重點。1992年,糧食種植面積6164.13公頃,總產量3344.35萬公斤,平均畝產425公斤。1996年,糧食總產量3434.6萬公斤,農業總產值20432萬元,人均產量430.3公斤。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農民群眾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抓好短、平、快農業綜合開發,先後建立賀崗、同德、鳳谷等蔬菜生產基地和新儒、天堂等村煙葉生產基地,種植烤煙、曬煙500公頃,年產干煙650噸左右。賀崗、稻花大白菜、椰菜生產基地種植面積100公頃,總產量600噸,總產值240萬元;同德、新成葛薯、荔浦芋基地,種植面積133公頃,總產量6000噸,總產值720萬元;新儒、天堂、訂木、稻花等地的煙葉基地,種植面積533公頃,總產量1200噸,總產值800萬元;尋村番茄基地種植面積13公頃,總產量1000噸,總產值120萬元;賀崗馬蹄基地種植面積200畝,總產量400噸,總產值40萬元;新儒、儒地大肉姜、荔浦芋基地,種植面積66.7公頃,總產量300萬斤,總產值400萬元。1992年至1996年,商品菜種植約2000公頃,產品遠銷廣東、深圳、貴港、梧州、北海等地,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甘蔗是大安經濟「四大支柱」之一,1992年至1996年,每年種植面積約3600公頃,年產原料蔗2至3萬噸。畜牧水產以生豬、家禽和鰻魚為主,生豬飼養量在42.5萬頭左右,存欄8.56萬頭,出欄肉豬4.8萬頭。外銷豬花每年20萬頭以上,家禽飼養達130萬多羽,年出欄33萬羽。放養魚塘面積174公頃,水產品年產量1.6萬噸。1992年至1996年,全鎮種上經濟林688公頃。1995年順利通過了自治區造林滅荒達標驗收。2001年全鎮經濟作物達2400公頃。經糧面積比例達63%,優質谷種植2000公頃,佔70%。甘蔗種植面積600多公頃,是平南縣的甘蔗生產基地。2001年,全鎮建成六大農產品基地:2.5萬畝優質谷基地;1萬畝甘蔗基地;以石硤龍眼、荔枝為主的2萬畝名優水果基地;以番茄、荔浦芋、葛薯、生薑、蓮藕、馬蹄等為主的萬畝優質蔬菜基地;2000多畝蠶桑基地;以優質仔豬、三黃雞、種肉鵝、鰻魚、鱘龍魚等為主的特優珍稀禽畜水產養殖基地。全年外銷仔豬40多萬頭,出欄家禽120多萬羽,水產品產量4000多噸。
大安鎮的三黃雞、石硤龍眼、鰻魚、鱘龍魚、辣椒醬、煙葉、臘味、香芋、生薑等都是區內外享有盛譽的土特產。
工 業 明末清初,粵商開始在大安開設制陶廠。民國初期又興建了鑊廠。至20世紀30年代後期,紡織手工業遍布大街小巷。其他工業如製糖、制煙等也遍及城鄉。解放後,大安鎮的工業門類逐步增多。這里產生了全國最大的水暖器材生產企業廣西桂花水暖器材有限公司,全國500強企業之一,產品有30多個品種110多個規格,擁有部優產品1個,國家專利產品20個,創造了多個廣西第一(第一家年產值超千萬元的鄉鎮企業,第一家鄉鎮企業集團,第一家規范股份制企業)。大安米面製品廠以其美味爽口的桂林米粉干,佔領東南亞及歐美市場,成為廣西出口該類產品最多的企業。
1992年至1996年,全鎮有鎮辦企業26個,村級企業3900個,從業人員8154人,年均產值20億元。義大利伊姆集團公司與廣西桂花公司合資興建的「中意」公司,投資總額為1.2億元,年產中高檔衛生潔具50萬套,投資新增產值2.5億元,創稅利4163萬元,實現利潤3836萬元。同時先後引來平南金運來實業有限公司、丹竹供銷社、武林液化氣站前來搞城鎮開發,興辦工廠、企業和實業。2000年,中意公司實現了與海爾集團合作生產高檔水暖器材;桂花公司「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與股票上市不斷推進;改制搞活了棉織廠等一批企業;招商引資得以突破,新上沙磚廠、松脂廠、木材廠、水洗廠、手袋廠、皮革廠等多個投資超百萬以上的企業。鎮黨委、政府對內搞活改革,對外搞好招商引資。對中意公司、友盛公司、織造廠、棉紡廠等發展好的企業,不斷改革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和佔有率,把建材、紡織、化工、食品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對炮竹廠、米面廠等企業,進行破、轉、賣,搞活沉澱存量資產。同時解放思想,提高辦事效率,減少行政審批事項,主動地接受廣東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1999年至2002年,全鎮新上企業項目69個,總投資達3500萬元,新增產值1.25億元;新增個體商業戶484戶。
商 業 自清康熙以來,粵商陸續到此開設商行,經營棉紗布匹、海味雜貨,收購肉桂,遠銷海外。據乾隆十五年(1750年)《增建大烏圩列聖宮碑》記載:「圩之設由來已久,上通容(縣)桂(平),下達藤(縣)梧(州),舟車絡繹輻輳……四方客商雲集。無怪粵西巨鎮歷數,一戎(蒼梧戎圩鎮)二烏(大安鎮)三江口(桂平江口鎮)。」2001年,大安鎮建有七大專業市場,分別為成衣、工業品、豬苗、農副產品、肉類、豬牛、木材市場,總面積達11886平方米,於1990年動工興建,總投資205萬元,固定攤位450個。年集市成交額1.82億元。大安鎮的成衣交易量大質優,全鎮經營沙灘褲、機恤系列的私營企業有150多家,平均每家有電動平縫車20多台,工人30多人,日產4.5萬件,就業人員5000多人。產品以其優異的質量,新穎的款式,遠銷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等地,在廣州沙河成衣市場,獨領風騷。每逢農歷二、五、八為大安圩日,趕圩人數達3萬多人。主要貿易品為成衣、針織、竹木器、肉類、禽苗、家禽、各類日用雜品等,日成交額達3.5萬元,年成交額1300萬元。
教育衛生 2001年,全鎮有小學19所,初中5所,高中1所,在校中小學生1.5萬多人,教職工1000多人。全鎮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普及率90%,中小學鞏固率98%,大安鎮中心小學、燕嶺小學被評為貴港市「百佳學校」。
2001年,全鎮25個村、街委均設立有衛生室(所),有民間醫生150多人。大安醫院始建於1952年。1992年由大安鎮中心衛生醫院升格為縣級綜合醫院,1995年獲衛生部授予「愛嬰醫院」稱號,成為全自治區首家坐落在鄉鎮的「愛嬰醫院」,2002年通過國家二級醫院評審,成為全自治區首家坐落在鄉鎮的國家二級綜合醫院。全院現有職工200多人,其中副高職稱6人,中級職稱65人。內設住院病床200張。
文 化 大安鎮的文化活動十分活躍。傳統消防節,歷史已有百年之久。自清朝道光以來,全鎮年年舉行消防演習,久而久之,每年的農歷八月二十日便成為約定俗成的消防節。1984年,傳統消防節吸引了數萬人參與。現在全鎮10條街道設有消防男隊,三大聯街設有消防女隊;有義務消防員7000多人,人力滅火機12台,機動泵17台。20世紀70年代,大安的周末活動成為廣西最著名的群眾文藝活動之一。每到周末,所有的廠礦機關及社會團體都分街分點以自編節目進行表演。每次演出,老少登場,幾乎人人是演員,人人是觀眾。文化部的領導及《人民文學》主編亦親臨參觀指導。大安又是廣西最著名的粵曲之鄉,鎮內居民大多數是廣東商人的後裔,有著深厚的粵曲基礎,全鎮成立有曲藝社7個,演出活動十分活躍,涌現出一批著名粵曲演員,如粵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潘楚華、馬德強等。1994年和1995年的廣西大安粵曲節,吸引了自治區內外大批粵曲愛好者和兩廣粵曲名家李自強、林紅、潘楚華、馬德強等前來登台演出,文化部為粵曲節發來賀電,著名粵曲表演藝術家紅線女送來了「願粵曲唱出時代之聲」的題詞,廣西文化廳頒發了「粵曲之鄉」牌匾。
旅遊資源 大安鎮有廣西最大的古建築群,位於鎮東白沙江與上寺河交匯處,有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大安石橋、列聖宮、惠福夫人廟、粵東會館等古建築。大安石橋建於清道光六年(1826年),相傳由鄉紳勞千拱倡導,並由一雲浮四海的乞丐依據易學原理設計建造而成。橋長33米,寬3米,有形似小船的大橋墩2個,另有4個長方形小橋墩,小橋墩又設3條方形石柱。橋面分7跨,其中一跨為10條梯形石條鋪成外,其餘全為9條梯形石條鋪成,共64塊。石條大面在上,小面在下,以利污水排泄。橋的兩旁共有36條石柱,67條欄桿,全部為花崗石結構,工藝精湛。石橋歷經洪水沖擊,依然屹立河中,其工程設計和力學原理的運用,都堪稱廣西石橋梁之冠。列聖宮建於清康熙年間,當地稱為大王廟,佔地面積5畝許,分為前後三進院落,附廟左右還有至福財帛、惠福夫人二祠。該宮全部用磨光青磚砌成,屋樑、頂柱採用白玉石,屋脊屋檐、牆壁雕刻各式各樣的彩陶人像、珍禽異獸,栩栩如生。宮內供設大小神像上百尊,或坐或立,或蹲或踞,神情迥異,有的笑容可掬,有的怒目猙獰,千姿百態。大門兩條石柱上刻:「地繞雙江前對鳳洲為鎖鑰,天開一洞左蹲獅嶺作屏藩」。建築群挾於兩江之間,門前古榕掩映,更有數株長於牆壁之中,猶如壁畫,富有藝術感。
現任鎮領導 黨委書記楊遠初,副書記張有軍、黃召寬、何劍;人大主席團主席楊遠初,副主席胡彬;鎮長張有軍,副鎮長黃祖勝、黃雪葵、彭永德。
大安鎮政府辦公室電話:0775—7632170,地址:平南縣大安鎮南安街鎮人民政府大院,郵政編碼:537307。

閱讀全文

與大安電影院時刻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好孝順孫子 瀏覽:128
烏魯木齊市恆大養生谷在哪裡 瀏覽:655
重慶長壽國防醫院 瀏覽:52
美容養生器械什麼牌子好 瀏覽:466
90歲老人卡如何辦理 瀏覽:618
50歲男士突然掉頭發怎樣回事 瀏覽:800
美容養生店面開哪裡 瀏覽:762
今年退休人員名單臨清 瀏覽:569
小學到敬老院慰問演出開幕致辭 瀏覽:978
晉江百歲老人有多少 瀏覽:997
今年退休企業工人漲多少錢 瀏覽:40
重陽節晚會舉行 瀏覽:493
三亞會員制老年公寓 瀏覽:504
現在查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怎麼查 瀏覽:829
古代孝順的對於不對 瀏覽:78
領失業金期間到退休年齡能退休嗎 瀏覽:210
合肥市企業養老保險管理中心 瀏覽:156
2016年退休養老金上調標准方案 瀏覽:693
北京石景山養老院 瀏覽:111
女士養生館卵巢保養怎麼做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