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所謂父母與子女一場

所謂父母與子女一場

發布時間:2020-11-27 05:34:08

A. 所謂父母兒女一場是輪回

輪回的想法雖然很感性,但是很遺憾,神話罷了,輪回源自印度的種姓制度,一種世襲的階級身分,把人分成四等:婆羅門(僧侶),剎帝利(貴族和軍人),畀舍(平民),首陀羅(奴隸、仆佣),外加一個第五級「賤民」。至今此觀念仍隱性地存在於印度社會。在婆羅門教的經典「奧義書」中記載,輪回有三條途徑:最上者由天道生於太陽的世界,獲得永恆的幸福,一般人則由祖道生於月的世界,再由月的世界轉生為人,如此輪回不已;而作惡的人則生於獸道或是地獄。眾生平等的教義也是由高唱打倒四姓階級制度而來的。

你是否在網路中看過這樣的一些圖片:成千上萬貧窮、殘廢、受傷、無家、飢餓的人躺在路邊,好像沒有任何人注意到他們。為何會有這個現象呢?這乃業力使然。根據傳統的印度教,如果有人要幫助這樣的人減輕他們的痛苦,乃是與業力對抗。人受苦是為了要彌補他的業債,你幫助他們,則他們必須再投胎,受更多的苦,才能彌補那業債。此外,你不讓他們受苦,既形同做一件很殘酷的事,將因此增加你自己的業債。在一個相信轉世的社會中,幫助人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件事。轉世實際上是反人道的,當釋迦牟尼離開他安全舒適的家,發現世界上存在著罪惡和痛苦後,他必須面對這項道德沖突:是容許業力運作?還是行善事干涉業力的運作?他的結論是:人必須學會漠不關心。人必須撇棄對其他人的關懷,認清:

1.善與惡之間並無真正的區別。

2.萬事都在它應有的狀況之下。

業力所執行的道德標准又是從何而來呢?實際上什麼也沒!在泛神論中,善與惡、對與錯等等之間,最終是沒有分別的。業力並不是一個道德律。就道德而言,萬事都是相對的。禪宗的華茲會說:佛教不同於西方的觀念,認為由神或自然頒訂一個道德律,人的責任就是服從它。佛對行為的箴誡——例如:戒殺生、戒偷、戒色、戒說謊、戒醉酒——都是隨緣取用的權宜規則。權宜是情境倫理的口號。什麼行得通,便做什麼。任何道德性的行為,甚至謀殺或殘酷,都可以用權宜之計辯解。這種相對主義替轉世帶來很大的問題。在倫理中,你不可能持守相對主義的立場。你不能說:「萬事都是相對的。」甚至不能說:「相對主義比絕對主義優越。」因為這兩句話都已採取了絕對的價疽,與相對主義相矛盾的。正如魯益師所說:當你說一套價值觀比另一套更優越時,你事實上已經用了一個標准來衡量它們二者,發現其中一套比另外一套更符合那標准。但是你衡量這二者所用的標准既非彼,又非此,你其實在將它們與某一真正的道德相比,承認有一個真正的公理,獨立於人們的看法之外,而某些人的觀點比其他人的觀點更符合那真正的公理。

換言之,你若想要主張相對主義是正確的,你必須假定有某個絕對的公理存在,而這是無法見容於相對主義的。除非有某事物是絕對的正確,否則沒有任何事物在實際上能稱為正確;假如沒有正確或錯誤之分,則業力無權為了正確或錯誤懲罰任何人。

我國一般佛教徒從推演輪回思想結果,竟以為自己家庭中的每一成員,不是前來討債索冤,便是前來還債報恩。無論父母、夫婦、子女、兄弟、姊妹,都是由於前生各種業力關系,而再投生在這個家庭中,以求重新互相解決前世的信冤,有的報冤,有的報德,有的收債,有的還債……。」(當代佛教演講集中「婦女學佛應有的態度」一文)大致來說,凡對方對自己友善和好,順服聽命,被想成還債報恩;凡對方對自己凶惡殘酷,傾家盪產,犯罪作惡等等,則屬於前來討債索冤。佛教徒就是用這種眼光來看家中的每一個人,如一個家庭的成員真是如此,豈非多麼悲慘可憐?還有何快樂可言呢?因為大家的感情與生活都建立在利害關繫上面罷了。史提文生乃一超心理學家,研究追憶前生,他曾說:……轉世的觀念可幫助增加對以下不同事物的了解,例如:童年的恐怖症以及病態的嗜戀、幼年時學不會的技能、親子間不正常的關系、血仇和好戰的民族主義、童年在性的興趣和性別認同上的混淆、胎記、天生的畸形、內在的疾病、同卵雙胞胎之間的差別、懷孕時不正常的食慾。

在催眠或其他改變了的意識狀態中追憶起前生,對幫助一些病人解釋他們無法交待或克服的感覺曾經頗有幫助。藉著發掘在前生中的一些經驗,可以幫助某些人疏導恐懼、沮喪、不被需要的感覺。雖然許多從事幫助病人追憶前生的心理學家或催眠師並不真的相信:他們的病人追憶起的事件是真實的,但他們仍採用這方法,因為它有效。就像一位治療師所言:「那些是真的、還是幻想,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幫助病人了解他們的生命……。既有成效,誰會在乎那是真是假呢?」所以說,人生是沒有輪回的,也是沒有前世的,在世時的生命只有一次,過去了就過去了。人死對他個人而言就像睡覺了一樣,等再醒來的時候就是審判日了,當然也是沒有能力保佑後人的,希伯來書 9:27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傳道書 12:7 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

有些算命的他們會把你過去的事說得很准,告訴你,這些人都是交鬼的,那些擁有「前世記憶」的小孩也是這個原理,算命的升級版罷了,不要信。鬼不是人變成,人也是不會變成鬼的,真實的鬼也不像影視劇中的那樣怪模怪樣,它們是看不到摸不著的,鬼的產生源自墮落的天使,想要與神同等以致變成邪靈(魔鬼),鬼也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因為鬼全是罪大惡極的靈體,專門阻隔人與神之間的關系,是說謊者,抵擋者。如果題主真的希望明白生命的真諦,認識自己,不是把神當作滿足自己慾望的一種工具的話,就認真的看下這里吧,

網頁鏈接

B. 中西文化差異

要說起差異,應該先從飲食文化說起,因為「民以食為天」,它能夠反映不同民族生活習慣和文化思維方面的差異。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國、法國和義大利,我們看看這些美食方面最基本的差異。在飲食方面,中國人很注重形式,講究「色、香、味」,所以中國烹調里,菜的樣式千變萬化,具體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講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歐洲人很講實際,在菜的花色變化上從不下什麼工夫,更講究其營養搭配和保護,注重菜的內在質量。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異。中國人吃飯每次都上很多菜,可都長得很瘦,西方人每次菜很少,但都比中國人長得結識。

C.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

你在長大,父母在不斷的變老,時間的跨度永遠都無法抗拒,只能看著父母一天天老去,然後被死亡帶走,留下你在這個世上,走完自己的一生。

D.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們的緣分不斷地在父母的

不要那麼想,換一種想法會讓人高興一些的。親情決定了自己與自己的父母的命運緊密相連的,自己會看著父母漸漸遠去,當自己能夠獨立生活的時候,父母會要求孩子走好自己的路。這就是天下的父母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強,哪怕只強一點點。

E.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是不斷地與速騰目送子女的背影,漸行漸遠

看著他目不轉睛的樣子,這趟真是來對了。

F.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怎麼理解

這句話的文字意義遠不如其意境。
難道不是嗎,子女但凡能自由活動了,常常留給父母就是背影。
實際意思是兩代人的代差和年齡上實際的遠離。一家之見。

閱讀全文

與所謂父母與子女一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鄭州全日制老年大學嗎 瀏覽:621
曲劇孝敬父母 瀏覽:584
小孩適合什麼樣的腺樣體檢查 瀏覽:153
南昌退休人員年審網點 瀏覽:976
養生寶物在哪裡在線觀看 瀏覽:644
頤嘉祥敬老院 瀏覽:587
社區退休人員資格認證工作計劃 瀏覽:312
吉林省重慶退休金 瀏覽:951
老年人找婆家怎麼辦 瀏覽:771
10年前交的養老保險現在還能轉嗎 瀏覽:271
2017年上海市退休金 瀏覽:87
老年人得闌尾炎的原因 瀏覽:218
養老保險推遲交可以嗎 瀏覽:302
當代中國最大長壽老人多少歲 瀏覽:375
體檢隱血1是什麼意思嚴重嗎 瀏覽:844
長壽區到洪湖鎮 瀏覽:929
福州老年大學水兵舞 瀏覽:196
長壽招辦 瀏覽:468
在一艾灸spa養生會館怎麼樣 瀏覽:613
大連養老院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瀏覽: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