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龍應台 什麼時候說過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龍應台: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最近去拜訪了朋友,當我們都坐在朋友家的後院吃東西聊天時,他們的大女兒回家了。大女兒今年18歲,已經不住在家裡了。她跟著她的同居男友一起走了進來,兩個人手上都各有一支煙。穿著很新潮,露著小肚子,後面露出腰的部分還有一個刺青。那個男孩子的手腕跟手臂上也有刺青。兩個人互相竊竊私語,有說有笑,但是對外人都露出很不屑的眼神。
這讓我蠻感慨的,我突然領悟到一件事,那就是其實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有效限期的。
我第一次見到這個外國女孩時,她才8歲。10年前我去她家時,她可以在短短時間內,把我送的一瓶清酒上的字和圖,都一模一樣地畫出來。我好驚訝,自從那次以後,我經常慫恿她的父母帶她去拜師學藝,但是他們永遠都可以找出一大堆不是理由的理由來搪塞我。奇怪的是她的父母一面搪塞我,卻又一面跟我炫耀她女兒最近又畫了什麼。突然驚覺10年過得好快,好像才昨天的事情,現在已經是10年後了。我不認為她的父母現在有資格去批評他們的女兒,因為一直以來,她的父母只顧著自己,從沒重視過她的教育問題。現在才想教育已經不可能了,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功效已經過期了。而且她的父母在有效限期內也沒努力過。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應該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
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的有效了。要認知收手和承受的事實。
我突然很感嘆,我告訴我自己,我必須要在黃金時期內幫我的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准備。因為時間真的過得很快。我不想將來只有嘆氣、搖頭的份。
㈡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家龍應台①作為被人呵護的兒女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趕車時,有人催你
小題1:第1處寫梔子花香清幽宜人(1分),表現在家中「被人呵護」的兒女安適愉悅的心情(1分)。 第2處寫黃昏中梔子花的冷清(1分),襯托家中「一個一個走掉後」的父母的孤獨寂寞和內心的凄苦(1分)。 第3處通過人物心理活動,寫記憶中的梔子花香(1分),表現「有了兒女」的父母的滿足幸福之情和對兒時的家的深深懷戀(答出任一點都可得1分)。 小題2:(1)「牆,是暫時的。」———表面寫落腳的家在不停地變動,暗指情感的基礎不穩定:不僅家在變動,而且彼此的情感有可能變質,所以情感的家也可能是暫時的。 (2)「很多人在散了之後就開始終身流浪。」——形象地寫出了變質的情感讓想愛之人彼此間冷漠相對,情感沒有了穩固的基礎,沒有了安定的家,沒有了依靠,只能分手(離婚),開始漂泊和再次尋找。 小題3:家體現了永恆的特徵。家穩固安定,使人溫暖安心;家人的親情終生不渝,並給人留下永久的美好回憶。因此,親情就是永恆,相親相愛終生不渝的感情就是永恆。 (評分說明:以文本為依託,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給分。) ㈢ 結合《孩子你慢慢來》談談作為一個孩子對龍應台的家庭教育方式的看法
簡單嘚喜歡你 ,您好! ㈣ 龍應台對父母的定義是怎樣的 所謂父母,就是不斷對著孩子的成長欣喜又悲傷,想繼續呵護孩子但是理智又阻止他的人 ㈤ 哪個作家的文章像龍應台的《目送》一樣有關於母親或父親的文章
朱自清《背影》 ㈥ 請問誰看過龍應台的目送 那一篇是講父母情 那一篇是講對子女的感情 龍應台的目送以及孩子你慢慢來都是極好的書籍,你可以去都看一下,而且沒有必要去挑選 ㈦ 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應是怎樣的怎樣理解龍應台的這句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內就是今生今世容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 ㈧ 龍應台說過:所謂的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就是父 來自 龍應台說過: ㈨ 龍應台的《目送》,其中基本上都習慣用「你」來代替「我」,讀了好多
今天讀了《親愛的安德烈》。 與父母之於子女龍應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愛國賓體檢中心出體檢要多久
瀏覽:747
父母怎麼建立信任
瀏覽:985
60歲後小腿骨折多少天好
瀏覽:671
大家都是給父母轉多少錢
瀏覽:586
老年人的癌症有什麼特點
瀏覽:337
衡陽退休最低工資標准
瀏覽:221
為什麼父母願意給孩子上輔導班
瀏覽:786
誇獎孝順女兒
瀏覽:129
養老院院內感染控制管理制度
瀏覽:58
2021年農村養老保險怎麼收費
瀏覽:99
國企退休人員退休金補發
瀏覽:81
武漢哪幾個地方有老年大學
瀏覽:835
兒子結婚宴請父母朋友請帖怎麼寫
瀏覽:316
掛靠買社保和靈活退休後
瀏覽:611
鞍山養老金一次性補繳政策
瀏覽:465
巴中養生湯怎麼樣加盟
瀏覽:547
指甲凹陷什麼原因老年人
瀏覽:491
天長銅城有敬老院嗎
瀏覽:36
老年大學朗誦班資料
瀏覽:789
養生壺如何區分15和18升
瀏覽: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