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獨生子女家庭情況摸底調查什麼事
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在我國當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總體來看,我國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基本狀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教育方法不當;三是相當一部分獨生子女家庭陷入溺愛與過分管理相交織的誤區。造成我國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一、不能正確對待獨生而導致過分溺愛
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還較低,社會養老問題還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以及受多子多福等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我國人的生育願望仍是強烈的。因此,不論生男生女,只生育一胎,對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來說,並非出於自願。這是我國在人口生育問題上絕大多數家庭的心理狀況和社會現實。但由於我國的國情,若不控制人口數量的大幅度增長,就會造成更嚴重的人口等社會問題,因此提倡一胎化,是我國不得不實行的國策。一胎化政策的執行遇到了多種阻力,特別是在生產力水平低及文化水平低的農村遇到的阻力更大。十多年來,這一政策雖然在我國城市中特別是在幹部、職工隊伍中得到了較認真的執行,但是,由於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中人們的心理狀態不平衡及我國傳統文化的作用,這些獨生子女家庭便把對眾多孩子的愛和希望都集中在獨生子女這株獨苗上。這便是多數獨生子女家庭自覺不自覺地被陷入溺愛中的社會原因和家庭原因。 由於多數獨生子女自覺不自覺地被陷入了兩代六位長輩的溺愛之中,自幼嬌生慣養,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在抗拒家庭教育方面也就往往有恃無恐。因此一些家庭對其也就任其所為,使其為所欲為。再加之對其期望值普遍較高,也就導致了不少獨生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失常,形成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比如,不讓孩子離開自己,或者由於怕不衛生,或者怕孩子學壞,或者怕孩子受欺侮,不讓孩子獨立活動而包辦一切。結果就出現了《中國的「小皇帝」》里所描繪的,兒子在夏令營時住在學校里,父親半夜爬到兒子床底下守著,怕兒子掉下床來。這種過度保護極不利於孩子的正常發展。
一些獨生子女的家長對獨生和獨生政策的心理反差,往往導致情感的扭曲,使對孩子的愛缺少理智過度偏愛,致使不少獨生子女家庭出現低收入高消費現象,把大部分錢花在孩子身上,盡力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許多是不合理的要求。
明明家境並不富裕,卻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明明孩子藝術能力一般,缺乏「音樂細胞」,卻買了電子琴,甚至鋼琴,還花高價請家庭教師輔導孩子;明明是孩子的錯誤,卻百般庇護,百般說好;明明孩子智商一般,卻當成神童來要求等等。這種情感上的扭曲,使孩子在一種扭曲的氛圍中成長,無疑也會扭曲孩子的心理,出現心理障礙。
二、因是獨生,家庭環境有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因素
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其幼年期的心理發育,需要一定的條件。失去了一定的客觀環境條件,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幼年期的心理發育便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說,孩子在其幼年期的心理正常發育,需要有與其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玩耍的生活體驗和情感交流,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產生童心的共鳴,相互促進,保證身心的健全、健康發育。對此,國內外兒童心理學家都是共同肯定和強調的。而獨生子女由於無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就缺少小夥伴,整天與成年人特別是年長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城市裡,鄰里關系一般又不親密,來往較少或很少,特別是在高層樓房中生活的孩子更是如此,各家自立門戶,基本上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因此,就使得相當數量的城市獨生子女自幼缺少小夥伴,而整天被成年人包圍和保護著,這樣的生活環境是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和健康成長的.再則,兒童的獨立性和獨立生活能力等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得到訓練和養成。而獨生子女由於自幼就被陷入在多位老人的過度保護之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衣擇其佳、飯擇其精的生活,樣樣都能順利的得到滿足,整日與各種高檔玩具相伴,因而容易養成獨立性差、倚賴性強、自幼好逸惡勞、追求享受、不識五穀春秋等弱點和缺陷。
三、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從總的情況看,近些年來,我國雖然已著手對家庭教育問題的科學研究和指導,已有不少部門和教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在越來越關心這一問題。但是,有關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還有限,普及的力度和廣度還不能適應我國這個多人口、多獨生子女國家的需要,這種狀況,從總體上決定著我國的家庭教育水平還不高。再則,不少家長不愛學習或不善於學習,更是缺乏對家庭教育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不願在子女教育方面動腦筋、下功夫。
因此,要提高我國獨生子女綜合素質,最根本的在於提高獨生子女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
一是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主要包括:家長要掌握必備的文化知識和科學育兒知識,並能根據獨生子女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教育;獨生子女的家長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並成為孩子的楷模;要形成民主和睦的家庭氣氛,使孩子從小就學會尊重、關心、團結、體諒他人;盡力促使其多方面良好個性的形成,為成人、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要遵循家庭教育原則
根據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在施教過程中應遵循適度原則、全面原則、一致原則、民主原則和嚴格原則。所謂適度原則,是指獨生子女的教育必須依據其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不要因為是獨生子女而寄予過高的期望,提出過高的要求,給予過分的愛和照顧。在智力開發上不搞過度教育;在生活中,要使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事事都由家長代勞;在物質供應上,不給過度滿足等。全面原則,是指要注意德、智、體、勞、美的全面發展,尤其要處理好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的關系。一致原則,是父母對子女教育的態度,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其的教育態度要取得一致,要注意教育的整體效應,要配合默契,協調行動,在孩子面前不出現意見分歧和沖突。民主原則,是指在家庭中要形成民主氣氛,不搞「家長制",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不搞一言堂,逐步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嚴格原則,是指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不能放縱,要使孩子逐步樹立起是非觀念,養成知錯必改的好的道德品質,只要不斷克服自身弱點,才能健康成長,才能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
三是要加強對獨生子女社會化教育
由於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自幼缺少小夥伴,多數時間生活在成人之間,所以,多數獨生子女在許多方面的性格都不能很好地融合於社會之中。因此幾乎所有的有關研究和專家都認為獨生子女最明顯的缺點就是缺乏社會性。主要表現就是缺乏與周圍人交往的能力;缺乏參與社會的能力;缺乏在社會環境中應變的能力。因此強化獨生子女的社會化教育,是改善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方法之一,也是克服其在獨生的環境中容易形成的弱點的重要途徑和根本措施。要多給獨生子女提供社會生活,孩子到二、三歲時就希望有兒童夥伴,獨生子女這方面的要求就更強烈,希望進入他(她)們的「兒童社會」、「兒童世界」。如果得不到滿足,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孤僻、不合群。因此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的時候,就必須向孩子提供年齡接近的小朋友,給孩子提供他(她)們的社會生活。為此,可帶孩子去串門,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可帶孩子到兒童樂園去游戲:也可盡早將孩子送進托兒所、幼兒園,讓孩子去廣交小朋友,擴大其社會交往。切不可把孩子一直關在家中,使其離群索居。
四是要培養獨生子女的獨立能力
家長應有意識地克服過度照顧和過度保護,凡是其能自己獨立或在指導下完成的事,讓孩子自己來干,不要包辦代替。獨立自主能力是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應給獨生子女多創造鍛煉其獨立能力的機會,應盡早鼓勵其自我照顧,稍大一些,可交給孩子一些能獨立完成的任務,完成得好,要鼓勵、表揚,促使其增強自立、獨立的積極性。從小注重培養獨生子女的自主活動能力。所謂自主活動,就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意志去活動。這種活動有利於培養獨生子女的勇敢精神和創造性。凡是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孩子們的自主活動,家長們都應該盡力給以鼓勵、支持。即使失敗了,也不一定是壞事,仍可磨練孩子們的意志力,培養克服困難的精神,並且還會促使孩子多動腦筋,知道在世界上辦成一件事並不是容易的事,激發其刻苦學習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五是要進行適度逆境教育
為了克服獨生子女的弱點,應對獨生子女進行適度的逆境教育,進行居安思危、憂患意識、勇於實踐、經受挫折、克服困難、擺脫依賴和培養自主自立精神的教育和鍛煉,使孩子逐步形成對困難的承受能力和對復雜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孩子不畏困難的堅強意志和毅力。
獨生子女對於千千萬萬個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只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對國家和民族來說,卻意味著整個未來,因此誰懂得怎樣更好的教育獨生子女,誰就贏得了未來,誰就能擁有美好的明天。
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在我國當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總體來看,我國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基本狀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教育方法不當;三是相當一部分獨生子女家庭陷入溺愛與過分管理相交織的誤區。造成我國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一、不能正確對待獨生而導致過分溺愛
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還較低,社會養老問題還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以及受多子多福等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我國人的生育願望仍是強烈的。因此,不論生男生女,只生育一胎,對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來說,並非出於自願。這是我國在人口生育問題上絕大多數家庭的心理狀況和社會現實。但由於我國的國情,若不控制人口數量的大幅度增長,就會造成更嚴重的人口等社會問題,因此提倡一胎化,是我國不得不實行的國策。一胎化政策的執行遇到了多種阻力,特別是在生產力水平低及文化水平低的農村遇到的阻力更大。十多年來,這一政策雖然在我國城市中特別是在幹部、職工隊伍中得到了較認真的執行,但是,由於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中人們的心理狀態不平衡及我國傳統文化的作用,這些獨生子女家庭便把對眾多孩子的愛和希望都集中在獨生子女這株獨苗上。這便是多數獨生子女家庭自覺不自覺地被陷入溺愛中的社會原因和家庭原因。 由於多數獨生子女自覺不自覺地被陷入了兩代六位長輩的溺愛之中,自幼嬌生慣養,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在抗拒家庭教育方面也就往往有恃無恐。因此一些家庭對其也就任其所為,使其為所欲為。再加之對其期望值普遍較高,也就導致了不少獨生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失常,形成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比如,不讓孩子離開自己,或者由於怕不衛生,或者怕孩子學壞,或者怕孩子受欺侮,不讓孩子獨立活動而包辦一切。結果就出現了《中國的「小皇帝」》里所描繪的,兒子在夏令營時住在學校里,父親半夜爬到兒子床底下守著,怕兒子掉下床來。這種過度保護極不利於孩子的正常發展。
一些獨生子女的家長對獨生和獨生政策的心理反差,往往導致情感的扭曲,使對孩子的愛缺少理智過度偏愛,致使不少獨生子女家庭出現低收入高消費現象,把大部分錢花在孩子身上,盡力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許多是不合理的要求。
明明家境並不富裕,卻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明明孩子藝術能力一般,缺乏「音樂細胞」,卻買了電子琴,甚至鋼琴,還花高價請家庭教師輔導孩子;明明是孩子的錯誤,卻百般庇護,百般說好;明明孩子智商一般,卻當成神童來要求等等。這種情感上的扭曲,使孩子在一種扭曲的氛圍中成長,無疑也會扭曲孩子的心理,出現心理障礙。
二、因是獨生,家庭環境有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因素
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其幼年期的心理發育,需要一定的條件。失去了一定的客觀環境條件,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幼年期的心理發育便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說,孩子在其幼年期的心理正常發育,需要有與其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玩耍的生活體驗和情感交流,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產生童心的共鳴,相互促進,保證身心的健全、健康發育。對此,國內外兒童心理學家都是共同肯定和強調的。而獨生子女由於無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就缺少小夥伴,整天與成年人特別是年長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城市裡,鄰里關系一般又不親密,來往較少或很少,特別是在高層樓房中生活的孩子更是如此,各家自立門戶,基本上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因此,就使得相當數量的城市獨生子女自幼缺少小夥伴,而整天被成年人包圍和保護著,這樣的生活環境是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和健康成長的.再則,兒童的獨立性和獨立生活能力等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得到訓練和養成。而獨生子女由於自幼就被陷入在多位老人的過度保護之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衣擇其佳、飯擇其精的生活,樣樣都能順利的得到滿足,整日與各種高檔玩具相伴,因而容易養成獨立性差、倚賴性強、自幼好逸惡勞、追求享受、不識五穀春秋等弱點和缺陷。
三、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從總的情況看,近些年來,我國雖然已著手對家庭教育問題的科學研究和指導,已有不少部門和教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在越來越關心這一問題。但是,有關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還有限,普及的力度和廣度還不能適應我國這個多人口、多獨生子女國家的需要,這種狀況,從總體上決定著我國的家庭教育水平還不高。再則,不少家長不愛學習或不善於學習,更是缺乏對家庭教育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不願在子女教育方面動腦筋、下功夫。
因此,要提高我國獨生子女綜合素質,最根本的在於提高獨生子女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
一是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主要包括:家長要掌握必備的文化知識和科學育兒知識,並能根據獨生子女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教育;獨生子女的家長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並成為孩子的楷模;要形成民主和睦的家庭氣氛,使孩子從小就學會尊重、關心、團結、體諒他人;盡力促使其多方面良好個性的形成,為成人、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要遵循家庭教育原則
根據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在施教過程中應遵循適度原則、全面原則、一致原則、民主原則和嚴格原則。所謂適度原則,是指獨生子女的教育必須依據其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不要因為是獨生子女而寄予過高的期望,提出過高的要求,給予過分的愛和照顧。在智力開發上不搞過度教育;在生活中,要使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事事都由家長代勞;在物質供應上,不給過度滿足等。全面原則,是指要注意德、智、體、勞、美的全面發展,尤其要處理好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的關系。一致原則,是父母對子女教育的態度,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其的教育態度要取得一致,要注意教育的整體效應,要配合默契,協調行動,在孩子面前不出現意見分歧和沖突。民主原則,是指在家庭中要形成民主氣氛,不搞「家長制",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不搞一言堂,逐步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嚴格原則,是指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不能放縱,要使孩子逐步樹立起是非觀念,養成知錯必改的好的道德品質,只要不斷克服自身弱點,才能健康成長,才能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
三是要加強對獨生子女社會化教育
由於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自幼缺少小夥伴,多數時間生活在成人之間,所以,多數獨生子女在許多方面的性格都不能很好地融合於社會之中。因此幾乎所有的有關研究和專家都認為獨生子女最明顯的缺點就是缺乏社會性。主要表現就是缺乏與周圍人交往的能力;缺乏參與社會的能力;缺乏在社會環境中應變的能力。因此強化獨生子女的社會化教育,是改善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方法之一,也是克服其在獨生的環境中容易形成的弱點的重要途徑和根本措施。要多給獨生子女提供社會生活,孩子到二、三歲時就希望有兒童夥伴,獨生子女這方面的要求就更強烈,希望進入他(她)們的「兒童社會」、「兒童世界」。如果得不到滿足,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孤僻、不合群。因此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的時候,就必須向孩子提供年齡接近的小朋友,給孩子提供他(她)們的社會生活。為此,可帶孩子去串門,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可帶孩子到兒童樂園去游戲:也可盡早將孩子送進托兒所、幼兒園,讓孩子去廣交小朋友,擴大其社會交往。切不可把孩子一直關在家中,使其離群索居。
四是要培養獨生子女的獨立能力
家長應有意識地克服過度照顧和過度保護,凡是其能自己獨立或在指導下完成的事,讓孩子自己來干,不要包辦代替。獨立自主能力是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應給獨生子女多創造鍛煉其獨立能力的機會,應盡早鼓勵其自我照顧,稍大一些,可交給孩子一些能獨立完成的任務,完成得好,要鼓勵、表揚,促使其增強自立、獨立的積極性。從小注重培養獨生子女的自主活動能力。所謂自主活動,就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意志去活動。這種活動有利於培養獨生子女的勇敢精神和創造性。凡是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孩子們的自主活動,家長們都應該盡力給以鼓勵、支持。即使失敗了,也不一定是壞事,仍可磨練孩子們的意志力,培養克服困難的精神,並且還會促使孩子多動腦筋,知道在世界上辦成一件事並不是容易的事,激發其刻苦學習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五是要進行適度逆境教育
為了克服獨生子女的弱點,應對獨生子女進行適度的逆境教育,進行居安思危、憂患意識、勇於實踐、經受挫折、克服困難、擺脫依賴和培養自主自立精神的教育和鍛煉,使孩子逐步形成對困難的承受能力和對復雜環境的適應能力,培養孩子不畏困難的堅強意志和毅力。
獨生子女對於千千萬萬個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只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對國家和民族來說,卻意味著整個未來,因此誰懂得怎樣更好的教育獨生子女,誰就贏得了未來,誰就能擁有美好的明天。
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在我國當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總體來看,我國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基本狀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教育方法不當;三是相當一部分獨生子女家庭陷入溺愛與過分管理相交織的誤區。造成我國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一、不能正確對待獨生而導致過分溺愛
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還較低,社會養老問題還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以及受多子多福等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我國人的生育願望仍是強烈的。因此,不論生男生女,只生育一胎,對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來說,並非出於自願。這是我國在人口生育問題上絕大多數家庭的心理狀況和社會現實。但由於我國的國情,若不控制人口數量的大幅度增長,就會造成更嚴重的人口等社會問題,因此提倡一胎化,是我國不得不實行的國策。一胎化政策的執行遇到了多種阻力,特別是在生產力水平低及文化水平低的農村遇到的阻力更大。十多年來,這一政策雖然在我國城市中特別是在幹部、職工隊伍中得到了較認真的執行,但是,由於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中人們的心理狀態不平衡及我國傳統文化的作用,這些獨生子女家庭便把對眾多孩子的愛和希望都集中在獨生子女這株獨苗上。這便是多數獨生子女家庭自覺不自覺地被陷入溺愛中的社會原因和家庭原因。 由於多數獨生子女自覺不自覺地被陷入了兩代六位長輩的溺愛之中,自幼嬌生慣養,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在抗拒家庭教育方面也就往往有恃無恐。因此一些家庭對其也就任其所為,使其為所欲為。再加之對其期望值普遍較高,也就導致了不少獨生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失常,形成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比如,不讓孩子離開自己,或者由於怕不衛生,或者怕孩子學壞,或者怕孩子受欺侮,不讓孩子獨立活動而包辦一切。結果就出現了《中國的「小皇帝」》里所描繪的,兒子在夏令營時住在學校里,父親半夜爬到兒子床底下守著,怕兒子掉下床來。這種過度保護極不利於孩子的正常發展。
一些獨生子女的家長對獨生和獨生政策的心理反差,往往導致情感的扭曲,使對孩子的愛缺少理智過度偏愛,致使不少獨生子女家庭出現低收入高消費現象,把大部分錢花在孩子身上,盡力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許多是不合理的要求。
明明家境並不富裕,卻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明明孩子藝術能力一般,缺乏「音樂細胞」,卻買了電子琴,甚至鋼琴,還花高價請家庭教師輔導孩子;明明是孩子的錯誤,卻百般庇護,百般說好;明明孩子智商一般,卻當成神童來要求等等。這種情感上的扭曲,使孩子在一種扭曲的氛圍中成長,無疑也會扭曲孩子的心理,出現心理障礙。
二、因是獨生,家庭環境有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因素
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其幼年期的心理發育,需要一定的條件。失去了一定的客觀環境條件,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幼年期的心理發育便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說,孩子在其幼年期的心理正常發育,需要有與其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玩耍的生活體驗和情感交流,這樣才有利於孩子產生童心的共鳴,相互促進,保證身心的健全、健康發育。對此,國內外兒童心理學家都是共同肯定和強調的。而獨生子女由於無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就缺少小夥伴,整天與成年人特別是年長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城市裡,鄰里關系一般又不親密,來往較少或很少,特別是在高層樓房中生活的孩子更是如此,各家自立門戶,基本上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因此,就使得相當數量的城市獨生子女自幼缺少小夥伴,而整天被成年人包圍和保護著,這樣的生活環境是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育和健康成長的.再則,兒童的獨立性和獨立生活能力等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得到訓練和養成。而獨生子女由於自幼就被陷入在多位老人的過度保護之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衣擇其佳、飯擇其精的生活,樣樣都能順利的得到滿足,整日與各種高檔玩具相伴,因而容易養成獨立性差、倚賴性強、自幼好逸惡勞、追求享受、不識五穀春秋等弱點和缺陷。
三、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從總的情況看,近些年來,我國雖然已著手對家庭教育問題的科學研究和指導,已有不少部門和教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在越來越關心這一問題。但是,有關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還有限,普及的力度和廣度還不能適應我國這個多人口、多獨生子女國家的需要,這種狀況,從總體上決定著我國的家庭教育水平還不高。再則,不少家長不愛學習或不善於學習,更是缺乏對家庭教育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不願在子女教育方面動腦筋、下功夫。
因此,要提高我國獨生子女綜合素質,最根本的在於提高獨生子女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
一是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主要包括:家長要掌握必備的文化知識和科學育兒知識,並能根據獨生子女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教育;獨生子女的家長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並成為孩子的楷模;要形成民主和睦的家庭氣氛,使孩子從小就學會尊重、關心、團結、體諒他人;盡力促使其多方面良好個性的形成,為成人、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要遵循家庭教育原則
根據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在施教過程中應遵循適度原則、全面原則、一致原則、民主原則和嚴格原則。所謂適度原則,是指獨生子女的教育必須依據其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不要因為是獨生子女而寄予過高的期望,提出過高的要求,給予過分的愛和照顧。在智力開發上不搞過度教育;在生活中,要使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事事都由家長代勞;在物質供應上,不給過度滿足等。全面原則,是指要注意德、智、體、勞、美的全面發展,尤其要處理好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的關系。一致原則,是父母對子女教育的態度,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其的教育態度要取得一致,要注意教育的整體效應,要配合默契,協調行動,在孩子面前不出現意見分歧和沖突。民主原則,是指在家庭中要形成民主氣氛,不搞「家長制",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不搞一言堂,逐步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嚴格原則,是指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不能放縱,要使孩子逐步樹立起是非觀念,養成知錯必改的好的道德品質,只要不斷克服自身弱點,才能健康成長,才能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
2. 本人不是獨生子女的話,公務員政審或是考察能通過嗎
「公務員政治審查主要強調考生本人思想進步、品德優良、作風正派,有較強的組織紀律性和法制觀念。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政審不合格:有反對四項基本原則言行的;有流氓、偷竊等不良行為,道德品質不好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直系血親或對本人有較大影響的旁系血親在境外、國外從事危害我國國家安全活動,本人與其劃不清界限的;直系血親中或對本人有較大影響的旁系血親中有被判處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可以看出,獨生子女不影響政審的...但是,不得不提醒一下,公務員考試水很深,無論是國考還是地方性考試...得有人才行...很殘酷的潛規則...
有關政審的更詳細信息請參閱http://ke..com/view/9533.htm
3. 1898年美國心理學家內特爾教授經過量調查研究,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獨生子女的
1998年美國心理學家內特爾教授經過了了調查研究,發表了世界上第1個獨生子女基因。
4. 獨生子女這個事實為什麼沒有人調查這事呢
獨生子女感覺現在就是個杯具,當初人口大爆發,然後腦門一拍,提倡獨生子女,還搞什麼政策優惠,發了個小紅本,結果現在遇上了人口老齡化,又急忙放開生育二胎,剛好是整到80後那一代。當年計劃生育那邊的做法可是相當粗暴,反正我老家還有個婦女平時有點神經問題就是那時候留下來的。現在呢,是在考慮能不能把小孩撫養好的問題了,都不怎麼想多生,壓力太大。
5. 父母發現獨生子女補助金被冒領如何申請調查
你好!去當地補助金發放部門申請。
這個獨生子女補助金應該是實名發放。
別人昌領他們有責任找到那個人。
6. 調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誰更獨立
日前,美泰兒童基金會聯合北京兒童醫院宣布三項與當前0-5歲中國兒童發展內相關的調查報告容,報告深入解讀了當前中國家庭的兒童養育特點、家長和兒童的互動關系。
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醫師劉春陽表示,獨生子女因其獨生可能缺乏與兄弟姐妹之間的溝通與謙讓,以及互相學習,難以建立孩子之間的良好交往模式。如果父母不適時創造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機會,或者「包辦」太多,可能會造成孩子不會有效溝通、不合群,甚至個性嬌弱、依賴性強及任性等個性特點。
劉春陽表示,過多「代辦」會阻礙兒童的發展。劉春陽說,不要把孩子看成是父母附屬的一部分,孩子不僅是一個「小孩」,父母更應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和孩子談心事、平等有效的溝通是了解孩子最好的途徑,在和孩子談心的過程中要因勢利導,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行為習慣,長期會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7. 調查別人獨生子女證,合法程序怎麼走
依照法律的規定,人民法院在派出人員調查收集證據時,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人民法院派出員應當向被調查人出示證件,表明自己的合法身份,取得被調查人的配合,法院的調查取證應當製作調查筆錄,調查筆錄經被調查人校閱後,由被調查人、調查人簽名或者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