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9旬老年人焦慮症吃葯,怎麼辦
希望請專業抄醫生開葯。
老人因為什麼焦慮,遇到了什麼事情嗎?是在憂慮什麼事情嗎?
九旬老人除了吃葯,還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調理。
具體建議:
一,親友、晚輩們多關心、照顧老人,多與老人交流、聊天,多了解老人的心事、難處、困惑,幫老人打開心結、排憂解難、減輕焦慮。
二,如果可以的話,時而帶老人戶外活動、散心一下,(推輪椅出去也可以,)游游園,散散步(如果可以走路的話),吃吃飯,會會友……調整一下精神狀態。
三,如果老人身體條件允許,支持老人適當擁有一些健康、有益的興趣、愛好,包括看看書,練練字,寫寫詩,養養花,喂喂鳥,聽聽戲什麼的……
四,找時間,可以咨詢心理醫生(或家人代為參考輔導)。身體有疾病的話,積極治療、調理疾病。慢病可以考慮中醫調理。
❷ 老人吃葯注意事項
老人吃葯注意事項
老人吃葯注意事項。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談尺乎化,老人占人口的比例也逐漸增多,老人用葯是非常有講究的,不然容易造成危害。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老人吃葯注意事項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慎用清熱解毒葯
清熱解毒類葯物偏涼,脾胃功能較差、體質虛弱的老人如果隨意服用,可能會導致胃痛、嘔吐或腹瀉等。近年來,臨床上已經有多起老年人因服用板藍根等清熱解毒葯引起消化道黏膜出血、造血系統出現輕度障礙,甚至過敏致死等不良反應的報道,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2、慎用壯陽葯
老年人性功能衰退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果濫用壯陽葯物,只能起到飲鴆止渴含悉的作用,對身體極為不利。要想延緩性功能下降,可從調理飲食、適當鍛煉等方面入手。
3、慎用寒性葯物
寒性葯物對正氣的損害很大,虛寒體質的老人常有肢體畏寒、小便清長、面色發白困態等特徵,一旦因服偏涼中葯造成不適,將加重陰陽失衡狀態,對健康極為不利。
4、慎用瀉葯
老年人便秘,大多是因為身體過胖,腹部肌肉無力,腸蠕動減弱所引起的功能便秘,如果靠瀉葯導瀉,容易發生結腸痙攣,使排便更加困難。還有如服用大量或濃度過高的硫酸鎂、酚酞等溶液,可能使組織中吸收大量水分而導致脫水,老年人對水代謝尤其敏感。
老年人用葯原則和注意事項
1、 盡量減少治療葯物。 針對一種疾病,用一種葯物有效時,不必用兩種葯物,盡可能減少用葯品種數,以減少葯物相互作用。
2、 按照最適宜時間用葯, 如鐵劑最佳吸收時間為19:00,那麼中、晚餐後用葯較合理,非甾體類抗炎葯葯物宜餐後使用,以減少胃腸粘膜的損害,夜間膽固醇合成快、胃酸分泌多,睡前服用他汀類或H2阻滯劑能發揮葯物的最大作用。
3、 應盡量避免使用肝、腎毒性較大的葯物, 如氨基糖苷類抗菌葯物、磺胺類葯物、萬古黴素及第一代頭孢菌素。
4、 注意用葯劑量, 原則上老年人服葯劑量應低於成年人,並根據患者體重、肝、腎功能等情況綜合考慮給葯劑量和給葯間隔,做到給葯劑量個體化,老年人 一般應為成人劑量的1/2—3/4。
5、 避免濫用補葯, 許多老年人喜歡服用保健品,有針對性的適當進補對身體健康有一定保健作用,但要恰到好處,切忌過多,特別提醒的是老年人在就醫時一定將目前服用保健品的情況告知醫生。
6、 對某些毒性大、治療窗窄的葯物應進行血葯濃度監測,如心血管葯中的地高辛; 抗菌葯物中的萬古黴素和慶大黴素;抗癲癇葯中的苯妥英鈉及平喘葯中的氨茶鹼;按照血葯濃度監測的結果,及時遵照醫囑調整用葯劑量,防止和減少葯物不良反應或不良事件的發生。
7、 注意記錄患者用葯情況並按時隨訪。 老年人記憶力差,為避免重復用葯或漏服葯物,服葯後應及時做記錄,並按照醫生規定的日期定期到醫院隨訪。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用葯己成為社會廣泛關注並日益受到重視的問題,各級醫療機構應對老年人用葯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使老年人用葯安全、合理、有效,避免嚴重葯物不良事件的發生。
老年人服葯的葯動學特點
1、 吸收
老年人消化道黏膜萎縮,胃酸分泌減少,消化酶分泌減少,對口服葯物的吸收功能減弱。
2、 分布
老年人血漿蛋白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一些血漿蛋白率高的葯物如華法林、安定、地高辛、吲哚美辛的蛋白結合量減少, 血中游離型葯物濃度增大,因只有游離型的葯物才具有葯理活性,葯效增強,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3、 代謝
肝臟是葯物的主要代謝器官,老年人的肝臟質量降低 , 肝血流量減少,肝臟代謝酶的合成減少,酶的活性下降,對葯物的代謝能力降低。
4、 排泄
腎臟是重要的排泄器官,老年人腎血漿流量下降, 腎功能減退,腎臟的排泄功能下降,容易產生葯物蓄積,引起葯物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