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過了65歲,經常做哪些事,說明可以「長壽」呢
大家好,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會逐漸的走向下坡路,行動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也會隨之出現下降趨勢,但在過了65歲之後,若還能輕松做到以下六件事,或說明你的身體素質還不錯。
第六個就是慢跑30分鍾,第二天,他不覺得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就會逐漸的老化,出現了骨痛的現象,如果男性過了65歲之後,還能夠每天慢跑30分鍾,並且,第二天不覺得累,那麼說明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老年人的運動能力強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看出身體的健康程度,如果肌肉了力量薄弱,關節的問題嚴重,那就要引起重視。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里
2. 65歲後還能跑步嗎如果不能跑步的話應該怎麼鍛煉好
65歲後,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是可以跑步的。
當你覺得快走已經被你順利拿下的時候,你就可以嘗試超慢跑了。超慢跑已經進入到跑的范疇了,它比快走的運動量要大一些。超慢跑時,你的雙腳已經出現同時離地的現象了。心率大約在110次/分鍾左右,每次超慢跑跑步時間從20分鍾逐漸延長到40分鍾。
大約經過3~4個月的超慢跑,你就可以向慢跑過渡了。慢跑時,你的心率應該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而65歲的人最好把心率控制在120次/分鍾左右。你在慢跑時的感覺應該是一邊跑步一邊能說話,能夠比較順暢地用鼻吸口呼的方式去呼吸,跑完後沒有明顯的疲勞感,有還想跑步的沖動。
如果一切順利,大多數像你這樣歲數的人,經過半年左右時間的過渡,就能夠順利地慢跑起來了。不過,在長期慢跑的過程中,一定要記得控制心率,不要盲目跟風去追求速度和跑量。畢竟年齡不小了,萬一有個好歹,那就得不償失了。
3. 慢跑和快走到底哪個對身體更好
對於年輕人來說跑步比快走運動對身體好處更大,對於老年人來說更適合快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對於身體健康的年輕人來說,一周進行150分鍾以上的慢跑度那裡對身體的好處比快走更大些,而對於65老年人來說快走更加合適,因為老年人不適合做太激烈的運動鍛煉。
18-64歲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鍾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每周至少75分鍾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
對於65歲及以上的成人,身體活動包括在日常生活、家庭和社區中的休閑時間活動、交通往來(如步行或騎車)、職業活動(如果仍然從事工作的話)、家務勞動、玩耍、游戲、體育運動或有計劃的鍛煉。
4. 老年人慢跑時的注意事項
(1)跑前檢查身體。 參加慢跑的老年人要先檢查身體,看看自己是否適合跑步。醫生認可後,則可積極參加,並長期堅持下去。
(2)跑的距離和速度要適當。 體弱的老年人要先進行短距離慢跑,從50米開始,逐漸增至100米、200米,以至更長距離,速度一般為30-40秒跑100米(運動量與快走相似)。體力稍好的可跑的長些,從300米或500米開始,然後根據體力逐漸增加,直到3000米至5000米。心肺功能稍差的,可練走跑交替,一般是慢跑30秒,步行60秒。這樣反復進行20次約30分鍾。
(3)慢跑鍛煉要掌握合適的心率。 可用170-年齡=最高心率的公式來掌握,跑完後測出的脈搏應低於最高心率。一般60歲的人跑完的合適心率為96-112次/分;65歲93-109次/分;70歲90-150次/分;80歲84-98次/分。
(4)跑時呼吸要自然均勻,順暢自如,深長而不憋氣。 與跑的步子節奏協調,若出現上氣不接下氣,說明跑速過快身體不適應,應減速調整呼吸。跑的步子宜小,不要足跟先著地。盡量要有彈性和輕鬆些;鞋內要有海綿墊;跑前應活動膝、踝關節,跑後注意勿受涼,避免在穿堂風處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