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初秋老年人如何養生

初秋老年人如何養生

發布時間:2025-04-08 07:39:52

Ⅰ 老人秋季飲食養生的原則有哪些

秋季飲食養生,是指在秋季應用飲食調養來養生保健。秋季的特點是由暖轉寒,天氣乾燥,故中醫學將夏末秋初稱為溫燥,秋末冬初稱為涼燥,飲食養生方法有所不同,那麼,老人秋季飲食養生的原則有哪些。
秋季飲食養生的總原則是:飲食葷素搭配;多食清涼多汁的蔬菜水果;適量的補充蛋白質和無機鹽。
所謂葷素搭配,是指肉蛋類和蔬菜類相互搭配食用。清涼多汁的蔬菜水果,是指如黃瓜、梨等含水分較多食品。
中醫養生學認為燥為秋季的主氣,有溫燥與涼燥之分,故飲食養生也要按秋季的前期和後期來進行。秋季的前期,夏日的炎熱天氣尚未完全消退,而初秋的乾燥氣候已經來臨,所以炎熱和乾燥均耗散津液,引起機體乾燥不潤的症狀,如口鼻乾燥,唇乾,咽干,口渴,皮膚乾燥,大便干結,小便短少等。秋季的後期,秋日的涼爽乾燥依然存在,初冬的寒冷之氣已經來臨,所以除口燥咽干外,尚有皮膚乾燥皸裂,便秘等。
秋季前期,用於溫燥的飲食養生方法要以清熱滋潤為主。
飲食養生的方法應堅持二粥一湯的飲食方法,即早晚餐食粥,午餐喝湯,但粥湯的內容有所不同。中醫認為燥邪最易傷肺,在煮粥時加些切碎的梨塊,有生津止渴,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於老年人秋季口燥咽干,大便干結者食用。煮粥時加些百合,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的作用,適用於老年人乾咳少痰,失眠多夢者食用。煮粥時加些已用水發好的銀耳,有滋陰潤肺,養胃強身的作用,適用於老年人身體虛弱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及慢性支氣管炎者食用。湯以西紅柿蛋湯為佳,蛋白質及維生素豐富並有利於消化吸收。
秋季後期,用於涼燥的飲食養生方法要以祛寒滋潤為主。
飲食原則除滋陰潤燥外,應適當增加蛋白質和熱量較高的食物。食粥仍是主要方法,如梨粥、百合粥、銀耳粥都可食用,可增加一些瘦肉粥類,如煮粥時加些瘦肉、皮蛋等,以補充蛋白質的消耗。可進食栗子粥、桂花蓮子粥、龍眼肉粥、紅棗粥等,並多食一些溫性的蔬菜水果,如南瓜、蔥姜、香菜、桃、杏、大棗、荔枝、烏梅等。
以上就是倍領安全小編為您介紹老人秋季飲食養生的原則有哪些的內容,本網老人安全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於老人養生保健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喲,以便讓老人有一個快樂的晚年生活。

閱讀全文

與初秋老年人如何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1號理財怎麼樣 瀏覽:496
長壽協信商場 瀏覽:373
蚌埠2020年退休金補助 瀏覽:822
北京社保要求女士50退休 瀏覽:930
當地養老保險轉移具備哪些條件 瀏覽:552
養老院的發展前景分析 瀏覽:681
吉林省強制執行退休金 瀏覽:157
老人家廣場舞跳舞 瀏覽:490
90歲老人家過壽場景布置 瀏覽:662
怎麼買農村養老保險 瀏覽:369
桐城社保信息網退休人員公示 瀏覽:779
老年人胸悶氣短吐黏痰怎麼回事 瀏覽:883
嶗山老年人如何免票 瀏覽:800
幼兒園重陽節集體活動 瀏覽:395
距退休年齡不足五年 瀏覽:715
社區為老人過重陽節方案 瀏覽:346
千禾老年公寓招聘信息 瀏覽:35
老年公寓安全管理知識問答 瀏覽:723
農村養老保險可以轉社保嗎 瀏覽:899
老年人vd偏低吃什麼 瀏覽: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