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人被騙買了幾千塊錢的三無產品可以報案追回來嗎
老人被騙買了幾千塊錢的三無產品可以報案追回來。可加強與商家協商,要求退回所購產品,返還錢財。可向衛生局、食葯監局及工商局舉報,請求追回被騙錢財,收集、固定好相關證據,向人民法院起訴商家,也可以將商家及保健品推銷員列為共同被告,可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追究商家的法律責任。
老年人被騙買東西
可以向食葯監管部門舉報,利用會議、網路非法營銷保健食品,給食品、保健品變換包裝、塗改生產日期以次充好,消費者一旦發現這些違法行為,可撥打12331電話舉報。
老人買東西被騙可以依法要求賠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損失,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損失。
接到消費者賠償要求的生產經營者,應當實行首負責任制,先行賠付,不得推諉;屬於生產者責任的,經營者賠償後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於經營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後有權向經營者追償。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❷ 老人投資被騙應該怎麼追回
法律分析:投資被騙了追回需要去公安局進行報案,涉案金額超2000元就可以立案;去工商局進行投訴:打12345市長熱線進行投訴;去中訴網進行舉報維權;直接去法院進行起訴;聯合其他受害者一起維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 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❸ 老人被騙的錢還能追回嗎
一般情況下老人被騙的錢還能追回。
法律分析
老人被騙錢應當及時報警處理,積極配合警察取證,爭取盡早破案。如果騙子沒有提前轉移賬目以及消費,警察又能及時抓住騙子,錢是可以追回的。一般來說,財物被騙,受害人要及時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 ,由公安機關審查確定案件性質 ,符合立案條件的,予以立案並通過偵查獲取有關證據。破案後,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責任,並追回贓物退還受害人。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於公私財產所有權。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人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並且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❹ 爸爸媽媽老人家去銀行存錢被騙買保險了,現在他們明擺著不願意退錢,怎麼辦
如果沒有過猶豫期,那一定是可以全額退款的,如果過了猶豫期就比較的麻煩,退的話要被扣掉很多錢。這時要全額退款,3個途徑: 1、找當地的保監會投訴。 2、去這個銀行的上級行投訴。 3、找當地的新聞媒體曝光。
法律分析
到銀行存款變保險是保險行業銷售誤導中,最常見的銀保誤導。因為絕大部分消費者都對銀行充滿信任,所以在具體操作中就會降低警惕心。而這種銀保誤導也充分發揮了這個特點,比如會把保險包裝成銀行的理財產品,說是收益比銀行存款利息高、沒有任何方向,要提前支取也沒有損失。遇到銀保誤導後,最好是能夠全額退保。因為,如果正常退保,保險公司有可能會扣除50%左右的本金,甚至更高給消費者帶來沉重損失。如果及時反應過來,發現自己「被騙了」,此時反悔還來得及。如果沒接到過電話,那麼這是違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的。可以以此跟保險公司交涉,爭取可以全額退保。如果有確鑿的證據,保險代理人又相當蠻橫,直接起訴到法院是最好的。保險代理人還是保險公司,還是銀行作為被告搞清楚,不要搞錯了被告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第十條 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
❺ 老人錢被騙了怎麼辦追回
法律分析:老人錢被騙了立刻報警。被詐騙財物後,無論是否能夠順利追回被騙財物,都應當第一時間報警,維護合法權益。受害人應盡量向警方多提供案件相關的線索,以促進其偵破案件,以利於被騙財物順利追回。警方偵破案件並抓獲詐騙違法或犯罪嫌疑人後,並認定其詐騙事實後,會將涉案贓款依法返還。如果贓款已經被揮霍殆盡,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依法退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