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褥瘡怎麼治療
1、全身治療,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增加營養和全面抗感染治療等,良好的營養是創面癒合的重要條件,應給予平衡飲食,增加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一遵醫囑進行抗感染治療,預防敗血症發生。
2、局部治療與護理,增加翻身次數,可以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改善局部血循環,保持床鋪平整、乾燥、無碎屑,避免摩擦,潮濕和排泄物對皮膚的刺激,二,對於出現水泡的皮膚,為破損的小水泡,應盡量減少摩擦,防止水泡的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可在無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內的液體,不必剪去表皮,局部消毒後再用無菌的敷料包紮,根據情況還可以選擇紫外線和紅外線照射治療。
3、如果有淺度的潰瘍形成,應盡量保持局部的創面清潔,保濕敷料可以為創面的癒合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便於新生的上皮細胞覆蓋在傷口上,逐漸使創面癒合,理想的保濕敷料應透氣性好,如透明膜,水膠貼,水凝膠等
4、如果皮膚已經發生壞死形成潰瘍,應注意清潔創面,去除壞死組織,保持引流通暢,促進肉芽組織生長,採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並具有收斂作用的中草葯治療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創面有感染時應及時去醫院進行處置。
2. 卧床老人臀部破皮如何護理,
卧床老人非常容易長褥瘡,也叫壓瘡。剛開始時皮膚發紅,後發暗紅,再就易破皮。可以在清洗干凈後在患處棚宏茄用碘伏消毒消毒,然後用生的鮮雞蛋的內膜(可以先把雞蛋殼硬皮磕碎少許,慢慢剝再取內膜)貼在破皮的地方,患處會慢慢結痂的。還要注意側身翻身,盡量少壓患處,絕盯常按摩清洗,促進血液循環。我們家的卧床老人就是鏈察這樣做的。有時上點土黴素粉也能癒合,但是有時不靈。希望能幫老人早日解除病痛。
3. 老人褥瘡怎麼治療和護理
一、 褥瘡是怎麼形成的?
褥瘡也稱為壓力性潰瘍,是指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造成血液循環障礙,局部持續缺血血氧,組織營養不良而導致的潰爛甚至壞死,致使皮膚正常功能尚失,俗稱褥瘡。因癱瘓、老弱等原因造成長期卧床的病人容易發生。
一般家庭成員大多會因壓瘡的防範知識缺乏,使很多卧床居家老人,引發壓瘡,繼之又繼發感染,給老人帶來極大的痛苦,甚至可危及生命。而且,家屬往往是在壓瘡達到II-IV期或不可分期時,才將患者送到醫院治療。此時創面的修復過程已是非常困難,過程也較為漫長。因此,對於長期卧床的老人應重視做好壓瘡發生的防範,以免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煩。
二、 老人褥瘡怎麼治?
首先將創面用生理鹽水消毒清洗後,將葯膏直接塗在創面上,15分鍾左右立即止痛。褥瘡病情稍嚴重者可能在創面出現分泌物,可以是水點、水珠、膿血、腐肉等異物,一般可自動脫落,清理過程中不要用力摩擦,創面發白也是正常現象。
褥瘡並發糖尿病患者可能有糖尿病足症狀,對此類患者更應該仔細檢查創面情況,必要時要將壞死的肌腱進行處理,以免後患。最好在清瘡期時間內每天換2次葯,目的是要隨時將創面里的滲出液清除干凈,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暴露治療,這樣能有效的縮短治療時間。
最重要的一點,嚴重的褥瘡需要及時就診,不能自己在家隨便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病人的褥瘡容易癒合,而且不會延誤病情。
三、 老人褥瘡如何護理?
1、保持床鋪平整、清潔、乾燥、無碎屑也是防治褥瘡的重要環節,同時也要保持患者的皮膚清潔和乾燥。一般情況下,定時採用50%酒精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膚,如骶尾部、髖部、枕部、肩胛部、肘部、足跟等,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避免或減少褥瘡的發生。
2、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防止尿液,糞便污染皮膚或瘡面。每次清潔後還要及時擦乾。
3、定期對患者進行翻身、減壓,強調體位及翻身,經常更換體位,每2至3小時翻身一次,局部可使用氣墊、氣圈等。對長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褥瘡防治氣墊床。
4、患者的居室應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而致發熱,因高熱可使褥瘡迅速擴大或愈後復發。
5、營養護理鼓勵及協助患者進食,根據各階段病情需要合理調節飲食。
6、心理護理針對燒傷患者不同時期病情特點及心理狀態、思想活動,積極做好心理護理。
四、 老人褥瘡飲食原則
1、注意補充蛋白質。
2、多食用食物油,如花生油、芝麻油、豆油、菜籽油等,有潤腸功效,利於緩解便秘。
3、多補充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