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剛吃完飯能不能馬上洗澡
不可以。剛吃完飯,人體消化系統開始工作,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其他器官處於相對缺血狀態。這時候洗澡,全身血管擴張,皮膚和肌肉血流增加,胃部沒有充分的血液,會影響消化。
很多老人都有心腦血管疾病,長時間待在密閉缺氧的環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腦和心臟缺血,甚至猝死。餓的時候洗澡就更危險了,血糖降低,很容易暈厥。
建議大家洗澡最好安排在飯後1-2個小時後進行,每次持續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另外,體質較差的人和老人冬季洗澡最好選在中午,浴室內外溫度在一天中最為接近,這樣不容易感冒。
/iknow-pic.cdn.bcebos.com/fd039245d688d43f1dfe8331731ed21b0ff43b99"target="_blank"title="點擊查看大圖"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fd039245d688d43f1dfe8331731ed21b0ff43b9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fd039245d688d43f1dfe8331731ed21b0ff43b99"/>
(1)老人喝酒喝虛脫了怎麼辦擴展閱讀:
中醫養生諺語:
1、酒後不洗腦:很多人喜歡喝兩盅,如果飲酒後沒過多久就洗頭,很有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出現頭暈、眼發黑和嘔吐等症狀。患有心腦血管病的老人,平時就不要用過涼的水洗頭,喝酒後則更要注意。有的老人喜歡喝完酒後出門走走,如果這時遇到冷風,會使風寒之邪乘虛而入。
2、「先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這句話出自元代著名食療保健專家忽思慧所著的《飲膳正要》。
意思是說,不要等到很餓的時候再去吃飯,不要等到很渴的時候才去喝水。這是因為,「極飢而食且過飽,結積聚。極渴而飲且過多,成痰癖」。可見,非常餓和非常渴的時候暴飲暴食對身體很不好。
3、很多上班族由於早上時間匆忙,經常來不及吃早餐,覺得「反正也不餓,沒關系」。等到忙完了,餓得不行了才去大吃一頓。時間久了,這些人的身體會每況愈下,胃腸道疾病、內分泌疾病等接踵而至。
食物在胃內的停留時間大約為4~5個小時,當我們感到飢餓的時候,胃裡的食物其實早已排空,但此時胃液還是會對胃黏膜進行「消化」,進而容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此外,經常飢不進食,還會引發低血糖,嚴重的會引起昏迷。
B. 不可忽視的老人低溫症
上了年紀的人比較怕冷。但是有的老人在體溫降低時自己卻一無所知,就比較危險。因為時間一長,有可能造成對生命的威脅。
嚴格來說,低體溫指體溫低於35 。
日本一個研究報告顯示,對1 025名60 94歲的老人進行腋溫測定,平均值比一般成人要低。
各種嚴重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垂體功能減退、腦血管意外、肺炎、肺栓塞、心肌梗死、精神紊亂等,以及作用於神經系統的葯物如酚噻嗪類鎮靜劑、抗抑鬱葯物等,均可引起低體溫。
室內溫度過低,老人卧床不動或少動,飲酒後熱量迅速散發,也會使體溫下降。
低體溫老人面容往往蒼白,但也有反而出現紅色的,這尺明時中醫稱之為「戴陽」,認為屬陽氣將脫、人瀕死亡的先兆。皮膚很冷,即使在有衣服保溫的腋窩、腹壁,也摸不到絲毫熱氣;面容浮腫,說話遲緩,思考能力減退。當體溫低於32 則出現意識模糊與嗜陵逗告睡。體溫再低時多數喪失知覺,同時中樞神經系統反射遲鈍,肌肉強直,有時由於肌肉過度緊張造成的頸強直,類似腦膜炎;心血管系統心率變慢,心電圖中常出現一定程度的傳導阻滯,P-R間期延長(如動脈壓下降則為不祥預兆);呼吸系統呼吸慢而表淺,可患有支氣管肺炎而無常見臨床症狀;消化系統血清澱粉酶常升高,屍檢時常見有急性胰腺炎。
由於老人往往感覺遲鈍,低體溫常靠別人發現。故須對老人經常進行看護,定時測量體溫。室內應維持一定溫度,老人應有充足的衣被以防體溫丟失,特別是頭與四肢更應注意保暖。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不要喝酒,避免用鎮靜劑。鼓勵老人多活動。因為活動才能維持正常體溫。指仔
體溫低於35 時最好住院治療,積極復溫。復溫速度必須緩慢,避免虛脫。
當體溫屬於中等低溫(32 35 )時,將室溫維持於27 ,可使老人的深部體溫每小時升高0.5 ;但若體溫上升太慢,可將室溫升高至28 32 。
每小時測體溫一次,同時注意心臟狀況與血壓變化。立即靜脈注入氫化考的松100毫克,然後每6小時注射100毫克,直至脫離危險。如組織缺氧時則給氧,用廣譜抗菌素預防肺炎。
在嚴重低體溫(深部體溫低於32 )或長期體溫過低時應積極復溫,以免產生不可逆的組織損傷。具體措施為加壓給氧、靜脈輸入溫液體(中心靜脈插管以監測心臟功能)、糾正脫水與酸中毒、每半小時測肛溫一次。
中醫葯如四逆湯(附子乾薑、炙甘草)、參附湯(人參附子)、附子湯(人參附子白術、白芍、茯苓)等在治療老人低體溫時有很好的效果,可根據病情選擇使用。
文/司長河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C. 老人感覺沒力氣怎麼辦虛脫的感覺
你好 你的情況是很正常的 生病的時候人一般都不喜歡吃東西所以消耗了很多的蛋白質 你打完點滴後病在慢慢好 身體也是慢慢恢復 食慾也開始上來了 所以你會覺得沒有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