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老人手和腳偶爾腫著是怎麼回事
老人即老年人,老年人腳腫、手腫,最常見原因有以下幾點:
1、腎臟疾病:當出現蛋白尿,尤其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時,老年人容易出現腳腫、手腫,甚至出現顏面部浮腫,以及胸水、腹水;
2、心血管疾病:有基礎的心血管疾病,比如老年人既往有冠心病,或心梗後,出現胸悶、憋氣、不能平卧,伴有臉腫、腳腫、手腫時,要高度警惕有無心力衰竭的可能;
3、慢性肝臟疾病:多種慢性肝臟疾病引起的肝硬化,常出現血漿白蛋白合成降低,出現腹水,同時伴有手腫、腳腫,甚至臉腫;
4、甲狀腺功能減退: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女性,出現腳腫、手腫,要警惕是否有甲狀腺功能減退,尤其是臉腫、腳腫、手腫,伴有疲乏、無力時,要進行甲狀腺功能檢測,有無甲狀腺功能減退導致的浮腫;
5、其他原因:老年人有嚴重營養不良,或有消耗性疾病,以及出現中重度貧血時,也容易出現腿腫、手腫,甚至顏面部浮腫。
② 老年人手腳浮腫是什麼原因
水腫常見的要考慮心臟,肝臟 肺 腎臟.希望你到醫院詳細檢查.
有些老年人常出現腿腫,尤其是久坐後,兩腿脹得難受。用手按壓小腿,一按一個坑。老年人腿部出現浮腫,一部分與心、腎、肝和內分泌疾病有關,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特發性老年性浮腫。這類浮腫多因老年人皮下組織間隙疏鬆、水分容易滲入組織間隙而形成皮下水腫。此外,老年人的血管舒縮功能和汗腺分泌功能減退,經過皮膚蒸發的水分減少,且心臟、肺臟、腎臟功能減退,內分泌功能也不夠穩定。這些因素綜合作用,使體內水鈉瀦留於皮下間隙,加重皮下水腫。對老年性浮腫,首先要搞清楚病因。如果與疾病有關,要積極控制原發病;屬於特發性浮腫,無需治療。無論何種原因所致下肢浮腫,都要重視飲食和生活調理,適量補充蛋白質,加強運動鍛煉,穿著松緊適宜的鞋襪,防止皮膚損傷。浮腫嚴重時,可服用宣肺、健脾、益腎的中葯,如黃芪、桂枝、茯苓皮、陳皮、白術等。這些葯物,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應用。老年腿腫很常見,約占老年人的1/3以上。臨床常見兩大類疾病:一類為全身性重病,像心臟病,如心衰;腎臟病,如蛋白尿、腎功能不全;肝臟病,如肝硬化;癌症晚期、消耗性疾病晚期的惡病質患者。另一類為下肢淤血性疾病,主要有三種:一是下肢淺靜脈瓣關閉不全,又稱下肢靜脈曲張。此病與長期站立工作、下肢受寒損傷有關。病人自覺患肢沉重,酸脹乏力,小腿肌肉經常痙攣。由於局部皮膚營養不良還會並發濕疹性皮炎、潰瘍、丹毒等。二是下肢深靜脈瓣關閉不全。患肢沉重感及酸脹疼感較重。持續深靜脈高壓和穿通支關閉不全使深靜脈血逆流入淺靜脈,因而有下肢靜脈曲張表現,一般用彩色多普勒檢查可清楚地顯示下肢深靜脈和穿通支的各種異常,從而明確診斷。三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主要見於以下四種情況:1.盆腔下肢手術和其他大手術後;2.病重卧床;3.靜脈挫傷、靜脈注射輸液及靜脈炎症;4.血液高凝狀態,如脾切除後、癌症、應用止血葯或脫水劑、心梗、腦梗、動脈粥樣硬化等。臨床特點是突然發病,患肢(單側)迅速腫脹、疼痛,站立時加重。局部皮膚青紫色,常稱「股青腫」。患肢大腿、小腿均可增粗,腓腸肌有明顯壓痛,足背展屈時疼痛。患者易合並肺栓塞,危及生命,應急診入院。一般治療包括抗栓、降黏、應用活血利尿的中西葯物,日常生活護理應注意抬高患肢,適度運動,穿彈力襪,定期隨訪醫生,以便及時觀察處理。
③ 老年人手腫 腳腫怎麼辦
腿腫即下肢浮腫、水腫,引起的原因有很多。1、腎性浮腫。患急性腎炎內慢性腎炎或腎病,由於腎容血流減少,鈉、水瀦留,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尿中丟失蛋白太多,會造成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使組織間隙已液聚集而引起浮腫。2、心源性浮腫。當各種心臟病發生右心衰竭時,由於靜脈血液不能順利迴流,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體液漏出進入組織間隙,引起浮腫。3、肝性水腫。肝硬化時肝臟結果破壞,門靜脈迴流受阻,門靜脈壓力增高,以及肝功能衰竭時血漿白蛋白過低等因素,會引起水腫。4、營養不良性水腫。5、局部性下肢浮腫。多由於下肢靜脈、淋巴管受阻,導致體液進入組織間隙所致,入下肢栓塞性靜脈炎、淋巴管炎、絲蟲病、盆腔或下肢腫瘤壓迫靜脈。
可見,引起腿腫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個症狀,也可能是下肢局部疾病的症狀之一,故必須到醫院作全面檢查,查明病因,才好進行合理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