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如何看待老齡化背景下的老年人

如何看待老齡化背景下的老年人

發布時間:2025-02-20 02:33:35

⑴ 談談你對人口老齡化的認識

關於人口老齡化的理解,以及對待老齡人群、衰老和死亡的態度,是我們社會發展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隨著人口結構的轉變,老齡化已成為全球性的現象,中國也不例外。在這個問題上,正確的認識和應對策略至關重要。
首先,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帶來了勞動力市場的變化、社會保障體系的壓力增大以及醫療資源的重新分配等問題。因此,我們必須加快經濟發展,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以應對老齡化帶來的挑戰。
其次,建立健全的老年社會福利保障體系是關鍵。這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老年社會福利和老年社會救濟等方面,以確保老年人能夠與其他人群一同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再者,發展以社區為中心的老年服務體系也十分重要。這包括老年福利服務、生活照料、醫療保健、體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務等方面的建設,既要有硬體設施的完善,也要有軟體服務的提升。
此外,完善老年法規體系也不可或缺。通過制定和執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調整老年群體與其他群體之間的關系,促進家庭和睦與社會穩定。
最後,我們應當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安老、養老安全網,以家庭保障為基礎,社區養老服務為依託,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和政策為補充的養老機制。這樣,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營造健康老齡化的社會環境。
對待老齡人群,我們應當尊重他們的經驗和智慧,鼓勵他們在自願和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繼續參與社會活動。對於衰老和死亡,我們社會應當培養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態度,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社會服務,幫助人們更好地面對生命的這些自然階段。
總之,老齡化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需要我們從多方面入手,制定和實施綜合性的對策,以確保老年人的福祉,促進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⑵ 談談你對人口老齡化的認識,以及我們如何看待人口老齡人群,如何看待衰老,死亡

決人口老齡化問題,根本在於加快經濟發展,壯大國家經濟實力。但是老齡化問題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處理的好,會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因素;處理不好,則可能成為制約因素。根據我國確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結合老齡工作的實際,特提出21世紀前十五年的國家老齡工作宏觀政策措施建議。 1、 將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長期規劃。我們提出 健康老齡化戰略內涵,主要包括"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內容,這是對中國老齡工作的綜合概括,是促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是解決好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主體思路。具體建議是: 第一,提高對老齡化問題的認識。要加強輿論宣傳和引導,強調我國人口 老齡化趨勢加快的嚴峻性,對社會經濟發展影響的緊迫性,以及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級政府和領導的思想認識,增強全社會的老齡意識。 第二,明確國家老齡工作的方向。將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納入國家"十五" 計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結合經濟發展進程和城鄉不同情況,精心設計和構築我國老齡的工作體系,明確提出目標要求、工作重點、投入力度、檢查標准。 第三,落實到各地的發展計劃中。要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把本地區老齡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根據國家的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納入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採取分工負責和齊抓共管方式,對老齡工作有管理、有服務、有措施、有檢查。 2、 走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的養老道路。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 區養老服務網路為輔助,公共福利設施養老手段為補充,社會保險制度為保障的居家養老體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會和國家作用有機的組合起來,使之發揮出最佳效用。具體建議是: 第一,居家養老環境。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設計要充分考慮方便老年人和滿足老少戶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設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動的場所,使得絕大多數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繼續發揮家庭養老功能,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傳統的家庭養老體系。 第二,加快社區老年服務建設。在城鎮建設規劃中,要充分考慮人口老齡化趨勢,合理規劃社區藍圖,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詢、購物、清掃、陪伴、護理、緊急救護等各種服務,並為老年人學習、文體、康樂、交往等社會活動的需求提供條件,逐步建成適合城鄉不同特點、多層次、多功能、多項目的社區老年人服務體系。 第三,適度發展公共養老的福利設施。對政府設立的敬老院等養老、安老機構和設施,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機構撫養的老人情況,政府要繼續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設施條件,逐步提高居養水平。鼓勵和扶持社會民辦公共養老設施,制定優惠政策積極發展福利性公共養老設施,形成對家庭養護困難老人的救助保障體系。 第四,健全老年人社會保障制度。要採取各種措施,完善城鎮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正常增長機制,完善相對獨立的養老金經辦機構,負責養老金的徵收、給付、營運和管理,用發國債形式探索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保證全額按期予以支付。農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儲蓄和家庭保障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扶持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並積極推進城鄉養老、醫療方面的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逐步建立起城鄉老年人的社會保障體系。 3、 積極發展老齡產業。老齡產業是為了滿足老年人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而 形成的產業,既包括生產性產業,也包括服務性產業,是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要手段。發展老齡產業,一是要從我國實際出發,以滿足老人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為目的;二是要以市場為導向,按經濟規律辦事,三是要保證養老費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具體建議是: 第一,市場機制帶動老齡產業發展。國家要根據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圍繞老年人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對一些產業進行結構調整,開發生產適用對路的各種老年用品,鼓勵和引導老年產品市場的發展。經濟管理部門應運用市場機制,制定一些必要的優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質的為老服務產業發展。 第二,以老齡產業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城鄉養老社會化服務要逐步走產業化發展路子,在財政給予必要資助的同時,鼓勵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啟動老齡產業機制來興辦社會福利設施,實行誰投資誰管理,依法進行經營,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第三,努力降低為老服務產業發展成本。要充分利用現有社會資源發展老齡產業,多層次、多渠道籌集發展老齡產業的資金,努力提高資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桿作用,在稅費徵收政策上,考慮扶持為老服務產業的發展。 4、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規體系。依法治國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應是下個世紀老齡工作重要內容。具體建議是: 第一,加大有關老年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法律部門要堅決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依法合理調整老年群體與其他群體、老年人之間的關系,加強民事調解工作,促進家庭和睦與社會穩定。 第二,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在2005年左右時間,國家要盡快出台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救濟、老年人福利等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使老年人的生活獲得切實保障;在2010年左右時間,制定出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法、新的老齡事業發展綱要等大部分老年法律法規,形成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基本法的老年法律體系。 第三,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加大宣傳普及老年法的力度,將老年人法規列入國家普法教育計劃,加強執法檢查監督,積極開展老年人的守法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養老先進典型,依法懲處殘害和虐待老人行為,營造出健康老齡化的良好社會環境。 5、進一步加強對老齡工作的領導。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老齡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做好老齡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老齡工作的領導。具體建議是: 第一,加強黨中央對老齡工作的領導。在2000年前,以黨中央名義發布公開信或文件,要求各級黨組織、各級政府和廣大黨團員從戰略高度和政治高度做好老齡工作。將老齡工作納入到每年三月全國人代會中央政治局召開的人口、資源、環境座談會內容,及時對我國老齡工作進行重大部署。 第二,健全政府的老齡事務管理機構。國家應盡快成立高層次的老齡事務議事協調機構,通盤制定我國老齡事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對一些重大問題進行協調。將中國老齡協會改組為國務院直屬的老齡事務管理局,作為國家老齡事務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授權行使必要的行政職能,理順老齡工作管理系統的體制,充實老齡專職工作人員,加強對老年人工作的管理、教育和服務。 第三,擴大老齡工作社會化服務隊伍。安排部分下崗職工和社會各方面的志願力量,承擔起社區為老年人服務的有關工作,發動居委會、村委會組織低齡老年人開展自助服務。在一些大學對老齡專業管理人才進行培養,加強老齡科研機構建設,組合各方面專家學者,深入開展老齡問題的科學研究。健全立法監督管理機構,加強老齡事務的立法工作和法律監督,推動老齡事業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 戰 略 對 策 1、發展經濟,增強經濟承受能力 實現老年人與其他人共同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2、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會福利保障體系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老年社會福利、老年社會救濟 3、 建立以社區為中心的老年服務體系 老年福利服務、生活照料、醫療保健、體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 務的硬體和軟體建設 4、 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規體系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6章50條 5、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安老、養老安全網 家庭保障安全網 社區養老服務安全網 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網 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社會機構養老為補充養老機制 6、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營造健康老齡化的環境

⑶ 老齡化來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怎麼辦

首先,很多老人歲數並不算太大,還有繼續參加工作,發揮余熱的能力。我們經常發現一些50歲-60歲職工退休後,除了拿一份國家發放的基礎養老金外,還會在外面再打一份工。社會福利較好的日本,老人們在退休之後,如果覺得退休金微薄,可以再去找一份工作。同樣,日本老人60、70歲還在繼續工作非常普遍。
再者,以房養老。老年人可把自己的住房交給養老機構,自己則住養老院,過上體面的養老生活。等老人過世後,養老機構把這套房產變現,來取得收入回報。當然,中國老人喜歡把房產傳給下一代,不過隨著社會觀念的不斷放開,以及房產日趨飽和,老人們完全可以通過「以房養老」的方式,解決自己晚年養老的問題。
最後,如果老年人身邊還有一部分積蓄,則可以通過投資理財來養老。比如說,王老先生,退休後有一筆退休工資,但是養老金水平並不高。但是王老先生有100萬現金,都可以購買國債、大額存單、銀行低風險理財產品。每年獲得4-5%的收益率也不難,這就一年可以再拿到4-5萬的理財收益,有了這部分投資收益,老先生的晚年也可以過得相對更富裕一些。

老齡化時代來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該咋辦?我們認為,如果在50-65歲的,如果覺得退休收入不高,那還可以再去打一份工,因為50-60歲的人退休後,還有繼續工作的能力。如果是無勞動能力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房子賣掉,住進養老院。當然,你如果身邊還有一生的積蓄,那就可以進行理財活動,拿理財的收益,來補貼老人晚年的費用支出是綽綽有餘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老齡化背景下的老年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鈣利於老年人 瀏覽:361
沒有做孕前體檢怎麼辦 瀏覽:717
農村養老交多少錢2018 瀏覽:224
關於孝敬的作文300 瀏覽:325
成都養老金2014 瀏覽:981
交納的養老保險怎麼辦 瀏覽:69
70歲老年人血壓150 瀏覽:990
離婚的父母如何生活 瀏覽:938
白天容易打瞌睡患老年痴呆症 瀏覽:943
孝順黃馬褂 瀏覽:698
呂中的父母活了多少歲 瀏覽:364
中醫養生與保健專業的怎麼樣 瀏覽:100
精神刺激致老年痴呆嗎 瀏覽:286
老年人減退症 瀏覽:287
80歲老人能吃三九胃泰嗎 瀏覽:313
上海電信老年人套餐 瀏覽:175
三源紫砂養生鍋怎麼樣 瀏覽:912
養老型社區品牌有哪些 瀏覽:387
70歲年齡血壓正常范圍 瀏覽:180
廣西最大養老院床位最多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