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下哪種屬於老年人信息交流類輔助器具
您好,交流類輔助器具涉及范圍廣泛,主要包括以下:
1. 視覺輔助器具(透鏡、單片眼鏡等,放大讀書器等)
2. 聽覺輔助器具(助聽器等)
3. 發聲輔助器具(人工喉頭等)
4. 繪畫用具、寫字輔助器具(文具、點字器、打字機、文字處理器、繪畫用軟體等)
5. 計算輔助器具(語音計算器、計算用軟體等)
6. 聲音、視覺、影像信息處理機
7. 警報器、信號顯示器(屋內信號裝置、火災報警器、緊急通訊系統、老年痴呆症患者定位感知器、GPS等。
(1)視覺障礙輔助器具
a. 電腦的軟體
用於視覺障礙者的軟體,是一種將畫面上的信息用聲音進行朗讀的軟體。
b. 硬體相放大器具
放大讀書器
是一種顯示器的裝置,可以將放大之後的影像在顯示器上放映出來。
電子助視器:手持式放大鏡
是一種手持的普通放大鏡。放大倍率的范圍大約是2倍到15倍左右。
附帶有載物台的放大鏡:是一種為了固定焦點的帶有載物台的放大鏡。因為是可以放置使用的,所以面向手功能有障礙或者衰退的老人。放大倍率大約是2倍到20倍的范圍,和手持式放大鏡一樣,也有附帶有燈的款式。
手持電子助視器:弱視眼鏡,是一種眼鏡與望遠鏡相組合的放大鏡。
單眼鏡:通常是為了看遠方而使用的單眼望遠鏡,放大倍率一般為4倍到10倍的范圍。
二、聽覺,語言障礙老人的適老輔具
1. 助聽器:
數字助聽器對聲音進行數字化處理,目的是使老人更容易聽清聲音,總類有 盒式助聽器 、骨導助聽器、、氣導助聽器
2. 多功能電話:作為同外部取得聯系的最簡單的方法,還是打電話。對只能呆在家中,四肢不便的老年人,或者聽覺障礙老人、耳背的高齡老人、一個人生活的高齡老人,打電話的輔助器具是非常必要的。也可使用骨傳導式電話,或者可以用手輸入文字的電話。
另外,針對耳背的的高齡老人,可配置附帶可以擴大對方聲音數倍、有音量調節功能的電話,也有附帶在使用助聽器時,不收錄周圍聲音,而使高電話音質傳達過來的感應線圈的電話。
3. 日常生活用具
手錶、座鍾、懷表、鑰匙等,有觸摸閱讀式以及聲音式這兩種。
三、報警
報警,聽力障礙者或者高齡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依靠感測器來獲取到訪客人的門鈴聲,來電話的聲音、手錶的鬧鈴、幼兒的哭泣聲等生活信息(聲音信息),並將這些信息轉換為旋轉燈、閃光、振動等,這種告知性的機器被稱為 「屋內信號裝置」 。它啟動的原理為:安裝在門以及電話等上面的感測器獲取聲音,然後通過無線將這些信息傳送。根據傳送來的內容,將裝置指示器上的燈點亮,並通過閃光燈,在屋子裡進行閃光。並且還可以通過無線,將信號傳遞給使用者隨身攜帶的振動器或者枕頭底下的振動器(有線),按一下開關,便可以使老年人感知。
老年人因失智引發的行為異常,總會讓家人和護理者十分擔心。老年失智徘徊感知器,當有徘徊嗜好的老人要出門時,通知給家人或護理者。將感應器配置在玄關等進出口的位置,同時感應老年人佩戴的小型信號發射器和體重。
另一種是攜帶型子母機,若母機與子機分離一定距離以上,母機就會發出響聲。還有一種叫做離床感應器,感應器設置在床或地板等上,通過感應信號通報,使家人或護理者了解徘徊行動的開始情況。
1. 定位系統通過配置於失智症老人身上的GPS的定位位置,可用手機或網路確認信息情況。
2. 環境控制裝置:環境控制裝置,是對於手腳基本無法活動的重度四肢麻痹患者,以及肌萎縮性側面硬化症等重症患者,通過其可以運用的剩餘機能操控身邊的電器(例如:電動床、呼叫護士、照明器具、電視、空調、電話等)。
適老輔具讓老年人在適老環境中健康長壽
------養老照料操作「睡、動、樂」之「樂」
沒有交流、就沒有歡樂,在日常生活中,基於語言以及文字,基礎意思的表達和傳達,是必不可少的。這是一種為了維系人際關系、獲得知識、更新認知、表達喜怒哀樂以及追求精神層面安定的行為。但是,如若有看不見、聽不到、無法說話、無法書寫等功能障礙的時候,那麼對於意思的表達就會變得困難。這時候,「交流類輔助器具」 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老人主要以保護性輔具、幫助看護著輔具為主。
以上是我的全部回答,希望能幫助到您。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