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的地方有給老人過「米壽」的風俗,那壽星的年齡是多大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存在著為老年人慶祝「米壽」的習俗。這種壽星的年齡通常是八十八歲。這是因為「米」字可以拆分為上下各八個字,中間一個十字,讀作「八十八」,因此得此雅稱。
在中國的傳統壽稱中,還有很多其他雅號,例如「而立」(三十歲)、「花甲」(六十歲)、「不惑」(四十歲)、「古稀」(七十歲)、「耄耋」(八九十歲)、「期頤」(一百歲)、「喜壽」(七十七歲)、「白壽」(九十九歲)、「茶壽」(一百零八歲)、「卒壽」(九十九歲)和「還歷壽」(六十歲)等。
在我國民間,給老人做壽是一種傳統習俗,也稱為過壽。通常,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在慶祝生日時,更傾向於說過壽。六十歲的壽誕被稱為花甲壽,而每過十年,即花甲之後的每十個整壽,都受到特別的重視。在老人壽慶時,通常由兒孫負責籌辦,以表達對老人的尊敬和慶祝。
在過壽的時候,也有許多講究和禁忌。有些地方有「過九不過十」的習俗,意味著在達到整十歲數的時候,例如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等,慶祝活動會提前一年舉行。例如,在六十歲大壽時,實際慶祝會在五十九歲,七十歲在六十九歲,八十歲在七十九歲。這樣的做法是為了圖個吉利,因為「九」與「久」諧音,寓意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