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老人去逝後社保會發幾個月的補貼
農村老人去逝後社保會發6個月的補貼。
參保人員死亡60日內,其法定繼承人持相關證件到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申請注銷登記和喪葬補助。達到待遇領取條件的死亡人員按死亡當月養老金標准12個月計發;未達到領取條件的按基礎養老金6個月計發。農村社保人死後補償標準是:
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配偶每月百分之四十,其他親屬每人每月百分之三十,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百分之十。
社保補貼的具體規定:
1、社保補貼的范圍:社保補貼包括企業為員工繳納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五項社會保險的個人部分和企業部分;
2、社保補貼的形式:社保補貼可以以現金、購物卡、保險等形式發放給員工,也可以轉入員工的個人社保賬戶;
3、社保補貼的標准:社保補貼的標准由企業自行制定,但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一般來說,社保補貼的標准應當與員工的社保繳納情況、工作年限、工作性質、工作崗位等因素有關。
綜上所述,社保補貼並非法定福利,企業是否發放社保補貼以及發放的標准和形式等都由企業自行決定。如果對企業發放的社保補貼有疑問或者需要了解具體的政策和規定,建議及時咨詢當地勞動保障部門或者企業人事部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2. 老人去世後失地保險怎麼領
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對於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對於男性年齡在45-60周歲之間,女性年齡在40-55周歲之間的失地農民應加入到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項目中。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與失地農民實際年齡之間的差額即為實際繳費年限。每年所需繳納的費用由政府,集體,個人三方共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