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個人在醫院照顧老人是什麼感受
我家前幾年就有癱瘓老人我姥姥,我媽照顧真的很累很累,我親眼所見,所以說有情緒可以理解,可以發泄一下,親人們多理解吧!
照顧老人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但照顧老人也是很累人的一件事。
第一:老人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小腦萎縮,就會出現老年痴呆等症狀,清醒一陣糊塗一陣,他們的意識是模糊的。有時會認不清人,說話沒有邏輯,所以照顧的人就沒法像正常人溝通。
我姥姥癱瘓在床當時九十歲,大腦糊塗了,心情也時好時壞,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會發脾氣,不吃飯,還得像小孩一樣哄著吃。
第二:癱瘓在床的老人由於長時間在床上癱著,就會引發各種疾病,比如褥瘡,骨骼僵硬,肌肉萎縮,生理各種器官衰竭等,照顧的人就得勤翻身,定時給老人按摩,還有力度不能太大等等。
給老人翻身是個力氣活,一般一個女人做不到,我記得當時我爸常幫我媽一起抬著姥姥翻身,我媽定時按摩,但由於歲數大了,又長時間癱瘓在床,骨骼都僵硬了,但是沒辦法,這些事每天也得做。
第三:給老人洗澡。這同樣是一件力氣活,老人每天在床上吃喝拉撒,所以必須勤洗澡。洗澡的時候必須兩個人,一人扶著一人清洗,清洗完後還得理發,等收拾完大汗淋漓。
我姥姥當時洗澡就是我和我媽洗,小心翼翼的,到了夏天洗一次澡更是不容易。嘴裡還得哄著我姥姥,「過年了,咱們洗干凈逛街去……」,就是嘴裡叨叨著和哄小孩一樣。
第四:給老人打掃衛生。每天尿濕被褥,紙尿褲是不管用的,尿一次衣服濕一次,每天有大量的清洗工作,由於冬天是棉褥,所以只能手洗,這同樣是一件很累的事。
第五:喂飯。這是伺候老人最輕的活了,做好飯有面條,雞蛋糕,奶,等等,基本都是流食,哄著老人順順利利把飯吃了,就結束了,一日三餐,一頓都不能少。
第六:晚上不能睡一個整覺。晚上收拾好都睡下了,累了一天了該好好休息了,但不能放心的睡,半夜起床看看老人蓋好被子沒有,看看老人喝水嗎,看看老人尿了沒有等等,遇到老人拉肚子更麻煩。
我只是簡單的舉了一些例子,照顧老人瑣碎的事還很多,真是一件費心費力的重活。如果是長時間照顧癱瘓老人,真是不容易啊!
所以我認為照顧癱瘓老人時間久了,有點情緒發發脾氣很正常,家裡的親人們多理解,多幫忙。換位思考一下,換做你還不一
B. 每天早晨起床,兩側腰酸脹,是腎虛嗎
有可能是腎虛。
一般腰部兩側疼痛,可能有腰肌勞損或者椎間盤突出膨出導致的,還有就是腎臟疾病導致的,建議到當地做一個腰部核磁共振成像或者腎彩超,排除相關疾病。
晨起後腰酸出現這種情況要排除腰部軟組織疾患,也要排除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症等引起的,也要排除腎臟疾患等,也要排除慢性前列腺炎等引起的,中醫稱為腎虛。
早上起來,發現腹部肌肉鬆弛無力,蒼白無血色。沒有風濕或外傷,卻背部不適、胸部有緊縮感、不定位的肌心痛和關節痛。痛的同時能明顯感覺得腰裡面發涼,這就是最典型的腎陽虛的症狀。
(2)老年人做重活心痛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引起腰疼的幾種病因:
1.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是一種慢性病,也是常見的骨科疾病。腰肌勞損主要是以腰部隱痛反復發作,勞累後加重,休息後緩解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時輕時重,纏綿不愈,所以專家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對腰部有效的防護是很有必要的。
2.腰間盤突出症
長期勞損、外傷、退行性病變等腰間盤突出時有發生,由於椎間盤髓核纖維破裂導致髓核突出,壓迫神經引起患者出現腰部疼痛的症狀。尤其是患者在乾重活、長時間行走後腰部疼痛的症狀加重。
3.腰椎骨刺
長期勞損、外傷、不良的坐姿等都易導致腰椎骨刺的發生,患者開始出現腰背酸痛、僵硬、休息後明顯少活動後反而好轉但活動過多則加重。
C. 心肌缺血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又要如何改善呢
心肌缺血是吸煙導致的,吸煙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會傷害我們的心肌缺血。香煙中的各種有害物質會對我們體內的各器官組織造成損傷,我們體內的五臟六腑處於相互關聯的影響狀態,因此吸煙這一行為對我們的心臟造成間接損傷,促進心肌缺血的形成。長期坐著也會顯著增加心肌缺血的發病可能性。長期坐著的這種行為由於活動量少,會導致體內脂肪堆積的情況。這些脂肪的積累會加重我們的心臟負荷,所以容易出現心肌缺血。
冠心病是導致心肌缺血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心肌的血液供應本身需要依靠冠狀動脈,冠心病的發生代表著患者體內冠狀動脈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自然會直接影響心肌的正常血液供應,使患者遭受心肌缺血的困擾。引起冠心病出現的病理因素有很多種。人們不僅要做好冠心病的預防工作,冠心病患者得病後,還要通過積極的治療控制病情的進展。防止心血管系統受到更多損傷,減少心肌缺血的發病率。
每天要適當午睡,可以午睡約30分鍾,經常午睡也可以穩定人體血壓,提高心臟功能。午睡後要慢慢起床,不能猛起來,不能猛起來。人體的心率和心壓保持較大的波動,如果經常猛烈地發生,會引起非常大的不便,如頭暈、嘔吐等。飲食方面也要注意飲食。盡量少吃清淡、辛辣、油膩、刺激性的食物。這可以吃很多新鮮水果和蔬菜。這些食物的營養價值不僅豐富,而且對改善心肌缺血也有很大幫助。心肌缺血的人還需要保證充分的鍛煉。每天至少要運動30分鍾,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狀態的運動進行鍛煉。
心肌缺血是由於心肌供血供氧減少或心肌需氧量增加,心肌的供血供養相對或絕對不足造成的。需要應用葯物來進行治療,可以應用抗血小板凝聚的葯物,預防血栓的形成,如阿司匹林。同時還可以配合改善心肌供血的葯物,如硝苯地平。還要應用降膽固醇的葯物,如阿托伐他汀。同時還要配合飲食的調理,要以低鹽低脂清淡飲食為主,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戒煙戒酒,飽餐後不宜做運動,還要控制好體重。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心臟的供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存在著波動,但這種波動經過機體自身調節,促使血液供需相對恆定,保證心臟正常工作。如果任何一種原因引起心肌缺血,經機體調節不能滿足心臟工作需要,這就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心肌缺血。
心臟為什麼會缺血呢?血壓降低、主動脈供血減少、冠狀動脈阻塞,可直接導致心臟供血減少;心瓣膜病、血粘度變化、心肌本身病變也會使心臟供血減少。還有一種情況,心臟供血沒有減少,但心臟氧需求量增加了,這是一種相對心肌缺血。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叫冠狀動脈,開口在升主動脈
臨床顯示: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是冠狀動脈狹窄。而冠狀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就是大家常說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禍首」。
心肌缺血對心臟和全身都可能帶來許多不利影響。氧是心肌細胞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而氧是通過血液輸送給細胞的。心臟沒有「氧倉庫」,完全依賴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會引起缺氧。缺氧的直接後果是心肌細胞有氧代謝減弱,產能減小,使心臟活動時必需的能量供應不足,引起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時,代謝的廢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時地清除,易產生不利影響。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終會影響心臟的收縮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縮,通常會出現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縮,就會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如果這種情況突然發生,就會出現非常危險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就常與這種情況相關
心肌缺血還會損害舒張功能。收縮不良和舒張不良結合起來,易導致心室充盈壓升高,引起肺充血,還可引起復雜的物質代謝紊亂和心肌電活動失常。因此,一旦出現心肌缺血,應找准病因對症治療,才可避免潛在的嚴重後果。
名醫博客
心機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種,治療方案為選擇硝酸脂類葯物(如單硝酸異山梨脂或其緩釋劑型),作用為擴張心臟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還應該服用他汀類葯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一方面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一方面穩定動脈斑塊,防止斑塊脫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風等。
所謂無症狀心肌缺血是指冠心病診斷已確定的**心肌缺血的客觀指標,如心電圖典型缺血性ST段變化等,它是冠心病的一種特殊類型。但由於無症狀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無症狀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大量的研究發現,大約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無心絞痛發作史;但近90%的屍檢中,發現這些人均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美國約2%~4%貌似健康的無症狀的中年人,檢查發現有明顯的冠脈病變和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發作前,心電圖可檢出無症狀心肌缺血與猝死之間可能有因果關系。此外,有人報道,美國每年有45萬人猝死,其中20%~50%死於緩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時,常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亦有人對5209例冠心病病人進行30年隨訪觀察中發現,25%的心肌梗死是無症狀的,其10年內死亡率為84%。結果表明,無症狀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與有症狀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沒有症狀,這表明梗死周圍心肌有殘餘缺血,這種殘餘缺血往往導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目前醫學上將無症狀心肌缺血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Ⅰ型、安全無症狀性心肌缺血:此型無症狀,是偶然被發現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計在完全無冠心病症狀的中年男性中(一般人群)佔2%~5%。其預後與心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後的無症狀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後雖無心絞痛但確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較為多見。此型患者預後較Ⅰ型更為不良,尤其當左心室功能異常時,其死亡率為5%~6%。
Ⅲ型、心絞痛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研究表明心絞痛患者中70%~80%同時存在無症狀心肌缺血,並且可發生在不同類型的心絞痛中。必須指出,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經治療後症狀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這是預後不良的重要指標。
因此,無症狀性心肌缺血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它可影響各型冠心病的預後,所以應積極診斷與治療
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飲食,六個字,低脂肪高纖維。情緒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時排便,不能過度勞累。
治療心肌缺血的中成葯,家庭常用治療心肌缺血的中成葯有以下幾種 :
丹參片 :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降低血黏度和血凝等作用。適用於血瘀症的胸痹病人。
復方丹參片 :由丹參、三七、冰片等組成。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保護缺血心肌和改善微循環等作用。有片劑和滴丸兩種。適用於心絞痛急性發作 ,也用於預防心絞痛發作。
麝香保心丸 :由麝香、蘇合香酯、牛黃、肉桂、蟾酥、冰片、人參提取物等組成。具有抑制血清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上升 ,減輕血管內皮細胞損害 ,抑制動脈內膜增生 ,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 ,起效迅速 ,適用於心絞痛急性發作 ,或用於預防或減輕心絞痛發作。
地奧心血康 :由特有的葯用植物中提取的甾體總皂甙精製而成。具有增加冠脈流量和心肌營養血流量、降低血脂、血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等作用。尤適用於胸悶為主的病人或氣滯血瘀型胸痹患者。心動過緩者慎用。
心可舒 :由丹參、葛根、三七、木香、山楂等組成。有改善心肌缺血和微循環、增強心肌收縮、改善心室舒張功能等作用。適用於氣滯血瘀型胸痹病人。
冠脈寧 :由丹參、當歸、紅花、血竭、雞血藤、延胡索、桃仁、何首烏、黃精等組成。有增加冠脈流量 ,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黏度等作用。適用於氣滯血瘀型胸痹患者。孕婦忌用。
通心絡 :由人參、水蛭、全蠍、土鱉蟲、蜈蚣、蟬蛻、赤芍、冰片等組成。有增加冠脈流量 ,改善心肌缺血 ,調節血脂 ,降低血黏度 ,抑制血小板聚集 ,並有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等作用。適用於不穩定型心絞痛病人。
諾迪康 :為藏葯 (聖地紅景天 )。有改善心肌缺血 ,調節血脂、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適用於氣滯血瘀型胸痹患者。
銀杏葉制劑 :(百路達、斯泰隆、腦恩、天保寧、杏靈顆粒 )為銀杏葉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質 ,能改善心肌缺血 ,降低血黏度和保護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等。適用於氣滯血瘀型胸痹病人。以上葯物具體服用方法見說明書。
冠心病有哪些症型,各類型有何症狀?
根據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表現及我們通過多年上萬例患者觀察,按西醫的觀點將其歸納為:一、隱性冠心病(無症狀型冠心病):病人無症狀,但有缺血的心電圖改變。
二、心絞痛型冠心病:有發作性胸骨後疼痛(心絞痛),多在3—5分鍾內消減,硝酸甘油舌下含服療效顯著,由於一時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三、心肌梗塞型冠心病:症狀嚴重,胸骨後劇痛(或無),數小時至數天,硝酸甘油無效,有心肌壞死現象、血清酶學異常升高以及典型的心電圖改變,常並發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有心臟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表現,由於長期心肌缺血導致心肌纖維化引起,以前稱「心肌硬化」,近來有人稱「缺血型心肌病」。問題的關鍵是冠心病症狀不典型的多種多樣表現增加了診斷上的困難。如老年人心絞痛,表現為氣短或胸悶、牙痛、頸項痛、上腹痛,也可以是短暫腦缺血發作。老年人心肌梗塞無痛者較多,常以左心衰、休克、心律失常或腦血管缺血為首發症狀,表現為神志不清、昏厥、精神異常、惡心嘔吐.在治療中,西醫只能起到暫時控制症狀的作用。因此,中醫葯就發揮了它獨特的優勢,只要辯證准確治療效果相當明顯,可從根本上改善心肌缺血,調整陰陽平衡,從而使心臟功能漸漸趨於正常,按其症狀臨床上大體分為如下幾種癥候:
[寒凝心脈]
症狀:卒然心痛如絞,形寒,天氣寒冷或迎寒風則心痛易發作或加劇,甚則手足不溫,冷汗出,氣短心悸,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脈緊,苔薄白。
[火邪熱結]
症狀:心中灼痛,口乾,煩躁,氣粗,痰稠,或有發熱,大便不通,舌紅,苔黃或糙,脈數或滑數。
[氣滯心胸]
症狀:心胸滿悶,隱痛陣陣,痛無定處,時欲太息,遇情懷不暢則誘發、加劇,或可兼有腕脹,得暖氣、矢氣則舒等症,苔薄或薄膩,脈細弦。
[痰濁閉阻]
症狀:可分為痰飲、痰濁、痰火、風痰等不同癥候。痰飲者,胸悶重而心痛輕,遇陰天易作,咳痰,苔白膩或白滑,脈滑;兼濕者,則可見口粘,惡心,納呆,倦怠,或便軟等症。痰濁者,胸悶而兼心痛時作,痰粘苔白膩帶干,或淡黃膩,若痰稠,色或黃,大便偏干,苔膩或干,或黃膩,則為痰熱。痰火者,胸悶,心胸時作灼痛,痰黃稠厚,心煩,口乾,大便干或秘,苔黃膩,脈滑數。風痰者,胸悶時痛,並見舌偏癱,眩暈,手足顫抖麻木之症,苔膩,脈弦滑。
[瘀血痹閉]
症狀:心胸疼痛較劇,如刺如絞,痛有定處,伴有胸悶,日久不愈,或可由暴怒而致心胸劇痛。苔薄、舌暗紅、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血脈青紫,脈弦澀或結代。
[心氣不足]
症狀:心胸陣陣隱痛,胸悶氣短,動則喘息,心悸且慌,倦怠乏力,或懶言,面色白,或易汗出,舌淡紅胖,有齒痕,苔薄,脈虛細緩或結代。
[心陰不足]
症狀:心胸疼痛時作,或灼痛,或兼胸悶心悸征仲,心煩不寐,頭暈,盜汗口乾,大便不爽,或有面紅升火之象,舌紅少津,苔薄或剝,脈細數,或結代。
[心陽虧虛]
症狀:心悸動而痛,胸悶,神倦怯寒,遇冷則心痛加劇,氣短,動則更甚,四肢欠溫,自汗,苔白或膩,舌質淡胖,脈虛細遲或結代。
由上可見,色白,或易汗出,舌淡紅胖,有齒痕,苔薄,脈虛細緩或結代。
[心陰不足]
症狀:心胸疼痛時作,或灼痛,或兼胸悶心悸征仲,心煩不寐,頭暈,盜汗口乾,大便不爽,或有面紅升火之象,舌紅少津,苔薄或剝,脈細數,或結代。
[心陽虧虛]症狀:心悸動而痛,胸悶,神倦祛寒,遇冷則心痛加劇,氣短,動則更甚,四肢欠溫,自汗,
(1)臨床表現:心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臨床症狀,根據心絞痛發作時的部位、性質、誘因、持續時間、緩解方式等特點和伴隨症狀及體征便可鑒別心絞痛和心肌梗塞,可以說,典型的症狀和體征對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診斷至關重要
.
(2)心電圖:心電圖是冠心病診斷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診斷方法,心電圖使用方便,易於普及,當患者病情變化時便可及時捕捉其變化情況,並能連續動態觀察和進行各種負荷試驗,以提高其診斷敏感性。無論是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都有其典型的心電圖變化。
(4)核素心肌顯像:根據病史,心電圖檢查不能排除心絞痛時可做此頂檢查。核素心肌顯像可以顯示缺血區、明確缺血的部位和范圍大小。結合運動試驗再顯像,則可提高檢出率。
(5)冠狀動脈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診斷的「金標准」。可以明確冠狀動脈有無狹窄、狹窄的部位、程度、范圍等,並可據此指導進一步治療所應採取的措施。同時,進行左心室造影,可以對心功能進行評價。
(6)超聲和血管內超聲:心臟超聲可以對心臟形態、室壁運動以及左心室功能進行檢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檢查手段之一。血管內超聲可以明確冠狀動脈內的管壁形態及狹窄程度,是一項很有前景的新技術。
(7)心肌酶學檢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斷和鑒別診斷的重要手段之一。臨床上根據血清酶濃度的序列變化和特異性同工酶的升高等肯定性酶學改變可明確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
(8)心血池顯像:可用於觀察心室壁收縮和舒張的動態影像,對於確定室壁運動及心功能有重要參考價值。
如果只是單純的冠心病,應該不用吃很多葯,如果有高血壓和高血脂,就必須吃葯了,因為高血壓和高血脂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能引起的那些並發症,冠心病就是這么引起的,你說已經做了支架,就是怕冠狀動脈堵塞,這時當然要用些葯,降低血液粘稠度的葯,降血脂的葯,降高血壓的葯,這些是必備的,有利則有弊,權衡一下,冠心病突然發作會引起猝死,而胃不好,或引起肝腎功能損害都是副作用引起的,但比起來要好多了,不過,就像上面說的,找一個你認識的比較專業的醫生治療,同樣是一種病,卻有非常多的葯去治療,用什麼醫生說的算!對比葯物,用一些副作用小的葯。
90%冠心病由粥樣硬化引起的,所以要防止後者,而後者是與年齡,高脂血症,吸煙,糖尿病有關,那就從這些下手,低脂飲食,低糖低熱量多餐少量.同時要多運動與休息.少乾重活,最重要是別讓他激動。
冠心病人的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
「一」是一袋奶。從一歲起(此前吃母奶)堅持每天喝牛奶至終身,對人一生的健康都有益。既補充了鈣,又能減少冠心病、動脈硬化的發生。
「二」是每天250克主食。但這點並不固定,瘦人可稍吃的多些,胖人則應更少些。要通過調整主食來調整體重。
「三」是一天要吃三份高蛋白食品。每一份高蛋白是指50克瘦肉或100克魚或一個雞腿或100克鴨。每日早中晚餐,每餐一份高蛋白為宜.
「四」是四句話,「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其中「三四五頓」是指總攝入量不變而將進餐次數增加,這比一天只吃兩頓要有益得多。
「五」是500克蔬菜和水果。掌握以上這些,就能科學地保證我們每天的熱量、蛋白質、纖維素和維生素,胖人還能減肥。其次,是「紅黃綠白黑」。
紅:紅葡萄酒。一個健康的人每天喝50毫升~70毫升左右的紅葡萄酒,可以減輕動脈粥樣硬化,延長壽命。
黃:蔬菜。指胡蘿卜、紅薯、南瓜、西紅柿等含維生素A較多的紅黃色蔬菜。
綠:綠茶。飲茶對健康有益,茶中又以綠茶為最佳。飲綠茶可以減少腫瘤和冠心病的發生。
白:燕麥片或燕麥粉。食用燕麥,可降低膽固醇。每天50克(主食應相應減去50克),水煮3-10分鍾,兌牛奶食用。
黑:黑木耳。每天吃10克黑木耳,堅持50天,血黏度下降,不易形成腦血栓和發生心肌梗塞,並可化解近期梗塞和血栓。
對冠心病患者康復有利的食品:
(1)麥芽。它是小麥種子發芽後形成的。麥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來源豐富,價格便宜。對於心臟病患者的康復來說,麥芽的蛋白質優於其它德智體動物蛋白。麥芽內含有的甲種生育酚,是維生素E的組成成分,它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進而阻抑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食用麥芽安全,效果好,沒有副作用。有條件的冠心病患者,每天早晨食用一碗鮮麥芽粥,將大有益處。麥乳精里也含有一定量的麥芽,但很多市售麥乳精的糖分比較高,所以要適當飲用。
(2)玉米。玉米食品近年來又重新受到人們的青睞,這是因為它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A。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它能清除人體內多餘的膽固醇,並具有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食用一些玉米油是很有益處的。此外,每到青玉米上市時,每天吃一隻青嫩的清水煮玉米,對中老年患者都有益處,最好選黃色的玉米,它較白玉米更富含營養。
(3)豆類。1977年,在義大利的一次動脈粥樣硬化國際會議上,斯瑞托尼報告了用大豆蛋白代替動物蛋白,可顯著降低高膽固醇血症病人的血漿膽固醇,其總有效率在90%以上。為什麼大豆可以降低血漿膽固醇呢?研究發現,大豆含有豆固醇,豆固醇與谷固醇一樣,都是植物固醇。攝入植物固醇以後,人體不僅不能吸收它,而且還能抑制腸腔中的膽固醇水解,從而減少了膽固醇的濃度。因此,有人主張應用植物固醇來降低血漿膽固醇的濃度。豆類食品,是我國人民熟悉的食物,而且價格較便宜,蛋白質含量豐富,又具有降低血漿膽固醇的作用。所以,經檢查發現,血脂高的人,可以通過經常吃一些豆腐、豆芽菜以及各種豆類食物來降低血膽固醇,把它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對於血脂不高的人,同樣可以常吃些豆類食品。這樣,可以起到預防向脂血症的作用,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是大有好處的。
(4)蔬菜和水果。有一些品種對冠心病很有益處,如大蒜和洋蔥。1975年有人發現,大蒜及其有效成分,對高脂血症有預防作用,吃洋蔥和大蒜都可以使血清膽固醇減少,全血凝集時間明顯延長。而且洋蔥和大蒜可以防止α-脂蛋白下降。A-脂蛋白是一種運載膽固醇的蛋白質,它把動脈內壁的膽固醇帶走,送到肝臟里加工處理,α-脂蛋白就像清潔工一樣,把血管內壁的膽固醇及時清掃掉。而且研究還發現,大蒜和洋蔥,可以提高纖維蛋白溶解活性,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降低的人,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可能性就大。有人將大蒜生吃與熟吃進了對比,發現生大蒜預防冠心病的作用比吃同等的熟大蒜的明顯。具有以上預防作用的有效成,由於加熱而受到破壞。吃多少大蒜和洋蔥,才能起到預防冠心病的作用呢?有人研究發現,每天服用每公斤體重1克生大蒜,或每公斤體重2克生洋蔥即可起到上述預防作用,如果你的體重是70公斤,你就要每天至少吃70克生大蒜或吃140克生洋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