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有些老人要把養老金從銀行提走
確實有一些老人習慣於每次養老金一發放就將錢從銀行中取走。為什麼會這樣呢?
第一,尋求安全。把銀行里的錢取出現金,這實際上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的反應,他們習慣於把錢拿在自己的手中,認為這樣安全。當然年輕人都認為放在自己手中反而不安全,怕丟了、怕被盜,甚至怕控制不住自己花掉了。
實際上,現在不少這樣做的退休老人年紀都已經七八十歲了。對於他們,真正經歷過那個貧苦年代,壓根兒就沒有存錢的習慣,可以說打小養成的習慣就是把錢在手裡攥得緊緊的。特別是解放前的一段時期,1937年100元的法幣可以買兩頭牛,到了1948年只能買兩煤球,甚至到最後只能買幾十粒大米了。而且建國以後我們也經過一次貨幣改革,將萬元轉化為元。我相信我們也聽說過,有的人存上幾十萬,現在取錢的時候只能取出幾百元。所以,老人們只習慣就是有錢在手裡能夠及時花出去,這是最安全的。
每次養老金發放以後,我們總能看到一些老人拿著小馬扎,坐著公交車去銀行門口排隊,盡快的把錢取出來。這可能是一種數錢的快樂吧,希望他們快樂就好。
有的老人說,我們平時也沒有事干,每月去取錢可能是每個月最快樂的時光了。老人們退休後的生活一般都相當簡單重復,一日三餐之後剩下的時間,可能就是去小區里坐著曬太陽了,他們不可能奢侈地到處 旅遊 玩。有點興趣愛好的人還可以下下棋、打打牌、玩玩門球,對於一些大媽們只能坐那裡聊天。如果能有事情干,特別是去取錢,為什麼不幹呢?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還擔心,等自己年齡大了,動彈不了了,想去取錢都沒有機會了。所以,每月去取錢也是老年人們的快樂生活快樂。
第三,真正需要錢。一位鄰居大媽跟我說,我不每月取養老金,我哪有錢買菜啊?現在豬肉這么貴,可要省著點花!
確實如此,實際上很多退休老人的養老金並不高。剛剛退休的鄰居大媽,每月養老金只有900多元,她是養老保險繳費剛剛滿15年的最低基數,所以待遇比較低。雖然說,她有自己的兒女,收入也不錯,完全可以給他養老。可是,有幾個父母願意伸手給孩子要錢呢?
每月的養老金各種花費剛剛好,偶爾還能省下幾百元,給孫子留著過節的壓歲錢。兒女們每次想給她錢,她都說有養老金呢,等我病了需要你們湊錢呢。實際上,她還是擔心孩子們每月還房貸,以及孫子、外孫各種教育花費負擔很重。能不給兒女要錢,盡量不給兒女添麻煩。
所以說,老人們都習慣性地將銀行里每月發放的養老錢快速取走。
實際上,這種習慣也漸漸的有年輕化的趨勢。不少年輕人每月發了工資,直接就把工資轉到余額寶或者其他的貨幣基金中,5000元每天都能有三四角的利息,每月可以有10多元了,攢得多了再存一筆定期理財,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存款搬家了。人們真的是越來越聰明了。
老年人每個月到時就把養老金從銀行提走,其實是普遍的情況。在上海每月總有那麼一兩天看到一幫老年人在銀行排隊取錢,現在在小縣城也能看到這種現象。
可能是現在年輕人基本都很少存錢,有點錢放到微信支付寶就可以,去銀行存錢取錢的太少了,所以看到老年人排隊取錢不理解,才提出這樣的問題吧。實際上對於老年人來說,每月去取養老金,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01、手裡有錢才有安全感雖然現在年輕人都很少用紙幣,但老年人生活的那個時代,他們基本都是按月領工資度過工作歲月的,總認為錢拿到手裡才有安全感,如果把手裡的錢換成那一串串數字,他們心裡可能就缺乏那種安全感了,所以只要養老金發下來,他們肯定是希望早點把錢拿到手的。
02、每個月的錢不夠花不少人都認為老年人大多退休工資高,如果不補貼點給子女,好像錢用不完似的。
其實很多老年人都是吃苦受窮過來的,他們還是很有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只不過中國式的父母,自己再窮再困都不想讓孩子受罪,自身有一點錢,還得補貼家用,有的恨不得全部給子女。
再說也不是所有老年人的退休養老金都很高,像現在農村老農民一個月才幾十元的養老補貼,有的老年人可能靠那點錢養不活自己,還需要子女補貼才能生存,所以每個月都在等著養老金發下來用。所以對於這些老年人,只要養老金發下來自然就會馬上取出來。
03、多姿多彩的生活環境造成的現在的老年人生活在這個多姿多彩的時代,雖然我們腦海里,總認為老年人跟不上新時代,很多商家甚至為了那些跟不上時代的老年人,設計了老人手機、老人食品、老年服裝等。
在我們小區就住著一個高幹老年人,退休金應該有七八千左右吧,但她時常跟我們說,錢不夠用。我們可能不理解,其實她給我們算算賬,確實有點緊張。因為她每年計劃的兩趟出境 旅遊 ,基本就把自己的退休金花得差不多。所以她說自己時常要靠子女補貼給她用的。
其實很多人忽視了一個最大的因素,就是人都是害怕自己變老,雖然老年人確實年齡有點老了,但他們還是希望有人認可他們,他們並不希望自己用的產品都貼上老年的標簽。你看現在老年人穿的衣服,在色彩上普遍設計得比年輕人的要艷麗得多。而且現在很多老年人智能手機玩得也很好,就是抖音、快手也少缺少六七十歲的大爺大媽,有的老年人甚至比年輕人還要潮。這種人老心不老是積極向上的表現。老年人在物質條件滿足的情況下,也過上豐富的精神生活,只是很多時候需要錢來支撐這些需求。
其實養老金是多是少,是否缺錢花,大部分老年人都會因為固有的生活方式,總是希望早點把養老金錢取出來。至於取出來的用途可能多種多樣,這里就不多展開討論。但老年人每個月去取養老金的那種心態肯定是快樂的,能保持這份快樂也是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在此也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做到尊老敬老,祝願天下老人都能安享天倫之樂!我是裁縫方師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給您帶來幫助!
養老金取出來,是缺錢用啊!每到養老金發放的日子,銀行都會有老人排隊著急領取養老金,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為什麼有些老人要把養老金從銀行提走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過,每當養老金發放的日子一到,銀行就排起長隊,退休人員們寧肯等候幾個小時,也要一個個排隊把養老金取出來,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中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第一,之所以退休人員著急把養老金取出來,當然是因為缺錢用!0
你會發現,排隊提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里,大多數是企業退休人員,他們養老金水平低,手頭緊,上個月的養老金已經花完了,所以急著拿錢,非取不可。
要知道,退休生活也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對養老金水平比較低的企退人員來說,要繳納每月的水電燃氣費、手機話費,買菜做飯都需要錢,現在物價上漲,生活成本越來越高,尤其是水果、豬肉漲價比較厲害,像蘋果都十幾塊錢一個,真的是買不起啊!
而且對於退休人員來說,一大筆支出是每月的醫葯費,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都是需要長期用葯的。
當然,也有的人養老金比較高,他們取出來還要接濟子女,給孫子孫女們買玩具、衣服、零食之類的,要知道,現在小孩子的東西是比較貴的,有時候一雙鞋就三四百元;有的人還幫子女還房貸之類的,幫助子女減輕經濟生活壓力。
第二,有的人要排隊取出來,是因為他們用的是養老金存摺,而且他們不會使用手機銀行,微信支付寶之類的工具。
而養老金存摺就必須要去銀行才能把錢取出來。
而且很多退休老人習慣用養老金存摺,他們喜歡這種紙質版的東西,上面有一條條的明細,一目瞭然。
對於使用養老金存摺的人來說,他們更習慣於把錢取出來,用來存定期或者是買理財產品,或者是買國債。
第三,有的人是更喜歡用現金,更喜歡落袋為安的感覺。
有的退休老人對於現金有著一種痴迷的信仰,他們會覺得錢不拿在手裡就不心安,就把錢取出來,拿在手裡才會覺得落袋為安。
尤其是養老金上漲補發的月份,排隊領取養老金的人更多,因為會有一大筆幾個月補發的錢到賬,此時,他們著急排隊去取,是為了看看自己的養老金能漲多少錢,同時也核對一下金額對不對。
第四,有的退休老人把排隊領取養老金當做一種社交 娛樂 活動。
因為會有很多認識的退休老人一起去銀行取錢,這也是他們見面聊天、溝通感情的一個機會。
不過以後,養老金的發放方式有一個大的變化,退休人員都要通過社保卡來領取養老金了,因為人社部要求在2019年年底前基本實現養老保險待遇,通過社保卡發放。
所以,對於退休人員來說,還是要盡量學會手機綁定社保卡,學會使用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這樣就免去了排隊領取養老金的辛苦。
每逄養老金到賬後,隔天清晨在有關銀行門口排隊取號,,,
這些老年人,在我看來。
①他她們的養老金不是太多的人員。(養老金多的,多數不在這隊伍里)
②這些老年人多數使用的是轉存軟卡。
對新事物還不能接受,比如,用硬卡去自動取存,要恐怕吞卡,,,因此每筆在櫃台上取心裡有踏實感。,,,
③在取錢以後,先考慮把,水,電,電話,燃氣,等費一,一,排隊交之。(因為沒有一卡通,所以也是每月必修課,,,』
4,所有費用交了以後,新的一月生活費用從新按排,,,就是這么的循環,月而復之,,,(到不能自理為止,有小輩代取)
在吾這邊多數這樣,取錢轉存少之亦少,,,
是我所見,所聞,供之參考
現實中每到養老金發放的日子,代發銀行的網點總是人滿為患,可以說社保基金發下來的養老金,100個人老人了,95個以上會取走,這是為什麼?簡單的來說,就兩個字,為了——生活!
養老金金額 我所在的銀行就是我們當地的養老金代發銀行,所處的城市為一個偽二線城市(經濟達標了,城建跟不上),我們當地的養老金水平,除了公務員以及事業單位的人員(基本都在五千以上,還有不少八千以上甚至破萬的),而其餘的養老金水平基本都在3000元以下,甚至不少都是在2000元以下的,可以說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對於大部分老人而言,養老金就是他們每個月的生活保障金,在一個偽二線城市,一個月在怎麼節約最少一兩千都是需要的,說實話,如果並非雙方都有養老金,單靠其中一個人的,可能還不夠兩個人養老,特別是家中還有孩子需要老人支持的,那麼更是捉襟見肘。理論上根本無需一次就把金額都全部領走,但是現實中,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省去跑銀行(很多老人都不喜歡去銀行),因此很多都會一次性全部取了。
這就是大部分老人一發養老金馬上就要領走最主要的原因,為了生活。
信任感
當然了並非每個老人都需要養老金回去救濟的,那為什麼不缺錢的人也要領走了,這是因為代發的銀行不是四大行,在很多老一輩人的眼中,銀行只有四大行才是可靠的,其餘的銀行都不可信,所以每次一發錢,就要立馬領走去轉存到四大行里,並沒沒有宣傳過,不過效果並不大,這是根深蒂固形成的一種思維慣性,短時間內很難讓其轉變這個思維,所以說四大行就是躺贏的,這也是四大行給出的存款利率最低的原因之一,不怕沒存款,總有人只相信它們。
我是雪上長留馬行處,見字如同見面。
一個人的老,不僅要看他年齡、身體,還要看他思想、行為和處事方法,如果准時准點地排隊到銀行網點取錢的,基本都可以判定這個人確實老了。不管你五十幾歲,六十幾歲還是七十幾歲,只要踩著點取錢的,都歸為老人行例。
即然是老人,我就按老人的思維、習慣和能力來分折:
老人想的是,靠兒靠女不如靠己,房子、車子、票子可以給子女,唯獨養老金絕不允許子女染指,養老金代表著一種尊嚴,權力和未來,寧可自己排隊,也不讓子女代領,所以,會有老人扎堆現象。
老人已養成在單位里領工資的習慣,所以一到發放養老金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想到去領工資,這對於他們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老人代表思想陳舊,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學習能力差,接受不了新鮮事務,學不會手機操作,甚至不會自動取款機取錢,只認為櫃台是最直接,最可靠的,拿到實實在在的鈔票心裡才踏實。
至於有人說,老人的養老金少,指望著這點錢過日子,我認為持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錢多多用、錢少少用,老人一般會精打細算過日子,不會正好用到發養老金的那一天,事實上老人領了養老金後,並不是全部用完,而是大部分立即轉存了其它銀行里,他們只不過做了個搬運工而已,老人的心裡認為是親自把錢存到銀行里才是存款、才放心、才安心,才叫理財,至於手機操作,轉賬這些看不見、摸不著,心裡不會踏實的。
謝謝閱讀
提主提的問題相當有意思,為什麼有些老人要把養老金從銀行提走?提主問到點子上啦!
一是筆者也是位66歲的退休老人,每月一到發退休工資的日子,就和其他退休的老人一樣到銀行去領退休工資了。
二是每當拿到退休工資的時候,心裡感覺暖暖的,還是共產黨領導的好!每月一到領退休工資的日子,無論是多少總有保障的,就是自己最孝順的孩子你向他伸手要一次兩次還能爽快地給你,當你伸手要三次的時候,他要問你「干什麼用的,總么這么快又沒錢了";當你第四次伸手要的時候,脾氣好一點的會說"老爸耶你要節約一些了,這個月我也沒錢了;"如若孩子脾氣不好或者是暴躁的,再有個不懂事的兒媳婦(女婿)在旁邊添油加醋,你的孩子會立馬和你吵,並給你一個下馬威「你老是向我要錢,我是開銀行的呀,你自己的錢你自己花,下個月不要再向我要了「。
三是現在的孩子啃老的多,像我們這些普通的退休老人本身的退休金就不多,每個月還要擔負著整個大家庭內的所有生活開支和親朋之間的人情往來,哪有多餘的存錢,所以每個月一到拿退休金的日子,老人們便早早趕到銀行門口排隊等領錢了。
四是即使是極少數的退休老人是高工資,他們與大多數中、低等工資水平的退休老人一樣,退一萬步講即使有剩餘那麼一點錢也要拿出來不願存銀行,因為現在各個銀行的利息太低啦,還不如放家裡隨用隨取方便等等原因。
其實別說是老年人,很多年輕人每月工資到賬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習慣性地把錢劃轉至自己的支付寶、微信零錢通賬戶。
我們肯定希望資金能夠在自己的把控范圍之內,以自己最習慣性的方式去使用它、支配它。
對於老年人群體而言,他們每月及時把養老金賬戶的錢提取出來其實也無可厚非,因為這些錢原本就歸屬於他們,至於怎麼支配全在於他們自己。
況且,老年人花錢的地方其實也不少:
1、日常生活開支就不是一個小數字。 城市普通的工薪階層在退休之後,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本身就不多,一個月 2000 - 3000 元,對於日益上升的物價,日益嚴峻的生活成本,每月這么點收入真的有點少,及時取出,補貼家用也很正常。
農村的老年人,往往一個月的退休金才只有一兩百元,沒有其餘收入來源的話,要是沒了這筆退休金,該怎麼存活下去都會成為問題。。。
2、「年輕時拿命換錢,年邁後拿錢換命」。 很多退休人員為了賺錢,辛勞了一輩子,確實賺得了可觀的財富,但與此同時也落下了一身疾病。現在看個病、買個葯可是一點都不便宜,往往進一次醫院小毛病就需要花費數百元,住個院花銷更是成百上千。養老金及時取出看病用,恐怕都有些不夠。。。
3、每逢佳節「少千金」 。作為長輩,逢年過節孫子、曾孫子、外甥女等等的後輩前來登門拜訪,壓歲錢、紅包是少不了的。退休了沒有其餘的生活來源,一輩子的積蓄大都給子女買房、成家,退休後,可以依靠的也只有為數不多的退休金了。
4、放在銀行活期賬戶,資金利用率很低 。數千元的退休金躺在銀行賬戶上,每年得到的利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要是湊滿了一萬元,存入銀行定期存款,兩年期、三年期的話每年還是可以獲得幾百元的利息。
我們年輕人可能對於幾百元沒什麼感覺,但是經歷過苦日子過來的老年人,確對於每一分錢都非常重視。
總結
老年人群體雖然退休了,可以享受恬淡安逸的晚年生活,但是生活的壓力依舊巨大,甚至不少退休職工會選擇繼續找一份工作,否則子女的房貸、車貸怎麼辦?自己晚年的醫療怎麼辦?柴米油鹽的開支也不見得再向子女伸手了吧?
不少老年人會選擇及時把發放的養老金取走,更多的還是在於生活的重壓和現實的無奈。
[微風]有些老人要把養老金從銀行提走,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幾點:
[微風]第一:身體狀況。人的生死自己不能掌握,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方面不如年輕,容易生病,最怕也就是突然之間就走了,那麼這筆錢是否能到子孫手裡,還不能是個定數。比如得了老年痴呆,密碼也沒告訴家裡人,老人走後,子孫去銀行取錢就是個非常麻煩的事。這樣的笑話鬧了很多,存摺的主人不在了,兒女去取錢,而銀行告之,要本人才可取。可見,老人只是多長了個心眼而已,也是疼愛子女的表現。
[微風]第二,安全方面。許多老人年級大了,都是獨居,自己去取錢不安全。其一,怕搶劫,年老不是歹徒的對手。其二,眼睛花了,看不清存摺上的數字,怕受當受騙。錢放在家裡,心裡踏實。
[微風]第三,存取錢麻煩。老人喜歡用存摺,並且喜歡每一次都只取一百、二百的,有些工作人員不耐煩,使臉色給老人看,甚至惡言相向,所以老人們覺得把錢放家裡省心。
[微風]總之,老人們辛苦了一輩子,他們愛怎樣就怎樣了,只要他們身體 健康 ,就是做兒女們的福氣!
有些老年人把養老金從銀行提走,這是一個事實,每到老年人養老金進賬的日子,銀行就會排出長長的隊伍,特別是今年疫情之中,有時排的隊更長還要有間隔。為什麼到了養老金到帳的日子,老人都來銀行呢,有的是把錢提出去拿走了,有的並不是這樣。
有的老人一個月的養老金,剛剛夠自己生活,所以到了養老金到帳的日子就趕緊到銀行來把錢提出來進行生活,別看有的老人養老金比較多,很多老人的養老金不是自己一個人花,有的是老伴沒有養老金,有的得給自己的孫男弟女花,上個月的養老金到了這個月養老金到帳的時候,就已經花的所剩無幾了,不及時提取養老金就沒有錢花,所以這是等錢花的老年人,一旦到了養老金到帳的日子就排起了長隊。來提出自己養老金供這個月繼續開銷。
還有的老年人經濟上狀況可以,並不是養老金到帳就馬上花,那他們為什麼還到這里來,是因為他們的頭腦比較靈活。把自己養老金賬戶的錢拿出來進行理財,或者定期存款,這樣就比在自己養老金的賬戶里放著利息多,收入多。這在上海的老年人當中已經是慣例,因為他們的經濟頭腦是全國最靈活的,同樣的錢,在養老金賬戶里利息就少了不少,如果能夠合理的存上或者理財就會多得一些利息,他們這樣的做法也是值得老年人進行效仿的。
有的老年人自己或子女買了房子,因為有貸款,需要每到還貸的時候就要取錢去還貸。所以養老金一到帳就馬上去取錢進行還貸款。同樣的道理還有的自己的子女買了車,有車貸等等,有些老年人平時比較節約,到了養老金到帳的日子錢多了,取出了一些改善改善生活,有的需要購置米面油等等,也是在養老金到帳的前後日子裡。
還有個老年人在教育孫子孫女的過程中,對孩子學習,好聽話進行了承諾的獎勵,一般都是說等我的養老金來了我就給你買,所以一旦養老金到了賬戶。取出來錢去給晚輩買玩具,買衣服,買學慣用品,買各種獎勵的東西,這也是老年人一旦養老金到帳就急急忙忙排隊去取錢的一個原因。
還有的老年人生病住院或者去醫院看了一周的病,自己手頭緊張,左鄰右舍,親戚朋友手中先借點錢用著。等自己養老金到帳的日子到了,趕緊去取錢,承諾還錢的事一點也不能含糊,做人要有信用,人家借給自己錢就相當不錯了,所以一旦養老金到帳的日子,把錢取出來還給人家心裡才安穩了。
老年人到銀行取自己的養老金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沒有必要在網路上進行炒作,養老金多的也是自己的,養老金少的也沒有誰給你補多,願意存在那裡就存在那裡,願意取出來就取出來,願意理財就去理財,但只注意一點就行,家裡不能存放太多的現金,如果出現了意外損失就大了,只要在卡里。存摺里那是保險的,只要你不告訴別人密碼,那錢怎麼都是你自己的。老年人只要記住這個重點就行了。
2. 為什麼現在的老人帶孩子不管有病沒病愛隨便給孩子吃葯
現在的老人是比較疼愛孩子們的,但是他怕孩子會生病,他們會給孩子吃一些葯,其實這還是老人沒有知識的可怕,他們不知道是要三分毒的常識呀,他們認為要是一個比較好的東西,因為他能夠治病。
3. 「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你怎麼看
如果說父母在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不管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 ,這樣的父母總歸還有自知之明:自己到了用人的時候了。
其實我見過一種父母,他們從內心並不存在這種小心翼翼。即使到了風燭殘年,即使已經不能自理,依然態度強硬。我生了你、養了你,你只能無條件的對我好 。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父母的架子 。他們從小灌輸給子女的唯一理念就是,我生了你,你必須得孝順我 。並不斷的向子女索取,以求得回報。
無論什麼關系,人的感情是相互的。如果用理性的觀念強制感性,溫暖度恐怕會降低很多。
這種以索取為目的的父母,如果遇到的是孝順的子女,也會被善待,但在孝順的同時,只會讓子女的心一天天涼透。這種父母的子女無疑是悲哀的。如果遇到的是不孝子孫,後果可能不敢設想。
有自知之明的、小心翼翼的父母也會因自己子女的品性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
常言說的好:親慈子孝。還是讓親情把父母和子女聯系起來吧。願天下所有的子女都被善待,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依。
讓親情充溢在每個父母和子女相伴的空間。子女不必讓父母因年老而變得小心翼翼,而父母也不必用小心翼翼來換取子女孝順。
我家樓上有個鄰居,男主人姓馬,退休前是 汽車 司機。我們都稱他馬師傅。馬師傅有個兒子,我們叫他小馬就住在我們對面的一棟樓上。
馬師傅的孫子是他們老兩口帶大的。只要小馬媳婦一管教孩子,孫子就到爺爺這里來告狀。於是半夜我們常常聽到馬師傅站在自家陽台上朝著兒子的窗口開罵:「你們兩口子真不要臉……」。兒子媳婦不敢吭氣。
只要聽到小馬的兒子哭著上樓,沒幾分鍾,馬師傅的罵聲便劃破夜空。
有一次我在樓道里看見兩個人攙扶著哭哭啼啼的馬師傅的老伴。後來才知道是老婆婆打了兒媳婦,結果自己氣得不行,被人送回來了。
這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時馬師傅60多歲。
上個月馬師傅讓兒子給他取退休金。卡裡面有一萬多塊錢。他讓兒子取五千。小馬去自動取款機上取,結果卡被吞了。小馬聯系銀行,銀行工作人員讓他過幾日去取。小馬拿到卡後,取了五千元,結果卡上只剩下幾元錢。
馬師傅覺得不對,取了五千,還應該剩五千多才對呀。他不敢問兒子,找老朋友一起去銀行問。他們到銀行問,人家還要當事人一起來,他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地給兒子說了這件事。後來還是小馬和老馬一起去銀行,問題解決了。
以前動輒罵兒子的馬師傅,如今在兒子面前小心翼翼。為什麼呢?老了,凡事要靠兒子,只能看兒子的臉色。這就是老年人的悲哀。
這個,我深有體會!
我母親以前是個教師,無論在哪裡,在哪面,都十分強勢!
我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六十年代,那時家家戶戶都稀罕兒子,我比弟弟大五歲,他基本上是在我背上長大的!這似乎無可厚非!
但我姐姐從來不需要做什麼家務事,她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 上學、讀書!受我強勢的媽,獨寵!全家人的家務事幾乎就落在我一個人身上!我不僅要承擔家務,還要常常挨打、挨罵,以至於挨餓!我雖然也接受正常教育畢業18歲參加了工作,二十歲結婚、生女,不到二十二歲離婚,去外地打工!但我遇到了我生命中的最好的好人 我的丈夫。他把我寵成了皇後,讓我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
我提起我不幸的童年,真不願意再對我母親好下去!但我老公常常開導我:「人,最寶貴的是什麼?是生命!她既然給了你最寶貴的生命,她就是最偉大的人!我們就應該尊敬她!」所以,我們雖然和母親分居兩地,但時時回去看望她,給她買她最喜歡的東西,給她拿她最喜歡的 錢!
而我的姐姐,她獨寵的女兒,一生未婚。年輕時,年年出國游,快退休時,還是在我和母親的督促、資助下,在成都一個小縣城邊,買了套二多平米的房子立足。把錢幾乎用盡!脾氣非常暴躁,動輒對她發脾氣,她從不敢反駁,只有給我訴苦!弟弟一生離婚、再離婚、復婚幾次,生活一直處在不順中,也時常給她發脾氣,讓她傷心不已!
我那從來脾氣非常好、任由她百般刁難的父親,十多年前,又突發疾病,撒手人寰!
現在,我的母親,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在人人面前,都變得謹小慎微、小心翼翼!她每天似乎都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
可是,在子女面前,以前那個講話從不經大腦的母親,也學會了觀言察色,變得小心翼翼,好像很擔心自己會得罪這些子女似的。
前幾天,三弟帶母親去醫院拍了一個雙側膝蓋的CT片,結果顯示母親的左側膝蓋「關節滑膜炎並積液,另外,雙側膝蓋關節退行性改變。
這段時間,母親說膝蓋痛得厲害,有時候痛到睡不著,而且,不管是內服還是外用葯,都用過不少,可是,效果並不好。
其實,這幾年在生活上,母親雖然比同村的人都生活得好,可是,她的身體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疼痛。
經常說胸悶、頭暈,吃過很多葯都是治標不治本。後來,二弟帶母親去做了一個全身檢查,結果顯示母親的血糖偏高。
醫生建議盡量少吃糖和含糖量高的食物。可是,可能是以前過的苦日子太多了,母親對糖果有種執迷,特別喜歡吃糖果。
不知道什麼原因,這幾年,母親的體重也漲得非常快,好像每見一次,她都會變胖一點。現在她穿的衣服,4個「+」已經不能滿足她的體型了。
其實,我們也知道母親是太寂寞了,平時能打發時間的,除了偶爾跳一下廣場舞,就是看電視劇。
一個人獨自看電視,常常都是邊吃零食邊消磨時間。
記得去年春節,我們說好回去的,但是,因為疫情,我們又沒回去。母親打電話來問:你們是不是又不回來了?
當聽到我們說不回去時,母親明明很失望,也很落寞,卻還安慰我們說:能不回來還是別回來了,這對疫情還是有影響的。
我能聽得出她內心是渴望著我們回去的,但她不管我們找什麼借口,她都會附和我們,從沒想過要強硬地讓我們回去。
就說她這次膝蓋疼,當她打聽到有某些葯有效時,可又因為老家沒有這類葯品,她就打電話給我們,讓我們給她買。
在電話中,她好像很害怕我們會拒絕,就先是把她聽到的葯效都解釋列舉給我們聽,還跟我們說:某某用了有效果。
最後,還不忘問我們這葯貴不貴,如果太貴就別買了。
母親的工資卡本來就沒有正式退休工人的退休金高,每月大概兩千五六。況且,工資卡也是捏在三弟的手裡,到母親手裡的錢應該不會很多。
母親平時還要買點菜、買點米,一些人情往來也避免不了。所以,母親雖然有工資卡,但手上並沒有錢。
而這一次膝蓋疼,買了不少的葯,也看了很多偏方,把母親僅有的錢都花光了。
昨天晚上,母親給我打電話,家長里短地聊了很多,如果不是我說要掛電話,她可能還要聊下去,最後才很為難地說出了主要目的。
母親在電話中問:阿姐兒,你有沒有錢呀,給我兩百塊吧?
在那一刻,我覺得很心酸,她送三個孩子上大學,如今卻為兩百塊錢而為難。我知道她本不想向我開口的,除了她知道我婆婆患癌,我們本身一直都在還債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母親對我這個大女兒心存愧意。
因為,我們五個兄弟姐妹中,母親把大哥、二弟和小妹送上了大學;後來,集資為三弟付了首付,還一直為三弟還房貸。
只有我,在這個家庭中,得到的資源是最少的。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特別的緣分,母親只有在我面前才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
所以,當聽到母親卑微地問我給兩百塊時,我除了心酸之外,突然覺得自己有一種被需要的滿足感。
雖然我身上的錢不多,每個月都是留夠我們娘三人的生活費,其餘的都還債了。不過,我還是從生活費中抽了五百塊轉賬給她。
當母親聽到我說給她轉了五百塊時,她非常驚喜,非常開心,不過,還是有點擔憂地問我:你轉了這么多錢給我,你們不用吃飯嗎?
我說:我在外面做事,怎麼著也會有幾個朋友,餓不著的。
因為她這樣的性格,所有的親戚對她的評價都不高,包括叔叔和小姑姑們。和奶奶的關系就更不用說了,可以說是水火不容。
其實,作為子女,本不應說父母的不是,但是,如果要說真話的話,我們對母親也是喜歡不起來。
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干農活又很累,母親就會把這些她無力改變的事情,通過謾罵的方式,全部發泄在我們的身上。
只要有一點她看不順眼的,她就可以把我們大罵一頓,而且,是翻舊帳、流水式地大罵。哪怕我們打破一個碗,在她眼裡就是天大的錯。
所以,我們都是聽著母親的罵聲長大的。當然,母親除了對我們幾個孩子非常苛刻之外,對父親就更不客氣了,三天兩頭都能聽到她在數落父親。
說實話,我最佩服的人就是父親了,不管母親怎麼罵他、數落他,他都默默承受著,還常常教導我們要敬重母親,說母親是因為日子過得太苦了,才會發泄到我們身上。
記得有一次,我和母親吵架,把母親氣哭了,母親就向父親告狀,讓父親管管我們。
父親知道後,從房間里把我拉出來,大聲質問我為什麼要頂撞自己的母親,還讓我給母親道歉,不然,他要打我一頓。
這是父母第一次對我發那麼大的火,直到現在,我還記得父親把我的手抓疼了。
自此之後,為了避免挨打,我就真的不敢跟母親頂嘴了。逐漸長大後,我們雖然學會了理解母親,但是,小時候留下的陰影讓我們與母親始終都親近不起來。
反而對父親,我們是既怕又敬,又藏著一種想要親近卻不敢親近他的 情感 。
其實,我們也知道,母親是一個非常勤勞、懂得持家的好母親,她只是不懂得怎麼去表達自己和該怎麼愛自己的孩子。
可以說,她用了一種錯誤的方式對待身邊的人,也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兒女。結果變成:苦了一輩子,卻敗在「嘴」上,和兒女離心。
所以,當看到母親到老了還用自己的工資卡為三弟還房貸,其目的就是希望證明自己還有用,兒子需要自己,自己就會被兒子趕出去。
因為,母親雖然有三個兒子,可是,大兒和二兒都在外省安家,只有這個三兒子在自己身邊。
而母親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老人,哪怕有錢,她也不希望去養老院,她希望守著兒子、看著孫子孫女走完這一輩子。
所以,她把自己放得很低、很卑微,有時候,她甚至不敢大聲說話,就怕自己不小心得罪了兒子、兒媳婦。
現在因為膝蓋痛,母親比任何時候都要小心翼翼,連給哥哥打電話都不敢。
如今,看到了母親的改變,這句話:「父母最大的悲哀:年老後,在子女面前變得小心翼翼」就如同為母親量身定做的一樣,太真實了。
同時,也看到了身為兒女的我們對母親的疏忽與不孝,是我們給母親造成了心理上的壓力,讓她變得沒有了自我。
今天之所以把我的感受寫出來,也是希望能引起更多人的反省,讓我們都共勉,好好去愛你們的父母!
父母之所以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父母的思想落伍了,他們說的話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了,又擔心子女們笑話他,所以說起話來小心翼翼
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過年的時候,孩子們在那裡高談闊論,而父母縮在角落裡,看著孩子們,或者是悄悄的去收拾家務。
第二,父母的反應力下降了,子女們跟他交流的時候,他有時怕跟不上趟,又怕子女著急,所以說話很小心,有的父母還為了討孩子歡心,故意說一些時髦的話,結果卻反而弄巧成拙了
第三,父母腿腳不好使了,他們許多小事都需要子女的幫忙,但又不願意給孩子增加麻煩
我媽就是,她胃不好不能吃涼的,有的時候給她熱好了飯,可能我們吃著沒事,她吃著就比較涼,但又不好意思麻煩我們給她再去熱,吃完以後胃就難受了,告訴她好幾次,涼了我們不怕麻煩給她熱,可就是不願麻煩我們。
第四,老人都有節儉的習慣,有的老人的節儉習慣,跟現在真的是格格不入了,害怕子女們的阻止,所以就偷偷的。
我婆婆就干過一回,她撿了些廢玻璃,然後放在小屋裡,有一次在找東西的時候,不小心被玻璃割傷了大動脈,血立馬就噴湧出來了,後來趕緊去醫院搶救,才算安然無事了
再加上有的子女不太體貼父母,更有甚者。不讓父母說話,我們所說的孝順父母,不僅要在經濟上讓他們衣食無憂,還要關心體貼他們,讓他們在心情上保持舒暢,安度晚年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父母在子女面前小心翼翼的原因,親愛的讀者,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我也不知道是怎麼了,父母在我的面前真的就有一種小心翼翼的感覺。有一次我記得要去送爸爸媽媽去火車站。當時跟爸爸媽媽定好了是晚上五點從家裡出發。當時我工作忙,而且又去趕了一個飯局,所以說走的晚了一些,等5點20的時候我到了父母家。我父親母親兩個老人竟然在路邊等了我很久。我跟父親母親說你們都出來這么長時間了,已經是深冬的季節,天氣這么寒冷幹嘛不在屋裡等著我呢?父親母親小心翼翼地說這不是怕你工作忙嘛,所以就在路邊等你,你也沒有打電話。聽了父母的話,我心裡有陣陣的酸楚,感覺跟父母的距離好像遠了一些,是的小的時候不起床,父母就輕輕的打我的屁股,小的時候頑皮搗蛋惹了禍父母就打我一頓。但是現在的父母跟我真的是相敬如賓,跟我就像對待一個外人一樣,我心裡想說的就是爸爸媽媽,我雖然長大成人了,但我仍然是你們的孩子,仍然是那個小時候的我。所以說沒有必要心中有一種怕麻煩孩子怕打擾孩子的心理。
看到這個問題我心裡特別難過,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並且周圍比比皆是,且不說那些個沒有收入的老人,即使有退休工資的父母在年老時也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先說說我姥爺吧,他離休後工資大概近兩萬吧,在我們這個四線城市算不錯的了,可是每次回姥姥家,看到姥爺說話都得看大舅媽的臉。
大舅媽就一普通工人,也沒啥工作能力,但為人極其彪悍,大舅打小就性格懦弱,結婚後更是成了典型的妻管嚴。姥姥姥爺生性老實和溫和,久而久之大舅媽就成了家中名副其實的王者。整日在家吆三喝四,姥爺退休後不但要負責一家子的衣食住行,還要買菜做飯,我大舅媽業余時間就是跳廣場舞,聚眾聊天八卦東家長西家短的!
情況正相反的是我奶奶,大字不識一個,更別提工作了,一輩子在老家務農,年紀大了就啥都不幹,地我三叔種著。她共有三個兒子,我爸和二叔都算他們行業中的領軍人物,可奶奶只要見了看哪不順眼動輒就罵,再不聽話就直接上掃把,三個兒子都不敢吭聲!乖乖的笑臉相迎,好模好樣的聽她訓斥!
我感覺這里首先看兒子的態度,當然兒媳婦好的,兒子即使不當家老人也不會落到那種地步。咱們國家有養兒防老的俗語,老了後心理會有一種恐懼感,就怕兒女們棄他們不顧,哪怕他曾經輝煌過,到時也有種英雄遲暮的悲涼與無奈,畢竟心再傲嬌身體狀況也得妥協。
但凡家中老人不必看兒女臉色行事的,大多是兒女孝順,平日能夠給予老人尊重與愛,並且讓他們有足夠的安全感。當然還有些老人自己有不錯的收入,性格也比較霸氣,一輩子沒怵過誰!但我奶奶就更厲害了!屬於沒錢但兒女不孝順寧願餓死,也不會低三下四看別人臉色的人。(好在她的兒女全部都無比孝順)
所以做兒女的,不論父母有沒有收入,都請給他們一個有尊嚴的晚年!
不光是小心翼翼,而且還是在看我臉色。這真是個悲傷的話題,但確實是很多父母老了後,都會這樣子。
前段時間在父母那裡,母親拿出來他們新種的芸豆,大顆粒飽滿,光亮亮的,顯然是去粗成精的挑揀過了。
說今年收了三十多斤的豆了,鄰居都送過了,剩下十斤,給我和我弟各五斤。我和我弟瞄了兩眼,我發話了:「老娘,這玩意都要花時間煮吧?你看我們上班,時間都那麼匆忙,哪有時間去煮這玩意呀。再說了,要煮肯定也不會煮一點點,沒人吃呀!我不要,你吃不了,就送人吧!」
我老娘顯然有點掛不住了,說:「這千辛萬苦種出來的,拿去嘗嘗嘛!」。弟弟也堅持不要。我猛然間看見我爹在給我使眼色,突然間明白了什麼。趕緊說,要不然我拿點吧,早上煮粥放一點。
聽我這么一說,她似乎好受了一點。隨後又搬出了地里種出來的各種蔬果,把我們的後備箱塞得滿滿的。
為了種地的事兒,我和我弟沒和父母少吵,七十多歲了,還天天去伺候那些地,挑水施肥的,家裡條件也不用他們再這么辛苦了,但他倆只當耳邊風。
只到手裡捧著一袋子芸豆的時候,我突然間才明白:他們去種地,是為了證明他們仍然是有用的人,而不是在家坐吃等老的人。這是在證明他們的價值。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已經不能再像年輕時一樣,逼著我聽他們的話,做我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了,就連對我的好,都變得小心翼翼了,生怕惹得我不開心。
年輕的時候的父母,他們是我的依靠。年紀大了,出門去個醫院、乘個地鐵,都會提前打電話和我商量:「這兩天有沒有時間?你媽要去看個心電圖,去大醫院,聽說要預約,你能不能幫忙弄一下?」但也只此一次,後來發現父母去醫院,再也不打電話我了。
私下問我弟,他說:「咱爸逼著我教他用手機掛號,練了兩次就學會了,現在都是他去弄的了。姐,你要是有空帶咱爸媽去多乘乘地鐵,多去坐兩回高鐵吧,不然下次都不會坐!」
因為這些,我老爹,學會了使用智能手機,而我老娘,至今不會。出門在外,要不然是我爸一起,要不然就是我們姐弟帶著出門。出去的時候,她特別小心,亦步亦趨的跟著我,就象小時候我跟她出門,緊緊地牽著她的衣角,不敢放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時候的超人父母,不再是無所不能了,開始依賴我,變得小心翼翼了,害怕我不開心。
父母65歲的時候,堅持要和弟弟他們分開來住,我弟生了很久的氣:「這房子又不是不夠你們住,為啥要分開來住?你們就我這一個兒子,這街坊鄰居會怎麼看我?」
父母卻執意要分開住。我去做思想工作,我老爹講:「我們是老年人的作息,晚上八點睡覺,早上四點起床。他們年輕人,都是十一二點睡覺,早上七八點起床,相互受影響的。再說飲食,我們飯菜都是要吃軟的,他們吃不慣啊。還有,我們有我們的生活習慣,農村裡養成的什麼東西都丟不得丟的習慣,必然家裡會比較亂,他們會嫌棄的。」
我把話傳給我弟,他反思了好久,長嘆一聲,說:「姐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也時常會沖口而出說一些嫌棄的話,但我仗著是兒子,是自家人,講話過頭一點,他們是不會和我計較的,原來還是傷了他們了。」
「教了你那麼多遍你怎麼還不會啊!」
「怎麼這么點小事都做不好?」
「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你怎麼不知道去改啊?」
這些話,可有也是小時候父母會和我們講的,但到了他們這個年齡,彷彿所有的一切都還回去了。
倆個人選擇獨住,大概他們也是要一個小圈子,能自在的呼吸屬於他們的空氣。
他們老了,但他們從來沒有忘記愛我們。
如果有一天發現他們開始小心翼翼看子女臉色了,說話時也會看揣摩子女的神態了,對他們發脾氣的時候,他們變得沉默了,那麼,請一定要對他們好一點。
耐心一點,多一些關心,給他們一些依賴和幫助,就象對你的孩子一樣。
我們要陪父母終老。
PS:寫完這幾個細節,淚流滿面。
深有同感。我的父母也已年過五十,似乎感覺 突然間 ,父母已經變得和原來不一樣了, 心裡感覺某個地方就像坍塌了,有種空落落的感覺。 感慨之餘, 不禁捫心自問,是不是對父母不夠關心,不夠寬容,是不是有時候對父母太過於苛責,太過於冷漠,讓他們的內心如同無根的浮萍,在這孤獨的世上飄零。
人對親近的人最殘忍,因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對方點點滴滴的優點。--復旦教授陳果
小時候,父愛如山,母愛似海,呵護著我們一步步成長。那時候的 父親在我們眼中就是英雄,無所不能,而母親就像寒冬里的一簇篝火,溫暖著我們的人生。 那時候的父母,挺直了脊樑,笑容總是常伴在臉上,對未來,對家庭,對我們充滿了美好的期待。
歲月無聲,在四季的脈絡里潛行 ,總是有著一股不動聲色的力量,逝去了時光,蒼老了面孔,不知不覺間,父母已經滿頭白發,步履蹣跚, 話語間也失去了年輕時的鏗鏘有力 ,變得輕聲細語,即便父母兩個人有爭吵,和兒女在同一個屋檐下的時候,也 極力壓抑著自己的 情感 ,怕擾了大家的清靜。
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 越是面對最親愛的人,越是容易肆無忌憚的表現出自己兇狠的醜陋的一面 ,因為你知道他們會包容你,你只是把他們當成了自己壞情緒的垃圾桶,而且不必負責任。
我也有過那麼一段時間,無法控制自己的 情感 ,動輒對父母大聲呵斥,充滿了抱怨,發泄過後就是深度的自責,無法自拔。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性格上的缺點,自己也明明知道那是靈魂的禁區,黑暗的野蠻森林,就像 一個自我和非我兩個孿生兄弟,總是有一個會勝出,佔了上風。
猶記得那一段時間的昏暗時光,和父親吵過後,我倆分別坐在桌子的一邊,敞開心扉聊了一個下午 ,說起他的一輩子坎坷,父親哭了,聊起我的苦惱,我也哭了。說了很多,我只記得那個下午的光線是昏黃的,有點冷。
經歷了許多次的爭吵,慢慢的父親變得沉默,畢竟還要跟我們年輕人生活在一起,凡俗的纏身讓他折彎了腰,變得不再那麼堅挺,孤傲。而我,也 在懺悔中自責,為什麼人總要經歷一番才會懂得,也許有些遺憾能讓我們更快的成長,只是這成長的代價似乎太沉重。
【二】寬容和關懷是愈傷的良葯
我的父母是茫茫人海中平凡的那一對人,不是思想家,不是教育家, 只是他們父母眼中的樸素兒女,只是他們兒女眼中普通的父母 ,用他們認為是最好的方式給予我們成長的沃土,辛勤地灌溉,給予我們關懷,給予我們溫暖,給予我們安全感,是我們成長路上最可靠的後背。
歲月荏苒, 老去的不只是他們的面龐,還有他們荒涼的內心 ,就像一棵蒼天大樹,經過風,歷過雨,最後只剩下枯椏的枝幹,雖然不再枝繁葉茂,但仍然倔強的立於天地間。
他們 也有精神上的渴求,希望能被我們關懷 ,而我們總是忽略了這一點,抑或沒有當成一回事。父母希望與我們的心拉近一點,不要變得那麼隔膜,不希望有一道溝立在兩代人之間, 有時候父母在盡力填補那道溝,而我們卻又在邊上壘起了圍牆,而我們鑽進自己的角落,獨自悲歡。
父母其實 想了解到我們心裡真實的感情,我們總是報喜不報憂 ,嘴上訴說著我們善意的謊言,卻將和父母的距離拉遠。
兩代人終歸是兩代人,總是有生活習慣和人生三觀不合的地方,這也是一切矛盾的根源。想想 我們年輕的時候,叛逆的青春,父母也是頂著我們眼中的不理解負重前行,容下了我們所有的青澀和無知 ,而他們老了,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能寬容他們呢?
父母在我們面前小心翼翼,確實是一件讓人覺得可悲又難過的事情,我們理應讓我們自己成熟起來,也許我們應該給他們多一些寬容和關懷,善良和慈悲,少一些冷漠和苛責,用微笑和感恩照亮他們的內心,讓他們覺得餘生不會被辜負,讓我們也覺得未來是美好的,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