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髖關節置換後多久可以痊癒
髖關節置換以老年人常見,60%-70%的老年人發生股骨頸及股骨粗隆間骨折。髖關節置換術後,如髖關節屈伸活動正常,傷口癒合良好,表示髖關節置換痊癒。患者術後第2天可下床活動,早期可扶拐下地行走,無並發症發生,患者1周內可獨立拄拐行走,即為痊癒。曾有百歲老人發生股骨頸骨折,術後患者能正常行走,進行日常活動,達到術前生活水平。
Ⅱ 100歲的楊振寧摔倒住院,岳母來看望,為何老年人很害怕摔倒
百歲老人楊振寧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即便是在自己摔倒卧床靜養的時候依舊還在病床上完成自己的工作。當楊振寧教授的岳母得知他摔倒之後也是前來探望,岳母自己年紀也不小了,還是擔心他的身體。對於小孩子或者是年輕人磕磕碰碰摔一跤都無所謂,但是老人卻不一樣,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摔一跤的話很可能就是人生中最後一跤了。
老人的身體和年輕人是不能比的,人一旦上了年紀之後身體各器官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骨質疏鬆,骨骼的強度也很低,這就導致老人摔倒之後很容易骨折。我們熟知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也是因為在摔了一跤之後離世的,所以說老人摔跤是非常可怕的。
人年老之後做什麼事情都不容易,身體健康的話還好,如果腿腳不利索,或者是疾病纏身的話就更加需要注重,作為子女的一定要多在老人身邊陪伴。
Ⅲ 百歲老人突然摔倒後不能動也不能說話能否有機會讓她轉好
這個老人都已經100多歲了,也就是說明他的臟腑器官也確實是處於衰退的專狀態了,不是屬像年輕人的那樣靈敏,
所以說她摔倒之後不能動啊,也不說話呀,那不就是典型的癱瘓,或者是中風了嗎?
像這種什麼事都幹不了的情況之下,你想要讓他恢復到原來的樣子,那麼估計有可能是特別艱難了,畢竟年歲大了的人,他器官方面各種方面都跟不上,年輕人做手術都很難恢復到原來的樣子
Ⅳ 104歲長壽奶奶,每天喝2兩小酒,下酒菜比較簡單,看看她愛吃啥
在采訪了幾十位百歲老人後,我們發現每一位長壽老人的性格、脾氣都各不相同,飲食習慣也千差萬別。這些長壽老人雖然大多數是好脾氣,但是也有不少老人脾氣暴躁、性格率真。在飲食上,他們有喜歡喝酒的,有喜歡抽煙的,也有喜歡喝茶的,還有很多喜歡吃肉,喜歡吃糖,還愛吃鹹味的,反正啥樣的生活習慣都有。我們還發現,百歲老人除了有家族長壽遺傳基因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真誠、善良、朴實、厚道、仁慈、寬容、正直、無私、豁達。這些優秀的品德,是非常值得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和實踐的。
上周末,我們「百歲老人尋訪小組」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城陽街道東關東村,拜訪了一位有些特別的百歲老人。特別在哪裡?首先,她的性格和脾氣比較特別。因為很多長壽老人性格都比較溫和,脾氣溫柔。而這位老人的脾氣比較暴躁,性格比較率真、耿直。其次,這位長壽老人的飲食習慣也有點特別。她喜歡吃肉,還喜歡喝酒,不喜歡吃反季節蔬菜,可以說飲食上比較單調,沒什麼花樣。同時,這位長壽老人還會一種「美容」的技術,曾幫助許多新娘子和愛趕時髦的大姑娘美容潔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她的人生故事吧。
這位長壽老人,名叫周玉翠,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奶奶,她生於1918年,今年104歲。據老人的大兒子張煥啟介紹,老人在九十歲以前,身體一直很好,平時都不感冒,在腿部沒有受傷以前還是自己做飯,生活自理,不需要兒女伺候。十幾年前,有一天老人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把腿部摔傷骨折了,本來兒女們是商量著給她做手術的,但是老人性格剛強,說一輩子沒吃過葯,沒住過院,就是堅決不做手術,也不吃葯,後來經過一年多的自然恢復了,也慢慢地好了,現在十幾年了,一直扶著凳子在家裡活動。除了不能做飯、洗衣外,其他什麼事自己都能做。
「俺父親77歲就沒有了,現在俺是兄弟幾個輪流伺候俺媽媽,一家子伺候半個月,她年齡大了,做子女的就得伺候,這是孝道。有句話不是說你養我小,我就得養你老嗎。」張煥啟說,作為母親,曾經吃苦受累地把兒女拉拔長大成人,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攢錢給咱蓋房娶媳婦,陪送嫁妝給閨女,讓兒女安家樂業,為的是什麼?不就是想讓咱們過上好日子嗎?現在她年紀大了,咱就得好好伺候著,讓她吃好穿好住好,多享兩天清福,安度晚年。
百歲老人周玉翠奶奶,有五個孩子,三個兒子,兩個女兒。按排行算的話,老大是女兒,今年81歲了。老二是兒子,也就是老人的大兒子,名叫張煥啟,今年78歲。老三是女兒,今年75歲。老四和老五都是兒子,也就是老人的二兒子和三兒子,今年一個73歲,一個65歲。現在老人的兒女身體都很好,兒子在家輪流伺候她,女兒也時常來看望她。過著雖然看似平凡,但是卻幸福和快樂的晚年生活。
「俺媽媽現在一天吃兩頓飯,上午飯是八點到八點半之間,下午飯是兩點到兩點半之間。吃了飯休息會,下午四點多她就上床睡覺了,早上一般七點多才起床,一天睡覺時間比較長。」百歲老人周玉翠奶奶的大兒子張煥啟介紹,老人吃飯的時候,都得喝上一杯酒,一天兩頓飯,每頓飯要喝一兩左右的白酒,這個喝酒的習慣從年輕時就有。吃飯的時候,為老人燙上一杯白酒,她一邊吃飯,一邊喝酒,飯吃完了,酒也喝完了。幾十年來,一直是這樣的習慣。
「她什麼酒也喝,高度酒,低度酒都行,什麼檔次的酒也不嫌乎(不在乎),只要是酒就行。俺都是給她買好一點的酒喝,現在生活好了,也不差那點錢。」張煥啟說,在飲食這方面,母親是沒有什麼講究的,吃飯就是一碗菜,一杯白酒,一個饅頭,或者是一個煎餅,非常簡單,也不用特別地給炒酒餚,如果菜炒多了,她嫌乎浪費,吵你呢。而且,吃的蔬菜也是當地的時令蔬菜,春、夏、秋季,主要就是茄子、豆角、土豆等,冬天主要就是白菜、蘿卜為主。
平時,百歲老人周玉翠奶奶也愛吃肉,每次做菜,都要放上點五花肉,把肉切得碎一點,並不需要放得太多,多少放上一點肉就行。或者是把豬肉做成肉丸子,放在菜里吃。老人吃的菜,一般是連湯帶水,也就是熬菜,有湯有菜,在吃飯的時候,既可以泡煎餅、饅頭,也可以當湯喝,也有菜吃,一舉兩得。這也是她多年的生活習慣。除了喜歡吃湯菜,吃時令蔬菜,也喜歡吃一些時令水果外,老人在飲食方面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喜歡吃反季節蔬菜和反季節水果,吃了這些反季節的東西,身上不舒服。
在飲食方面,百歲老人周玉翠奶奶除了喜歡吃肉、喝酒,喜歡吃當地時令蔬菜以外,沒有其他的愛好。老人不抽煙,偶爾喝點綠茶,不吃糖,不太吃咸,也不愛吃零食,也不愛吃點心等甜味食品,牛奶也不大喜歡喝。在飲食上比較簡單,不喜歡太多的花樣。張煥啟介紹說,有時候怕天天吃一樣的飯菜,吃得沒有胃口了,就想給母親換換花樣,改善一下口味,但是買來豆腐腦、八寶粥、油條等一些年輕人喜歡的早餐,她還不願意吃。
「俺從小就叫媽媽,不叫娘,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早以來(以前),俺姥爺從莒南那邊來莒縣這邊給大戶人家種地,跟著人家這么叫,所以就從小這么叫過來了。」百歲老人周玉翠奶奶的大兒子張煥啟說,母親的老家是莒南縣大店鎮周家坡子村,不過從小是在莒縣這邊長大。當年,從莒南到莒縣,沿著沭河兩岸,綿延一百多里地的地塊都是大戶人家的,所以姥爺一家人就給人家打長工種地,最後就在莒縣這邊安家落戶了。
「俺媽媽姊們五個,兩個哥哥,兩個姥姥,她排行是老三。俺大舅和二舅在六七十年代闖東北去了。後來我聽說,他們也都是活到了八十多歲。俺二姨沒有那年也是九十多歲,俺三姨身體還很好,今年九十四五了。」張煥啟介紹說,他記得小時候去姥爺家,還能想著姥爺留著大鬍子,姥姥的年齡也不小,具體年齡記不清了,不過也得活到了八十多歲。 從百歲老人的兄弟姐妹身上可以看出,老人的家族是有長壽基因的,她的妹妹現在也都九十四五歲了,身體也還不錯。
在了解完了百歲老人周玉翠奶奶的生活習慣和家族基本情況後,張煥啟介紹了母親的生活經歷,以及老人的性格特點,這讓我們感覺到有些意外。因為,百歲奶奶的脾氣有點暴躁,年輕的時候,曾經因為說話直爽,個性耿直,常常得罪鄰居,有時候還把兒女也得罪了。如果有什麼事不滿意,不合心意,一句話就會引得她大發雷霆,這時候她會隨手就拿起東西打人,有時候把女兒都氣哭了,兒子有時也好幾天不理她。百歲奶奶這樣的脾氣,確實讓我們感覺到意外。
「俺媽媽性格比較暴躁,這兩年稍微好點,有點小腦萎縮,她腿腳活動不利索,也沒有那麼大脾氣了。前些年剛搬到老年房的時候,動不動地就發脾氣。看著哪裡不順眼,拿起蒼蠅拍子就打,也決(罵)人,也打人。她說話的時候,你要是和她爭競(爭辯、抬杠、犟嘴、 頂嘴 的意思),她抬手就打。」張煥啟說,他了解母親的性格,就是那種 心直口快 ,「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說話不含蓄,但是心裡沒有壞心眼。但是不了解的人,很容易被她激怒,容易產生矛盾。
「俺姐姐、妹妹,以前來看她的時候,哪句話說得不好,或者哪件事不如她意了,她拿起東西就打。有時候俺姐姐都氣得好些日子不來看她。」張煥啟介紹,別看她脾氣大,氣來得快消得也快。別人氣還沒消完,她這就像沒事的人一樣,一點也不記仇,該叫你吃飯還叫你吃飯,該心疼你還是心疼你,就和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這樣的暴躁脾氣,不僅是對家人,對親戚鄰居也是一樣,了解她的人沒事,不了解的人常常會產生矛盾。
「早以來,俺那些鄰居、嬸子、大娘家的也這樣。她性格太直了,看不慣的事,不憋在心裡,一件事不滿意,一句話不合理,她就和竹筒倒豆子似的,一下子就說出來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她不考慮那麼多,一說出來就惹得人生氣,就會和人打架、吵嘴的。」張煥啟說,別看老人的脾氣暴躁,性格耿直,說話直爽,一點也不含蓄,有時候也得罪人,但是她的人緣卻比較好,這是因為她有一顆正直、善良、熱情、率真、厚道、仁慈的心。
熱情在哪裡呢?張煥啟介紹說,母親熱心當「紅娘」,給別人說媒。以前的老 社會 ,不和現在這么開明,年輕男女自由戀愛地比較少,多數都是由媒人介紹,撮合,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才組成家庭。自己的好幾個表弟,都是母親給介紹的媳婦。還有村裡的很多青年男女,親戚家的孩子等等,促成了幾十對婚姻家庭,都過得很幸福。當一個成功的「紅娘」,其實也不是誰都能當的,也得了解一些風土人情,民俗禁忌,生辰八字等知識,還得有一顆真誠無私的心,不然成功率會很低的。
百歲老人周玉翠奶奶還有兩個「技術」,一個是接生,一個是美容。張煥啟介紹,在五六十年代,醫療條件不像現在這樣先進,農村媳婦生孩子,都是找會接生的婦女接生。母親就會這個接生技術。當年,村裡很多鄰居家生孩子,還有親戚家生孩子,母親都是非常熱心地去接生,隨叫隨到,無一失手,孩子 健康 聰明。接生完孩子,還幫著伺候月子,指導養育嬰兒,從不要一分錢的回報。在村裡的老人眼裡,母親的善良有口皆碑。
「俺媽媽還會給人刮臉,現在說是美容,我小時候見過她用一根棉線,一手一根線,再用嘴咬著一根,貼了人臉上,把線打成褶子,就把臉上的不想要的汗毛擠下來了。」張煥啟說,在五六十年代,那時候還沒有美容這一說,大姑娘結婚前,一般都這樣修臉美容,有愛漂亮的新媳婦也這樣美容。村裡很多新人,還有愛美的大姑娘,小媳婦都來找她美容,她都是來者不拒,熱心助人,也是從不要一分錢的回報。
張煥啟還介紹,母親在年輕的時候,為了養活一大家子人口,在最困難的年代,還去要過飯。後來為了生活,還做過小買賣,在家裡炸油條到城裡去賣,也賣過豆腐。無論是做什麼事,母親都是童叟無欺。有時候見了吃不上飯的流浪漢,還有要飯的,老年人,殘疾人等,她都是不要一分錢,免費給人吃飯。母親的成人之美,助人之樂,成了「傳家寶」,也讓後代子孫都傳承了這樣的善行善舉,孩子們也個個孝順、善良,正直、厚道。百歲老人周玉翠奶奶之所以長壽,除了遺傳基因以外,我們想她的這種善行善舉,正直、厚道、 無私、 熱心、 豁達 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