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身邊的老人節儉到什麼程度
身邊老人節儉到什麼程度。最常見的就是剩飯剩菜捨不得扔掉。一定要放在冰箱里第二天再吃。中年人現在看不到怎麼節儉了?只有老年人現在還能看到很節儉的狀態。比如說我的父母。我們一回家。他們就要作為很多菜。基本上肯定是吃不完的。依著我們就把它扔掉了但是父母看到以後是絕對不允許的。老人會把剩菜歸一下類然後用一些小盒子裝起來放在冰箱里。到下一頓繼續熱一下再吃。我覺得其實中午剩下的到晚上再吃還是可以的。但很多晚上吃剩下的放一夜第二天在吃。可能就不好了特別是新鮮蔬菜類的。隔一夜以後會滋生很多細菌。吃剩飯剩菜對人的健康肯定是不利的。但是老年人總說他們小的時候基本上吃不上這些新鮮蔬菜。甚至大米和白面都不能隨便吃。現在生活好了也不能浪費。如果每頓飯菜在家裡做的話。想做到。做出來的飯菜一頓完全吃完。好像也不太容易。特別是家庭人口多的。眾口難調。有的時候總會剩一些飯菜。
還有在節約用水這方面。老人也是想盡辦法來節約用水。例如。家裡的燃氣熱水器距離洗手間有一段距離。因此每次用熱水器的時候。前面的一些水都是涼的。每次老人都拿一個盆或者桶把這一部分涼水接起來。留著沖馬桶或者洗抹布希么的來用。所以回家的時候總能看到洗手間有一個桶裡面總有一些水。節約用水倒是一個好習慣。但有的時候也總覺得特別的別扭。還有在洗衣服的時候。給他們買的全自動洗衣機。老人們覺得費水。只有洗床單或者是比較大一些的衣物時他們才用洗衣機。平時基本上都是手洗。覺得全自動洗衣機太浪費水洗一次就放掉了。不但浪費水還浪費洗衣液。這一點。我也很支持他們。畢竟用手洗的話也是他們鍛煉的一個過程。洗的也都是一些小件。這一點都完全可以。覺得我的父母在這方面做得還可以吧。據說鄰居家。每次洗澡的水都用桶接起來包括洗菜水等等都用桶接起來用來沖馬桶。要是這樣的話我就覺得。有點過度了。不管怎麼說?節約用水還是要倡導的。
2. 上了歲數的老人為啥什麼東西都留著,一個也不願丟掉
結婚後,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公公婆婆更是那種特別節儉過日子的人,在生活上對我內們倒容也不吝嗇。有一次,拿一些大米做飯時,婆婆不小心撒掉了十幾粒大米在地上,她慢慢彎下腰,一粒一粒地撿拾地上的大米。我在旁邊看著感動了,趕緊幫婆婆撿起地上的大米。事後,和婆婆說起這件事,我說「只有十幾粒米,要是我就不撿了。米太小,不好撿。」婆婆說:「你是不知道。一粒米要經過很多道工序才能加工成米,不容易。不能浪費呀」。經歷過物質匱乏年代的人,懂得一切東西來之不易,所以才會特別珍惜。因為來之不易,所以懂得珍惜。老一輩的人,明白東西的來之不易,寧願留著它們,也不願意丟棄。
3. 怎樣阻止老人留不要的東西,我家老人總喜歡留些不要的東西,家裡都被占滿了
這個是很多老人的共同「愛好」,因為經歷不同,這個愛好可以理解。當然年輕人專和老人屬同住,生活習慣不同,可能會產生一些矛盾。對此給你建議,一是可以偷偷扔掉一些老人很難記得的無價值東西,當然,這個你必須要有把握。二是,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和老人談談,給老人約定一個可以在家裡存放物品的空間,物品放不開就必須扔掉,這個事先約定,還是很有作用的。三是,給老人培養一種愛好,分散精力,也會有所效果。總之,一切要和氣處理,家和萬事興。
4. 愛囤積的老人,攢著不扔到底是因為什麼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見到家裡堆的滿滿的人,其實大家也知道居家過日子總會東西越來越多,但是很多東西可能從都不會用到,或者好幾年也用不了一次,尤其是一些老年人,他們節儉慣了,不願意扔東西,就會把很多東西囤積積攢下來,那麼大家覺得愛囤積的老人攢著不扔,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要把“斷舍離”的概念灌輸給老人,把屋裡整理的干凈整潔住起來也舒服。把我們的生活適當的做一些減法,讓生活的空間干凈、整潔,把沒用的物品,一些舊的衣物、圖書等,全部清理出去,一些廢舊的盒子等該賣了廢品的就賣了廢品,家裡就會整潔多了。老人看到這樣的環境也會更加的舒心。
5. 老人為什麼愛往冰箱囤東西
習慣性行為,安全感需求。
1、在過去,人們的生活條件比較艱苦,食物供應不足,因此其會囤積食物以備不時之需。這種習慣可能會一直延續到老年時期。
2、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身體抵抗力下降,因此其更加註重食物的安全性。囤積肉類可以讓其感到更有安全感,因為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隨時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