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如何護理腦卒中老人

如何護理腦卒中老人

發布時間:2024-06-30 15:07:10

Ⅰ 急性缺血性卒中,老人卧床如何喂養

腦卒中急性期卧床期間的護理,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動,要保持平卧位,頭要偏向一側,這樣的目的是保持呼吸道的通暢,同時要預防壓瘡的發生。對於有尿失禁的患者要注意會陰部皮膚有沒有發紅、濕疹等,一定要保持會陰部皮膚世嫌的清潔。對於意識清楚的患者,要給予患者心理上的護理,目的在於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悲觀情緒,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要告訴患者如何做好卒中的二級預防,即如何預防再次復發。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應該絕對的卧床休息,患者坐起或者離床應由他人保護,避免摔傷和跌傷等意外發生。卧床期間應保持大便通暢,按大鋒時按摩腹部,養成良好排便習慣,定時的翻身拍背滾返晌排痰,定時更換體位,防止壓瘡和墜積性肺炎,防止雙下肢靜脈血栓,對患者的肢體進行被動的活動按摩和言語的訓練。
低鹽低脂低糖清淡飲食,給予高蛋白,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多進食新鮮的蔬菜水果,多進食含粗纖維的食物,多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定時進餐,避免過飢過飽,戒煙戒酒。

Ⅱ 老人腦卒中怎麼處理

您好:
眾所周知,腦血管意外多數發生在中老年人,其致殘率很高,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了很大的負擔,二傳統的方法只重視葯物的治療,而忽視了護理的重要性,以至於許多病人因為沒有得到優質的護理,而造成了皮膚完整的受損和關節孿痛變形,影響了日後肢體功能的恢復。現將卒中病人的護理要點介紹如下:
一、一般護理:
1、出血性腦血管病:絕對卧床,避免不必要的搬動,患者頭部可放一輕枕,抬高15—30度,以促進靜脈迴流,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在無嘔吐、胃出血和嗆咳時給與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低脂易消化的流食,必要時給與鼻飼;保持床鋪平整,柔軟,乾燥,會陰部清潔,乾燥,大便通暢,預防便秘。高熱時給與物理降溫。定時翻身,切背,預防褥瘡。
2.缺血性腦血管病;為防止腦血流量減少,患者取平卧位,急性期病人需卧床休息,避免活動量過大,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做好大、小便護理。預防褥瘡和呼吸道感染,注意觀察時結合體征及肢體癱瘓的進展程度。
二、專科護理
1.[床上訓練指導]急性腦血管的病人大多意識障礙癱瘓在床,在搶救生命的同時,應重視肢體的功能康復,應教給病及家屬:
①保持良好的功能位,良肢位是防止或對抗痙攣姿勢出現,保護肩關節及早期誘發分離運動而設計的一種治療性體位。
②按摩
③被動運動,在生命體征平衡後,無進行性卒中發生,除了注意良肢位的擺放,無論神志清楚還是昏迷病人,都應早期進行被動運動。
④主動運動,當病人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後,可開展床上的主動訓練,以利於肢體功能恢復,常見的主動訓練方法為:Bobarth握手,橋式運動,床上進行等,訓練由簡單到復雜,著重訓練癱瘓肢體和軟弱肌群。
2.[床下訓練指導]出面性疾病不能直接由床上卧位到床下站位,而應由一個從[床上平卧到半坐位→坐位→雙腿放床邊坐位→站立]的過程:
①站立,協助病人雙足放平置於地面,兩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相應交叉盡量向前伸直,低頭,彎腰,收腹,重心漸移向雙下肢,協助人員雙手拉病人肩關節協助病人站立;若病人患肢力量較弱不能踩實地面時,協助人員可以雙膝抵住病人患肢膝關節,雙足夾住患足,病人將雙手置於協助人員腰部,以利於輕松站起,但病人不要用力拉扯其衣服,以防跌倒。站立時協助人員應注意站勢,教病人收腹,挺胸,抬頭,放鬆肩,頸部肌肉,不要聳肩或抬肩,腹部伸直,伸髖,雙下肢盡量伸直。
②步行,行走前,下肢肌力先達四級,注意姿勢,以免產生誤用綜合症。步幅均勻,頻率適中,伸髖曲膝,先抬一足跟部,重心轉移,另一腳跟亦先著地,重心又轉移之後足,開始下一個步態同期。
③日常生活動作訓練,可指導病人進行進食,穿脫衣服,雙手交替排球,撥算珠,撿豆子等自理活動,以促進病人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
3.[語言訓練]教給病人噘嘴,鼓眼,眥牙,彈舌等,每個動作5-10次,教病人學習發(pa,ta,ka)先單個連音重復,當病人能准確發音後,三個音連在一起重復發音,每日重復訓練次數,直到訓練好為止,語言訓練是個復雜的過程,需病人,家屬與醫護人員共同努力,循序漸進,由音到詞,由詞到句,不能急於求成。
4.[吞咽訓練]指導病人進清談,少渣,軟食為主,飲水量嗆咳時,應盡量減少飲水,以湯汁代替。進食時抬高床頭30-45°,將食物盡量放在腱側部。
三、心理護理
中風病人因病程長,發病迅速,致殘率高以至於引起病人憂郁,緊張,焦慮,煩躁,甚至輕生,這些不良的情緒刺激不但使病人在思想上產生消極對抗,使中風病人失去鍛煉的信心,而且對人體各系統產生影響,如使呼吸頻率加快,神經功能失調,內分泌功能紊亂等。此時,醫護人員應積極主動的給與病人心理疏導,安慰病人,消除不良情緒刺激。實踐證明,不良的情緒可引起大腦皮層興奮,促使去甲腎上腺、腎上腺素及兒茶酚氨分泌增加,以至於全身小動脈出現收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易導致再中風。而處於興奮狀態和良好情緒時,神經抑制解除,這時神經肌肉調節達到最佳狀態,有利於肢體功能恢復。
四、預防指導
①定期復查
②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③忌煙酒
④合理飲食
⑤生活有規律,持之以恆的生活鍛煉
⑥及時發現並控制TIA的發作

Ⅲ 中風怎麼護理

中風也叫腦卒中。分為兩種類型: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
中風

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由於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並發症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並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預防中風的重要性已經引起國內外醫學界的重視,醫學家們正從各個方面探索中風的預防措施。

中風-常見證型
①風邪入中,經絡痹阻型。兼惡寒發熱,苔薄脈浮。治宜祛風通絡。方用大秦艽湯。
②肝腎陰虛,風陽上擾型。兼腰酸耳鳴,舌紅脈細。治宜滋陰熄風,方用鎮肝熄風湯。
③痰熱腑實,風痰上擾型。兼痰多便秘,苔膩脈滑。治宜通腑化痰,方用小承氣湯加味。中臟腑,除見中經絡的症狀外,還有朦朧思睡或昏憒無知等神志症狀。

又可分為閉脫二證:
①閉證。證見牙關緊閉,兩手握固,肢體強痙等,多屬實證。屬陽閉者兼見面紅身熱,苔膩脈滑。治宜辛涼開竅,滋陰熄風,方用至寶丹和羚羊角湯。陰閉者兼面白唇暗,肢冷脈緩。治宜辛溫開竅,豁痰熄風,方用蘇合香丸和滌痰湯。

②脫證。證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尿遺。多屬虛證,治宜回陽固脫,方用參附湯。部分中風病人留有後遺症,如偏癱、失語等,這與病情輕重,治療和護理是否及時得當有關。

中風-病因

中醫對中風病因的認識

1.積損正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起居衰矣」。年老體弱,或久病氣血虧損,腦脈失養。氣虛則運血無力,血流不暢,而致腦脈瘀滯不通;陰血虧虛則陰不制陽,內風動越,攜痰濁、瘀血止擾清竅,突發本病。正如《景岳全書·非風》說:「卒倒多由昏憒,本皆內傷積損頹敗而然。」
2.勞倦內傷煩勞過度,傷耗陰精,陰虛而火旺,或陰不制陽易使陽氣鴟張,引動風陽,內風旋動,則氣火俱浮,或兼挾痰濁、瘀血上壅清竅脈絡。
3.脾失健運過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傷,脾失運化,痰濁內生,郁久化熱,痰熱互結,壅滯經脈,上蒙清竅;或素體肝旺,氣機郁結,克伐脾土,痰濁內生;或肝鬱化火,爍津成痰,痰郁互結,攜風陽之邪,竄擾經脈,發為本病。此即《丹溪心法·中風》所謂「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氣血生化無源,氣血精微衰少,腦脈失養,再加之情志過極、勞倦過度等誘因,使氣血逆亂,腦之神明不用,而發為中風。
4.情志過極七情所傷,肝失條達,氣機郁滯,血行不暢,瘀結腦脈;暴怒傷肝,則肝陽暴張,或心火暴盛,風火相煽,血隨氣逆,上沖犯腦。凡此種種,均易引起氣血逆亂,上擾腦竅而發為中風。尤以暴怒引發本病者最為多見。
綜觀本病,由於患者臟腑功能失調,氣血素虛或痰濁、瘀血內生,加之勞倦內傷、憂思惱怒、飲酒飽食、用力過度、氣候驟變等誘因,而致瘀血阻滯、痰熱內蘊,或陽化風動、血隨氣逆,導致腦脈痹阻或血溢脈外,引起昏仆不遂,發為中風。其病位在腦,與心、腎、肝、脾密切相關。其病機有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痰(風痰、濕痰)、氣(氣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病性多為本虛標實,上盛下虛。在本為肝腎陰虛,氣血衰少,在標為風火相煽,痰濕壅盛,瘀血阻滯,氣血逆亂。而其基本病機為氣血逆亂,上犯於腦,腦之神明失用。

中風-六種類型及說明

中風中風,是急性腦血管病的總稱,是一類病。這一類病又分為兩個性質不同的類型,即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風包括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塞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1、腦出血是腦內的血管破裂、血液溢出,是中風六兄弟中最兇狠者,死亡率和致殘率最高。它多發生在四十歲以上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病人身上,以起病急、來勢兇猛為特點。先是劇烈頭痛、頻頻嘔吐,而後迅速轉為言語不清,意識模糊,昏睡乃至昏迷不省人事。同時,會出現一側肢體運動失靈,繼而半身不遂。重者鼾聲如雷,呼吸深大,大小便失禁,這是預後不良之徵兆。治療腦出血,過去內科療法領先,近年來採用外科手術治療,尤其是在CT的配合下,進行立體定位(准確查出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手術清除血腫的方法,既簡便又較安全,而且療效也較滿意,挽救了許多腦出血病人的生命。
2、蛛網膜下腔出血是顱內血管破裂後血流入到蛛網膜下腔所致。常見的病因是顱內動脈瘤、顱內血管畸形、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引起的腦動脈血管破裂,以青壯年多見,其表現為起病急、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等。此病預後比腦出血好,大多可治癒。若反復發生可進行手術治療。腦血栓形成在中風六兄弟中發病率最高,佔全部中風病例的半數以上。本病多發生在55—65歲的中老年身上,男性多於女性。多在安靜狀態下發病,進展緩慢,逐漸出現一側肢體失靈,但神志清楚,部分病人可有語言障礙。腦血栓形成預後比腦出血為好,死亡率較低,但一部分病人會留有偏癱等後遺症。好復發是本病的一大特點。
3、腦栓塞是身體其他部位(多為心臟與四肢血管)形成的「栓子」,隨血流入腦,堵塞了腦血管,引起腦組織的某部位局部組織缺血所致。患此病者多有心臟病史、外科及婦產科手術史(尤其是風濕性心臟病人)。病人多表現為起病急,頭痛,嘔吐,意識不清,一部分病例可出現偏癱。發病年齡較輕,以20—40歲的中青年為多。
4、腔隙性腦梗塞是中風家族的新成員。這是因為在CT問世前,很難對它確診。它的特點是病灶多,且病變小而深,小的病灶還不到小米粒大,一般醫療器械是很難查出的。它是在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的基礎上,腦深部的微小動脈發生閉塞,引起局部腦組織發生缺血性病變。由於病變范圍小,其臨床表現多不明顯或相當輕微,多數病人甚至「自我感覺正常」。一般人可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力下降等容易被忽視的症狀。因此發現此病主要是依靠腦部的CT檢查。治療方法與治療腦血栓形成相近,但預後更好。
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它的病理基礎與腦出血、腦血栓形成一樣,也是在腦血管動脈硬化的基礎上發生的,只不過病變程度輕一些。它多發生在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病史的中老年人身上。主要表現是:手中拿著的物品突然落地,一側肢體不靈或癱瘓,單眼視力障礙,或有眩暈、耳鳴、吞咽困難、語言障礙等。但持續時間僅數分鍾至數小時不等,最長不超過24小時,症狀便消失,並恢復常態。正因如此,很多人對它並不太介意,當成小病對待。其實,它雖名為小中風,卻不是什麼小病。因為其病理基礎與腦血栓形成和腦出血一樣,常常是這兩種嚴重疾病的先兆。因此,一旦發生小中風切莫大意,應及早去醫院進行全面、系統的檢查和治療。
6、小中風,它是中風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先兆。調查研究表明,患過小中風的人患中風的可能性,要比未患過小中風者高16倍。每百名中風患者中,竟有25人曾患過小中風。可見它與中風的關系何等密切。
小中風它的學名是短暫性缺血發作,是大腦一時性缺血引起的一種局部腦微小血管的栓塞,或腦血管發生痙攣,或因陣發性心律失常,排血量的一時性降低,進而使已狹窄的腦動脈發生短暫的一時性腦缺血。

中風小中風的臨床表現是:
(1)、近期出現原因不明的手腳麻木或軟弱無力,手中拿的物品有時忽然落地;
(2)、突然出現短暫的雙目失明或復視或視物模糊;
(3)、突然失語或吐字不清或說話困難,但「心裡明白」(意識清楚),而且很快恢復正常,不留任何痕跡;
(4)、時常頭痛,有時甚至突然暈倒,但迅速清醒;
(5)、近期內出現記憶障礙,尤其是近期記憶;
(6)、原因不明的智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常無緣無故地「出差錯」;
(7)、上述表現都是在無任何誘因情況下,不知不覺發生的,而且歷時短暫,僅幾秒甚至幾分鍾。
調查統計資料表明,下列6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發生小中風,應特別注意:
(1)、有動脈硬化病史者;
(2)、血脂、血壓和血液粘稠度明顯增高者;
(3)、體胖、缺乏運動者;
(4)、濫用降壓葯的高血壓病人;
(5)、有中風、冠心病或糖尿病家族史者;
(6)、長期大量吸煙或酗酒者。
特別應該提出的是,最近的研究成果還發現,小中風不僅是中風的先兆,與其它疾病的關系也密切,其中主要的有急性心肌梗死和糖尿病。美國有關資料報道:1982年小中風患者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是一般人的13倍。有人曾對225例小中風隨訪了6年,結果有23%的小中風患者死於心肌梗死。同時,又有人在調查中發現,小中風患者竟有19.3%並發了糖尿病,是一般人的7-9倍。為什麼小中風患者易發生心肌梗死和糖尿病?主要是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礎和小中風是一致的,均為動脈粥樣硬化,以及血液流體動力學或凝血機制的改變。許多學者認為,糖尿病患者的凝血機制的改變,血液流體動力學弄常,導致微血管血流變慢,因而容易引起血栓形成而發生小中風或中風。有人統計過,糖尿病人發生中風的是一般人的3-21倍。因此,許多學者認為中風、冠心病和糖尿病是姊妹病,屬於同類。
當人們認清上述道理之後,就應該特別重視小中風的發作。中老年人更應警惕小中風。一旦發現小中風,既不能粗心大意,也不能驚慌失措。正確的態度是:立即到較大的醫院去做進一步檢查,著重檢查血脂、血粘稠度、心腦血管狀況、血糖、尿糖等指標,以便及早地發現疾病,針對原發病進行認真的治療,並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做到生活規律,飲食合理,切忌過勞,講究心理衛生,保持愉快、穩定的心情。如能堅持做到上述各點,一定會防止或減少中風、冠心病和糖尿病的發生。

中風-中風前信號
中風哈欠連綿: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加重,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會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至10天內,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口吃:流涎症狀是說話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風跡象,可能會突然發病。

一過黑蒙:即突然出現眼前發黑,看不見東西,數秒鍾或數分鍾即恢復,還伴有惡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最近,挪威醫生科蒂在18例一過性黑蒙的病人中,發現11例有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視物模糊:即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科蒂對出現短暫視力障礙的10例病人進行了眼底檢查和腦血流量測定,
中風發現其中有3例視網膜中心動脈閉塞,7例為視網膜分支動脈閉塞。

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鬍子時,頭轉向一側,突然感覺手臂無力,剃刀落地,1至2分鍾後完全恢復。這是由於轉頭扭頸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導致了顱腦供血不足所致。

偏側麻癱: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嚴格說來,這已是最輕型中風。據追訪觀察,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3至5年,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

凡出現以上徵兆之一者,都應及早檢查,明確診斷後,進行系統治療,才有可能避免中風的發生。
中風-中風易患者
容易發生中風的人,醫學上稱為「中風易患者」。有下列情況的人,都比一般人更容易發生中風。

1)高血壓:是引起中風危險因素,8O%的中風病人有高血壓史。舒張壓急劇升高或血壓波動較大時,更容易發生中風。
2)心臟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常同時伴有腦動脈硬化;風濕性心臟病易引起腦血栓。
3)糖尿病:約有10O%~30%的中風病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高,多有動脈硬化。
4)腦動脈硬化:是中風發生基礎。目前認為動脈硬化性腦梗塞與血膽固醇增高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有關。
5)其他:頸椎病、妊娠分娩、年齡、性別、肥胖、吸煙與飲酒、性情急躁、氣候與季節等都是危險因素。

中風-檢查
中風以後醫生除了為病人檢查身體外,還需要做一些其他的檢查。但具體作哪些項目,應當根據病人的病情和經 濟狀況進行選擇。以下是臨床常用的一些檢查項目:
(l)腦CT掃描:腦CT對出血性中風診斷率為1OO%,對缺血性中風的診斷率在85%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中 風在發病24小時以後才能顯示清楚。所以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最好等中風發病24小時後再查CT。
(2)血糖、尿糖測定:中風病人的治療和預後,與其有無糖尿病關系很大。中風急性期空腹血糖超過 11.12mmol/L,即提示其下丘腦損害嚴重,死亡率較高。所以,即使以前沒有糖尿病病史,也應監測血糖和尿糖。 血糖尿糖的高低是醫生確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這是因為中風以後可以出現一過性的血糖升高,況且有的病人對 自己過去有無糖尿病並不清楚。
(3)血液流變學檢查:血液流變學是專門研究血液及其組成成分變形規律的科學。血液流變學特徵的改變與中 風的發生、預後都有密切關系。大部分腦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漿粘度、血球壓積、纖維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 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用句通俗的話講,就是血液太粘稠了,腦循環就受到影響,不利於中風病的恢復。因此中風 病人定期檢查血液流變學指標是必要的。
(4)白細胞總數及分類:白細胞總數與中風的預後有密切關系。根據臨床觀察,白細胞總數在10×109/ L以下 者預後較好,而在20×109/ L以上者死亡率高。白細胞計數還有助於中風的診斷。一般來講,出血性中風急性期 白細胞常增高,而缺血性中風的白細胞及分類大多在正常范圍內。
(5)嗜酸細胞計數:隨著病情的不同,嗜酸細胞數目也不同。病情越重,嗜酸細胞越少;病情好轉,嗜酸細胞 數目則逐漸恢復。如果嗜酸細胞逐漸減少且經過1~2周仍不恢復,往往預後不良。
(6)磁共振MRI:與CT相比,MRI無 X線的輻射效應,因此對人體沒有明顯損害,且圖像層次清楚,解析度高。 其缺點,一是價格昂貴,相應的檢查費用也高;二是安裝心臟起搏器的病人不宜使用;三是成像時間長,危重病人 糧難接受長達4O分鍾的頭部掃描。鑒於以上原因,我們認為,MRI對於急性中風病人並非首選的檢查項目。
(7)腰穿腦脊液檢查:腰穿檢查腦脊液對於明確中風的性質極具有重要的意義。但隨著更先進的檢查手段如CT 、MRI等的應用,腦脊液檢查就不再成為中風的必要診斷手段了。
(8)血脂:與中風有關的血脂主要是甘油三酯、膽固醇、β脂蛋白等。雖然還不能斷定血脂與中風的發病有直 接的關系,但高脂血症是動脈硬化的誘發因素之一,故應常規進行檢查。
(9)腦超聲波:腦超聲波(A超)的最大價值是觀察中線有無移位。如在發病第一天就有中線移位,常提示有顱內 血腫,說明是出血性中風;兩天後出現的中線波移位則提示是由於腦梗塞伴發腦水腫造成,這種移位如長期不恢復 ,說明有腦軟化灶成腦水腫存在,多預後不良。腦超聲波檢查簡單、安全、比較實用。
(10)腦血流圖:腦血流圖簡稱REG。對判斷腦動脈硬化及腦血管病的性質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11)腦電圖:腦電圖的動態改變對中風預後的判斷有指導意義。如果腦電圖變化呈進行性加重,常提示預後不 良,反之則預後較好。
(12)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對缺血性血管病、動脈瘤、動一靜脈畸形、煙霧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雖然是 一種有創性檢查,但在直觀顯示血管結構的同時,還可以進行介人性治療,估計以後隨著醫學的發展,DSA會更加普及。
(13)其他輔助檢查:除上述檢查外,皮層誘發電位、腦血流量測定、多普勒超聲、腦地形圖、各種微量元素的 水平、激素的水平(如T3、T4)等,對中風也有不同程度的參考價值。而患中風病的老年人還應檢查心臟、腎臟的功能等。
中風-患者預防須知

中風1、 高血壓是發生中風最危險的因素,也是預防中風的一個中心環節,應有效地控制血壓,堅持長期服葯,並長期觀察血壓變化情況,以便及時處理。

2、 控制並減少短暫性腦血管缺血發作(即一過性偏肢麻木、無力或眩暈、復視、吞咽困難、走路不穩等症狀)是預防中風關鍵的一個環節。一旦小中風發作,須立即抓緊予以系統治療,就有可能避免發生完全性中風。

3、 重視中風的先兆徵象,如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時,就應採取治療措施,避免中風的發生。

4、 消除中風的誘發因素,如情緒波動、過度疲勞、用力過猛等,應自我控制和避免。

5、 及時治療可能引起中風的疾病,如動脈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滯血症、A性行為、肥胖病、頸椎病等。

6、 飲食要有合理結構,以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為宜,適當多食豆製品、蔬菜和水果。應忌煙,少酒,每日飲酒不應超過100毫升(白酒)。定期有針對性地檢查血糖和血脂。

7、 堅持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能促進膽固醇分解從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並能解除精神緊張和疲勞。

8、 要注意心理預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緒穩定。做到生活規律,勞逸結合,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壓急劇升高,引發腦血管病。

中風患者在氣候變化時應當注意保暖,預防感冒;不要用腦過度;平時外出時多加小心,防止跌跤;起床、低頭系鞋帶等日常生活動作要緩慢;洗澡時間不宜太長;注意治療原發病,防止再發腦血管病。根據不同病因,堅持治療,定期復查必要的項目。為防止再發,以上注意事項均應予以足夠重視。

中風-發病因素
一、高血壓、肥胖、吸煙、抑鬱等是引發中風的危險因素,而其他的一些因素也能引起中風。

防寒1、氣候
有關人員在研究中發現,晚秋和早春易患中風病都與0℃以下的氣溫有關,且多在氣溫驟降的72小時內。因此,注意0℃天氣,及時防寒、服葯,是防止中風病的有力措施。
2、時間
對中風病的調查中還發現,清晨至正午12時中風的發病率高達79%。所以,降血壓、抗血栓形成葯物在起床後服用,效果較好。
3、遺傳
有家族病史的人,患中風病的危險比沒有家族病史者高10倍。因此,人們在預防中風病時,不能不考慮到自己是否屬患中風病的高危人群。
4、低蛋白
國際中風學會的最新資料表明,血漿中白蛋白過低,預示中風病的准確性高達75%,比高纖維蛋白、高血糖的預示價值都高。單就預防中風病來說,多吃魚、蛋、豆製品等高蛋白食物,比低脂飲食更為重要。
5、缺鎂
日本的一項研究發現,中風易發生於缺鎂者。注意攝入海產品、深色蔬菜和硬殼類堅果等含鎂食物,可以預防中風的發生。

二、降壓過度也中風

中風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高血壓引起的腦血管破裂,稱出血性中風,如腦溢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另一類是腦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中風,稱缺血性中風,如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
高血壓病人,若服用降壓葯劑量過大,使血壓驟然大幅度下降,則會影響大腦血液供應,腦部血流過緩,血粘度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與纖維蛋白容易沉積而形成血栓,阻塞腦血管造成缺血性中風。
因此,高血壓患者在積極治療的過程中,降壓必須平緩,不宜過速,以防矯枉過正。

三、「情緒中暑」導致中風

炎熱的夏季,人們往往易動「肝火」,出現急躁、心煩、暴怒等情緒,心理學家稱之為「情緒中暑」。在正常人群中,約有16%的人在夏季會發生「情緒中暑」,尤其是氣溫超過35℃、日照時間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情緒中暑」的比例會急劇上升。「情緒中暑」對夏季養生危害甚大。特別是老年人,由於「發火」會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甚至會因此發生中風和猝死。
從生理到心理角度防止「情緒中暑」是夏季高溫養生的重要一環,關鍵是要心理調節,要時刻提醒自己靜心、安神、戒躁、息怒。越是天熱,越要「心靜」,遇事戒躁戒怒,心平氣和。根據夏季天氣炎熱和晝長夜短的特點,及時調整與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學習計劃,要注意夏季的起居養生,居室要通風,以迅速散去人體周圍的熱氣及減少空氣污染,使人產生「涼快」的感覺。
情緒與睡眠亦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心情會變得急躁。故夏季尤應給自己安排一個嚴格的起睡時間,中午亦要「小睡」,一般以30分鍾至1小時為宜。患高血壓的人要注意降壓,一般夏天的血壓高壓控制在120~140,低壓控制在80~90最為適當。

四、身體脫水導致中風

多喝水中風是腦血管病,分為出血性腦中風和缺血性腦中風。夏天炎熱,氣溫在32℃以上時,體溫的調節主要靠汗液蒸發,每天大約出1000毫升或更多的汗液。雖然出汗能帶走熱量,對防暑有益。可是,排汗容易脫水,而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血壓低、糖尿病或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他們對缺水的反應已不那麼靈敏,身體脫水血液就會更加粘稠,大腦就會發生嚴重缺血。年輕人可以進行心血管功能自我調節,但老年人調節功能很差,而且隨著年齡增加,動脈硬化程度也會增加,很容易出現中風。
對策: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
既然中風主要是由脫水引起的,那麼多喝水就是最好的預防措施。夏天要多喝水,老年人尤其要做到主動喝水。老年人體內的水分比年輕人約少1/3,加上天熱出汗多,體內更加缺水。所以,即使老年人沒有感到口渴,不渴並不等於不缺水,也要每天喝1000毫升以上的水,多喝白開水,少量多次,也可以適當喝點淡茶水。而每天的尿量也不要少於1000毫升,這樣才能保證血液得以稀釋,維持人體充足血容量、降低血黏度、排泄毒物、減輕心臟和腎臟負擔。尤其在出汗多或發熱、腹瀉的時候,更要多飲水,以利血液稀釋,促進大腦的血液循環,防止栓塞。一般中風都發生在晨起的時候,因為醒著的時候人們都知道主動補水,而睡眠時身體相對靜止,處於低代謝狀態,不能及時喝水,所以血液粘稠、流動緩慢,特別容易出現中風。所以,老人睡前最好先喝一杯水,夜裡醒1~2次,給身體定時補水。

一系列詳細http://www.hudong.com/wiki/%E4%B8%AD%E9%A3%8E

Ⅳ 老年人腦中風後,平時應該注意哪些

老年人腦中風後,平時應該注意哪些?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

老年人腦中風後,平時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情

腦卒中患者的康復治療方法中也要預防泌尿系統感染。吸引尿管的患者應使用無菌引流袋,每天更換一次。例如,如果發現尿色、氣味異常,應立即聯系專家的醫護人員。平時鼓勵患者多喝水,食物清淡易消化,以低鹽、低膽固醇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保持大小正常。要鼓勵患者吃飯,指導飲食訓練動作。吃口服的時候,根據患者咽下的情況調整飲食,避免過度飲酒和窒息。

Ⅳ 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到底該如何進行飲食護理

腦卒中又稱腦中風,好發於中老年人,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有較高的致殘率、復發率以及病死率,目前已成為我國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患有腦卒中的病人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輕者引起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重者可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聽到這兒是不是覺得很嚇人?

確實,很多患者也因此對病情抱有一種消極態度,認為一旦得了腦中風,便再無回轉的餘地,其實不然,只要在患病後注意日常飲食,及時進行康復訓練,後遺症的危害還是可控的。

所以不必過於擔心,方法總比困難多。今天就給大家講講伴有吞咽障礙的腦卒中患者如何進行飲食護理:

3、心理護理

腦卒中病人由於自我生存能力下降,容易出現抑鬱、焦慮、暴躁、易怒、自暴自棄的心理,這些負面情緒對於病情好轉非常不利,此時就需要護士及家屬積極、主動、耐心地與患者溝通,同時給予精神上的引導和鼓勵,指導患仿鄭者主動交流,以便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閱讀全文

與如何護理腦卒中老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表現孝敬父母背景的音樂 瀏覽:271
退休人員返聘協議不續簽 瀏覽:484
做體檢多久後才可以備孕 瀏覽:853
養老保險退休金是多少錢 瀏覽:941
老年人有氧健身操 瀏覽:661
老年人崴腳怎麼治療 瀏覽:888
個體養老保險演算法 瀏覽:310
社區居委會退休年齡 瀏覽:688
2017年企業退休工資怎麼漲 瀏覽:426
在職職工死亡後養老保險 瀏覽:315
雪晴在養老院 瀏覽:104
孩子大學談戀愛父母怎麼做 瀏覽:950
老年人重陽節詩歌朗誦 瀏覽:199
告別60歲 瀏覽:442
長壽北站到菜園壩多少公里 瀏覽:467
職工養老金多少歲領取 瀏覽:56
山東老年大學工作如何 瀏覽:848
夠退休年齡但未交夠15年怎樣辦 瀏覽:108
中老年人不自主晃身是什麼原因 瀏覽:48
抓老年人視頻 瀏覽: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