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60歲左右的老人沒時間伺候父母,卻忙著照顧孫子,合適嗎
從孝道上來說,這種做法確實有點不合適,畢竟5000多年來,我們強調的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美德就是“百善孝為先”,顯然這些60歲左右的老人沒有做到這一點。
一:父母在,盡孝道,天經地義。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看過“媽媽洗腳”這個微公益廣告,在廣告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顫顫巍巍的孩子,端著一個和自己身體不相匹配的腳盆,跑到媽媽的身邊去給勞累一天的媽媽洗腳,只為了表達自己的孝心和對媽媽關心,試想一下,一個小孩子都知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難道活了60多歲的大人,不知道這個道理嗎?所以在我看來盡孝道根本就沒有年齡的限制,只要父母在,我們就應該履行盡孝的義務,可以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承認這種情況確實存在,大家也很難,有的時候顧及不過來屬實很正常,但是我要說的是照顧不過來完全可以想其他的辦法,比如說把父母送到好一點的養老機構,讓這里的工作人員代替自己去照料父母,這樣一來既不耽誤照顧孫子,父母也可以生活得更加的舒適。可惜的是這么做的人不多,也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想的,或許是礙於面子吧。
四:總結。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在對待老人這件事情上,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觀。比如我們老了以後遇到同樣的情況,既需要照顧孫子,又有父母需要照料,這個時候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堅守自己的底線,把盡孝這件事情放在第一位,先把父母照顧好,再去考慮其他的事。
⑵ 爺爺奶奶怎麼教育兒孫
現在的父母不是很想讓爺爺奶奶教育兒孫是覺得它們的思想觀念舊了,那麼如何科學育孫兒呢?以下是我給大家帶來爺爺奶奶科學教育兒孫的方法,以供參閱。
爺爺奶奶科學教育兒孫的方法
1、調整心態,絕對不能重男輕女。這個很重要,如果對女
孩嫌棄或對男孩溺愛,都將嚴重影響到一家人的感情,無法達到和諧幸福。不管是孫子還是孫女,甚至是外孫女、外孫,都要一視同仁,不要讓任何一個孩子感覺到冷落。
2、和孫兒玩耍即是對年輕夫婦的幫助。
爺爺奶奶對育兒中的年輕夫婦的最大援助,就是陪孫兒高高興興地玩耍。這不但符合孩子天性愛玩的性格,促進他健康成長,還能讓年輕父母脫出手來,可以工作和幹家務。
孩子最喜歡運動性的玩耍,如擠身體、相撲、手指相撲、撓癢癢、捉迷藏、騎馬游戲、用廣告紙捲成劍來做格鬥游戲等等。嘗試著與孫兒玩一下,孩子肯定會樂得咯咯直笑。還可以玩一些傳統游戲,如折紙、翻繩等。還有,像過去那些用樸素的天然材料製成的玩具,如竹葉船、橡樹果陀螺、拉線木偶人等,如果能和孫兒一起做一做的話,准會令其很快樂。商場里有賣樸素玩具的專櫃,在那裡可以找到像紙氣球、線包之類的玩具。買這些東西來玩也很不錯。如果孩子遇上喜歡的書,總想讓你多念幾遍,這時你可以把孩子抱在膝蓋上,把書反復地念上幾遍,令他如願以償。或者也可以講小時候聽到過的故事,養成一個小小故事謎。
3、不要再「零食加電視」
孩子是一塊能量源,跳來蹦去地從不知疲倦,這是孩子的「長處」。雖然老年人更喜歡安靜,但絕對不要為了求得安寧,有的就給孩子吃零食和看電視。這實際上是最不好的教育方法,不但讓孫兒的牙齒變壞,眼睛變近視,甚至會變成一個孤僻的「小電視迷」不要說成材,不成泥就已經很難得了。
因此,老人在帶孫兒的時候,應盡量到戶外活動,在安全的空地上,讓孩子盡情地發散他的能量吧,自己則可以安靜的在一邊獨局液跡處或者和別的老人嘮嗑。
4、教育孩子要尊重兒女意見,並且要一致。不管是行為習慣的培養,還是孩子生病時候的照料,都應該和孩子父母站在一個陣線上,不能盲目按照自己的固有思維包庇孩子,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指責父母。有的爺爺奶奶護犢子心切,孫兒一哭就反過來責怪兒女管得太嚴,直接導致孩子從小驕橫跋扈、自私自利,長大了也不知道何為孝順。孩子稍微有點流鼻涕、咳嗽,就不假思索往醫院送,或者直接讓寶寶打點滴,這都是傷害孩子身體的錯誤方法。關於孩子的事情要多與兒女溝通,並且要從各方面增加育兒知識,才能做好爺爺奶奶這一份難度相當大的工作。
爺爺奶奶教育兒孫的誤區
1。過分關注孩子。寶寶本來可以自己做的事情,比如吃飯、刷牙、換衣服,但卻被家長代為其勞。過分的呵護,使孩子失去了鍛煉自己能力的機會。
2。過分監督孩子。害怕孩子出錯,什麼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經常檢查孩子的行為。就極易讓孩子形成依賴性和惰性,以及對成人的不信任感。
3。嚴厲懲罰孩子。這種教育方法,源於「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傳統教育理念,他們覺得對孩子就要嚴格管教,批評多於鼓勵,責罰多於獎勵。這樣的教育方式,也容易使孩子產生嚴重的自卑、自閉或叛逆心理。
爺爺奶奶科學教育兒孫的注意事項
1。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科學育孫的意識
人的年齡越大,性格越柔和,容易由著孫子的興致來,使得帶出來的孫子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剛中缺柔,成了小皇帝,讓他一個人說了算;要麼柔中缺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依賴性特強。老年人一定要多向年青人學習,看現在的年青人是怎麼帶孩子的,不要完全用老一套的方法,育兒技術在不斷進步,要與時俱進。例如埋扮;現在的孩子一歲之前不桐並吃油鹽,兩歲之前都用紙尿褲,都是有科學根據的,對身體有好處。
2。穿衣服要適當,且便於運動
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孫子時,由於老人家比較怕冷,一般會穿得比較多,稍不注意,熱一點的天氣就會長痱子,冷一點的天氣,穿得太多,不便於孩子運動。
3。要培養孫子專心自己吃飯的習慣
第一、培養孫子坐著吃飯的習慣。有的老人在孫子邊玩邊吃飯或不想吃飯時,喜歡追著孫子喂飯,這個習慣不好,如果孫子不想吃(有病除外),或邊玩邊吃,就要讓他餓一下,且不給他零食吃,治得他兩次,小孩就記得了;為了使孩子吃飯的時候就不會亂跑,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坐高一點的凳子,讓他自己下不來。第二、盡量在一歲左右讓孫子學會自己吃飯,不要怕麻煩,培養孫子的動手能力。
4。要培養孫子適當運動的習慣
有的孫子特別好動,就要培養他坐著聽故事,聽音樂的習慣;有的孫子懶得動,就要培養他做適當的運動,由於老人本身運動量少,比不得年輕父母喜歡運動,運動習慣要有意培養。
5。要多帶孫子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培養孫子的社交能力
多帶孫子出去玩,有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性格開朗這一方面做得比較好;有的還不夠,因為老人家自身社交范圍有限,需要創造條件。
6。要培養孫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孫子沒學說話之前,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要多跟他說簡短的話,培養他的聽覺能力和模仿能力,學說話後,要讓他多聽多說。例如指著實物說名稱,聽了故事後復述給別人聽等,特別是多和其他小朋友玩游戲,交流互動。
⑶ 老人如何鍛煉並帶好孫子
喜歡孩子但不能太過寵溺。經常聽朋友們說自己在孩子做錯事給孩子講道理時,老人出來干涉,甚至唱反調,說他只是個孩子嗎,或者滿足孩子的一些有理無理的要求。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孩子會形成自私霸道的心理狀態。過分的保護孩子並不科學。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有些老人總擔心自己家的孩子吃虧,甚至不讓孩子碰著碰那,也不允許和別的小孩玩耍。這樣帶出來的小孩缺乏自信,表達溝通能力差。甚至會非常害羞。不要給孩子穿太多。或者蓋太厚的被子。經常看到很多老人,在天氣稍微降溫的時候,就給孩子穿上了厚厚的衣服,看起來就好難受的啊。孩子有時候還不太會表達。也不要把食物嚼碎給孩子吃,不衛生的呀。不要孩子一感冒發燒就去打針。能物理降溫就物理降溫,能吃葯就盡量不要打針。也不要把自己的所有生活重心都放在孩子的身上。高質量的帶孩子,是你有你的生活追求,孩子也能自由的做他自己的事情。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來看待,有些事情要及時和孩子溝通。不光照顧他的衣食住行,也要關注他的心情和精神生活。努力讓孩子變得更加性格開朗,寬容善良有禮貌。對於孩子做錯的事情也要指出來。在生活中,也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喻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服,上廁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