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90歲老人營養流失是什麼原因呢
1.淘米遍數多,營養流失大
中國人對待米的態度,從古代到現在都只有一個「淘」字。所謂淘,就是洗了又洗的意思:少則兩三遍,多則四五回,以主婦愛清潔的程度不等來決定淘的次數。然而不幸的是,荀大夫告訴記者:米淘兩遍,B族維生素就開始流失了。超過兩遍,則各種營養成分都開始流失。
荀大夫建議:淘米次數不要過多,一般用清水淘洗兩遍即可,不要使勁揉搓。對於存放過久的米,則多淘洗幾遍為好。米的吸水率在浸泡兩小時後最大,所以,先將米浸泡兩小時,然後再煮飯為好。米浸泡後煮飯,不但時間可節省40%,米中的維生素B5損失也較少。
有些人愛吃撈飯,即將米飯煮至半熟時,將米撈出蒸熟,而把米湯棄之不食,這樣的做法是不科學的。如做撈飯,米湯也應當飲用,因為很多營養成分都在米湯中。
2.除了玉米面,煮粥別放鹼
煮飯、煮粥、煮豆、炒菜,都不宜放鹼,因為鹼容易加速維生素C及維生素B族的破壞。維生素B1、B2本來就怕熱,加了鹼後更怕熱,溫度稍高更容易被破壞。
玉米中所含有的結合型煙酸不易被人體吸收。如果在做玉米粥、蒸窩頭、貼玉米餅時,在玉米面中加點小蘇打,則用玉米面製作出的食品不但色、香、味俱佳,而且結合型煙酸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3.切菜少使刀,盡量用手撕
蔬菜宜先洗後切,否則會使水溶性的維生素及礦物質受到損失。切菜時一般不宜太碎,能用手撕的就用手撕,盡量少用刀,因為鐵會加速維生素C的氧化。炒菜時要急火快炒,避免長時間燉煮,而且要蓋好鍋蓋,防止溶於水的維生素隨蒸氣跑掉。炒菜時應盡量少加水。燉菜時適當加點醋,既可調味,又可保護維生素C少受損失。做肉菜時適當加一點澱粉,既可減少營養素的流失,又可改善口感。
4.果汁營養少,不如水果好
當水果壓榨成果汁後,果肉和膜被去除了。在這個過程中,維生素C也大大減少了。如果這種水果本身含有的維生素就不多,比如蘋果,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維生素幾乎被去除得一干二凈,提倡採用打碎機加工果汁,可保留果肉和膜。
瓶裝果汁一旦被打開,就開始喪失營養,所以在冰箱里不要儲存得太久。用柑橘、柚子、菠蘿等製作的無菌果汁,營養成分可以保存7~10天。其它低酸性的果汁,像蘋果、葡萄,在打開後能保存一周。如果你買的是未經高溫消毒的果汁,即使你沒有打開,一周內也一定要喝掉。
5.雞蛋營養多,最好煮著吃
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煎炸為81.1%,開水、牛奶沖蛋為92.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6.煲湯時間長,營養沒的「靚」
廣東人的飲食最注重湯,這從他們對湯的贊美和對美女的贊美都用同一個詞「靚」可見一斑。廣東人將湯的製作過程稱之為煲,認為煲的時間越長越好,一煲就是大半天。荀大夫告訴記者,實際上,這是不科學的。維生素C、B、氨基酸等極有營養的成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就是「怕熱」,在80℃以上就會損失掉,因此,煲湯時長時間的文火會將這些營養成分破壞,而蒸發掉的卻正是精華。
7.冷凍常反復,其實很錯誤
食物都有保鮮期,最多保存3個月。以魚為例,有研究表明,放在零下18℃保存3個月,魚所含營養素的損失非常明顯,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E,大概會損失20%~30%。蔬菜、水果也應該現買現吃,每放置一天所含維生素就會減少。因此,趁著食物還新鮮就趕緊吃了吧,別等到沒有了營養再吃。
很多主婦將一大塊凍肉化凍後,將切剩下的肉重又放入冰箱冷凍,認為這樣還可以長時間保鮮。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荀大夫說,有研究表明,反復冷凍的魚和肉會導致營養物質的流失和影響口味。此外,一般保鮮應「速凍緩化」,即快速冷凍緩慢化凍。有時為了加快化凍速度,人們還會用熱水沖洗凍肉,這樣做也是不對的。
8.長期服葯物,要補維生素
葯物也會造成營養素的大量流失,包括治療哮喘和風濕性關節炎的類固醇葯物、治療癲癇的葯物和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葯物。在服用這些葯物時,應堅持服用鈣制劑及維生素D。抗癲癇葯也會妨礙葉酸吸收。
還有如長期服用抗生素者,會流失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K,影響腸胃功能;長期服用阿司匹林者,維生素C容易流失;感冒葯及止痛劑會降低血液中維生素A含量;避孕葯中的黃體素會阻礙維生素B6的功能,妨礙葉酸吸收;黃胺類葯及降膽固醇葯會影響葉酸吸收;高血壓患者、腎炎患者服用的利尿劑以及瀉葯等,都會導致體內的鈣、鉀、維生素大量流失;患胃潰瘍、失血性貧血的人,服用抗酸劑、鹼性葯物的病人,要注意微量元素鐵的補充。
因此,以上患者在服葯的同時,應注意補充各類流失的營養素。
9.攪餡朝一邊,不能來回拌
包餃子時,很多人會把餃子餡中的水分擠出,這樣做會導致營養成分大量流失。
在和餃子餡時,可以用剁好的菜餡里的水汁與調好的肉餡攪拌,這樣菜餡里的營養不會流失。
荀大夫提醒大家特別注意的是,攪拌肉餡時,應一邊少量加水一邊把肉餡向一個方向攪,千萬不能來回攪,這是因為肉中所含蛋白質是螺旋狀結構,如果來回攪會破壞蛋白質,而蛋白質中的親水基因吸收了水分,會使得口感更好,營養也不流失。
10.菠菜炒前焯,鈣質吸收好
在炒菠菜前,很少有人知道應先把菠菜焯一下,這是因為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與所攝入食物中的鈣會形成草酸鈣,而草酸鈣是人體不吸收的,這樣,就會導致鈣的流失。而把菠菜用開水焯一下就能溶解掉80%以上的草酸,從而提高了鈣的生物利用率。
11.吸煙三五支,大損維生素
「飯後一支煙,快活似神仙」,孰不知當神仙的代價是慘重的,它會使你吃的食物變得沒有營養。
荀大夫說,吸10支煙,體內就會損失掉25~100毫克維生素C,以及大量B族維生素。而有些吸煙的男士一般一天至少會吸1包,那麼會損失多少營養成分,可以自己算算看。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愛吸煙的男士多半抗感染能力差,愛感冒頭痛。因此,荀大夫建議吸煙男士適量補充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
12.鍛煉一身汗,補水要及時
在運動過程中,由於能量消耗、出汗等原因,一方面會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質,另一方面也會造成大量營養素的丟失,如鈉、鉀、碳水化合物等物質。如果不及時補充,很容易導致健身過度和疲勞不易恢復,會直接影響健身效果。因此,為了提高健身效果,不僅應飲用包含糖、水分及電解質的運動飲品,也要及時補充特殊的運動營養品,特別是對於有增肌或減脂需求的人更是如此。
13.鮮奶莫煮沸,加熱宜隔水
牛奶加熱溫度不宜過高,加熱到100℃時,不僅色、香、味被降低,營養價值也會大大減少。
那麼,如何加熱牛奶才正確呢?煮牛奶時,最好不要煮沸,待奶液面上布滿小氣泡,大約是70℃-80℃時,再稍煮幾十秒就可以了。若使用微波爐加熱,時間不要長,因為溫度一高,牛奶的營養會被破壞。一般加熱牛奶開鍋一分鍾,就應立即起鍋。
另外,年輕的媽媽們給寶寶沖奶粉時,因奶粉的營養成分與鮮奶相似,所以也應注意水的溫度別超過60度。
14.狂吃蛋和肉,導致鐵流失
許多兒童患有缺鐵性貧血,體內缺鐵會影響孩子的智力———這與孩子們吃肉不吃菜有關。
原來,很多媽媽認為蛋黃和瘦肉中含鐵最多,所以讓孩子大量吃肉,卻不注意讓孩子吃蔬菜和水果。沒想到,孩子的體重蹭蹭地往上走,一查卻是缺鐵性貧血。荀大夫認為,蛋黃、瘦肉中所含鐵多為三價鐵,不易被人體吸收,多數都會被排泄掉。三價鐵只有在存在維生素C和酸味物質的情況下,才能轉化成二價鐵被人體吸收,而維生素C和酸味物質在蔬菜和水果中含得最多,因此,荀大夫提醒家長,讓孩子吃肉的同時也相應地多吃些菜和水果。
15.大魚和大肉,體質變酸性
由於肉類都是酸性食物,因此常吃大魚大肉的人們體質易呈酸性。當體內酸鹼度嚴重失衡時,身體就會動用兩種主要的鹼性物質———鈉和鈣加以中和。有兩個實驗證實了這一點,一天吃含80克蛋白質的膳食,有37毫克鈣流失;而一天吃含240克蛋白質的膳食時,外加額外補充1400毫克鈣,還是會流失137毫克鈣。因此,專家建議,日常飲食應注意酸鹼平衡,吃大魚大肉時要多搭配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16.食品太精細,流失礦物質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餐桌上形形色色的食品日益精細化,但在這精細加工的過程中,流失了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精米和白面,經過道道工序、加工,葉酸鹽會減少90%,維生素E損失90%以上,維生素B5損失60%,鉻、錳、鐵、鈷、銅、鋅、鎂等礦物質的含量減少70%以上。由此,女性常吃精細的食品,會使得體內鈣質流失,導致骨質疏鬆,而缺乏維生素還會患上腳氣和便秘。荀大夫建議,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多吃五穀雜糧。
17.飯後立刻走,營養難吸收
「飯後百步走」是許多人的習慣,可荀大夫認為這樣做可能會讓體內營養流失。
這是因為飯後的食物,需要大量的血液來幫助消化器官運作,若立即運動或散步,則四肢血液量增加,相對地減少了胃腸的血液供應,影響了消化功能,不利於食物消化,使人體營養吸收受到影響。還有些人飯後喜歡立刻洗澡,皮膚毛細血管會擴張充血,進而使消化系統的血流量不足,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那麼,飯後何時能從事上述活動呢?據研究,食物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脂肪約為5小時,蛋白質約為2小時,糖類約為1小時。荀大夫建議,在飯後休息30分鍾至1小時後,再進行輕柔的活動。
㈡ 什麼原因會導致老年人營養不良在飲食上該如何調理
老年人平時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導致身體越來越虛弱,抵抗能力越來越差,更容易引起多種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正確的調理,才能夠讓老人的身體更加健康,遠離疾病的危害。但因為年齡比較大,所以有很多東西是需要掌握的,包括飲食控制和作息調整。那麼,什麼原因會導致老年人營養不良?高齡老人營養不良如何調理?
營養對於老年人至關重要,老年人出現營養不良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當老年人出現營養不良時應給予及時的營養支持和飲食調整,以糾正營養不良的情況。首先,可採取少吃多餐的辦法。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較差,1次吃太飽容易增加心臟負擔,而且無法有效吸收營養成分。因此增加進餐頻次,減少每餐食派枯絕物量十分必要,可每隔4-6h進食1次。其次,可改變飲食結構,增加動物蛋白和維生素的攝入,包括牛奶、雞蛋、雞鴨肉、魚類、蔬菜和水果。同時應兼顧葡萄糖的攝入,因為糖、敗洞蛋白質和維生素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元素。最後,老年人如果因為疾病導致無法經口進食,應及時給予胃管輔助進食或者給予靜脈營養支持。
㈢ 什麼因素容易導致老年人營養不良
具體來說導致老年人營養不良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一是疾病影響食慾所致。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不少疾病會乘虛而入。這些疾病對於老年人的營養狀況的影響通常是負面的。疾病所造成的營養不良會因熱量及營養需求增加而增加、再加上食慾、咀嚼、吞咽、消化或吸收營養的能力降低造成病情更形惡化,而營養不良也會使得病情變得更加復雜,包括:降低免疫力、傷口癒合遲緩、體重減輕、肌肉強度降低、身體對葯物的反應改變、混淆與喪失判斷絕源力。某些老年人的體重減輕是因為慢性疾病及長期缺乏食慾所造成,即使給予大量的營養投予亦無法恢復他們的營養狀況。
二是口腔功能退化所致。口腔及牙齒問題深深地影響著老年人的漏指飲食。口腔的問題包括:蛀牙、牙周病、干口症、缺牙、活動假牙不適、口腔軟組織疾病與疼痛。有口並搜態腔問題的老年人通常會排除那些不能咬、咀嚼、吞咽、甚至會刺激口腔疼痛的食物。當排除的食物愈多,就愈不容易得到足夠的營養,在惡性的循環下,營養不良的情況會使口腔環境變得更差。三是失能無法自理所致。當老年人有殘障、失能的情形時就會影響營養的攝取狀態。比如,肺氣腫會讓老年人失去自行離家購物,甚至是制備食物的能力,即使進食的能力依然存在。常見的老年人疾病有:關節炎、老年人痴呆症、心臟病、骨折、肺部疾病、帕金森氏症、中風等等。以上是幾個比較嚴重的疾病,不過,老年人身上許多小毛病加起來亦會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所以對於那些失能的老年人,我們要給予較完善的營養照顧,否則會增加他們營養不良的危險性。四是長期葯物影響所致。老年人通常有多種的慢性病所以會服用較多的葯物。長期服用多種要葯物會影響食慾及營養素吸收,如:維生素B6、B12、C、D、K、磷、鉀、鈣、鎂、鋅。營養不良會影響葯物的吸收、轉送、代謝、廓清等生理現象,所以如果老年人營養不良,葯物的吸收及代謝也會因此改變。
㈣ 老年人營養失衡的原因
很多的老年朋友們在生活中會出現營養失衡的情況了,一旦老年朋友們出現了營養失衡的情況,那麼會給身體的健康造成許多的不必要的麻煩,但是許多的朋友們對於營養失衡的原因不是非常的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一起詳細的看看。
緣由之一老年人不愛吃
老人味覺功能退化,經常沒胃口,導致吃不下薯困、吃不香。建議,老年人能量攝入量以每日1800—2000千卡為宜,吃得少就無法保證充足的營養。胃口不好的老人,要增加鋅的攝取,多吃瘦肉、魚、蛋、豆製品、核桃等。鋅參與味覺素的合成,能增強味蕾機能。味蕾對湯類食物比對固體食物敏感,可適當喝些菜湯,多吃蛋羹等。數祥念飯菜溫度要適宜,味蕾敏感的最佳溫度為20℃—25℃。所以我們老年朋友們在生活中就應該經常進行一些室外活動和鍛煉,這樣可以很好的增強我們人體的食慾,只有在生活中按時的食用一些美味的食物,那麼才能夠更好的預防老年人出現營養失衡的情況的。
緣由之二老年人吃不動
許多的老年朋友們腸胃並不是非常的好,並且在生活中更是經常會出現沒有食慾的情況了,這對於我們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是有著很大的危害的,還很可能會導致大家出現營養失衡的情況。由於老年人牙口不好,因而影響了營養的攝入。老人進餐應以流質(如牛奶、豆漿)、半流質(如稀飯、爛面條)、軟食(如發糕、饅頭、軟米飯)為主。食物宜軟而爛,多採用熬、燉、煮、燴、蒸、燒、燜等方法。菜盡量切碎,水果宜榨汁食用。粥,應當是牙齒不好老人的首選,因為其中可加入多種營養物質,極易消化吸收。此外,要少吃宴棗多餐。老年人要養成細嚼慢咽的飲食習慣,切忌囫圇吞棗。研究表明,細嚼慢咽的人比狼吞虎咽的人多吸收蛋白質13%、脂肪12%、纖維素43%。
相信我們大家通過上面的這些介紹,對於日常生活中導致老年人出現營養失衡的原因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了,我們可以知道,生活中導致我們老年朋友們出現營養失衡的原因也是非常多的,所以我們老年朋友們必須要做好預防工作。
㈤ 90歲老人營養流失是什麼原因
90歲老人營養流失是因為身體機能減退,吸收功能減弱造成的,也屬正常。要注意補充:
1.少量多餐。以點心補充營養
老年人由於咀嚼及吞咽能力都比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東西,而且進食時間又拖得很長。為了讓老年人每天都能攝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營養師建議,不妨讓老年入一天分5---6餐進食,在三次正餐之間另外准備一些簡便的點心,像是低脂牛奶泡餅干(或營養麥片)、低脂牛奶燕麥片,或是豆花、豆漿加蛋,也可以將切成小塊的水果或水果泥拌酸奶食用。
2.以豆製品取代部分動物蛋白質
老年人必須限制肉類的攝取量,一部分的蛋白質來源應該以豆類及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取代。老年人的飲食內容里,每餐正餐至少要包含170克質量好的蛋白質(如瘦肉、魚肉、蛋、豆腐等),素食者要由豆類及各種堅果類(花生、核桃、杏仁、腰果等)食物中獲取優質蛋白質。
3.主食加入蔬菜一起烹調
為了方便老年人咀嚼,盡量挑選質地比較軟的蔬菜,像是西紅柿、絲瓜、冬瓜、南瓜、茄子及綠葉菜的嫩葉等,切成小丁塊或是刨成細絲後再烹調。如果老人家平常以稀飯或湯面作為主食,每次可以加入1-2種蔬菜一起煮,以確保他們每天至少吃到500克的蔬菜。
4.每天吃350克水果
水果是常被老年人忽略的食物。一些質地軟的水果,如香蕉、西瓜、水蜜桃、木瓜、芒果、獼猴桃等都很適合老年人食用。可以把水果切成薄片或是以湯匙刮成水果泥食用。如果要打成果汁,必須注意控制分量,打汁時可以加些水稀釋。
5.補充維生素B
近年來的研究逐漸顯示,維生素B與老人易罹患的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白內障、腦部功能退化(認知、記憶力)及精神健康等都有相當密切的關聯。無論生病、服葯或是手術過後,都會造成維生素B大量流失,因此對於患病的老年人來說,需要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B。
沒有精加工的谷類及堅果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所以在為老年人准備三餐時,不妨加一些糙米、胚芽等和白米一起煮成稀飯,或者也可以將少量堅果放進攪拌機里打碎成粉,加到燕麥里一起煮成燕麥粥。
6.限制油脂攝取量
老年入攝取油脂要以植物油為主,避免肥肉、動物油脂(豬油、牛油),而且也要少用油炸的方式烹調食物。另外,甜點糕餅類的油脂含量也很高,盡量少讓老人家吃這一類的高脂肪零食。最好多元不飽和脂肪(如玉米油、葵花油)和單元不飽和脂肪(如橄欖油、花生油)輪流換著吃,這樣比較能均衡攝取各種脂肪酸。
7.少加鹽、味精、醬油,善用其他調味方法
味覺不敏感的老年人吃東西時常覺得索然無味,食物一端上來就猛加鹽,很容易吃進過量的鈉,埋下高血壓的隱患。
可以多利用一些具有濃烈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香菇、洋蔥,用來炒蛋或是煮湯、煮粥。利用白醋、水果醋、檸檬汁、橙汁或是菠蘿等各種果酸味,也可以變化食物的味道。一些中葯材,尤其像氣味濃厚的當歸、肉桂、五香、八角或者香甜的枸杞、紅棗等取代鹽或醬油,豐富的味道有助勾起老年人的食慾。
8.少吃辛辣食物
雖然辛辣香料能引起食慾,但是老年人吃多了這類食物,容易造成體內水分、電解質不平衡,出現口乾舌燥、火氣大、睡不好等症狀,所以少吃為宜。
9.白天多補充水分
因為擔心尿失禁或是夜間頻繁跑廁所,不少老年人整天不大喝水。其實應該鼓勵老人在白天多喝白開水,也可泡一些花草茶(盡量不放糖)變化口味,但是要少喝含糖飲料。晚餐之後,減少攝取水分,這樣就可以避免夜間上廁所、影響睡眠了。
10.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
老年人的個體差異很大,加上又長期服葯,所以每個人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素也大不相同。讓老年人每天服用一顆復合維生素補劑是最基本且安全的強化營養方法,尤其可以補充老年人特別需要的維生素 B、抗氧化維生素c及E、維持骨質的鈣、增強免疫力的鋅等。不要擅自服用高劑量的單一補充劑,尤其是脂溶性的維生素 A、D、E等,吃得過多會累積在體內,甚至引發毒性。
在影響老年人健康長壽的諸多因素中,合理營養是極其重要的因素之一。專家對老年人的健康飲食提出了如下原則:
膳食結構宜葷素雜食,以素為主。
㈥ 老年人常常伴有營養不良,多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所以想要對抗疾病,必須通過調理脾胃,改善全身的營善狀況,增強身體抵抗力,從而獲得良好效果。日常生活中多吃健脾、助消化食物,有利於更好吸收,改善肌肉營不良的狀況。
從中醫學角度來講,中醫專家認為進行性肌營養不良主要是因父母腎氣不足,小兒稟受父母精氣不足導致成為此病的原因。主要是以骨骼肌的無力,萎縮為其主要特徵。在《內經》里講到″肝病則四肢不用",這就說明肝陰之虛,肝腎陰虧,不能需潤筋脈而出現肢體無力,陰虛日久可致肝陽上亢,肝陽化風,風動則搖,所以患者的走路姿勢像鴨步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