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祭祀死者的頭七,三七,五七,七七怎麼算
日,部分地區習俗是在七月十四日這一天,在民間傳說中,中元節這一天鬼門關大開,死去的人會在這一天來人間游盪,所以,在中元節這一天,大部分地區都有燒香祭祖、上墳掃墓的習俗,中元節是一個以祭祀鬼魂為主的節日,是我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關於祭祀亡魂,在我國民間,還有頭七這一喪殯習俗,頭七也是非常受重視的一個習俗。
頭七日子是怎麼計算的提前一天嗎
頭七是一種喪殯習俗,通常是指人去世後的第七天,從人去世的那一天開始算起,據說,死者的亡魂會在去世後的第七天回家,家人需要為亡魂准備一頓飯菜,也就是離世後的最後一頓飯,吃完這頓飯,亡魂才會離開人間,進入輪回轉世。
頭七有什麼講究和禁忌
在有的地方習俗中,在頭七這一天,家人給亡魂准備好飯菜之後一定要迴避,據說要躲在被子里,不能讓亡魂看見,否則亡魂會留戀人間不開離開,沒有辦法投胎轉世,也有的地方習俗中,認為死者的亡魂會在頭七的子時回家,而家人應該在家中燒一個梯子形狀的東西,讓死者的亡魂能夠順著這把天梯去到天堂。
關於頭七的禁忌,一般是不建議在頭七這天為了一些瑣事爭吵,這樣會讓亡魂記掛不肯離去;再就是頭七這一天不要去墳地祭拜,否則會對活著的人、對後代不利;家中若有坐月子的一定要提前迴避,避免與亡魂沖撞。
頭七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喪殯習俗,信則有不信則無,逝者已矣,這些凡人的習俗只不過是活著的人的心理慰藉而已。
Ⅱ 祭祀死者的頭七、三七、五七、七七怎麼算
老人死後,兒孫為表示哀悼』,直系子孫、媳婦,要每人做一孝衫、孝鞋、孝帽、直穿至謝孝日。葬後三日為「祭墳」,七日為「小期」,二十一天為「三期」(也稱「三七」),三十五天為「五期」,四十九天為「斷七」。
早在南北朝時已見有關記載,《北史·胡國珍傳》:「國珍年雖篤老,而雅佛法」,及薨,「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北齊書·孫靈暉傳》:「從(南陽王)綽死後,每至七日及百日終,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
Ⅲ 老人去世三七怎樣過
每個地方習俗不一樣
Ⅳ 三七都要准備什麼祭品
三七祭奠貢品,要考慮宗教信仰因素、民族習俗、當地習俗。需要買饅頭、香、水果等。其中,上貢,饅頭是必不可少的。
祭奠逝者,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具有悠久歷史。包括:燒七、燒三七、燒五七、燒百天、燒周、燒三周。燒七、燒周,燒單不少雙。
Ⅳ 三七燒紙有什麼講究
三七燒紙有什麼講究呢?
我們都知道的是,人死後是有在三七和五七燒紙的講究的,而千萬別小看這個燒三七和五七,不光說法多多,也不能亂燒哦。
「頭七」是中國人的喪葬習俗,根據逝者死去的時間,再加以天乾地支算出來的時間,一般認為是人去世後的第七日。
此後每七天一祭,依次類推,「三七」即逝後的第二十一天,「五七」即逝後的第三十五天,「七七」即逝後的四十九天,至此結束。
三七五七是民間常見的祭奠習俗。其大致內容是:人死後,親屬每七天設齋會奠祭(或稱追薦)一次,前後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民間俗信對此尚有種種講究,如第一個「七」稱頭七,例由兒子為亡父(母)設木主焚紙錢,延請和尚誦經;二七則請道士還受生經;三七、四七俗稱「散七」,可由外甥、侄輩來做。
五七倍受重視,另有「回煞」儀式;六七由女兒備酒飯,無女則由侄女;七七稱「斷七」,由喪家供奉酒菜祭奠,並誦經除靈等。
事實上,做七習俗並不是儒家所倡導的傳統喪葬禮俗的內容。有關做七習俗的來源及其信仰內涵等問題,至今聚論紛紜,尚無定論。
但是地方會有不同風俗,最好結合當地的風俗再行祭奠。
餘下六」七「的祭奠之法是:
「二七」,祭禮從簡,這天,家人備酒饌,供羹飯祭奠,燒紙楮,請道士誦經等。
「三七」,亦稱「散七」,這夜,孝子擎香火,到三岔路口呼喊亡人姓名或稱謂,或上墳焚香接亡靈回家,家中設奠。
「四七」,祭禮從簡,這天,家人備酒饌、供羹飯、焚紙楮進行祭奠。
「五七」,在七七中,五七祭儀尤重,這天,喪家舉行祭奠,焚楮燒紙,請僧人、道士放焰口。親友也攜紙錢、錫箔元寶(也有送現金)助祭,喪家要辦酒席招待。
有的扎紙扎,焚祭亡靈,紙扎有樓閣房宅,內置錫箔元寶;有金山、銀山,山上飾草木鳥獸,祭禮時,將這些紙扎拿到墓前焚化。有的這天出嫁女兒挑酒食回娘家祭奠?
「上望」是指在死者去世的第6天午夜,即第7天的凌晨,家裡人舉行哭祭的儀式,白天要燒「頭七」,以後每隔七天祭祀一次,直到「七七」。
還有人認為做七習俗源自先秦時代的「魂魄聚散說」:人之初生,以七日為臘,一臘而一魄成,故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死以七日為忌,一忌而一魄散,故人死四十九日而七魄散,做七的意義就是祭送死者。
此外如天以陰陽二氣及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生萬物,謂「七政」,人得陰陽、五常而有「七情」,故天之道惟七,人之氣亦惟七。
以及《易·系·復》曰「七日來復」,《禮記·檀弓上》日「水漿不入口者七日」,都是本此道理而來,也都是後世做七習俗的信仰內涵所在。
以上就是三七燒紙有什麼講究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Ⅵ 三七怎麼祭奠
「三七」,亦稱「散七」,這夜,孝子擎香火,到三岔路口呼喊亡人姓名或稱謂,或上墳焚香接亡靈回家,家中設奠。
這個各個地方的風俗是不一樣的,你應該找家裡的老人問問,他們都懂的。 老人埋在哪裡就按照哪裡的風俗辦。
Ⅶ 親人去世三七如何祭奠
去燒紙啊,要披麻戴孝的
Ⅷ 老人去世三七燒什麼
「燒七」就是從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為一個祭日,稱為「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計49天。民間傳說人有三魂七魄,死後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盡,七滿魄盡,所以要過「七期」和三周年。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死者從去世之後,在49天內,每隔七天閻王要審問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稱「過七災」。在燒七時,喪家要在大門口掛白紙燈籠,表示家有重孝。頭七在家設靈牌,焚香明燭,供獻酒餚祭奠,下餘六七都到墳地化紙錢。一般以一、三、五等單七祭札較隆重,親友皆至,孝子要哭靈;二、四、六等雙七,親友不來。孝子只燒紙、不哭靈,稱為「空七」。尤以「三七」和「末七」最重要,每逢這兩個「七」日,親友都要到墳上燒紙祭奠,孝子也要大哭一場。「末七」又稱「盡七」,喪家大都要誦經禮懺,親友也要送冥幣、香、紙、大蠟、金銀斗等祭奠。祭奠的東西一般為逝者生前愛吃的東西,比如如果老人生前有抽煙、
喝酒要准備這些東西。
Ⅸ 家中老人去逝,三七有什麼講究
家中老者去逝,三七要去墓地祭奠一番,寄託長者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