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村老人養老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人口結構老化、社會保障制度滯後等社會歷史原因的影響,邁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農村,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 養老問題。針對農村老年人的社會生活狀況,筆者對江蘇省豐縣大沙河鎮楊集村的農戶和老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和訪談。楊集村是江蘇省西北 部的一個行政村,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全村總人口3 560人,人均耕地約0.04467公頃(0.67畝)。由於這里屬黃泛區沖積平原, 土壤多為砂土,耕地適用於果樹種植,村民的全部農業收入依賴於果樹種植。由於果品收入遠遠高於糧食收入,所以楊集村所在的大沙河鎮成 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鄉鎮。
(二)農民老人的生活照顧問題
誰來照顧年邁的農村老年人,在現實中成為了農村養老過程中一個重要話題。農村老年人的贍養問題,並不單純地指在老年人躺在病床上 或不能自理時的照顧,而是包括老年人全部的生活過程。對於老年人來說,衣食住行、精神情感等方面的噓寒問暖勝過錢財物質的供給。
然 而,改革開放後的農村雖然脫離了貧困狀態,但在較多的地方僅僅是達到了溫飽水平。市場經濟沖擊、物價上漲、收入增長緩慢等生產生活的 壓力使每位農村勞動力不得不把時間全用在農活和出門打工上。能夠守望子孫、得到子女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成為了農村老人的一個奢望。許多 農村勞動力不得不或經商做生意、或外出打工掙錢,才能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婚嫁費用以及家庭的日常開支。
而農村勞動力外出營生的工 作,如運輸、加工、建築、修理製造等行業,一般都是工作時間比較長,勞動強度比較大,造成與家中老年人的長時間分離。例如,張某YJC —L,男性,47歲,是一個典型的農村勞動力,在山東從事建築行業,每次出去打工3~4個月,每年累計打工時間9個月左右。果樹農忙時回家 料理果樹,果品收獲後為賣得好價錢而親自四處營銷。
因此,無論在外打工還是在家營生,很少有時間陪伴、照顧年邁的父母。妻子YJC— M,48歲,農忙時從事農業生產,農閑時在本地一些加工企業兼職打工賺取一些收入,供養兩個孩子在外住宿上學。一對老人平時自己照顧自 己,除非重病在床,兒女們請假回家或中斷打工來照顧老人,否則,老人也不會同意他們留在家裡照顧自己。
『貳』 農村老年人的社保到底該怎樣辦理
中國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問題
一、現階段國家對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4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三條:「國家和社會應當採取措施,健全對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第二十條國家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社會保障法(草案)除了一句:「全復蓋」外。就什麼都看不見了,對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保障隻字未提。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倒退。這個草案的出台不僅是違反憲法,而且是違反國家國際法規的。如1933年國際勞動組織就把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殘疾保險和遺囑保險納入條約范圍。這也說明,那些高喊與國際接軌的部門在這些問題上就不出聲了。
原來我們國家都有社會保障政策的,只是那些政策是與農民無關,與農村老年人無緣的,原來的社會保障政策只是保障的有錢人,只是保障的既得利益者,與弱勢群體、農民、農村老年人是完全不沾邊的,也是違反憲法和法律的做法。
最近,各地出台了一些五花百門的城鄉社會保險規定,都是把農民和農村老年人排除在外的,特別是對於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忘記了。最奇怪的是最近出台的農村參戰軍人參加社會保的規定,也是明文規定超過60歲的老退伍軍人不能參加社保,還規定要工體工商戶才能參加,害得一些人只好高價去辦理營業執照(當然是應付的)。能參加的人是占很少,我們不能不懷疑出台這樣的政策是為什麼,在制定這種政策的時候,本來就知道這些參戰人員現在大都超過60歲了,制定者們還是要出台這樣的有名無實的政策。例如我鎮的越戰老兵廖玉輝、何宗友、劉元成、熊華六等都因超過60歲參加不了社會保險。這些政策無不是歧視農民和歧視農村老年人的表現。
在我縣2000年的社會保障上,有航運企業老年退休人員辦理社會保障,只要向社保局每人交8500元,每月可320元,照這樣的辦法,只要二年多就領完自己交納的錢。又在今年我地向家壩庫區移民的政策,失地農村老年人,把自己的國家耕地補償款3萬元上交社會保險局,每月只能領190元,算出來的數據要十三年二個月能領完自己交納的錢。是企業工人要二年多領完自己交納的錢,是農民就要十三年二個月才領完自己交納的錢。企業工人只交納8500元,農民就要交納30000元。這就是城鄉差別。這就是工農差別,這就是社保局制定的違反憲法和法律的政策。這也是同命不同價的翻版。從這個失地農民和企業職工的繳費和領取比例是企業員工是農民的四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好在四川珙縣正在推行新的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辦法,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只要一次性繳納4800元錢,在交納100元的手續費,每月可領100元到死為止。這個繳費和領取的比例比我縣失地老年農民要13年多領完要好一點。但是,一刀切的方法有待研究。應該「多繳多領」更符合事實。根據物價的高漲看來,每月這100元是有很大的不足。違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把老年人應該從60歲起自作主張的提高到65歲。這也是與法律規定沖突的。
還有一個社保政策是個體工商戶可以參加社會保險,而農民不能參加,這也就是明顯的只照顧有錢的人,而把無錢無勢的農民再次踏入人間地域也是違反憲法和法律的。這就明顯的要農民在工商局高價買一張營業執照(本來就是假的),到社會保險局交錢辦社會保險(有事實依據)。
我地已有集體職工下崗人員購買社會保險,凡六十歲以下的,每人連滯納金交四五萬元,滿六十歲起每月領取一千一百多元,只要三年多領完所交納的錢。
有些地方設計的老年農民參加社保是一次性交費,但是每月只領100元,這一百元是拿錢去買來的,100百元能做什麼?農村的低保每人都是150元了,那還是無償的發放的。
09年,6月25日,國務院消息說「農村新型社會保險在全國百分之十的地方試點」。好在總開始試點了。有百利無一害的事,是越早越好。
好在有些人早就在不斷為農民和農村老年人呼籲:
08年11月7日國務院總理張德江說:「各級政府應在完善社保體制中發揮主導作用,進一步利用社保在分配和保障基本生活的功能,提高消費需求,促進經經濟發展」。
08年11月7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王金祥說:「發展社保事業刺激消費擴大內需」。
08年10月27日經濟學家厲以寧說:「最低生活保障有助於擴大內需」。
09年5月21日法學碩士吳國濱說:「農村社保是抵禦金融海嘯的基石」。
2009年06月19日17:14人民政協報政協常委張維慶「實現社會保險的低標准、全覆蓋,當前來看資金問題不是第一位的,關鍵是我們有沒有決心去實現這個目標。」
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無社會保障的困境
根據國家統計:我國有60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一億多,佔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多,並且還在不斷增加。全國政協委員孫貴寶說:到本世紀中葉前,農村老年人達4億,佔中國人口三分之一,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
因農村老年人沒有社會保障,有一部分人有存款,不敢消費。我兩夫妻都是65歲以上老年人,四兒女在外,我們在家要種二十多畝的承包地,還要喂豬、雞等。有一些錢都是為無勞力時准備的,因無保障,只有勞動到咽氣時為止。
我鎮新春村的彭華山,93歲了還要下地幹活,還要擔糞上山種糧食。
我縣新市鎮天宮村楊德雲夫婦都七十多歲,兒媳在外打工,家中承包地要種,孫子要管,98歲的老父要供養。
我鎮民主村趙成壽兩夫婦都80多歲,兒女外出打工,老兩口在家帶四個孫子,還要在家勞動生產,那就是養大兒女還要養孫子。
我鎮新江村王德夫老兩口在家,種地種菜,還要挑菜上街賣。在家還要看管兩個孫兒。上還要撫養80多的老母。自己有積蓄,要出錢買社會保險無望。
以上的農村老年人問題不勝枚舉。
比起有些老年人有社會保險,有退休金,飯後釣魚、打麻將還嗎娘。是天大的差別!
我們農村現在的養老方式有幾種,只佔農村老年人的少數:有夫妻一方養老,這就是一方有退休或者養老金,雙方就用一個人的錢養老;社會養老,養老院,吃低保,這是少數,只佔農村老年人的百分之一二;兒女養老,這是不穩定的,兒女有錢多給,少錢就少給,要自己勞動生產補助。有些子女把父母接進城,兒女有穩定工作的要住長久一點,否則就因各種原因隨時回家。這些隨父母進城的老年人與城裡有收入的老年人是不合群的。城裡的老年人都是說的工資多少,農村去的老年人只有埋怨命生得不好。有的打工子女接父母進城看管孩子,做家務事。與社會無有交往,只是隨打工的需要隨時搬家。因戶口的限制,等子女把城市建好後就回家。
有子女多的,在孝道方面的問題,把老年人喂「轉轉牛」對待,這在農村不少。還有很多啃老、厭老、棄老、虐老的事情太多,這在很多案件中可以看出,這些情況無不與農村老年人問題沒有解決好有一定的關系。
我們時常誇耀說我們的國家在經濟上、建設上,短時間就完成外國幾十年的速度,但是我們從不拿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與外國人比。
農民和農村老年人對國家的貢獻
革命戰爭中,在農民在打戰幹革命,在抗日戰爭中,我們四川就有三百多萬川軍在抗日,這三百多萬川軍都是農民;解放戰爭中,也是無數的農民在浴血奮戰;在對印反擊戰和對越戰爭中,那裡不是農民的兒子在奮戰:到現在的國防建設中哪裡不是農民子弟兵。可是,社保政策的制定者們都忘得一干二凈。
在國家建設中,修公路、修鐵路、架橋梁、建工廠、建城市、修水利哪裡離開了農民,哪裡不是農民是主力軍。農民們不但要出力,很多還是無償的,這些工程沒有農民能行嗎?我們今天的幸福不是農民的勞動和出錢出力能辦到嗎?我們就曾經無償的修工路、學校、政府辦公室、電站、供銷社、醫院等。農民的汗就這樣白流了嗎?農民的錢就這樣白花了嗎?要知道,在那幾年的災害面前,農民是勒緊褲腰帶、是以生命的代價去搞農業和工業的。那時餓死的人是農民,而不是現在有保障的城市人。
農民在長期的時間里,向國家無償的交納農業稅,這也是世界少有的;強行要農民低價向城市交納糧食、豬肉、棉花、糖、油、茶等,農民的貢獻還少了嗎?
改革開放後的前幾年還好,農民在解決溫飽後,亂收費就在農村大行其道,農村的亂收費,有一部門進了他們的腰包,有一部分是修建了城市的部門。例如工商、國土、計生、供電等部門的辦公樓,要是沒有對農民的亂收費和亂罰款,能有今天的高樓大廈嗎?
農民和農村老年人只要有一口氣都要向國家和社會作貢獻。例如今年5月在我鎮新春村6組集資修公路,連80多歲的老人都要交一份。每人交1250元,有一家8個人的就集資了一萬多元。要知道,修公路,不止是農民自己有益,國家的產品下鄉如汽車、摩托車都會多賣幾台。還有新春村7組每人還要集資1600多元。國家的給種糧農民的直補還不貼不了這些集資款。更有我鎮金鴨村三組周家,自己兩口子近七十,還要供養95歲的老娘,95歲老娘還要為集體和國家作貢獻,今年農村公路出資還有老娘一份,每人出300多元少不了一份。
有統計顯示:新華網06年12月31日消息:「全國通過取消農業稅每年減輕農民負擔1200億元」,這也反證明農民每年要向國家多貢獻1200億元。這個數字還少了嗎?
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農村經濟司杜鷹說:有學者統計,從78年到2003年的25年裡,低價從農民手中拿走了2萬億元人民幣。
06年9月16日教授喬新生文章:79年以來,國家和城市從農村集體土地的轉讓中積累了9萬億元的資產。
以上的兩組數據還沒有統計部門在農村的亂收費和亂罰款,還沒有統計出農民工在城市以低工資出賣勞力的數據。這當然是一個很大的天文數字。工業反哺農業,多吁少取是政府官員的口號。多少年來只是說說而也。
解決農民社保和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就無辦法了嗎??
一提到農民社會保障和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個個政府部門都說無錢辦理,個個都把頭搖得象潑浪鼓。事實如何?
1、農村老年人辦理社會保障,是一次性的交費辦理,所交費用要幾年才能領完,也就是前幾年國家是將交納的保費分期付給參保人,這前幾年國家是不會投入的。參保人不斷的投入維持社保機構的運轉。國家的投入要後後幾年的事。難在後面。後面因為國家經濟不斷的好轉,不存在資金的問題。
2、分級別交納,實行「多交多領」「少交少領」;歲數大的少交,因為這些人領取的時間短;歲數小的多交,因為他們領取的時間長一點。制定一個合理的辦法,照顧到大多數人的情況。根據自願原則分期分批辦理。自己繳費,國家補助。例如全國老年人一億多的十分之二能繳費,每人繳費3萬,就是6千萬。前幾年國家是不會補貼的,因為每人繳的費要幾年後才能領完。不斷有人繳進來。不斷有人領出去。就象公共汽車一樣,車箱里紿終滿員。社保機構還可用保費去投資有結余。加上幾年後國家經濟在一好轉。資金問題就更不大了。
3、壓縮公款吃喝、公車消費、公款旅遊,這三公現象是廣大群眾深惡痛絕的毒瘤,是社會的公害,也是政府說要根治的。現在是越來越猖狂。據新華網08年5月23日消息:99年公費出國財政費3000億元、04年公車消費4085億元、公款吃喝2000億元。每年這三公消費在一萬億元。只要把這部分壓縮一點就夠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了。
4、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納稅人的錢,被政府官員拿去搞他自己的表面、政績、形象。為了他自己官位和利益,不惜在政績和形象上下工夫。在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民生工程上不想花錢。不想出力,例如安徽阜陽的白宮政府辦公大樓的腐敗案就能說明問題。例如雲南綏江縣是一個貧困縣,是向家壩庫區,是停建區域。但是政府大院即從沒有停建。縣府大院是在停建通知後修建的,最奇怪的是今年的7月分,說要在綏江召開一個移民會議,有雲南省政府的人參加,為了形象和政績馬上在5月到6月在新建政府大院的前面又違法修建一個會場,花掉二百多萬元。要知道,綏江縣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還沒有搞。民生工程不搞去搞一個只要幾年就被水庫淹掉的官員享受的無益的事情。被這些部門和官員浪費的錢財用於搞社會保障是可以的。以至於05年9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文章認為:「政績工程正成權貴經濟,資金浪費損失4000億元以上」。據新華網貴陽9月25日文章:據建設部官員披露,約五分之一的城鎮建設存在「形象工程」。這五分這一的政府都自己的形象看重,而不關心民生工程,說明我們的政府眼睛只看上,只看自己,而很少看到廣大農村,廣大農民,更不關心農民和農村老年的社會保障問題。
5、壓縮財政開支,財政開支是一個無底洞。全國政協委員馮培恩在07年3月12日說:「中國人均負擔行政費用20年增加23倍」。我們的社會保障增加了多少?07年2月17日財政部長金人慶說:「最不想買單的是增長最快的行政費用」。這說明行政費用的過快增長和社會保障費用的增長是不適應的。
6、減少國有企業的過高工資和紅利也能解決農民和農村老年的社會保障問題。例如平安保險領導人馬鳴哲一個人有6600萬元的工資,加上幾千個國企高管也都壓縮一部分出來,這個農民的事情就好辦了。恐怕還有更多的馬鳴哲的高薪沒有人去管理。因為他們拿的納稅人的錢,而納稅人又無權利參與管理。參與制定政策。所以,百姓隻眼睜睜看他們吃得流油而無能為力。
7、清查一些部門的小金庫,有很多部門把納稅人的錢用於賬外開銷,這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只要認真清查,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不難解決。
8、加強反腐敗,前些年眾所周知的統計數字外逃的貪官就帶走我們國家500億美元。這些錢用於農村的問題完全可以的了。這說明我們的制度有重大的問題,眼看貪官把錢貪下去而搞農民的事總說無錢。連最高人民法院的副院長都有4億多元的問題,不能不是一個天大的玩笑。加強反腐後,納稅人的錢就用在民生工程上了,少被貪污了。
9、我們國家購買有風險的美國國債8000億美元。還要買歐500億美元,少買一點就夠我們國家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事情了。或者先把我們自己國內的事情,把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事情搞好,有錢再去外國投資也不晚。
10、在設計老年人社會保障資金的繳納和領取的比例上,一定不能違反憲法,以農民的國民待遇,平等待遇。不能搞城市和農村兩種辦法,人為的拉大城鄉差別。如果說就象我前面舉例的我地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與城市的繳費和領取比例相差四倍多的怪事,
總之,只要真正想到農民,事情就好把,相反就難辦。
11、一說到農民的社會保障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事情,總有人說「沒有錢辦理」「是一個系統大工程,要慢慢來」「要多方論證,要試點」等等消極的主張。但是政府部門提高自己享受的公車一樣,幾個人就把公車的消費從一般的車提高到寶馬一樣。只要政府部門像對待自己增加工資一樣,只要政府部門像漲自己的補貼一樣,政府部門用這樣的速度來辦理,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問題就不難辦理了。
11、據銀監委最新披露:國資商業銀行董事長、副董事長、行長、副行長、總經理等高層,二OO六年、二OO七年、二OO八年,三年,有37家銀行122名高管的年薪酬在1千萬元以上至4千七百七十多萬元。享有4千萬元以上超級年薪酬的分別是9家銀行的15名高管。這九家銀行是浦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上海銀行、廣東發展銀行、興業銀行、淅江銀行、廣東省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這些高管門少一點薪酬,農村搞好了,經濟發達了,自然的薪酬也就增加了。
12、來調節,稅收是一種平衡和減少差別的辦理,提早開征一些稅種,如已提到議事日程上的房產稅也是一個好辦法。開征一個房產稅完全能解決社會保障問題。最近國家已調高煙草稅和酒類消費稅也能解決。
13、最近國家規定社保部門增持國有股的十分之一,也是一大筆資金。這些來源用於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完全沒有問題。
14、加強反腐敗,減少腐敗。不要把我們有限的資金被腐敗分子貪污了,把錢用在民生工程上,用在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上。據材料顯示中國:近2萬貪官外逃攜款8千億元。光是外逃的都有8千億,沒有外逃的又有多少?這些不是解決社保金的資源嗎?為什麼天天喊反腐敗而腐敗是越反越多呢?這不值得我們反思嗎?又有報道說,光是深圳市長許宗衡落馬後,就有一百多貪官外逃,光是資金就帶走100多億元。這種案件為何不去防範?只要用心去反腐敗,這些外逃資金用於民生工程,用於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是用不完的。
搞好農民和農村老年人的社會保障有無好處?
1、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有了社會保障,老年人生活無憂慮,子女無掛念,更好的工作打工。對國家,體現了共產黨和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人民擁護。在國際上得到支持,減少一些國家對我們國家在人權方面的指責和刁難。這是一個兩權其美的好辦法。
2、有利於擴大內需,增加消費。這個道理很多官員不理解,他們總以為我國家出錢是吃虧的一方。農村老年人繳納社保資金是一次性的,如農村老年人有一億人,有二成的人繳納,每人一次性交3萬,二千萬人一次性就交了6000億元。領取是分期領走。社會機構就象公共汽車一樣,始終是滿員運行的。社保機構還可把社保資金用於投資收益,困難有多少?
老年人因無保障,有錢只有存起來,不敢消費。這是公認的事實。只要把存款用於購買社會保險後,每月都在領取的養老金,來源有保障。存款就少,消費就增多。存款和領取的養老金同樣是自己的錢,有保障了老年人就放心的消費,這不是擴大內需是什麼?再說,現在的存款利息低,存款的人根本不劃算,用於這種對國家和老年人兩權其美的事為何不可?
3、有利於家庭和目相處,老年人有了社會保障,子女孝順的多了,改變父母和子女的關系有極大的好處。
4、有利於計劃生育,中國人幾千年的養兒防老的傳統,就是無社會保障的結果,只要對於老年人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農民無後顧之憂,什麼超生的、重男輕女的現象就大大改觀。
5、有利於農村土地的流轉,現在的情況是農村老年人在家死守承包地,子女在外工作,兩邊都不放心,老年人在家的承包在也因年老體弱做不好,因為生活無保障又不敢轉包。對於土地沒有發揮地力,老年人也無力耕種。只要有了保障,土地流轉就容易多了。
6、逐步減輕城鄉差別。據中國社科院09年6月15日在京發布的《中國城市藍皮書》稱,「截至2008年末,我國城鎮人口已達6.07億,城鎮化率已達到45.7%。而中國城鄉收入差距在4至6倍左右,而去年全國城鄉收入比為3.31,2000年城鄉收入比只有2.79。城鄉收入差距近幾年持續走高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們的國家就是以消滅城鄉差別而自豪的,為何城鄉差別還要擴大。這應該是政府部門應著手解決的問題了,其中,把農民和農村社會保障問題搞好就是一項好事。2009-06-25政協委員蔡繼明說,中國權威部門的一份報告顯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財富,財富集中度高於美國。一份報告指出,在超過1億元以上的富豪當中,有2932人是高乾子女。他們占據了億元戶的91%,擁有資產20450餘億元。請政府部門不要忘記還有廣大的農民和農村老年人還沒有社會保障呢?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如何應對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
思想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老齡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隨時聽取老齡工作情況匯報,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發揮縣級老齡工作機構作用,明確職責任務,配強工作人員,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綜合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鄉鎮配備老齡工作專職幹部,村、社區設老年協會,確保老齡工作任務落實到基層。把農村老齡事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解決老齡人口、貧困老齡人口問題時,應適當給予財力傾斜支持。
健全養老保障體系,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全面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農村貧困老人全部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范圍,確保其基本生活。推行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完善「家庭、集體、社會、國家」四位一體的養老機制,使養老保障覆蓋全社會,實現老有所養。全面落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和醫療救助制度,適當提高老年人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實現病有所醫。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硬體設施建設。制定出台更多的優惠政策,加大對老齡事業的資金投入,堅持「政府搭台、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原則,與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相結合,大力建設農村養老服務機構,逐步實施老年服務項目,完善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著力創造溫馨和諧的養老環境。
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提升養老服務水平。以居家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機構養老為補充,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採取國家、集體、企業、個人等多渠道籌資,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投資開發老年服務設施和老年服務業。大力發展家政照料、老年人互助、醫療保健、護理康復、精神慰藉等服務項目,實行有償、低償或無償服務。加強老年生活產品的組織生產,建立老年生活產品專供市場,不斷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服務需求。
發展老年文化事業,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積極探索發展農村老年人文化事業的新思路、新方法,把老年文化事業納入全民教育和文化事業發展規劃,在政策上加強引導和鼓勵,建立健全適應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的教育體系。切實加強老年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開展老年人文體活動與農民生產、生活相結合,與增收致富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全面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肆』 農村的老年人,要如何過自己的晚年生活
農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就沒有城市那麼輕松自在了,他們到了晚年,基本就不怎麼出門了早上早早的起來自己煮飯吃,然後白天坐在院子裡面曬曬太陽,身體好的,可能會出去種點菜自己吃。因為農村老人,只要自己還能動,還能煮飯種菜,都會自己照顧自己,一日兩餐也都不用麻煩別人,因為老人的生活作息吃飯時間,跟兒子家都有很多不同,雖然跟兒子生活在一起,但是他能經常是要出去幹活,吃飯時而早時而晚,老人是等不得,也就只有自己煮飯吃了。
『伍』 人口老齡化日漸嚴重,我們應該怎樣幫助老年人
由於我國曾經實施計劃生育導致新生兒是非常少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老人卻越來越多了,現在我國社會漸漸的走入了老齡化社會。在這種情況下老人是我們應該值得關注的一個群體,由於他們自身沒有了工作能力需要被人照顧,所以就會導致很多問題的產生。比如年輕子女需要去進行工作,無法無法經常的去陪伴老人,有人就會選擇將老人寄託在養老院里進行修養,老人其實一直自己生活是非常孤獨的,所以我認為這也是對老人的一種殘忍,其實在城裡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然而在農村這種現象是很少的,因為農村一般都會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面每天都能和老人在一塊生活。那麼如果你是居在城鎮里的人,我們應該如何幫助老年人呢?下面我來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盡量不讓老人去養老院首先我認為如果自己的情況不到迫不得已一定不要讓老人去養老院,因為那樣對於老人來說是極大的傷害,自己可以雇一個保姆在家裡照顧老人,這樣能夠讓老人感覺到在家裡的溫暖而不是冷冰冰的養老院,即便那裡也有很多的夥伴但是沒有親人。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走到這一步。
『陸』 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現狀以及社會工作如何介入
農村老年人現在的生活非常孤單,沒有退休金,沒有收入,兒女也不在身邊,社會工作應該多給予關懷。
『柒』 如何加強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
一、寧波農村老年人協會發展回顧 寧波農村出現老年人協會是在1988年。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農村老年人協會從小到大,規模不斷壯大。目前,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了老年人協會,農村老年人入會率達到80%以上。老年人協會已經成為農村中一個具有相當影響力,不可小看的群眾性組織。 農村老年人協會的出現和壯大,有其歷史和客觀原因。首先,它適應了時代發展地需要。隨著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經商、辦企業增多,客觀加劇了農村人口的老齡化,在不少村中留守人員中,老年人成為絕對主角。這給農村老年人的贍養、照料、精神慰藉等帶來了許多問題。農村老年人迫切需要有一個組織來為自己說話,替自己撐腰,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農村老年人對組建老年人協會意識和熱情很高。其次,它適應了老齡工作的需盯。由於寧波老齡工作起步較晚(如果從1986年寧波市老齡問題委員會成立算起,也就20年),基層老齡工作的組織網路十分不健全,特別在老齡委成立的初期,農村老齡工作基層組織幾乎空白。而農村老年人協會的出現,正好為我們開展農村老齡工作台有了一個可以借肋的「腳「。正國為如此,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寧波大力推進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並始終將老年人協會作為農村老齡工作的組織基礎和依靠的力量。 寧波農村老年人協會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1989年以前為自發階段。隨著農村人口日趨老齡化,老年人協會這一新生事物在農村自發誕生;1990-1996年為推進階段,在各級黨政部門的領導、組織和支持下,農村老年人協會數量和規模得到迅速發展,大多數行政村都先後成立了老年人協會;1997年以後為規范建設階段。寧波市老齡委於1997年下發了《關於開展創建規范化老年人協會活動的通知》,制定了規范化老年人協會標准。浙江省老齡委在1998/年下發了《浙江省基層老年人協會 規則》和《浙江省基層老年人協會規范化建設標准》,拉開了寧波農村老年人協會規范化建設的序幕。各縣(市)、區老齡工作部門認真按照規范建設標准,結合當地實際,指導基層做好協會建設,涌現出了一大批作用發揮好,老年人信得過的規范化老年人協會。農村老年人協會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圍繞村兩委會中心任務做了大量協助工作台。絕大多數農村老年人協會能自覺接受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簡稱村兩委會)的領導,圍繞村兩委會的中心工作開展活動,充分利用老年人的自身優勢、積極、主動配合村幹部開展計劃生育、禁賭禁毒、移風易俗等宣傳,參與村裡民事調解、維護村容整潔和社會治安、關心教育下一代等工作,還積極向村兩委會獻計獻策,成為了村兩委會的得力助手。特別像前幾年的殯葬改革、「非典」和禽流感防治,近幾年的村委選舉、土地徵用等專項中心工作中,村老年人協會配合村兩委會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起到了拾遺補缺的作用,維護了農村的穩定,促進了農村工作的順利開展,得到了各級黨政和社會各界的肯定。 (二)在提高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上做了大量服務工作。農村老年人協會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老年人互助互幫。特別在對貧困老年人的扶貧幫困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許多農村老年人協會將孤寡老人、殘疾老人、高齡老人和其他有特殊困難的老人作為重點服務對象,經常走訪看望,及時向村兩委會反映情況,並積極向社夫募捐或動員老年會員捐款捐物、結對幫扶,給予困難老人必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大多數農村老年人協會還建立了老年人生病、遇災、生日時上門慰問制度,讓老年人感受到組織的溫暖。此外,一些村農村老年人協會在村兩委會的支持下,通過創辦種植業、養殖業等老年經濟實體,開辦諸如碗筷餐具出租、花圈加工銷售、村級菜場管理、環境衛生保潔等有償服務,組織低齡健康農村老年人參與經濟收入,在為老年人協會積累活動經費的同時,也為老年人自身增加了經濟收入,提高了生吞活水平。 (三)在維護農村老年人合法權益上做了大量調解工作。由於目前大部分農村的養老主要還是靠子女贍養,贍養糾紛在農村,特別在貧困農村地區還時有發生。因此,幾乎所有村農村老年協會都成立了專門的老年維權調解小組,對虐待、歧視、遺棄老人的行為,往往由協會領導出面,及時上門進行調節,對贍養人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由於協會領導一般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擔任,再加上老年組織活動的集體力量「撐腰」,年輕人不敢犯「眾怒」,易於接受調節,易於化解矛盾。近幾年來,寧波市農村贍養糾紛普遍減少,除社會敬老養老意識增強和老年人自身經濟能力提高因素外,農村老年人協會的監督和調節也功不可沒。 (四)在活躍農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上做了大量組織工作。目前,決大部分行政村均建立了老年活動室,並且基本上交給老年人協會自行管理。老年人協會也以此為陣地,組織本村老年人開展各種文化活動,如下棋、玩牌=看電視、打拳練習等,定期安排說書、演戲和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許多農村老年人協會還組建了文藝隊、腰鼓隊、舞蹈隊、門球隊等老年文體隊伍,經常開展活動。有些農村老年人協會在村委會支持和資助下,定期組織老年人外出遊覽,開展眼界。由於廣大老年人協會重視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農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變得充實和活躍起來,老年人一天到晚過著「蹲街頭、靠牆頭、曬日頭」單調無聊生活的現象普遍減少,有力地促進了農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總之,寧波市農村老年人協會發展總體是健康的,對農村建設的影響,其積極作用佔主導地位。但是,不能否認,當前農村老年人協會也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極個別農村老年人協會會長組織觀念淡薄,不願接收村兩委會的領導,自行其事,甚至影響村兩委會的工作;少部分農村老年人協會工作不得力,雖有牌子、有名字,但卻是空架子,一年到頭很少開展活動,在村裡無所作為;相當部分農村老年人協會換屆選舉和財務管理不規范,沒有有效的監督和約束機制;縣(市)區與縣(市)區之間、鄉鎮與鄉鎮之間,以及村與村之間的農村老年人協會發展也很不平衡等。這說明了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仍然任重而道遠。 二、正確認識加強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的意義 回良玉副總理指出,基層老年群眾組織在維護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調節涉老糾紛,維護自身利益,推進計劃生育,活躍老年人生活,關心下一代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基層政權建設做出了貢獻,要繼續大力加強農村基層老年群眾組織建設。我們一定要從政治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將其作為各級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農村老年人作為農村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受益者,也是一支絕對不可低估的 群眾力量。但為了更好地調動廣大農村老年人參與的積極性,需要有一個能將老年人團結和組織起來的基層老年群眾組織。農村老年人協會作為目前農村基層老年群眾組織最主要的形式,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在廣大農村老年人心目中有著相當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因此,加強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可以更好地團結和領導老年人,使之有組織地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去,更好地發揮老年群體的獨特作用。 (二)加強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是構建和諧農村的需要。今後,農村老年人口的比重將越來越大。構建和諧農村,在一定意義上講,就需要看老年人與年輕人之間代際關系是否和諧、老年群體與其他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是否和諧。農村老年人協會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忠實維護者。農村老年人協會在調解涉老矛盾,維護老年人合法利益,保證老年人生活、思想穩定,維護農村家庭和社會安定,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通過加強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使之充分發揮這種獨特優勢,就可以為構建和諧農村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加強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是做好農村老齡工作的需要。農村老齡工作面廣量大,又相對薄弱,既是老齡工作的重點,也是老齡工作的難點。如果僅僅靠鄉鎮一、二個老齡工作幹部和村兩委會去做工作,顯然是難以應對的,需要依靠和諧藉助農村最大的老年群眾組織— —老年人協會的力量。實際上,許多具體的基層老齡工作都是通過老年人協會這個組織來實施的。今後農村老齡工作任務將更家繁重,在現行老齡工作體制下,老年人仍需要這個「家」,村兩委會仍需要這個助手,老齡部門仍需要這個「腳」,黨和政府也需要這個抓手。因此,很有必要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協會的建設,使其健康發展,為深入開展農村老齡工作奠定扎實的老年群眾基礎。 三、當前加強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需要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是政治上的把握。村黨支部是村級組織的領導核心,村委會是經過村民選舉產生,管理村級事務的自治組織,其他任何村級組織必須服從和接受村兩委會的領導,在村兩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著是一條不可動搖的基本政治原則和組織紀律。應當承認,缺有一小部分村兩委會領導不力,組織軟弱,在村民中的威信和號召力不高,想比之下,村老年人協會卻辦的紅紅火火,凝聚力強,但這解決不能作為不服從村兩委會改進工作。對不接受兩委會領導,自行其事,或者左右、干涉村兩委會工作,甚至凌駕於村兩委會的老年人協會,應提請鄉鎮黨委和村兩委會對該協會進行整頓,對協會班子重新進行改選。 二是組織上的把握。這主要指從組織制度上如何體現和加強村兩委會對農村老年人協會的領導。 首先,需要明確協會會長由誰擔任問題。目前,寧波的農村老年人協會會長大部分由老年人擔任,村兩委會負責人擔任協會會長或名譽會長的並不多。村兩委會負責人擔任協會會長或名譽會長主要有兩個好處,一是直接體現昨加強了村兩委會對協會的領導,避免了農村老年人協會干涉村兩委會,甚至成為村「第二黨支部」現象的出現;二是有利於消除和減少干群矛盾。村領導兼任協會領導,不僅更加體現村兩委會對老齡工作的重視和對老年人的關心,而且作為協會領導的村幹部也必然會更多地直接參與協會的管理工作,與老年人的交流溝通也會更多,從而提高幹群之間的互信度,促進工作良性互動。因此,我們認為,聘請村兩委會負責人擔任協會會長或名譽會長較為妥當。 其交,需要明確協會換屆改選時,協會班子候選人如何確定問題。農村老年人協會換屆選舉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處。特別是相當部分農村老年人協會領導成員的產生,沒有經過村兩委會研究。村兩委會很難體現對換屆選舉工作的領導。因此,我們認為,今後農村老年人協會換屆時,其協會班子候選人的確定,必須先徵得村兩委會的同意和認可,方可交於協會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進行選舉。同一屆協會班子中的個別成員調整也應如此。 其三,關於一個行政村老年人協會數量問題。按照協會組織屬地活動的原則,一個行政村只能有一個老年人協會。但在寧波有極個別地方,由於近幾年來大規模的撤村並村,出現了一個行政村有二三個各自獨立的老年人協會,特別是那些並對不並資的地方,新的行政村由原來幾個村合並後,但這幾個村的資產並沒有合並,仍各自運作,老年人協會也照此運作(出現這種現象大多跟利益因素有關)。這種狀況,很不利於新的村兩委會對老年人協會的領導和管理,也不利於工作台的開展,且容易產生矛盾。因此,村合並後,老年人協會也應及時合並,重新確定新的協會領導班子,並以新的老年人協會名義開展工作。 三個財務管理的上把握。由於目前大部分農村老年人協會積累資金還不多,個人私自揶用和濫用的現象不多見,對這方面的問題的關注度還不高。但今後隨著農村老年人協會自身經濟實力的增強,因財務管理不規范或漏洞而引發的矛盾和問題會計會增多。為防患於未然,加強對協會財務的規范管理很有必要。如對少數經濟條件較好、主動要求注冊登記的老年人協會,可以到當地民政部門辦理社會團體法人登記,納入正規的民間組織管理。由於協會具有了獨立法人資格,可以申請在銀行單獨開戶,財務管理應嚴格按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實施和運作。而對大部分沒有實力無法在民政部門注冊登記為社團獨立法人的農村老年人協會,應將多類合法收入,統一放在村級資金帳戶中集中管理,並在村級帳戶中單立科目,單獨列支,實行專款專用。 四是工作定位上的把握。農村老年人協會是村兩委會的助手,而不是向村兩委會爭利益的組織,其基本職責就是配合村兩委會做好本村的老齡工作,更好地帶領廣大農村老年人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使自身成為黨和政府聯系、團結老年人的橋梁和紐帶。而要做到這一點,在其具體工作定位上,須著重把握好以下五點: 1、緊緊圍繞和配合村兩委會的中心開展活動。充分發揮老年人協會的優勢,有組織地團結和帶領本村老年人,積極、主動地完成村交付的工作任務,力所能及地開展各種社會公益活動,配合做好村的中心工作,努力成為村中心工作台的一支生力軍,村兩委會的得力助手。但注意切忌參謀「過頭」,把握好度,以不越位、不幹涉或干擾村兩委會決策為准則。 2、協助村兩委會做好老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台。老年人協會作為老年人自己的組織,一般比村兩委會更了解每個老年人的思想動態,而且,老年人之間也容易交流和溝通,教育效果也更好。老年人協會應當主動協助村兩委會,組織本村老年人學政治、學時事、學科學、學文化、學技能,不斷提高農村老年人的政治和文化素質。 3、協助村兩委會維護社會穩定。老年人協會骨幹一般都是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擔任,由他們現面參與村裡民事調解,特別是家庭糾紛,矛盾往往容易化解。因此,老年人協會要充分發揮自身這個獨特優勢,積極協助村兩委會開展各種民事調解活動,同時,還要協助村兩委會開展諸如計劃生育、禁賭禁毒、社會治安、關心教育下一代等工作,為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發揮好作用。 4、組織老年人開展各種健康文明活動。積極組織本村老年人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娛樂、體育等活動,豐富農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5、組織開展老年人之間的幫扶活動。目前,在農村中,經濟貧困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還不少。老年人協會要在對老年人的扶貧幫困工作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通過協會出資,或向社會募捐,或動員老年會員集資等形式,向經濟困難老人捐款捐物;組織低齡健康老年人與孤寡、殘疾、高齡老人或其他有特殊困難的老人結對幫扶,給予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時,通過協會的組織力量,努力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充分體現好」以老年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四、明確職能,各司其責,共同抓好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 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不僅是一項具體的老齡工作,也是一項事關新農村建設的政治工作。做好這項工作,需要各級黨政部門和老齡工作機構明確各自職責,通力協作,齊抓共管。我們認為: (一)村兩委會要切實負起對老年人協會的主要領導責任。村黨支部(村兩委會)作為村級組織的領導核心,對本村老年人協會建設負有不可推卸的、全面的、直接的、主要的領導責任。老年人協會能不能建設好,關鍵在於村兩委會重不重社,措施有不有力。村兩委會要選派主要負責同志兼任協會領導,要把協會工作列入村委的日常工作議程,支持協會開展正常活動,經常聽取協會的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主動幫助協會解決一些實際困難。要高度重視協會班子的建設,要選配那些黨性觀念強、綜合素質好、熱心老齡工作、身體健康的老同志加入到協會班子中來,特別是負責日常工作的協會會長(或黨務副會長)人選,更要嚴格把關,不僅要墳在群眾中威信高,工作能力強,樂於奉獻,還必須要有很強的組織觀念和全局意識。同時,村兩委會還要督促協會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建立規范有序的協會工作運行機制,並根據村財力允許, 不斷國大對老齡工作和老年人協會建設的投入,包括提高本村老年人的福利待遇,增加協會的活動經費,完善村裡的為老服務設施等 ,為協會提供更多的活動空間,增強協會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更好地發揮農村老年人協會作為村兩委會助手的作用。 (二)鄉鎮黨委和切實做好對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的組織管理和監督。鄉鎮黨委和政府是村兩委會的上級領導機關。鄉鎮黨委和政府要明確協會建設的分管聯系領導 (一般為鎮鄉黨妖冶副書記),建立工作例會制度,經常開展對本鄉鎮農村老年人協會的調研,了解協會建設狀況,制定符合本地實際的協會建設工作計劃和工作措施,督促村兩委會認真貫徹執行好鎮鄉黨委和政府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部署,並做好監管工作,對執行不力的村兩委會及時給予批評指正;對協會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村兩委會和農村老年人協會找出原因,幫助解決。同時,做好對老年群體,特別是老年人協會主要負責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並根據鄉鎮財力允許,不斷加大對農村老齡工作和農村老年基礎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 (三)各級老齡工作機構要切實加強對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的指導。 1、及時傳達上級老齡工作精神。縣(市、區)老齡工作機構要及時將上級和本級有關農村老齡工作方針政策向鄉鎮黨委和政府作好傳達工作,爭取得到鎮領導的重視和支持,同時指導鎮鄉老齡工作機構協助鄉鎮黨委和政府做好具體工作的貫徹落實。 2、指導基層完善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的各項規章制度。包括指導基層制定切實可行的協會章程、協會工作職責、協會財務和活動設施管理制度等 。 3、指導基層完善農村老年人協會規范運作機制。包括指導基層做好農村老年人協會的換屆選舉工作;指導協會建立規范的台帳資料;對農村老年人協會骨幹開展經常性的業務培訓等。同時結合工作需要,不斷調整和細化適合本地農村實際的老年人協會規范建設標准,提高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指導協會規范運行。 4、開展農村老年人協會規范建設的檢查驗收工作。縣(市)、區老齡委(辦)要定期對農村老年人協會規范化建設情況進行檢查驗收、考核評比,符合條件的,給予表彰和獎勵 。同時,各級老齡工作機構還要積極培養和樹立先進典型,總結先進經驗,及時進行推廣,運用英武的經驗指導面上工作。 5、積極開展調研,為黨和政府加強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當好參謀。各級老齡工作機構要積極深入農村基層,開展調研工作,掌握實際情況找出存在問題和原因,積極向當地黨委和政府及上級老齡工作部門獻計獻策,為推進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做好黨和政府的參謀。 加強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是一個大課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不斷挑戰著現有的工作理念,對我們的工作也會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農村形勢和農村工作迫切需要加強和規范農村老年人協會建設 。各級老齡部門要充分重視這項工作,從實際出發,按照以人為本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扎實推進規范化建設,讓農村老年代 協會走上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寧波市老齡辦)
『捌』 在老齡化的社會,如何幫助老年人
多生孩子,少追進步
『玖』 農村老年人如何養老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主要有以下幾種養老方式:
1、家庭養老
這是我國農村最主要、最普遍的養老方式,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孝」的集中體現,它具有其它養老方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在短時期內不會被其它養老方式取代,仍然是我們主流養老方式。但是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這種傳統的養老方式正受家庭規模縮小、人口流動、失地、老齡化等因素的挑戰,目前這種養老方式的質量有下降的趨勢。
2、集體養老
這是一種在農村很常見的養老方式,它是由集體經濟組織對年老多病、無依無靠的老人進行贍養的制度。其主要形式有五保制度和養老院制度。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但是適合這種養老方式的,只是農村老年人口中很少的一部分人,並不能成為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的主要形式。
3、養老保險
隨著農村老年人口數量增多及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養老保險也是一種好的養老制度來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4、儲蓄養老
這種養老方式只有少部分的農村老年人採用,他們依靠平時的積蓄用來防老,在農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場。一些農村居民對養兒防老已喪失信心,他們認為只有錢財是可靠的,因而盡可能省吃儉用,節約儲蓄以備老年需要時用。
拓展資料:
養老制度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之前,城鎮家庭的養老功能強大,家庭和單位合力使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資源得到很好的發揮,盡管資源有限,但各盡其力。在農村,政府和集體合力為「五保」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而其他農村居民只有靠家庭,有時需要求助親戚和鄰里來照顧。中國社會的二元結構特徵在養老服務領域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改革開放後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介入,「單位人」演變為「社會人」,企業辦社會的現象消失了,單位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少了。很多企業在轉軌後,職工已經完全失去了享受單位福利待遇的機會,退休後實行社會化管理。迄今為止,依靠單位提供各種養老服務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由社區和企業以及各種組織提供的養老服務。
綜上所述,隨著人口、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動,原有的養老服務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為適應時代要求,重構養老服務體系、制度成為當務之急。
『拾』 如何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
最的辦法是提高農民基礎養老金。讓農民享受退休職工一樣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