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快速取得陌生人的信任
一、首先要學會讓別人接受你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們經常犯這樣的錯誤,自己不想乾的事,自己不想擔的責任,就推給別人。這樣做只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再要與別人進行有效溝通,讓別人接受你幾乎是不可能的。
2.「重視」和「在乎」別人
要想讓別人承認你,首先要學會承認別人。人與人的溝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所以如果希望對方接受你,你首先要在乎和重視別人。
3.認真傾聽,真誠贊美
如何將自己對對方的尊重和在乎表現出來,如何讓對方知曉這一點,我們首先要做到樂於傾聽別人意見,學會贊美別人。這是我們在行動上首先要表現出來的。
4.注重自己的禮貌和儀表
如何將自己對對方的尊重和在乎表現出來,除了行動以外,還要注重自己的禮貌和儀表,良好的儀容和禮貌是表示對對方尊重的一個重要方面。
二、其次要讓別人認同你
1.設身處地考慮問題
只有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別人才有可能去認同你。我們只有從別人的角度來思考自己建議的合理性,才能夠獲得別人的支持。
2.引導對方說:「是」
要想讓對方認同你,就要引導對方,讓對方的意見和你的意見達成一致,讓對方覺得你是對的。
3.化己之見變他之欲
別人支持你的意見或方案,從某種程度上說,應該是這種方案能夠照顧對方的利益。所以要獲得別人的認同就要換位思考,考慮對方的利益或需求,來提出自己的意見。
三、最終讓別人信任你
1.「誠、真、信」的處事原則
信任一個人,一定是相互之間真誠相待,誠實守信的結果。如果我們希望別人相信我們,那麼真誠相待、誠實守信就一定要作為我們的行為准則。
2.言必行,行必果,不輕諾
信的一個表現就是言必行,行必果。而在現實中,我們常常很難保證承諾的所有事情都能夠兌現,所以許諾時應該非常慎重,特別是對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在關鍵的事情上。
3.過而改之,善莫大焉
坦坦盪盪承認自己的錯誤,是非常難得的品格。人的本性決定了人是極不願意否定自己的,所以要別人相信你,除了我們在承諾上要慎言和承諾既出,就要嚴格履行以外,還要看你自己對待錯誤的心態如何。
4.坦盪、健全的人格
承諾、真誠和知錯即改等品行,其本質主要取決於你的人格,也就是說健全的人格是贏得別人尊重和信任的根本。
Ⅱ 怎麼才能讓老年痴呆的老人相信我
欲速則不達,這種事不能太急,想要老人相信你你就得先取得老人的信任,然後一步一步來和她說什麼安全什麼危險
Ⅲ 客戶群體都是中老年人 ,如何更好的溝通才能取得其信任
面對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式,老年人因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生活事件以及家庭的角色轉換,使得性格特徵有著巨大的差異,大多數的老年人性格溫和,易於交往,但有些老人性格古怪,難以與之溝通及交流,還有些老年人有悲觀厭世的心理。因此,首先要了解老年人的性格特徵,採取有效的溝通技巧,增進理解,以滿足老年心理需求為目標,進行全面的溝通,以取得更好的溝通效果,實現我們的任務。
[關鍵詞] 性格特徵 溝通態度 技巧
溝通是一個過程,可使兩個人互相了解,透過傳達及接收資料訊息,給予及接受對方的指示,互相教導,互相學習,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溝通不局限於利用語言,還有手勢、動作,來表達出事實、感覺和意念。同感---設身處地從服務對象的角度去看和感受事物,並且正確地傳達自己的了解予對方,使其覺得被了解和接受,這是給服務對象最大的支持力量。 幾十年歲月的痕跡深深的烙印在他們的心裡,過往的苦難與歡樂,讓他們沉浸在遙遠的回憶中,是支撐他們生活的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支柱。由於長期獨居,加上過往的一些不愉快的經歷可能給老人留下了心理陰影,大多數的老人性格孤僻、古怪。這就需要我們有加倍的熱情和耐心,去融化老人的心,取得老人的信任„„
一、 常見的溝通的障礙:
1.1心理因素:缺乏自信心,不敢與人溝通,對人缺乏信心,或抱
敵意態度,心存偏見與誤解,自視過高,輕視別人,過分保護自己,或自我中心 .
1.2情緒障礙: 傷心、喜樂、悲痛等 .
1.3環境因素:不理想的環境:如嘈雜、人來人往
1.4不適合的時間:如不便討論私隱時.
1.5身體因素:視力、聽覺...衰退,說話能力不足,未能掌握對方的認知能力.
1.6媒介因素:不懂得用合適的語言和態度去表達,言語不通,缺乏技巧
老年因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生活事件以及家庭的角色轉換,使得性格特徵有著巨大的差異,我們對1341名65歲老年人交談,如下表格:
1.老年人的性格特徵
1.1 角色的轉變,長者心態由於本身與家庭角色的轉變,使得他們更傾向於異樣的姿態與人溝通,那樣可表現他們的自尊;一些曾在單位擔任要職的老人,更難融於普通的群體,最容易產生悲觀厭世心理,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沉默,陰沉。
1.2 懷舊心理,老年人都有將自己的記憶和經驗與他人分享的的心理,只要別人對那些故事感興趣他們就會感到有自豪感和成就感;常見於對過去用過的物品、相冊、信件等有特別的依戀情結,常在有人來是拿出來把玩介紹。
2、老人生理特徵:
2.1形態變化:身高、體重、脂肪、牙齒、皮膚、骨骼。
2.2 功能變化:適應力減弱、儲蓄能力下降、反應性降低。
2.3器官系統變化: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
三、 與老人溝通態度
1.心態: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臉上常帶微笑,讓老人能感受到你的親切感;
2.位置:不要讓老人抬起頭或遠距離跟你說話,那樣老人會感覺你高
高在上和難以親近的,應該近距離彎下腰去與老人交談,老人才會覺得與你平等和覺得你重視他;
3.用心交流:你的眼睛要注視對方眼睛,你的視線不要遊走不定,讓老人覺得你不關注他,同性間可以摸著對方的手交談;
4.語言:說話的速度要相對慢些,語調要適中,有些老人撞聾(弱聽),則須大聲點,但還要看對方表情和反應,去判斷對方需要;
5.了解情況:要了解老人的脾氣、喜好,可以事先打聽或在日後的相互接觸中進一步慢慢了解;
6.話題選擇:要選擇老人喜愛的話題,如家鄉、親人、年青時的事、電視節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歡的話題,也可以先多說一下自己,讓老人信任你後再展開別的話題;
7.真誠的贊賞: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老人家就象小朋友一樣,喜歡表揚、誇獎,所以,你要真誠、慷慨地多贊美他,他就高興,那談話的氣氛就會活躍很多;
8.應變能力:萬一有事談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緒有變時,盡量不要勸說,先用手輕拍對方的手或肩膀作安慰,穩定情緒,然後盡快扯開話題;
9.有耐心:老人家一般都比較嘮叨,一點點事可以說很久,你不要表現出任何的不耐煩,要耐心地去傾聽老人的話„
四、與老人溝通技巧
1.注意運用非語言的溝通 當一個人的行為和所說的言語不一致時,老人對言行不一可能就會有意見,他們未必會說出這種想法,但是如果這種情況經常出現,他們就會逐漸對對方失去信任。最好盡快
把這些問題提出來進行分析和討論。作為調解人員 (1)調解人把雙方想傳達給對方的意思明了地指出來,讓雙方都能夠直接地、准確無誤地了解和把握對方的真實意圖。一般,老人並不會真的想計較這些事情,他們想和解的動機很強。這時,只要調解人能夠發揮他轉達意圖的作用,就能直接幫助雙方改善關系了。(2)調解人要學會把建設性的溝通准則和方法交給發生矛盾的雙方。這就需要事先應該主動分析一下和老人之間發生矛盾的真正原因,同時要找出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的最有效的辦法。如果預計到這種辦法通過自己去直接和老人溝通不能發生作用時,就可以通過調解人來間接地運用這些辦法,或者通過調解人把這些方法轉達給老人,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促使雙方達成和解。這樣你就能在與老人交往時很好地做到良性溝通了。
2.只強調重要的東西 有些老人每一件事自己都要過問、干預,每一件事自己都喜歡管一管。對別人不接受的態度,他們常常把自己的缺點和毛病放到對方身上並看作是對方的缺點,於是就處處挑人毛病,不斷地指責別人。與老人溝通時,則需多一些耐心和理解,挑出主要的事情做出反應,次要的細節需要糾正時,只需一筆帶過,這樣才能達到愉快而又圓滿的溝通。
3.表達你的善意 尊重老人的價值,多給老人鼓勵,使老人對生活滿懷勇氣和信心。並不是要勸人遇事都往好的方面去思考,而在於向對方表達出包括好的言語和行動在內的真實情感。對老人的言行多給予肯定,對他們的要求或意見表示認可和支持,對他們偶爾犯的一些錯誤也多表示同情和理解,幫助他們一起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4.不要使用批評的語氣 如果你指責或批評老人,老人的心裡會很難過,他會覺得你不公平、不講道理,他會認為你是一個無法客觀看待問題的人。如果你的批評和指責歪曲事實,那麼老人不但不承認,而且會有一種逆反心理促使他朝著你所歪曲的那種情況去做,結果反而使事情越來越糟糕。所以,在溝通的時候,需要以合理、實際、真誠的態度和方法去對待老人,通過第三者的角度真正的去認識問題,了解問題,解決問題。
5.化解老人之間的矛盾 那些無法和睦相處的老人,他們會常常彼此爭吵,大都會這樣回答你:「因為我們看法不同」。其實,要想解決問題,有許多比吵架要好得多的方法,因此在與老人溝通的時候,最好讓他明確地把問題提出來,讓他說說在這件事中,自己錯在哪裡,然後再分析對方錯在哪裡,站在對方的立場,又會怎麼做,這樣既可以解除誤會,同時又可以更准確地了解對方,有助於彼此互相接納,求同存異。很多情況下,雙方之間存在的最大障礙是:一方總是不願意去了解另一方對自己反感和產生敵意的真實理由,而這些理由是一定要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經過討論才能弄明白的。只要這些障礙克服了,彼此的關系就可以得到改善,氣氛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觀。
6.避免使用不良的溝通方式 不要過早地下結論,片面地看問題。對老人的看法和態度過於武斷和缺乏理解人的一些口誤或一時疏忽而進行嚴厲的指責。在老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時,或者是在老人真實地想表達自己的情緒或意願時,不是耐心傾聽和接受,而是經常有意無意地打斷,使老人無法准確地、完全地、有效地表達自己的真
實意圖,這往往會對老人造成很大的打擊。與老人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語氣與態度,這樣老人才會更加的信任與接納你!
Ⅳ 該如何與80多歲的老人相處
你都說了老人都80多歲了,在這個世上還有多少個日子昵?要珍惜與老人相處的日子,老人會教會你很多做人的道理,家裡有老人的是一種幸福。不少後輩感到與老年人不好相處,認為老年人脾氣怪了,名堂多了,愛固執己見,有時甚至不講道理。是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生活環境生活條件的改變,人們的生理、心理都會發生某些變化。老人從工作、勞動一線退下來後,這種變化會更大一點。但不管怎麼樣,我們做兒女後輩的,都得與老人好好相處,盡好孝道。其實只要本著理解、尊重的宗旨,拿出我們兒女的「孝心、關心、耐心」來,是能與老人相處好的。
有些老人年紀越大越難伺候。有時會像個任性的小孩子,他要做什麼就要什麼,誰也勸阻不了。還有些老人越老疑心越重,有時懷疑某人拿了他的東西,有時懷疑媳婦作風不正……這些,都是老人心理變化引起的,有的就是老人痴呆的症狀。我們要理解,要同情,不要當真,因為這是病態。他們年輕的時候,是絕不會這般亂說的,也是不會隨便就懷疑人的。
還要理解老人記舊心態。老年人最大的一個認知特點是:往事歷歷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幾十年歲月的痕跡深深的烙印在他們的心裡,過往的苦難與歡樂,讓他們沉浸在遙遠的回憶中,是支撐他們生活的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支柱。老人一般都喜歡講述自己年輕時的成績、榮譽與見聞,我們不管已聽過了多少遍了,都要拿出耐心來傾聽,這時我們可以偷點懶,「嗯」、「啊」地答應著,多聽少說。如果老人過多回憶起以往的苦難,為免老人過度傷心,我們又要因勢利導,幫助老人擺脫苦澀的回憶。
沒有一個願同老人聊天的人不受老人的歡迎。與老人相處好的基本經驗就是增加與老人的對話。人老後,社交圈子小了,孤獨寂寞時時伴隨著老人,他們特別需要與人交流,需要傾訴和陪伴,需要被人關注。我們做兒女的,要理解老人這種心理需求,盡可能抽時間多與老人說說話。多些時間陪伴老人聊天,可以讓老人增強自信,樂觀開朗,對防止老年痴呆症有明顯效果。如果我們不在老人身邊,我們也要定時通過電話問候老人,不要吝嗇電話費,多與老人聊幾句。有條件上網的,可定時與老人進行音頻、視頻聊天。
與老人交談態度要和藹,說話的速度要相對慢些,語調要適中,有些老人耳聾,則須大聲點。要選擇老人喜愛的話題,如家鄉、親人、年青時的事、電視節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歡的話題。老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我們要真誠、慷慨地多贊美他,他就高興;萬一有事談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緒有變時,我們要盡快扯開話題。在老人面前,要多講一些開心、幽默的話語,少提生老病死之事,以免引起老人傷感。
從思想感情上來說,我們要認定「丈夫的媽媽也是我媽媽」。與婆婆建立起親情。有了這樣的觀念,你就能夠做到從細微之處關心婆婆,也就可以原諒婆婆一些不妥的言行。但同時我們又要注意,由於血緣關系,婆婆與媽媽是還有所區別的,因而,我們要像愛自己的媽媽一樣愛婆婆,但又不可像在媽媽面前一樣任性、放肆、耍脾氣。做到了這一點,婆媳關系就會慢慢融洽。
禮物是婆婆與我們媳婦之間一種必需的潤滑劑。「禮輕情義重」,婆婆的需要不是用錢多錢少來衡量的。因此,只要我們用心就能夠體察到什麼東西能夠送到婆婆的心坎上——選她最想要而又沒有的東西送。比如說,婆婆雖然已是老年,但總還是女人,買件適合她的漂亮衣服和一條和這件衣服顏色相配的褲子,她自然會喜歡得很。她高興了一家人就都高興了。
家庭是重情不重理的地方,與婆婆的事,不要過份去要求明辨是非,婆婆就是錯了,沒有必要當面糾正她,當面讓她下不了台,在媳婦面前丟面子。萬一婆媳之間出現了分歧,發生了矛盾,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剋制自己的情緒,避免爭吵。我們作媳婦的從尊敬長輩出發,要多作點自我批評。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家庭矛盾沒有根本的利害沖突,只要雙方讓些步是不難解決的。我們切忌到外面去說婆婆的不是,這是最傷感情的。有了不遂心的地方不要緊,可通過丈夫去向婆婆講,這樣的效果比到外面說咸道淡好得多。等對方情緒平靜之後再商討處理所存在的問題。
婆媳之間的矛盾產生的原因多是由於家務問題和經濟問題,有的人結婚以後家務活都推給婆婆去干,這樣就容易產生矛盾。做媳婦的要多承擔一些家務工作,凡事搶在前頭去干,乾的時候不要帶著怨氣,要心平氣和地去干。如果媳婦事事都搶在頭里,老人是最容易受感動的,反而會不讓媳婦去干。
處理婆媳關系兒子要多做調節工作,起好中介作用。發生矛盾時要及時勸解,「和稀泥」,當面安慰老人,背後勸導妻子, 兒子作為婆媳關系的中介點,對婆媳雙方的性格特點最為了解。兒子可以幫助婆媳進行心理溝通。通過兒子的溝通,婆娘之間可以更輕易地消除心理上的屏障,增進感情。例如給母親 送禮多叫妻子出面,每年的贍養費由媳婦交給婆婆,這些策略都有助於婆媳之間的情感交流。
只要我們從孝心出發,處處從關心入手,耐心地對待老人,我們定能與老人融洽地相處,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Ⅳ 怎樣從細節得到一個老年人的真心信任
每周至少陪老人3天以上。
Ⅵ 獨居老人越來越多,他們應該如何獲得社會的安全感
隨著我們中國社會逐漸進入老齡化階段,說實話現在獨居老人越來越多,主要就是因為現在大多數老人的子女都是在其他城市當中打拚,能夠留在當地的其實是比較少的。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獨居老人的撫養化就成為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現在我們可以從各地的報道當中看到很多獨居老人的生活已經遇到了非常嚴重的問題。在進行調查報告的時候也發現這些獨居老人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安全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應該如何提高他們的社會安全感。
第三,如何看待老人的生存問題?
拋開所有的人性話題不談,在我看來,養老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讓這些老人能夠有尊嚴地生活下去。但是現在大多數的老人在生活當中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尊嚴,他們喪失了對社會的價值,很多人認為他們是累贅。就算他們進入到養老院當中,支付著高昂的養老費,也沒有辦法享受到應得的尊重。這是屬於社會主流文化對他們的拋棄,所以我們需要重視這一點。
Ⅶ 怎麼讓老人更開心
多陪陪他們
想像一下你老的時候希望你的孩子怎麼對你,你就怎麼對他們
老年人最大的一個認知特點是:往事歷歷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幾十年歲月的痕跡深深的烙印在他們的心裡,過往的苦難與歡樂,讓他們沉浸在遙遠的回憶中,是支撐他們生活的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支柱。而眼前的人和事,他們卻絕大部分都記不住多少。由於長期獨居,加上過往的一些不愉快的經歷可能給老人留下了心理陰影,大多數的老人性格孤僻、古怪。這就需要我們有加倍的熱情和耐心,去融化老人的心,取得老人的信任……
那麼,如何與老人家交談?
1、態度: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臉上常帶微笑,讓老人能感受到你的親切感;
2、位置:不要讓老人抬起頭或遠距離跟你說話,那樣老人會感覺你高高在上和難以親近 的,應該近距離彎下腰去與老人交談,老人才會覺得與你平等和覺得你重視他;
3、用心交流:你的眼睛要注視對方眼睛,你的視線不要遊走不定,讓老人覺得你不關注他,同性間可以摸著對方的手交談;
4、語言:說話的速度要相對慢些,語調要適中,有些老人撞聾(弱聽),則須大聲點,但還要看對方表情和反應,去判斷對方需要;
5、了解情況:要了解老人的脾氣、喜好,可以事先打聽或在日後的相互接觸中進一步慢慢了解;
6、話題選擇:要選擇老人喜愛的話題,如家鄉、親人、年青時的事、電視節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歡的話題,也可以先多說一下自己,讓老人信任你後再展開別的話題;
7、真誠的贊賞: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老人家就象小朋友一樣,喜歡表揚、誇獎,所以,你要真誠、慷慨地多贊美他,他就高興,那談話的氣氛就會活躍很多;
8、應變能力:萬一有事談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緒有變時,盡量不要勸說,先用手輕拍對方的手或肩膀作安慰,穩定情緒,然後盡快扯開話題;
9、有耐心:老人家一般都比較嘮叨,一點點事可以說很久,你不要表現出任何的不耐煩,要耐心地去傾聽老人的話……
Ⅷ 獲得孤寡老人信任的前提是什麼
前提是,你要真誠、坦率、有禮貌。
孤寡老人最缺乏的就是關愛回,只要你能發自內心的關心答他,給他不間斷的照顧和安慰,給他一種做父親或者母親的感覺,他們就會信任你,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你。
這一點兒最值得學習的就是賣保健品的推銷員。
Ⅸ 怎樣抓住老人的信任
所有的信任基礎是真誠相待,只要你用心對待老人,他是可以感受到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