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坐飛機,不用掃碼,只有身份證可以嗎
因為有一部分老人沒有手機,或者手機只有接打電話的功能,是無法掃碼的,只有身份證應該是可以的。
2. 我是80歲老人,家有寬頻上網沒問題,外出時掃碼需流量,我怎麼買流量才合適
現在手機一般都是帶流量的,如果別人要求你掃碼,你告訴他你沒有流量,他會幫助你的,因為如果開流量套餐的話,現在最低都要100塊錢左右
3. 老年人因為年齡太大不會掃碼,這個事情應該如何解決
這則新聞,確實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位家住在沈陽的老年人,在早上的時候坐公交車,由於不會掃碼,所以公交車司機要求老年人下車,給出的解釋就是,公交司機規定,上公交車必須用手機掃碼證明自己的行程,否則的話就不能夠坐公交車,而老年人大多數是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的,甚至有的老年人根本沒有智能手機,用的就是那種老年機,這樣矛盾就出現了,一邊是上級的規定,在特殊時期這種規定無可厚非,是為我們每個人在著想,而另一邊是真的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也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那麼面對著這種困難,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個人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擁有完善的B計劃,不要固步自封政府部門為老百姓辦事或者是公共交通系統,為老百姓出行提供更便利的方便,就應該擁有更加完善的B計劃,而不是沒收,遇到老年人因為年齡大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或者是乾脆沒有智能手機,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採取人工記錄或者是機器誤入等辦法來為老年人解決這一困難。
4. 中國近2億老人沒接觸過網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我覺得這個問題從某一個角度來說,並不完全是這些老人的錯誤,只是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並不強。因為大家都知道現在這個時代是日新月異的時代,網路的速度也是更改的特別快。
三、時刻關注長輩動向:同時晚輩也要時刻密切的關注好長輩對網路的一種使用情,讓他們能夠在網路的世界裡做回真實的自己,也讓他們因為網路老人和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和廣泛。我們不要嫌棄他們的年齡很大和他們交流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只要稍微多一些耐心,就可以讓他們很快的接觸到新事物的一種了解。我們也要在平時有空的時候多去陪伴老人,雖然說現在的網路世界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近距離的愛比網路世界上的愛更值得人接受。
5. 如何讓老年人享受「互聯網+」的便利
網上購物、網上繳費、網上預約掛號……互聯網時代,生活愈發便利,動動手指就可享受服務。然而,在我們感受互聯網科技帶來的便利時,老年人群體卻逐漸與時代「脫節」。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原本便利的技術反而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在漸漸步入老齡社會的中國,全社會都在體驗著互聯網便利之際,互聯網如何「+」上年邁的老人,值得思考。
E時代,互聯網便利如何惠及老人?
智能養老的時代即將到來,這種將互聯網、物聯網與養老服務結合的形式,可以讓養老生活更加個性化、人性化。調查發現,老年人的智能養老,最大的阻礙問題就是自己的思想觀念轉變問題,老年人思想觀念的阻礙問題有很多,而且多樣化。
比如,有的老人覺得,「互聯網+」離自己很遠,思想觀念還是停留在一二十年前。除了「觸網」難,如今智能手機里花樣繁多的功能使用也令老年人感到難以掌握,智能手機對他們來說並不「智能」。有的老人覺得,自己根本就不懂電腦,不懂智能手機,不懂互聯網,不懂智能設備,所以不願意主動、積極地面對「互聯網+」的時代浪潮。有的老人覺得,兒女們整天低著個頭看手機,玩電腦,進入互聯網世界,好像兒女們和自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變得越來越難以和兒女們溝通,自己也越來越感覺孤獨,寂寞。
「互聯網+養老」作為新興業態,由於仍然處於「互聯網+」的初級階段,大部分僅僅停留在「互聯網+傳統養老」的層面,還沒有真正地到達「互聯網+現代養老」的層面,以及因為老年人群體的特殊性,使得這種新興業態的發展,仍然面臨著思想觀念、知識普及、盈利模式、群體培育、路徑保障等挑戰。而最大挑戰來自於思想觀念和知識普及的問題。
互聯網社會如何與老人「互聯」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表示,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對包括中老年人在內的所有公民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但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是客觀現實,所以,技術的發展需要兼顧到這部分人群的需求。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技術來適應人,而不是讓人去適應技術。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只顧『瘋跑』,應該對技術發展提出『適應性』要求。」夏學鑾認為,目前網路科技產品都將目光集中在年輕人群體上,而忽視了老人的使用需求。「現代科技應當增加便利性,讓產品更『傻瓜』,服務中老年群體,而不是讓這一群體逐漸被『邊緣化』。」
根據民政部2013年公布的數據,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到2020年將突破2.43億,2025年將達到3億。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如何融入互聯網時代,值得人們思考。
老年人「互聯網+」,在路上
據了解,近年有一些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推出了專為老年人設計的互聯網產品和硬體產品。
智能安防是家庭生活中最有必要建立的,很多時候老人獨自在家,家人並不能時刻關注其狀態,很容易被壞人趁虛而入,這就意味著必須有個代替家人關注老年人生活狀態的東西,不僅僅是要防止來自外界的傷害,當老年人自己發生危險狀況時,可以及時聯系家人,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安防系統。
社區醫療是智慧社區其中一環,用戶通過智慧社區系統終端工具之家庭數字室內機,可將日常醫療保健測出(如血壓、提重、身高、體溫等)上傳至智慧社區雲伺服器,系統將進行智能分析並通過數學室內對講平台反饋給用戶,以及時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況,加強保養,從而提高身體健康水平。
智慧社區購物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現代社會對老人來說變化的太快了,家中兒女不常在的時候只能自己去購買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上樓下樓也極為不便。有了智慧社區,藉助於客廳中的生活電視機或平板,就可以邊看電視看購物。電視上的商家都是社區周圍的商家,買東西下單後就可以直接送上門。
智慧家政按一個鍵就能直接連通到客服熱線,客服人員會提供代撥電話、代發簡訊、呼叫家庭保姆、找維修工等服務。
調查發現,中老年人在接觸互聯網和科技產品時,遇到的最大的障礙就是操作流程過於繁瑣。因此老年人的「互聯網+」還在路上,也希望商家在研發老年產品時一定要在解決老年人需求的同時讓老年人感覺舒心、方便,更要有尊嚴的體驗智能科技產品。畢竟能夠安全、舒適、開心地在自己家中養老,和兒女們的關系還能保持很好,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晚年幸福,對家庭和社會也是一件幸事。
6. 老年人使用健康碼變得方便了嗎
近日,隨著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的實施,老年人使用健康碼變得方便了,「健康碼」不再作為通行唯一憑證,沒有智能手機的老人出行也便捷了。
對需查驗「健康碼」的情形,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將疫情防控相關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簡化操作以適合老年人使用,優化代辦代查等服務,繼續推行「健康碼」全國互通互認,便利老年人跨省通行。
國家規定各地不得將「健康碼」作為人員通行的唯一憑證,對老年人等群體可採取憑有效身份證件登記、持紙質證明通行、出示「通信行程卡」作為輔助行程證明等替代措施。有條件的地區和場所要為不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設立「無健康碼通道」,做好服務引導和健康核驗。
在充分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前提下,推進「健康碼」與身份證、社保卡、老年卡、市民卡等互相關聯,逐步實現「刷卡」或「刷臉」通行。
(6)中國老年人如何用網路掃碼擴展閱讀
破除老年人「智能鴻溝」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近年來的飛速發展,從出行、消費,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手機更是被笑稱為人們新的「器官」,然而,在我們享受著互聯網、二維碼、智能產品的便利,躊躇滿志地駛向智能化時代的時候,卻有2.5億人,被留在了門外。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2.5億,其中65周歲以上的人1.8億,預計到2050 年,中國老年人口將增至4.8億;另一方面,據最新的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4億,而60歲及以上的網民群體僅為10.3%,這表示,大部分的老年人沒接觸過網路。
為了破除老年人遇到的「智能鴻溝」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方案指出,我國老齡人口數量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因為不會上網、不會用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場景遭遇「數字鴻溝」問題日益凸顯,為了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方案聚焦日常生活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20條具體的解決措施;
方案同時要求到2020年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便捷性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服務更加高效協同,解決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的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7. 老年人如何使用網路智能電視機頂盒
提問者提問有問題,智能電視和網路機頂盒一定要分開,有智能電視都情況下可以不用網路機頂盒的,在電視里可以直接安裝APP,看廣電的直播,如果用盒子感覺還麻煩了呢,而且特別吃網速
8. 人民日報談掃碼點餐,這樣的點餐方式適用於老年人嗎
市民王先生到一家餐廳吃飯,當他呼喚服務員准備點菜時,服務員卻告訴他:“請掃碼點餐。”王先生追問能否通過紙質菜單點餐,服務員說:“抱歉,我們餐廳只能線上掃碼點餐。”眼下,很多餐廳都推出了“無接觸服務”,掃一掃二維碼即可完成排隊、點餐、結賬等多項服務,方便消費者的同時也節省了人工營運成本,提升了營運效率。然而,有些商家因此取消了人工點餐服務,這讓一部分消費者感到煩惱。“現在只要到餐廳吃飯,服務員就要讓我掃碼點餐,如果我堅持要通過紙質菜單點餐,服務員的態度立馬就冷下來,好像我是個麻煩的人。”在某保險公司工作的賈女士今年40歲出頭,對於移動支付等消費新模式,並不是一個落伍的人,“但對我來說,在與服務員交流的過程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菜品,這種用餐體驗是掃碼點餐無法替代的。而掃碼點餐破壞了這種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甚至有種吃飯在趕時間的錯覺”。在賈女士看來,掃碼點餐應是可選項,而不應該成為唯一選項,應當由消費者決定是否掃碼點餐,而不是由商家“一刀切”。
陳音江認為,掃碼點餐還要注意保護消費者個人信息安全,有的商家過度採集和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又沒有採取足夠安全的技術手段和硬體設施來確保個人信息安全,有的商家甚至沒有經過消費者同意,就隨意給消費者發送廣告信息,“這些做法都損害了消費者個人信息受保護的權利”。
9. 乘車需掃碼,不會使用智能機的老年人就不能乘車了嗎
確實如此,很多地方已經把“不會使用智能機”的老年人給“淘汰”了。
在乘車的時候,通過掃碼的方式進行支付,可以避免到太多的人體接觸,也可以減少細菌的傳播。從這個層面考慮的話,乘車掃碼有它的好處。但是這樣的支付方式,對於一些不會熟練使用智能機的老年人來說就顯得比較艱難:他們可能連手機屏幕都看不清楚,更不要說調用支付軟體進行掃碼支付了。所以才會出現有些地方,強行推動乘車掃碼的時候,老年人因為不會使用智能機掃碼支付而大鬧公交車的場景。
因此,我們在推行乘車掃碼的時候,還需要提供更為可靠、方便的措施,給老年人使用。比如在現金與移動支付都允許,比如針對沒有智能機的老年人,辦理NFC卡,可以感應打卡乘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