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死去的人多久後可以立神台
農歷七月十四日為盂蘭節,俗稱中元節,亦稱鬼仔節,主要是祭祀祖先及陰曹無祀孤鬼。在唐家七月十四日開始,盂蘭醮設天師壇,有醮首、醮信、鎖榜、總理、副總理等職,另有值理十多人,醮壇中央掛著三幅神像作神台,兩旁掛地獄閻王殿圖六張,案台擺放三個小神像及香案燭台、生果、齋飯等,另備有紙衣、紙馬、紙錢等。十四日上午由「喃巫佬」(即巫師)主持起壇,起壇後先拜「幡稈」、井公、社公等。所謂「幡稈」,就是用長竹樹立吊下10個燈籠,每個燈籠分別寫著:「中、元、一、品、清、虛、消、災、大、帝」10個大宇。燒衣時,點起幡稈燈籠,據說這時陰鬼就會向燈籠處奔來領取食物、金銀衣紙。晚上進行施幽,6時計,由身著黑袍的喃巫佬,手執銅鈴,走向山邊田塋等僻靜地請鬼,約1小時後,請鬼完畢,開始施祭無主孤魂野鬼,巫師念咒後,便將施幽包拋向他處,最後讀地榜。在建醮兩天內,村民都在家門掛上寫著「盂蘭建醮」字樣的紙扎燈籠。十五日晚,各家各戶在自家門口燒紙衣祭鬼。盂蘭醮結束後,總理等負責人就會集中研究下年建醮的設想及選定負責人,並公布本年盂蘭盛會的收支情況。
除一年一度的「盂蘭盆會」外,各地也在一定年期內設一次大醮。金鼎地區,每三年設一次大醮,每次持續7—9天,在唐家地區,打大醮是每五年一屆,每屆持續5天。
『貳』 老人過世滿三年了,要拜什麼東西
摘要 老人過世滿三年了,老人忌日可以燒紙祭奠。清明節時掃墓隆重舉行即可。
『叄』 家裡老人過世後,血親要多久才可以去廟里燒香拜佛為老人祈福
馬上就可以
望採納 謝謝
願天常生好人 願人常做好事
大千世界無掛無礙自去自來自由自在要生便生莫找替代
阿彌陀佛
『肆』 過世老人遺偷能放神台上嗎
摘要 你好親親,去世老人的遺像能和家裡敬的神像放在一起嗎?原則上是不可以的,因為是神鬼殊途。並且是對過世的老人和神都是不尊重的呢親親
『伍』 老人剛過世家裡能上供嗎
各地和各地的這個系數不一樣。上供就是祭拜老人的和獨顯的老人去世了,應該上供肯定是要上供的。這些個事兒都是常理。也不知道你是哪裡的,問這個事兒我們那裡的都是河北省,這一塊兒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陸』 老人過世的一些講究
成服 其實就是俗話說的「戴孝」,即穿著孝衣。戴孝的類別與期限,以家族的親屬遠近有所差異。中國古代的孝服分為五等,稱為「五服」,至親者所服稱之為斬縗,是兒子、未嫁女為父,承重孫為祖父,妻為夫所服。所以稱斬,是取其悲痛至甚之意。這種孝服是用極粗的生麻布做的,毛邊,服三年。第二種是齊縗,次於斬縗,服期一年、五個月和三個月,即夫為妻、孫為祖服一年,重孫為曾祖服五月,玄孫為高祖服三月。大功又次之,期九個月。凡堂兄弟、已嫁的姑及已嫁的女為伯叔父等服之,又稱為功服。小功,凡本宗為曾祖、伯叔祖、外祖及舅姨等服之,期五個月,鰓麻,為五服中最輕的。一種,服期三個月,本宗為高祖、伯叔曾祖、族伯叔以及岳父母。盡管占禮規定了各服制的用布,但境內孝服均用白布製作。斬縗下邊撕開,不剪、不繚、不繰,俗稱毛邊孝服,不釘紐扣,用毛帶白布條系結,圓口無領。兒、兒媳、女兒、承重孫全著這種孝服,頭上扎孝帶,披發以青麻束之。兒子所戴的孝帽用白布縫一圓筒狀,高約一尺,上口均勻地折攏許多小褶,縫死後再翻過來,下口向上綰邊二寸,毛邊,俗稱抽頂孝帽。女用蓋頭布,即用長方形白布,從長邊中對折,四角兩組相對重合,折縫成軸,從對軸任意一端開始,沿長邊縫一尺,即成尖頂蓋頭布,戴時尖角恰對「百合」。侄輩、孫輩、女婿、外甥等著孝服、束孝帶,戴道冠式孝帽。不過,戴道冠式孝帽,根據親疏關系,有光頭戴與不光頭戴之分。光頭戴較近,孝帽直接戴到頭上;不光頭戴較疏,即將孝帽套在別的帽子上,再戴到頭上;曾孫則戴兩角孝帽,兩角各綴一條紅布條;玄孫所戴的兩角孝帽不用白布,改用黃布縫制。男女著孝者均需用白布將鞋幫遮蓋,俗稱:「瞞鞋臉」。子女如祖父母、父母皆去世可整瞞外,否則不得整瞞。瞞的長度隨老人去世而增加。女人的鞋後跟嵌一塊紅布,然後瞞至紅布處。其他戴孝者瞞鞋的長度隨孝服的遠近而遞減。
成服,得請禮賓司儀,孝子穿戴孝服孝帽,隨禮客贊禮,行俯匐叩禮(俯,折腰跪;匐,以首及地),加梁冠(用紙糊帶梁的帽子,樑上畫白杠,孝子五道;侄、孫輩一道),束首(以青麻或稻草搓繩,繩卜拴羅底一塊,長約四寸寬約寸許,遮蓋眼睛,使其「目不斜視」,兩邊各綴棉球兩個,以塞耳朵,使其「耳不旁聽」),披麻衣(通常用長約三尺、寬約尺半的麻袋布將前半中間剪開,分別搭在左右前胸,後半披於後背,裹額(將扎頭孝帶由中間從前額圍於腦後系結,剩餘雙股拖於背後),束腰(即用麻繩或草繩扎腰),執杖(俗稱孝棒或哭喪棒,用高梁秸糊剪穗的白紙為之),撒履(將鞋後跟踏倒趿著),至此禮成。
破孝 是對主要參加喪禮的人,即五服以里的人,均需按親疏遠近分送相應的孝服,當地俗稱「撕孝帽子」。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或大戶人家,按全額分給,如服齊縗的,必須按齊縗用布分給所有服齊縗的人,但農村平民百姓沒有這種能力,只給至親如閨女、女婿、孫子、孫女、外甥等分孝服,其他人只給一頂「孝帽」,這就是「撕孝帽」的由來。其他服喪者全由自己操辦籌借,好在齊縗以下均穿沿邊衣服,借身白褂子即可,所以,農村破孝比較簡單。
奔喪 俗稱「哭道」。凡死者臨終時,未能守護送終的女兒、兒媳、孫女或者比較親近的女晚輩得到凶信後,即來奔喪。奔喪臨近村子時需且哭且行,以避不孝之嫌,俗稱哭道。也有說是為死者招魂引路的。據說人死後,魂飛無依,在附近飄盪,甚至會迷失方向。此時有人啼哭,能喚醒飛魂,隨從哭聲直撲靈堂,歸守屍身。因此,家中女眷平輩或晚輩聽到哭聲後,哭叫著急奔村外迎接。雙方相逢時,相互單腿跪拜兩次。然後,來者在前,迎者在後一同哭入靈堂。
報廟 人死之後,由長子或承重孫手捧香紙盤子,率領眾子眾孫一行到土地廟「報廟」。去時默不作聲,同時—路舉哀。實際上,去時是同死者的靈魂一起去的;回時,土地爺將死者的靈魂給留下了,因此舉哀。據說閻王爺管人生死,土地爺是他手下的地方官死者鬼魂見閻王前,先在土地廟羈押三天,報廟就是把死者的鬼魂送到土地廟里。因此,報廟之後,緊接著要給死者的鬼魂送湯水,以免鬼魂餓著。送湯水與報廟不同,報廟女眷不參加;送湯水男女眷屬均需參加。首先要請一位同輩的長者為前導,一手提盛漿水的瓦罐,一手執木勺舀漿水沿途潑灑,饗野鬼遊魂,所有眷屬男前女後,一行尾隨。行到半路,女眷停下,分跪於路旁哭祭,男眷隨長者到土地廟前燒紙焚香,拜神致祭,謂之送湯水,也叫送紙,每天早中晚三次,連續三天。祭完後,男眷返回時,女眷站起與其同歸。至家門,兒與兒媳按男左女右跪於門兩側,讓其他孝眷進靈堂後,再起立進屋。「送紙」結束後,要燒倒頭馬或轎。過去,分三次進行,後來人們把報廟、送漿水、燒倒頭馬並在一起進行,即送完漿水接著就要燒倒頭馬。燒倒頭馬要頭向城隍廟。
『柒』 老人去世後的流程是什麼
1、開具死亡證明(正常死亡如在醫院去世,則由醫院開具死亡證明,如在家去世,則通知轄區派出所到現場,由派出所開具死亡證明。),打24小時殯儀服務電話,聯系白事專員上門引導服務。
2、為逝者燒倒頭紙,自下而上逐一脫去逝者衣物,用專業凈身用品對逝者進行全身擦拭,清理口腔、鼻腔污物,清理排泄物等完成凈身。(這一步可由專業人員操作)
3、自下而上為逝者穿上壽衣,鋪上壽褥,擺放首飾、蓋上壽被,完成穿衣。凈身穿衣全程,均需用遮蓋布進行遮擋,保護逝者隱私。凈身穿衣這一步是很重要的,通過禮體凈身能讓親人身無穢物乾乾凈凈的到另外一個世界去見祖先。
這是最後一次為自己的親人凈身,同時也是盡最後一次孝道的機會。親人經禮體凈身後,禮體更易保存,且不易發臭。
4、殯葬服務人員會取逝者照片,為逝者定做遺像(人過世後,提供證件照做遺像,注意:遺像只能做一張),告知家屬治喪期間殯儀服務流程(基本都是這些殯儀服務人員操作的事,需要遺屬協調的他們會一步步指出來,照著執行就可以了)。
5、遺屬需要注意的是早辦理逝者死亡證蓋章,逝者的一切後事才可以逐條進行。當所有後事都料理完後,遺屬再去當地派出所或社區幫逝者注銷其戶口薄、身份證、社會保障等一系列與逝者相關的個人信息。
(7)過世老人多久上神台擴展閱讀:
老人去世後子孫要注意
1、人死後,親人、親屬在親人去世16小時之內不要馬上准備後事,而是整個房間保持安靜,由眾親友或最親的人對死者說,「你走了,世間的事就不用再留戀,我們每一個人都將走你現在走的路」類似的話,讓死者放下、釋懷。
2、老人去世第一個大年三十,一家人要帶上去世長輩喜歡吃的水果、菜餚和飯等供品到墓地祭奠去世長輩,點上香燭,燃放鞭炮。告知去世的長輩新年到了,請他回家過年,因為是第一年怕去世長輩不認得回家的路,所以要引其回家過年,一家人吃團圓飯。
『捌』 已故老人60歲照的照片可以放神位上去嗎
這個好像是不可以的吧,這種是不能隨便供奉的,最好還是咨詢一下風水先生。
『玖』 老人去世擺幾樣供品
這位知友,按照傳統喪葬習俗,老人去世大體應該這樣擺放:
第一,供桌上擺放的包括兩類,一類是香燭,一類是供品
位置是,供品在內,香燭在外。這主要為了方便親友上香。
第二,供品數量要求
擺放供品是有要求的,對數的要求有規定,即應該是三或三的倍數。但不能是雙數。
比如,如果擺放的供品可以是一盤,但如果比一盤多時,必須是三盤,六盤,九盤。擺放的供品盤子的數量不能是雙數,老輩子相信,如果是雙數的話,還得死一個。
同理,盤子里的供品,比如點心、水果等,也是三或九個。不能是雙數。
第三,點的香要連續燃,喪事期間不要滅掉。供品則一直擺放至喪事結束,只能增加,不可更換。
『拾』 老人去世了孝牌應該帶幾天
摘要 老人去世後孝牌戴多久,古時候子女是要守孝三年。現代不宜少於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