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季補陽氣的方法
進入冬天,冷空氣襲來,需要冬眠的小動物紛紛躲起來過冬。而人在冬天也容易因為寒冷的天氣誘發感冒、流感、呼吸道疾病等等。
這時候我們養生需要做的就是補陽氣,老人還常常會跟小輩說「陽氣是生命之源」,從而為冬天安全過冬做准備。
那冬天應該如何補陽氣呢?經常做以下這幾件小事,簡單都能做好。
補陽氣,先要做的一件小事,就是在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溫水。冬天的早上溫度較低,人體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會消耗大量的水分。
於是,早上喝杯溫水再適合不過了,相比於其他的甜飲料,溫開水幾乎不含熱量,還不會刺激腸胃,適合多類人群。
但中老人也要注意的是熱水,如果是剛燒開的熱水,不建議中老年人直接飲用,或者吃吹吹喝。雖然喝了之後會讓人覺得溫暖,但過燙的溫度會燙傷口腔粘膜等多個地方。
所以,溫開水就很好了。
第二件事是除了早上起來之後,還有全天也適合喝溫水,溫水可以促進代謝,對於手腳冰冷的人還可以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暖身作用,增強體質的同時對體內的陽氣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對尿酸高的人,多喝點溫開水,可以稀釋血液尿酸,增加尿酸排出的概率。
第三件事是運動,運動是保護身體健康的基礎,每天拿出半個小時或者是40分鍾的運動,有助於機體的整個身體健康,對預防慢性疾病也有好處。
對於陽氣不足的人,可以提高基礎代謝率,幫助機體改善亞健康的身體狀態。如果是老年人,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就不用做過於劇烈的運動了。
第四件事,睡前泡腳。有很多白天久坐、久站的人群,在冬天因為天氣冷,且經常不運動幾乎處於一種靜態的生活狀態,就容易手腳冰涼,影響體內的陽氣。
有這種情況的人,就不妨在睡前泡泡腳,趕走一天的疲勞,還有助於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在這里建議大家,泡腳的時間不要過長,通常情況下,10分鍾到20分鍾即可。
在泡腳的溫度上,40度到50度即可,不宜溫度過高,容易燙傷皮膚,經常這樣做,還容易造成皮膚乾燥,容易出現皮膚凍傷等情況。
注意這些我們就可以好好的泡腳了。
2. 如何補充陽氣
補充陽氣有以下辦法:
曬太陽,養陽最簡單的方法曬太陽。曬太陽背光而坐最好,因為背部有一條不可忽視的經絡——督脈。督脈有「陽脈之海」之稱,總督一身之陽氣。把背曬熱、曬舒服了,人體的陽氣也就充足了。
一般曬太陽的時間最好選在上午10-11點之間,此時陽光比較充足,光線也比較柔和。曬太陽的效果最好。曬太陽的時間長短可因人而異同,中青年每次1-2小時,老年人曬30分鍾左右即可。千萬別隔著玻璃曬太陽,那樣很難達到應有的效果。
泡泡腳,泡腳既可以保暖,又可以促進全身的氣血循環,通過刺激足部數十個穴位達到調整人體陰陽氣血的作用。
晚上9點泡腳最護腎。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
粥是最容易消化和吸收的,也最容易化成氣血,減輕人體腸的負擔,冬季可以喝四種粥來補充腎陽。
喝桂圓栗子粥:桂圓是補心養血的,栗子是補腎的。適合心腎兩虧的人,表現在經常有心慌、心悸、失眠,同時有腎虧、腰酸、怕冷。
喝山葯羊肉粥:可溫補脾腎,適合飲食不能消化,大便經常浠溏,又怕冷,面色也不好,腰酸怕冷的人。
喝枸杞羊肉粥:枸杞子是溫補肝腎,羊肉也是補腎的,再加點蔥白可以通陽,粳米補氣血,適合於陰陽氣血都虧、體質較弱的人。
喝仙人粥:仙人粥是由粳米、紅棗和首烏汁一起放入砂鍋,小火熬煮而成。適合頭發較稀,掉發,睡眠差,肝腎都虧虛的人。
3. 陽氣不足百病出,哪些方法可以「補」陽氣呢
生活中我們常見的觀念是治病,但事實上,很多時候,每個人的體質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是等到問題發生後才想解決問題。很多情況下,藏在身體里的隱藏危險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對大多數人來說,身體內氣血的順暢溝通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仍然很大。而且這與你身體的一個因素無關。那就是體內的陽氣是否充足。
4. 冬天能吃什麼補陽氣
一、生薑紅糖水
生薑是驅寒溫陽最常用的食物了,早晨可以用3-5片姜,再加一勺紅糖泡水或煮水,這樣,晨起就能陽氣充足,抵禦風寒。
二、韭菜
韭菜被稱為「起陽草」,是陽虛體質最好的補腎蔬菜。可以韭菜炒蝦仁、韭菜炒核桃,都是補陽佳餚,也可以吃一頓「韭菜雞蛋餃子」,在寒冷的冬季,這些都能起到很好的溫陽暖身作用。
三、羊肉
羊肉最適合冬季進補了,是冬季補腎的主要食療食物,特別適合平時四肢寒涼等體質虛寒人群,經常食用,可以很好的改善陽虛體質,增強免疫力。像寒冷的冬季,親朋好友圍爐夜話,吃一頓暖暖的羊肉火鍋,是寒冬最為愜意的助陽大餐了。
四、糯米栗子粥
栗子被稱為「腎果」,是溫補腎陽最好的果仁食物。可以用栗子3-5顆,和性溫的糯米一起熬粥,晚上喝上暖暖的一碗,有很好的驅寒暖身作用。
(4)老年人冬天如何補充陽氣擴展閱讀
陽氣不足原因:
1、劇烈運動
如果長時間的一直在做劇烈運動的話,也會導致體內的陽氣消耗過快。在正常情況下,我們身體在運動的時候,體內的陽氣也是往外散發的。適當的鍛煉自然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但是如果你長期都劇烈運動,在運動過程中有感覺到很疲勞的話。這就說明你體內的陽氣消耗過多了,需要及時的去補充陽氣。
2、出汗多
中醫認為,出汗是很傷陽氣的。因為汗是心之液,在沒有進行劇烈運動的情況下卻大量出汗的話是非常傷身體的。這種情況被稱之為自汗,而如果在睡眠中大量出汗的話,則被稱之為盜汗。出汗多的話,則身體內的氣則會隨著汗流出,這樣一來很容易出現陽氣不足的情況。
中醫養生一直是提倡秋收冬藏,而夏季是陽氣生發的季節,秋季是需要收斂陽氣的。這樣才能更好的度過冬天,如果秋季過量出汗的話,會導致體內的陽氣耗損過多,對於接下來到來的冬天會比較難度過。
3、不良的生活習慣
在生活中喜歡吃一些冰凍的食物,會導致脾陽缺乏。最終會牽連到腎陽也出現缺乏的情況,除此之外,日常過度的使用寒冷的葯物,也會引起身體出現陽氣不足的情況。
還有一些人日常保養不當的話,也會引起身體陽氣不足。比如在寒冷的冬天卻不注意穿著保暖,喜歡穿一些超短裙、絲襪等,這樣會導致體內的陽氣受損。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冬季補陽氣有哪些要點 冬季補陽氣可吃5款美食
5. 老人冬季如何養生
一、老人冬季飲食
1、要保證熱能的合理供給
可適當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但老年人應注意脂肪攝入不能過多,以免誘發其他疾病。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其製品富含蛋白質,可增加人體耐寒和抗病能力。
2、要保證維生素的足量攝入
6. 陽氣不足百病來,補陽氣有哪些好方法
造成許多人陽氣不足的原因往往是脾胃虛弱,即便吃了再有營養的食物,尤其是不易消化的食物,也會因為無法吸收使得陽氣不易補益,難以送至四肢末端,引起手腳冰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過度減肥也會引起!
飲食上要溫補,應多吃五穀雜糧以及補血、健脾的食物,如比如黑米、紅豆、小米、高粱、燕麥、山葯等做粥; 蔬果類,如南瓜、扁豆、桂圓,姜黃,熟白蘿卜、蓮藕、核桃等,經常食用甜菜根、紅五類能滋養氣血,助陽氣。也可以用山葯、蓮子熬成粥,幫助調理。
運動也是一個好方法,慢跑、快步走、跳繩等,都會讓全身各個部位活動起來,促進血液循環,但不可運動過度,高強度的運動,大量的出汗,會「發泄陽氣」,起到相反的作用
而泡腳也是有效的方法。在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熱水,讓水漫過腳踝。浸泡20分鍾左右,就會感覺到全身發熱,這說明血液循環暢通後身體開始發熱。如果在泡腳的同時再揉搓雙腳,效果會更好額。
7. 老年人冬季如何養生
1.冬季進食有忌諱。冬季老人的飲食要注意避免咸、辣、冷、硬。辛辣油膩的食品老人在冬季食用後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誘發多種疾病。應多吃溫和滋補的食材。如豆腐、油麥、羊肉、魚肉、雞蛋、牛奶、玉米等。如果吃水果,一定要用熱水浸泡幾分鍾再吃。
2.堅持正常的作息,早睡早起。冬天由於天短、氣候寒冷等各種原因,早起成了很多人的難題。其實早起可以補足人體所需陽氣,保持身體溫熱,有利於減免疾病,保持身體健康。
在晴朗的天氣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由於現在的空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所以不建議在陰天、霧霾天開窗。因為效果可能會適得其返。
3.注意衣物被褥的整潔,被褥每隔三天晾曬一次。晾曬的時間要選擇在早上十點到下午兩點。被褥晾曬後不僅可以祛除潮濕,使被褥里的棉花變得蓬鬆暖和,還可以殺菌消毒。有利於健康睡眠。
4.避免憂愁和煩躁等不良情緒,保持開朗樂觀好心態。很多疾病的發生都與人的精神狀態以及情緒密切相關。尤其是冬天,隨著人體免疫力的下降,更成為病魔 肆虐的時機,所以這一時期,老年人遇事一定要樂觀,開朗,不鑽牛角尖,不給自己找罪受。安然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8. 老年人冬天應該多吃什麼對身體好
中醫學認為,冬季為「閉藏」之季。由於陽氣潛伏,陰氣盛極,萬物生機閉藏,人體新陳代謝緩慢,生理功能處於抑制、降低狀態,此時若用葯物對人體進補的話,葯物的補益作用往往有推波逐浪之勢,可促進人體功能活動,增進臟腑活力。
那麼冬季進補什麼時候最為適宜?民間有「冬補三九」的習俗,這是根據中醫學「冬至一陽生」觀點確定的。傳統上認為,「冬至」是冬三月氣候轉變的分界線,由此,陰氣始退,陽氣漸回,這個時候進補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氣,使閉藏之中蘊藏活潑生機。當然,如果是體虛症狀.明顯的老人,其進補未必非要苦等到「冬至」才開始,只要能做到辨證選材、科學施補,入冬後及早進補同樣可起到良好的改善虛弱症狀之效。
可供老人冬令進補的補品很多,選購補品和進補時,應注意掌握三點:
一、針對冬令食慾較旺盛,吸收功能較好的特點,要適當選擇高熱、高營養、味濃色重、補益力強的食物進補,如羊肉、狗肉、牛肉、雞肉等動物性補品。
二、要根據自身情況,確診虛證所在,在專業的中醫大夫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進行滋補,並堅持在整個冬天都進行。
三、若本身原已有病,選用進補之物要適當,最好遵照醫囑,不可盲目進補。比如糖尿病人,可用生曬參等作為進補品,但忌用甘草及含糖較多的葯物。凡血脂過高、動脈硬化,有冠心病、膽囊炎、痛風等疾病者,則不可應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葯物和食品,如甲魚、阿膠、桂圓、牛鞭、鹿蹄筋等。因為進食這類食品和葯物,反而會助長病情發展,使血脂增高、血黏度增加、血中尿酸增多、血壓升高,結果越補越糟。
四、選用葯酒進補不宜太久。可供老人選用的葯酒有:十全大補酒、枸杞酒、苡仁酒、山葯酒、參茸葯酒、人參葯酒、蟲草補酒等。一般每日1-2次,每次半兩左右。但老人應注意,古代醫家有「冬服葯酒兩三劑,立春則止」的主張,加之考慮到市售葯酒大都度數偏高,以及長期飲酒對肝臟的影響,因此葯酒並非飲的越久越好。
五、葯物進補要注意防上火。冬季常用補葯有:紅參、鹿茸、鹿胎、杜仲、山葯、胡桃仁、龍眼肉、銀耳、當歸、制首烏、枸杞子、黃芪、黨參、白術、菟絲子、黑豆、黑芝麻等。其中胡桃仁、枸杞子、銀耳、黑芝麻,既是補益食物,又是葯用良品,葯性平和不燥熱。冬季進補尤應注意,未經醫囑不可擅自過服紅參、鹿茸、鹿胎、紫河車(胎盤)等溫熱補品,以免因葯物溫燥太過而致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口臭口乾、流鼻血、大便秘結,或令血壓驟升導致中風。
老人冬季養生
冬季養生對於老年人至關重要,這里介紹幾種關於養生的小知識。
不一定需要服人參。
人參有補益作用,但老年人不一定要服人參。科學發現,人參中含有一種抗脂質分解的「縮多氨酸」。另外,人參中的天門冬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也都具有抗脂質分解的特性。長期服用人參,這些物質抑制體內脂肪和動脈內脂質分解代謝,使動脈壁脂質增加,加重動脈硬化的程度。可見,因動脈硬化而引起的冠心病人、患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的老年人不宜服人參。
穿得厚不一定就暖和。
因為皮膚是人體第二呼吸器官,要不斷獲取空氣中的養分維持整個肌體水分和養分的平衡,如果穿得過厚不透氣,會使皮膚不能自由地呼吸。因此,老年人冬季著衣以質輕又暖和為宜。同時,老人不宜一次性加衣,應隨氣溫下降逐步加衣,讓機體得到鍛煉,提高抗寒能力。
洗漱水溫有講究。
老年人冬季每日晨起和午睡後用冷水洗臉,可使面部和鼻腔內的血管收縮。等冷水刺激消失後,血管又會迅速充血擴張,這一張一弛,是一種良好的「血管體操」,可促進面部血液循環,提高對寒冷的適應性,預防傷風感冒、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同時,老人刷牙宜用溫水,溫水對口腔、牙齒、咽喉都有保護作用。
多曬太陽益身心。
冬季陽光對老年人健康十分有益。長期呆在室內,少到戶外接受陽光照射的老人,普遍出現維生素D缺乏症狀,發生骨質疏鬆。
9. 老人如何保養陽氣
人體的陽氣經過一冬天的蟄伏,要在春天生發直至旺盛。對於老年人而言,陽氣本來就在減少,因此日常尤其要在五個方面勞逸適度,才能保養陽氣。
久坐傷肉。長期坐著,易發生肌纖維萎縮,肌肉力量減弱。老人入座時,動作要輕、平穩,入座後姿勢要端正,上身正直,自然放鬆,下肢自然屈曲,不要含胸弓背,更不要蹺「二郎腿」。坐一段時間後應起來走動一下,使被牽拉的肌肉和韌帶得以放鬆。
久立傷骨。久站不動,軀體重量全由下肢承擔,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液上行迴流不暢,不僅使腳軟、足麻,足背踝部浮腫,且易引起小腿靜脈曲張、腰腿部關節炎等病。老人站立時,身體應自然、平穩、端正,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傾斜,下肢均勻受力。
久卧傷氣。睡覺時新陳代謝降低,體表及內臟血管收縮,血流緩慢,氣血運行不暢,易造成精神不振。老人的床不宜太軟,以硬板床加較軟較厚的褥墊為宜,睡眠8小時足矣。
久行傷筋。不拘形式的大步走,可使全身關節筋骨得到適度運動,對身體的新陳代謝會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有利於提高肌體的抗病能力。但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不管不顧的長途步行,容易發生腳筋扭傷,跌倒或其他心血管意外疾病。
久視傷血。看書及觀賞山水風景等,可以使人精神愉快、脾胃健康,這就是「視養血」的道理。不過「久視則傷血」,必須注意掌握分寸。中醫認為「目得血而能視」,人到老年,眼睛本已昏花,倘若用眼過度,不僅會損傷眼睛的視物功能,還會傷血耗氣,導致眼睛疲勞、目眩、頭暈、心悸、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