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馬長壽簡介

馬長壽簡介

發布時間:2025-04-28 11:29:06

❶ 西北大學考古系介紹

西北大學考古學專業是我國高等學校中最早建立的考古學專業之一。

陝西及西北地區得天獨厚的地下、地上文物資源,以及校內大量館藏文物標本,是本專業教學科研的堅實基礎。

專業教育高度注重基礎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能力、校內課堂講授與田野考古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旨在培養創新研究型、綜合交叉型或專業技能型等多種專業人才類型,既能滿足個人繼續學習深造的願望,也能更好地適應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館、文物行政管理等部門的專業人才需求。

西北大學考古學研究起始於1938年西北聯合大學歷史學系考古學組對張騫墓的調查發掘。新中國建立後,西北大學服從國家文物事業整體布局,於1956年設置全國第二個考古學專業。

經過60多年的發展,目前的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已經成為專業設置全面、目標方向明確、學術團隊充實、科研條件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全面的國內一流考古學科,是我國文物事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

西北大學考古學科在國內最早形成了「三位一體」的學科體系(以考古學研究為價值的認知體系、以文物保護技術為價值的保存體系和以文化遺產管理為價值的實現體系),是我國文化遺產事業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力量。

結合所在區位優勢,形成了以周秦漢唐和絲綢之路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為重心的研究特色,在西北地區史前文化研究、早期周秦文化研究、古代游牧文化研究、歷代長城綜合研究、佛教考古研究、科技考古研究以及文物分析、土遺址保護等文物保護關鍵技術研究、文化遺產管理和大遺址保護規劃研究等領域,具有明顯的學科優勢和鮮明的特點。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47人,具有正高職稱的14人,副高職稱的12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陝西省「四個一批」人才1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91%。先後有多項成果獲國家級、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學院下設考古學、文物保護技術和文化遺產管理三個系,分別開設考古學、文物保護技術和文物與博物館學3個本科專業。

有考古學一級學科博、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考古學),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工作站1個(與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建),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區1個(考古學),陝西省名牌專業2個(考古學、文物保護學),陝西省特色專業2個(考古學、文物保護學),省級教學團隊2個(考古學、史前考古學),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陝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門西北大學精品課程。

❷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考古學系簡介

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考古學系自2003年成立以來,專注於考古學本科專業的教育與研究。其專業歷史可以追溯至1956年,是中國最早設立的考古專業之一,見證了多位著名學者如馬長壽、陳直、劉士莪等人的教學與科研貢獻,蘇秉琦、陳夢家、胡厚宣、閻文儒、唐蘭、宿白、石興邦、王仲殊等也曾在此進行講學和指導。

依託陝西豐富的文物資源,考古學系在「211工程」支持下,學科發展迅速。1986年,獲得了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2年考古專業被列為陝西名牌專業,2003年則獲得了博士學位授予權。2005年,成立了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與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合作,成為了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教師隊伍結構合理,業務精湛,目前有12名教師,其中6位為教授,4位為副教授,大多數教師具備博士或碩士學位。在人才培養上,注重專業特色、基礎理論與實踐能力的結合,通過與陝西文博考古單位合作,建立了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培養出眾多考古和文物保護的高級專業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文博考古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

在科研方面,考古學系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國際合作以及省部級項目,已出版學術著作和譯著逾20部,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尤其在《考古學報》、《考古》等權威期刊上發表的研究論文逾百篇,形成了中國史前考古、商周漢唐考古、文物研究與保護以及西部民族考古等研究方向,為我國考古與文物保護研究貢獻了重要力量。

❸ 馬長壽的個人簡介

馬長壽(1907—1971) 中國當代民族史家。字松齡,又作松舲。山西省昔陽縣人。自幼喪父,家貧,由寡母撫養成人。1929年太原進山中學畢業後,考入南京中央大學社會學系,攻民族學專業。1933年畢業,留校任助教,自學比較語言學、體質人類學、考古學、民族調查方法等課程。是中國著名的民族學家、社會學家和歷史學家。
1936年轉中央博物院任職,先後在四川大涼山、川西北等地考察彝、藏、嘉戎、羌等族的社會歷史。從1942年起,相繼在東北大學(當時在四川)、金陵大學(當時在成都)、四川大學等校任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教授。1955年調西北大學任教授,並根據國家規劃籌建西北。
民族研究室,任該室主任。治學刻苦嚴謹,勤於讀書,尤其重視實際考察研究,以新得資料補充和更正舊書記載之舛誤。他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在教學和科研中能夠做到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

閱讀全文

與馬長壽簡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打疫苗多久之後可以體檢 瀏覽:32
只做體檢鄭州哪個醫院好 瀏覽:703
上海養老保險中心電話 瀏覽:399
敬老院屬於國家什麼項目 瀏覽:152
三年養老保險怎麼處理 瀏覽:354
北京2017年退休金標准 瀏覽:621
國企入職體檢哪些影響入職 瀏覽:581
阜新每年的養老保險都多少錢 瀏覽:16
社區80歲老人生日活動主題 瀏覽:788
日照職工死亡養老保險 瀏覽:472
5歲孩子動手打父母後如何教育 瀏覽:191
為父母辦生日酒席要多少錢 瀏覽:929
學生體檢報告檢查什麼 瀏覽:183
公司交的退休金怎麼用 瀏覽:142
失業保險金是否代繳養老金 瀏覽:909
傳統的重陽節又稱為 瀏覽:721
父母如何辦理入京 瀏覽:900
如何判斷自己是老人 瀏覽:78
樂山市最低退休工資 瀏覽:634
網上農村養老錯選城鎮繳費怎麼辦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