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八十歲雅稱是什麼
八十歲古稱杖朝之年。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其中」杖朝之年「年齡稱謂,指男子80歲,意思是年過八十就可以允許撐著拐杖入朝。
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其他年齡稱謂介紹:
1、赤子:本意是指初生的嬰兒,因為嬰兒的皮膚呈赤色。
2、孩提:指2—3歲的兒童。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
3、始齔(chèn):男孩8歲,女孩7歲。根據生理狀況,男孩8歲、女孩7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
4、垂髫:亦作垂齠 。3、4歲至7歲(女)、8歲(男)的兒童。
5、總角:8、9歲至13、14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B. 五十、六十、七十、八十大壽有什麼別稱嗎
以下別稱對象均為男子。
1、五十:知命之年
2、六十:花甲之年
3、七十:古稀之年
4、八十:杖朝。耄耋之年:80~90歲。
5、弱冠之年:男子20歲
6、而立之年:男子30 歲
7、不惑之年:男子40 歲
8、米壽:男子88歲
9、鮐背之年:90 歲
10、白壽:男子99歲
11、期頤之年:男子100
12、茶壽:男子108歲
(2)80歲年齡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一、古代年齡稱謂:
1、襁褓:不滿周歲。
2、孩提:兩至三歲。
3、始齔、髫年:女孩七歲,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
4、總角:幼年泛稱。
5、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發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6、黃口:十歲以下。
7、幼學:十歲。
8、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9、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10、及笄:女子十五歲。
11、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二八年華:16歲
12、弱冠:男子二十歲。
13、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14、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二、古代亡稱:
1、0——20歲為夭折或殤
2、21——30歲為短壽/福
3、31——40歲為強壽/福
4、41——50歲為艾壽/福
5、51——60歲為周壽/福
6、61——70歲為稀壽/福
7、71——80歲為耄壽/福
8、81——90歲為耋壽/福
9、91——100歲為期頤壽/福
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X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C. 古代對40、50、60、70、80、100歲的人怎麼稱呼
1、40歲: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2、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內服之年、大衍之年
3、60歲:花甲、容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4、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5、80歲:杖朝之年
6、100歲:期頤
當然,古代年齡稱謂並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於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有些由於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後人沿用了下來。
年齡稱謂介紹: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垂髫(tiáo)是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總角是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