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人的壽命主要是什麼決定的
我個人覺得,一個人的壽命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1,遺傳基因。這個基因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有的家族天生就是長壽的家族,不管身體好壞,他們的家族成員都能夠長壽,這是先天性的因素,後天是無法改變的。
2,環境因素。可能我們也聽說過,有的地方的人長壽老人就特別多,例如經常報道的個別長壽村,這是當地的自然環境影響的,這種環境利於人的長壽。
2. 長壽的6大特徵, 只要滿足2個以上, 多半會長壽!
如今生活越來越好,物質需求滿足的同時,人們也越來越渴望長壽。如果既能健康,又能長壽,何樂而不為呢?
下面整理了一些醫生所認為的6大長壽特徵,只要滿足2個以上,多半會長壽!
特徵一、用腦越多,人越長壽
德國波恩大學研究發現,受教育程度高、智商高、身體好的人壽命較長。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因社會保障低、文化素養差、飲食低劣、吸煙飲酒多、過胖活動少或勞動負擔過重等,易致早逝。
日本調查發現,在各種職業中,從事管理工作人員的平均壽命最長;依次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專業技術員,商業工作人員,農漁業工作人員,一般產業人員,其它單純勞動者,礦工。
特徵二、心率越慢,人越長壽
生命學家說,長壽的秘訣就是讓心臟盡可能跳得從容些。有什麼辦法能使心臟跳得慢一些呢?首先是靠運動。常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偏慢。其次是保持適當體重,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心率加快。
人在安靜時60~100次/分鍾的心率都屬正常范圍,但最佳心率卻是70次/分鍾左右。一項對34000人的調查表明,心率比正常人快12次/分鍾的人死於心血管病的危險性要比正常人高27%。這提示人們不能無視心率的快慢。
運動量的大小主要是通過心率衡量的。比如有氧運動達到有效而安全時人的心率是170減去年齡數,或把握在108~144之間。例如,您的年齡是40歲,那麼,您運動時的最佳心率在130次/分鍾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