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人稱男子20歲為 之年、30歲為 之年、40歲為 之年、50歲為 之年、60歲為 之年、70歲為 之年
古人稱男子二十年為( 弱冠 )之年,三十歲為(而立 )之年,五十歲為(知命),六十歲為( 花甲 ),七十歲為(古稀)之年,一百歲為( 期頤)之年。
⑵ 30.40.50.60.70.80.90.100歲的別稱是什麼
而立之年是男子三十歲,半老徐娘是女子三十歲。
不惑之年是男子四十歲。知專命之年屬是男子五十歲。花甲之年是六十歲。還歷之年:指60歲;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古稀是七十歲。耄(mào)耋(dié)指八十歲。鮐背之年指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
(2)40歲不惑之年70歲呢擴展閱讀:
其他年齡稱謂
孩提: 2~3歲的兒童。指代幼兒時期。
垂髫(tiao):三四歲至七歲(女)、八歲(男)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頂自然下垂的短發)。
總角:八歲(女)、九歲(男)至十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總丱)。
豆蔻: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為「豆蔻年華」)。
束發: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兩個 總角解散,紮成一束髻);古代男孩十五歲時束發為髻,因用為指代成童。
及笄:女子十五歲(女子拾伍歲行笄禮,表示已經成年,可以結婚了。女子15歲結發,用笄貫之,因此稱女子15歲為『及笄』,也稱「既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