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何體弱多病反而長壽章韶華自醫法讓你體會自醫的神奇
不少人覺得,體弱多病的人往往與長壽無緣。但還真未必。中國有句老話「破罐熬好罐」,講的就是很多身體虛弱的人反而能長壽。
美國人壽保險公司曾對一百多名長壽老人做過調查,結果其中體弱多病者佔了多數。
一、為什麼體弱多病反而長壽呢?
一是因為人患某些疾病後,反而會增強對這種疾病的免疫力。
二是體弱多病的人,大多因為體驗過病痛的滋味,所以更懂得珍惜和保養身體。
三是體弱多病的人,比較重視身體健康,有不適就會注意休息。
反而覺得自己身體強健的人,忽視自己健康,不舒服硬扛,日積月累反而容易突發意外。
二、健康方面,你自己比老天爺管用!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個人的健康和壽命15%決定於遺傳,10%決定於社會因素,8%決定於醫療條件,7%決定於氣候影響, 60%決定於自己 。
所以說, 在健康問題你自己比老天爺都管用 , 求醫真不如求己 !
醫生多數時候只能緩解一時之急,而保持和恢復健康還是要靠你自己!
1. 飲食不要「貪」
要想健康常在,就要學會管住嘴,飲食上不能「貪」,學會四少。
① 少食
吃飯最好做到七分飽,尤其是晚飯。古語雲「夜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
外國的研究也證實了少吃點的好處。美國心臟協會(AHA)2018年年會上一項研究就發現,與晚餐吃得少的人相比,那些在晚上6點以後,晚餐帶來的能量至少為30%的人,高血壓風險增加了23%,糖尿病前期風險增加了19%。
七分飽的感覺,就是胃沒有脹起來,但是食慾已經減弱了,可以再吃幾口,也可以不吃。
② 少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食用鹽攝入量不超6克。此外,也要注意薯片、薯條、話梅等零食中的鈉含量。
過量的鹽攝入與高血壓、中風、冠心病、胃癌等疾病都有關系。
③ 少油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烹調食用油不超25~30克。平時做菜可以多蒸煮,少煎炸等方式。
一般1克油脂即可產生9千卡的熱量。如果每人每天多吃進1茶匙油,大約是15克,那麼一個月後體重會增加700~800克,一年就會增加16.8-19.2斤。而一但體重超標,三高問題就會接踵而來。
④ 少單一
健康飲食講究豐富多彩,不要太單一。推薦一天吃夠12種食物,一周吃夠25種食物。
其實12種食物並不難湊齊,谷薯豆類、蔬菜水果、禽畜魚蛋奶類、堅果等每樣2~3種,很容易就可以達標。
2. 不亂用保健品
研究了一輩子中葯的國葯泰斗金世元曾說:「再好的補葯,也不能隨便吃。」
據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披露,中國引起肝損傷的最主要葯物依次為:各類保健品和傳統中葯(佔26.81%);抗結核葯(佔21.99%)、抗腫瘤葯或免疫調整劑(佔8.34%)。亂用保健品不可取!
把健康寄希望於保健品,不如寄希望於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節、缺乏鍛煉,再葯補也難以延年益壽。
3. 保持一份好心情
「我非常相信一句話: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鍾南山院士曾在接受采訪時說。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勞拉教授在2012年公布的一項納入200多個研究的分析就發現,感到幸福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低。
遇事看開一點,有煩惱說出來解決,保持一份好心情,對健康很重要!
4. 每天堅持健走
運動可以代替葯物,而沒有一樣葯物可以代替運動。
而走路是最簡單、方便的一項運動,1992年的時候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
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就是健走的愛好者,每天萬步走讓他走掉了脂肪肝,走出了健康血脂。
但每天如何走是有學問,有講究的,否則只會走出運動損傷。
章韶華院士 的 行走自醫法 恰恰給出了很好的走路方案。在 行走自醫法 里,每一步不是隨意隨心行走,每個動作都被細化規范。 自醫法 是對人體動的整體療法,治療全身性疾病以及亞健康,對各種臟器疾病和慢性病、情緒異常、「不治之症」、精神疾病、心裡疾病,均有明顯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