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該不該給老媽過70歲大壽
一般做壽,來男做九,女做十。源
但真算起來,應該是男做八,女做九。古人是按虛歲算,也就是在娘肚子里的時間要算上,做壽是按虛歲。
因此,七十大壽,男的是68周歲做,女的是69周歲做。所以,又有「過九不過十」說法。
當然,在解放後,開始用周歲來計年齡,有些人不太懂古代傳統,認為是按周歲。
有些地方,會做60、80、90、100歲大壽,但不大做70大壽。
『貳』 贊美七十歲女人的句子
一、阿姨已經70歲了,身著傳統的盤扣青花棉襖,妝容精緻美麗,安靜地坐在輪椅上。盡管行動不便,但她手中的針線依然靈巧,能縫制各式衣物,編織各式帽子。
二、70多歲的女人充滿自信。她明亮的眼眸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自然的微笑中透露出對自我的欣賞。她知道如何將物質消費轉化為精神享受;在忙碌與辛勞中找到一份寧靜、甘美的心境。
三、常言道,十八的姑娘如花,而70歲的女人則像是盛開至極的山茶,清雅而芬芳。
四、眼前的阿姨雖已至古稀之年,卻有著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氣質,那是歲月沉澱下來的美。
五、我的外婆七十高齡,雖然白發蒼蒼,但依然穿著合身的旗袍,化著淡雅的妝容,每天與外公手牽手,令人羨慕不已。
『叄』 40歲的兒子同70歲的老娘睡一張床正常嗎
是可以的。
那麼大的年紀的母親。
在一起是可以、
照顧母親。
『肆』 70歲老娘要嫁人,怎麼辦我媽媽五個孩子,三女兩兒,做為最小的兒子我,堅決反對!
你老娘好不容易把你們拉扯大。她老了也累了,需要人陪伴和照顧。內心的孤獨感無處表達,需要一個懂她、有個照應,呵護她的人在她睡不著的時候陪她嘮嗑嘮嗑。
『伍』 古代稱呼七十歲左右為什麼
70歲——古來稀、杖國之年自、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即乃稚氣未脫的少兒代稱也;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5歲(男)——志學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二八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標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壯年時期——春秋鼎盛;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還歷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從心之年、懸車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又可稱為「人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