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70歲老人起床時天旋地轉

70歲老人起床時天旋地轉

發布時間:2025-02-25 08:39:35

❶ 70幾歲的老人家為什麼常常頭暈和嘔吐有什麼要注意的

1)頭暈分為三大病狀。 .天旋地轉--患者會感覺到周圍的景物在旋轉,自身也可能在轉。 2.頭重腳輕--沒有天旋地轉的感覺,但總覺得「頭重重,腳浮浮」,提不起精神來。 3.前一黑--感到視覺模糊,甚至暫時失去知覺。 大部分患頭暈的人士都會伴有作嘔作悶、食慾不振甚至嘔吐大作,這時要留意自己的飲食,應少食多餐、避免油膩食品,亦可在進食前先服食葯丸,都有助減輕症狀。 2)頭暈持續須運動。 1.頭暈嚴重應盡量卧床休息,在上下床時應慢慢進行,因平衡系統需要時間適應。相反,如果頭暈情況持續(尤其情況維持一個月以上者)就應保持適當運動,因為此時不多活動,會令身體機能退化、使平衡系統失調,因此不可只躺著不動。 2.頭暈超過兩周要檢查。 問題持續或嚴重的話,應往醫生處接受進一步檢查。一般普通急性頭暈,最多維持一至兩個星期左右便消失,若超過的話就應盡快找醫生。患者通常要進行身體血色素、血壓、心跳、血糖等檢查,甚至可能要檢驗聽覺、作頭部電腦掃描等。 頭暈的原因不一,一般上有下列幾種: ①中耳及內耳疾病--不同的耳部問題都能引起暈眩,如中耳炎、美尼氏症等,一般感冒病毒也會入侵內耳而引起問題,甚至引致嘔吐等現象。 ②葯物影響--一些降血壓葯、心臟及糖尿葯,甚至感冒敏感葯等都可能有此副作用。 ③心律失常--心臟疾病令到腦部供氧失常而引起頭暈,其中心跳過慢影響較多。 ④慢性疾病--糖尿病、氣管病、腎病等若控制不好,也會出現上述情況(如血糖過低)。 ⑤貧血--懷孕期間或婦女月經量大,都會令血液含氧量減低,造成暈眩。 ⑥血壓過高或過低--血壓過高或過低,都能對大腦造成影響而引致頭暈。 4)頭暈症分為虛實兩類。 1.其中以虛證為多。但發病中,有純虛,有純實,有虛實夾雜的不同。同時也要分清是腎精不足頭暈,還是氣血虧虛頭暈以及陰虛陽亢頭暈。腎精不足頭暈,可表現出頭暈目眩、精神萎靡、記憶減退、腰膝酸軟、遺精陽痿、舌淡紅、脈沉細。治宜補益腎精,充養腦髓。可用河車大造丸。黨參20克,熟地15克,杜仲15克,天冬10克,龜板15克(先煎),黃柏6克,麥冬9克,茯苓15克,懷牛膝12克。另用紫河車燉食調補。 氣血虧虛頭暈,可見頭暈眼花、神疲懶言、心悸氣短乏力、失眠納少、面色不華、唇舌色淡、脈細弱。可用八珍湯:當歸10克,川芎9克,白芍12克,熟地15克,黨參20克,白術10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 陰虛陽亢頭暈,可見頭暈目眩、心煩失眠、多夢、手足心熱、口乾、舌紅少苔、脈弦細,可用杞菊地黃丸。杞子12克,菊花12克,淮山15克,山萸肉6克,澤瀉12克,熟地15克,茯苓15克,丹皮12克。 2.頭暈目眩、胸悶惡心、肢體沉重倦怠、舌苔白膩、脈象弦滑,屬痰濁中阻頭暈,是實證。治宜燥濕祛痰,健脾和胃,常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半夏8克,白術10克,天麻6克(先煎),陳皮6克,茯苓15克,甘草3克,生薑三片,大棗10克。加減調治。痰濁未清不宜進補。 頭暈一症,甚為常見,引起的原因較多,徵候表現亦較復雜,醫生常需細致診察,建議病者還是到醫院請醫生診治為好。

❷ 什麼是旋暈症怎麼治療

眩暈是目眩和頭暈的總稱,以眼花、視物不清和昏暗發黑為眩;以視物旋轉,或如天旋地轉不能站立為暈,因兩者常同時並見,故稱眩暈。
眩暈的原因

[1]1.貧血 老人如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否貧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營養保健,很容易患貧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2.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足,發生容易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時飲食結構的不和理。
3.動脈硬化 患者自覺頭暈,且經常失眠、耳鳴、情緒不穩、健忘、四肢發麻。腦動脈硬化使血管內徑變小,腦內血流下降,產生腦供血、供氧不足,引起頭暈。
4.頸椎病 常出現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是該病引起頭暈的主要原因。
5.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除頭暈之外,還常伴隨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
[1]6.心臟病 冠心病早期,有的人可能感覺頭痛、頭暈、四肢無力、精神不易集中等。主要是因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造成供血不足而引起頭暈。
7.美尼爾綜合症 美尼爾綜合症是一種內耳疾病,眩暈是美尼爾綜合症最主要的表現。
8.血液疾病 白血病、惡性貧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暈,通過血液系統檢查可以確診。
眩暈的分類:真性眩暈、假性眩暈
(1)真性眩暈(周圍性、前庭外周性):呈陣發性的外物或本身的旋轉、傾倒感、墮落感,症狀重,多伴有明顯的惡心、嘔吐等植物神經症狀,持續時間短,數十秒至數小時,很少超過數天或數周者。因多見於前庭外周性病變 。
(2)假性眩暈(中樞性、腦性):為外物或自身的搖晃不穩感,或左右或前後晃動,注視活動物體時,或嘈雜環境下加重。症狀較輕,伴發植物神經症狀不明顯,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月之久,多見於腦部和眼部等疾患 。
眩暈的預防和治療
患有眩暈的病人外出時應由家人陪伴,以防意外事件發生。
1、腦血管性眩暈:夏冬季節由於血液粘稠度增加,容易發生各種腦血管意外,導致腦血管性眩暈的發生。應注意多飲水,不要突然改變體位,如夜晚上廁所時猛起,都容易引發腦血管性眩暈。一旦發生,應盡快到醫院就診,經確診後可以適當給以擴血管葯物、抗血小板聚集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葯物等。
2、腦腫瘤性眩暈:此類眩暈發病多較緩慢,初期症狀較輕,不易發現。對於逐漸出現的輕度眩暈,若伴有單側耳鳴、耳聾等症狀,或其他鄰近腦神經受損的體征,如病側面部麻木及感覺減退、周圍性面癱等,應盡早到醫院診治,明確診斷,早期手術治療。
3、頸源性眩暈:應注意平時工作學習的體位,在長時間伏案工作後應適當活動頸部。枕頭高度適宜,不能墊枕過高,以導致頸源性眩暈的發生。治療上多採用康復方法,如頸椎頜枕吊帶牽引、推拿手法治療、針灸等,嚴重的需要手術治療。
4、對於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暈,如內分泌 性眩暈、高血壓性眩暈、眼源性眩暈,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控制血壓,治療眼科疾病,在原發病恢復的基礎上,眩暈可以自然緩解。
5、神經官能性眩暈:對於因精神因素導致的眩暈,首先應解除病人的焦慮不安情緒,可適當給以抗焦慮或抗抑鬱葯物,但要避免長時期使用鎮靜葯物,以免增加葯物的耐受性和依賴性。
眩暈的臨床表現:
梅尼埃病 過去稱為美尼爾病,為最典型的內耳病引發的眩暈,其病理改變是內淋巴積水,發病以中年人多見,10歲以下小兒少見,老年以後發作逐漸減少。該病特點是反復發作性眩暈、伴有耳聾、耳鳴、耳悶為主要症狀,可伴有復聽、惡心、嘔吐、出冷汗、面色蒼白、四肢冰涼等症狀;耳聾多為單側,早期有聽力波動,可恢復正常,約15-20%患者耳聾可波及對側耳;耳鳴多在眩暈發作前加重,早期伴隨眩暈緩解 耳鳴可消失,反復眩暈發作後耳鳴會經久不息。前庭功能檢查溫度試驗一般為患側半規管功能低下或消失。聽力測試為感音神經性聾,早期典型者為低頻感音神經性聾。如做耳蝸電圖,典型者應記錄到一個基底增寬的負相和電位,發作期患者-SP/AP≥40%。
前庭神經元炎
前庭神經元炎 此病為末梢神經炎的一種。病變發生在前庭神經節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病前兩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眩暈症狀可突然發生,持續數日或數月,活動時症狀加重。植物神經系的症狀一般比梅尼埃病稍輕。無聽力改變,即無耳鳴及耳聾的主訴。多數患者兩三個月後症狀完全緩解,僅少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現象。檢查時可見有向健側的自發眼震,患側前庭功能低下或半規管麻痹。無其它顱神經受損症狀。
突發性聾伴眩暈
突發性聾伴眩暈 30~50歲多見,可能因內耳病毒感染或血管病變或窗膜破裂引起。患者突發一側耳鳴、耳聾,其中部分病例伴眩暈嘔吐,病情似梅尼埃病,但眩暈持續時間較長,以後無反復發作。聽力檢查呈重度感覺神經性聾(多大於60dB),伴眩暈者前庭功能可有損害。
迷路炎
迷路炎 患急性或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者,感染擴散可波及內耳迷路,發生漿液性或化膿性迷路炎,此時患者除耳漏外,會伴有耳鳴、眩暈、惡心、嘔吐及聽力下降,可出現向患側的自發眼震,迷路有瘺孔時,外耳道加壓可引起眩暈,眼震更加明顯,即瘺管試驗陽性。當病情進展為化膿性迷路炎時不僅眩暈嚴重,持續存在,聽力可下降為全聾,自發眼震轉向健側,前庭功能檢查患側反應消失。上述情況發生時,應拍耳乳突X線片,最好做顳骨CT掃描,明確是否存在乳突炎、膽脂瘤、迷路瘺管。病毒性迷路炎多因皰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繼病毒感染後,患者出現眩暈、步態不穩,明顯的惡心嘔吐,多伴有重度耳聾。前庭功能檢查患側功能低下或消失。眩暈症狀由於患者健側前庭功能正常,經1~3個月左右眩暈症狀可逐漸完全消失。
迷路震盪
迷路震盪 多由於頭外傷引起,常與腦震盪同時存在,因爆炸後產生強大的空氣氣浪沖擊,同樣可引起內耳迷路震盪。創傷後患者出現眩暈、惡心、嘔吐、受傷耳聽力明顯下降。耳科檢查時部分可見伴有鼓膜外傷,鼓膜出現破裂或出血。聽力檢查中可見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質的單側或雙側的聽閾改變,重者可全聾,有的聲導抗測聽可提示有聽骨鏈損傷,患側前庭功能低下。在診斷腦震盪患者時,特別是伴有聽力障礙和眩暈主訴者,應注意到同時可有迷路震盪存在。

70歲老人在出現腦供血不足時,都會有哪些症狀

一、會出現心絞痛情況

有過腦供血不足的人可能深有感觸,在進行勞動或者劇烈活動時,猛烈地突然感覺到胸前不適,心臟部位出現比較明顯的絞痛,這就是急性的心肌缺血發作性的穩定性的心絞痛發作。具體表現為心前區疼痛,壓榨樣、針刺樣,疼痛持續在3-5分鍾,一般不超過15分鍾,這種疼痛可以放射到左肩部、牙齒及下頜部,如果這個時候緊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能立刻緩解。一般這種心肌缺血發作就屬於穩定性的心絞痛。

綜上所述,心臟屬於比較敏感的器官,稍微出現一點異常就會有明顯的感覺。如果在感覺到心前區不適時,就應該立馬停止活動,躺下休息,以增加心肌供血,加大回心血量。日常如果經常性出現心絞痛,則應該進行更進一步的檢查,排除器質性的病變,及時治療,以免發生心肌梗死,造成嚴重的後果。

閱讀全文

與70歲老人起床時天旋地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0歲女人擇偶 瀏覽:693
濟南市80歲以上養老金 瀏覽:972
2015年退休今年漲工資嗎 瀏覽:128
參軍以後去了多久會體檢 瀏覽:677
疫情70歲志願者 瀏覽:794
60歲生日快樂感悟 瀏覽:519
重陽節英語作文ppt 瀏覽:436
老年人早上脈搏很微弱什麼原因 瀏覽:536
中國皇帝60歲以上的 瀏覽:88
辭退補償金已超退休年齡 瀏覽:325
怎麼防範老年痴呆 瀏覽:328
辦理退休要個人社保權益記錄 瀏覽:585
家庭養生館有哪些 瀏覽:362
什麼樣的父母才是最偉大的 瀏覽:476
孝心孝敬作文 瀏覽:823
養老保險兩保與五保有什麼區別 瀏覽:91
藝考父母有哪些事不知道 瀏覽:510
義務兵養老金保險 瀏覽:198
老年人腿肌肉疼痛怎麼回事 瀏覽:902
70歲年輕老人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