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紅塔山煙王」褚時健:71歲被判無期,85歲成哀牢山橙王身價上億
(圖片及故事素材均來源於互聯網)
2. 褚時健:從煙王再到橙王的人生
文 l 黃葯師
從雲南玉溪一路往西,途徑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區,260公里之外是鬱郁蔥蔥的哀牢山。11月底之前,這面山被黃澄澄的冰糖橙覆蓋,一人多高的樹上掛著四五十公斤果實。12月初,這數萬噸勵志橙通過狹窄的盤山道運回玉溪、銷往全國。
這片種植區的主人71歲入獄,74歲二次創業,85歲成為億萬富翁,是原雲南紅塔集團有限公司和玉溪紅塔煙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褚橙創始人褚時健,他本人於2019年3月5日在雲南去世,享年91歲。
雖然這位創始人已經與世長辭,但故事經由他的「褚橙」繼續傳承下去。
褚時健與卷煙
在1980年代,他是最有爭議的企業家之一:年少失怙,兄弟死於戰亂;中年戴著「右派」帽子經營糖廠,後來接手玉溪煙廠,和企業一道變得聲名顯赫,在巔峰時黯然入獄。1993年左右玉溪煙廠一年利稅85億,是300多個中等農業縣的財政收入總和,工廠的賬戶上通常趴著百億元以上的資金。
1928年,褚時健出生在雲南一個農村家庭,15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後輟學,靠種地和母親撐起了全家生計;青年時求學卻遭遇抗日戰爭,還參加了後來的解放戰爭。
由於上過戰場,見過生死的褚時健比一般年輕人勇毅、果敢。因為這些優秀品質,他被迅速入黨、提干,歷任區長、區委書記、玉溪地委宣傳部幹部管理科科長和行署人事科長。
但這個從大山裡走出來、當過游擊隊員的中年男人並不適應官員的生活,他的直接和執拗,讓他得罪了一些人。後來因為種種原因,一家人一起被下放到新平縣紅光農場。
褚時健在那段艱難歲月起初並沒有太大的閃光點。1963年,褚時健被調到華寧糖廠( 今玉溪糖廠 )擔任副廠長,那個時候的糖廠技術落後裝備老舊,每年要靠著政府補貼20萬才能維持運營。
糖廠經濟效益也不太好,當時還有人笑稱:糖廠生產的糖,還不夠員工自己往家裡偷帶的。
上任不到一年的褚時健把糖廠從負債20多萬轉變為盈利8萬,第二年盈利20萬,第三年便盈利了40萬,成為當時雲南少數盈利的糖廠之一。
褚時健的能力也很快在華寧糖廠展露出來。1979年,他被委派調到瀕臨倒閉的玉溪卷煙廠擔任廠長,那時候的玉溪煙廠經濟效益也只能維持穩定發展。
1981年5月,國務院下發通知,決定對煙草行業實行國家專營。這個國家專營就決定了煙草行業和其他所有行業的起點區別。
隨後,1988年7月,國家宣布對13種名煙放開價格,褚時健的玉溪卷煙廠爭取到了4種,這個放開價格是什麼意思呢?在之前香煙品牌銷售價格是計劃控制的,且是有地域限制的。這13種品牌放開價格之後根據市場調節,並且可以行銷全國,這直接開啟了玉溪卷煙廠的黃金時代。
此情此景,在褚時健領導下的紅塔山迅速崛起。
那時候的一個紅塔山,成為了雲南省稅收的半壁江山。在當時的整個中國,玉溪卷煙廠的繳稅達到了全國第三名,褚時健也走上了人生巔峰,「五一勞動獎」「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企業家」「中國十位改革風雲人物」等榮譽接踵而至。
71歲入獄,女兒自殺
沒過多久,身為著名國企玉溪煙廠領導者的他,人生發生了巨大改變。
1995年,中紀委收到一封舉報信,反映河南洛陽個體煙販勾結煙草公司,通過向褚時健家人行賄取得卷煙指標,褚時健的女兒和老伴兒也因此被捕入獄。當年年底,女兒褚映群在獄中寫下遺書後自殺身亡。
1996年12月到1998年這段時間,褚時健被隔離審查。
1999年1月9日,雲南省高院被稱為「現代法律文書的典範」的長達8000字的判決書,宣布褚時健因巨額貪污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而這一案件在當時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最終褚時健被查實的不明財產為174萬美元。褚定罪之後, 社會 輿論空前關注,很多學者企業家等呼籲刀下留人。但是以褚的貪污數額,當時是要判死刑的。直至2001年,經雲南省高院刑事裁定按照其表現給減刑為17年有期徒刑。
後來,對於自己的犯罪事實,褚時健是很坦誠的。當年也因此引發了著名的「59歲現象」討論,這一現象指很多國企和地方領導在退休之前撈一把的行為。
有人說過,除了經濟犯罪因素之外,當年他影響力和經濟權力太大,和政府和地方都有太深的瓜葛,其下台背後可能也牽涉到些政治因素。
但無論外界對此案如何有爭議,法院判決的是事實。一代中國煙草大王就此隕落,鋃鐺入獄。
玉溪煙廠幫其送上巔峰,現在又將他推至谷底。
一直到2002年,身患糖尿病、高血壓的褚時健申請了保外就醫,回到家中居住養病,並且活動限制在老家一帶。
褚時健和「勵志橙」
褚時健老家華寧縣,很久之前的特產就是貢橘。那時已經75歲的褚時健,就決定了自己要種橘子。
他向昔日朋友們籌了1000萬,包下了哀牢山上2400畝的政府農場。當時他要給橙子起一個名字,考慮了一會說,就叫「雲冠」,意思是自己要做到雲南的冠軍。
最初褚時健和兄弟褚時佐一起經營果園,一年後理念不同分開。
在當年的時候,所有的員工都願意跟他干,如今在橙子買賣上面也是如此,他大量地招聘本地的農民,以前這些農民在家鄉種玉米、種甘蔗,現在跟著他種果樹。
他再次證明了自己,褚時健這個名字又一下子登上了輿論的巔峰,這次他作為暮年創業成功的例子,一時間風頭大盛。
出獄十年之後,褚時健帶著自己的褚橙回來了,當年在哀牢山的普通橙子脫胎換骨,365萬株的橙子樹,讓褚時健成了當之無愧的「橙王」。
「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這句話是褚橙的宣傳語,也是褚時健一生最好的寫照。
2012年,褚時健種橙的第十個年頭,經過生鮮電商平台「本來生活」網的 社會 化營銷,「褚橙」挺進北上廣,頓時成為全國話題。從2006年到2013年,「褚橙」平均每年有1.37千噸的增長量,2014年,「褚橙」銷售額達到了1億多元,純利潤達到7000多萬。2017年,僅褚橙一個單品產值就達到了2個億。因此,人們又稱它為「勵志橙」。
在「褚橙」熱銷的同時,很多人自發地想要拜會褚時健,親耳聽到其講述對創業、對人生的看法,或者自我升華之旅。
其中不乏當時已經成名的商業大佬,如王石和劉強東。
劉強東評價褚時健是中國企業家精神的典範。面對挑戰和挫折越戰越勇,是企業家精神不可磨滅的體現,是褚老對品質的堅持,成就了今天的褚橙。
而柳傳志和王健林也在談到褚時健時,為其遭遇表示感慨,並敬佩其企業家精神。
在眾多的評價中,多次拜會過褚時健的王石評價最為到位且傳播深遠。王石說:「我有很多粉絲,但我是褚時健的粉絲,他不僅是雲南人的驕傲,更是我們這些企業家的驕傲。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准,不是看這個人站在頂峰的時候,而是看這個人從頂峰跌落谷底之後的反彈力。」
88歲的褚時健曾在一段自述中寫道:「從1943年我父親過世,我在老家念完小學,到1944年我到昆明,我遠離那個小村子已經70年了,不想還好,一想起來覺得歲月真的是很漫長。我很少回憶以前,往事太多了,回憶不過來,做人要朝前看。要不是你們問起,我不太願意對人講起過去。希望能給他們帶去一點人生的參考,僅此而已。」
王石和褚時健的忘年交眾所周知,十多年前,王石第一次拜訪。當時,褚時健剛剛開始種橙子,王石上山的那天,褚時健正蹲在地上和修水泵的人討價還價。向王石談起種橙,眉飛色舞,王石大為敬佩。
再回過頭來看褚時健,他是改革先鋒,也是經濟罪犯,出獄後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人。中國如今的部分企業家是帶有原罪的一代,但他顯然不在這個范圍里。
造神者們把他的前半生當成因時勢變局而身陷囹圄的民營企業家,但從沒想到他在玉溪煙廠只是個國企領導而不是民營企業家,這一生功不抵罪,罪不掩功。
但是不管怎麼說,七十來歲的人二次創業成為民企楷模掙得的都是身體力行的辛苦錢,比今天那些打著企業家名義忽悠的人強到不知道哪裡了。
褚這輩子三起三落,前半生笑傲江湖,後半生入獄出獄最終以橙農回歸田園生活,這種大起大落的人生只有在武俠小說中才擁有,也不得不說關於他的故事不僅迷人,更讓人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