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貴州行(四):大山深處的傳奇——西江千戶苗寨
小七孔景區到西江千戶苗寨220公里約3小時的路程,我們晚八點左右到達苗寨景區北門,此時周邊的幾個停車場都基本滿位,廣場上都是拖著行李背著包奔著夜景來的遊客!據說從大門到真正的寨門還要乘坐半小時的觀光車,我匆匆收拾一下東西,只背了一個雙肩包,就趕緊去購票排隊候車趕往觀景台
苗寨的風雨橋在夜間是最亮麗的風景,燈光交相輝映,燈影在河面上跳躍著,在苗寨這樣的風雨橋有七座,第四、五兩座都可以步行到達山頂觀景台,如果想乘觀光車只能在一號橋
晚上路況不熟,我們就選擇乘車上山,車上一個東北大媽正跟朋友視頻:猜猜俺們在哪兒呀?江西苗寨哪!」嗯?說得我都有點恍惚,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了。觀光車一路上坡,十分鍾左右就到觀景台了
此時的苗寨已經變成了燈的海洋,可以看到苗寨呈現出的那牛頭的形狀。但如果想避開人群,找個比較好的角度拍攝出這美景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於是我們果斷決定,入住旁邊的客棧、喝點小酒用完晚餐後再觀景
這決定不要太明智喲,後來客棧老闆告訴我們她家樓頂陽台比觀景台還高出五六米,是觀景的最佳位置
最美的時刻莫過於這璀璨的夜色,它屬於深山裡的美好,千家萬戶的點點星光點綴著整個苗寨,這是家的方向,是一種幸福的嚮往……
經過晚上的繁華喧囂,清晨的寨子重歸於平靜。從樓頂遠觀苗寨,霧氣蒙蒙中儼然一副水墨畫
此時街上還沒有絡繹不絕的遊客,我就一個人閑閑地走著,享受著清晨的寧靜……
小路、炊煙、田地,構成一副恬淡的田園詩畫
約莫著時間,先生差不多該起床了,我才慢慢溜達回客棧,與他一起享受苗寨此刻恬靜的時光
西江千戶苗寨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由10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白水河把苗寨一分為二,一邊是商業街一邊是可以俯瞰寨子的客棧和觀景台
吊腳樓是苗族特有的傳統建築,其後半部分建於傾斜度較大的山坡上,前半部分用木柱支撐,形成吊腳柱,所以稱之為「吊腳樓」
我們從客棧沿著青石板小路,穿過風雨橋,來到了古商業街
這里都是一個個的小門市,跟許多古鎮一樣充滿了商業氣息,但那些吊腳樓式的木屋卻也不失苗家特色
蘆笙廣場,各種節日慶祝活動時表演歌舞的地方,現在成了俺一個人的舞台
廣場對面就是西江苗族博物館,是介紹苗族文化最全的地方
博物館外觀為吊腳樓,內設11個展廳。包括生活習俗廳、苗醫苗葯廳、銀飾服飾廳等
從博物館出來就是也東寨的入口,有指示牌標示,鼓藏頭家位於山頂最高處
「活路頭」家,據說就是苗寨「農業部部長」主持安排農業生產
去往鼓藏頭家的路都是上坡,木有點體力還真不行哪
現在的鼓藏頭叫唐守成,也就是「苗王」,50歲左右,負責掌管苗族祭祀與看管銅紋聖鼓,就是鼓藏堂裡面的那面鼓,他不僅是苗族的活歷史同時也是一名小學老師
農民畫家李玉福是退伍軍人,他是苗家新文化代表之一,也許是因為有著同樣的當兵經歷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所以他的家俺重點參觀了一下
他的畫作十分寫實,家裡還有長桌宴哪
我就喜歡走進這些山坡巷道,看看原始的苗寨人家,感受這樣的古樸,其實這才是苗寨最純凈的東西,這些吊腳樓里有與生無爭的寧靜,讓你心生嚮往……
有些塗鴉會讓人眼前一亮,組圖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繞了一圈下山後就又到了古街,沿著河邊是小吃一條街。瞧:這就是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苗寨特色食品——毛豆腐
毛豆腐是通過人工發酵,使豆腐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由於豆腐通過發酵後使其中植物蛋白轉化成多種氨基酸,所以烹飪後味道還挺鮮的
還有俺最愛吃的臘肉,到貴州後幾乎每頓必點
表演場每天有兩場由當地苗族同胞表演的民族歌舞節目《美麗西江》,上午場還有半小時就開始了,我們就邊吃邊向表演場走去
表演極具當地的色彩,華麗的服飾、歡快的歌舞和美麗的愛情故事能使你更加了解苗族的人文風情
歌舞表演時間半小時,最後在大合唱《我愛我的祖國》中圓滿結束!
如果你問我西江千戶苗寨到底怎麼樣,余秋雨先生是這樣評價的「用美麗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