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90歲老人直腸癌最好的治療方法

90歲老人直腸癌最好的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5-02-06 06:19:47

① 90多歲老人直腸癌,體質差無法手術,化療葯的反應太大也沒法吃,該怎麼辦

建議給予綜合治療,中醫治療具有見效緩慢、療效不穩定的局限性,西醫治療的毒副作用又是顯而易見的,綜合方案取長補短,從患者的具體病情出發,辨證論治,療效好,方便的話可以留下您的聯系方式,以便更詳細的了解您的病情,從而給出最合理的意見

② 腸癌手術之後怎嘛辦

結直腸癌做為國內目前最常見的腫瘤之一,近些年呈逐年上升趨勢,手術治療仍然是唯一的治癒手段。

外科醫生做完手術之後的工作重點有:

1、降低復發轉移風險;

2、促進腸癌病人的康復;

3、做好患者隨訪復查。接下來,我們就從以上三個角度談談外科醫生的這「三板斧」!

一結直腸癌輔助治療

結直腸癌術後輔助治療包括輔助化療和輔助放療。輔助治療的最終目的在於消滅殘存的微小轉移病灶,降低腫瘤復發和轉移的機會,提高治癒率。

1、輔助化療

手術是治療Ⅰ- Ⅲ期結直腸癌唯一的根治方法,但依舊有35-50的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手術後出現腫瘤復發。大量臨床研究結果證實根治性手術後給與5-氟尿嘧啶單葯聯合增敏劑亞葉酸鈣輔助化療可降低結腸癌早期復發風險約40,提高總生存率7左右。同時研究也證實口服氟尿嘧啶類葯物(如卡培他濱)與靜脈5-氟尿嘧啶等效,由於口服葯物的方便給葯方式和良好的耐受性,故卡培他濱在臨床應用中越來越廣泛。

在單葯氟尿嘧啶類葯物治療基礎上,聯合奧沙利鉑的兩葯化療可將總生存率進一步提高3.0。因此,結腸癌根治性手術之後的輔助化療可有效降低復發率,並延長患者總生存期。

但並非全部結腸癌患者根治術後均需接受輔助化療!

Ⅰ期結腸癌腫瘤分期早,治癒率高,單純接受根治性手術患者5年生存率超過90,因此不推薦輔助化療;

Ⅳ期結腸癌除外少部分合並可切除肝和/或肺轉移,約85的患者失去接受根治性手術的機會,該群體接受的屬姑息化療范疇,不符合輔助化療定義。

故輔助化療的適應證僅限於Ⅱ期與Ⅲ期結腸癌患者。全部Ⅲ期結腸癌患者均推薦接受輔助化療。Ⅱ期結腸癌患者是否接受輔助化療存在一定爭議,目前推薦依據是否合並高危復發風險因素將Ⅱ期結腸癌分為兩類:高危Ⅱ期與非高危Ⅱ期,合並高危因素的Ⅱ期結腸癌推薦輔助化療,未合並高危因素的Ⅱ期結腸癌建議觀察隨訪,或給與單葯氟尿嘧啶類葯物,包括5-氟尿嘧啶單葯聯合亞葉酸鈣或卡培他濱輔助化療。

根據我國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結直腸癌診療規范》,高危因素包括:

1、組織學分化差(Ⅲ或Ⅳ級);

2、TNM分期中T4分期;

3、侵犯血管和/或淋巴管;

4、術前合並腸梗阻和/或腸穿孔;

5手術切除標本檢出淋巴結不足(少於12枚);

被國際上普遍認可的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路(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中,Ⅱ期結腸癌高危因素還包括腫瘤侵犯神經、腫瘤切緣陽性、可疑陽性或切緣過於接近腫瘤。

輔助放療

在結腸癌中,除非明確的腫瘤侵犯局部臟器,術後一般不進行放射治療。而對於直腸癌,因為即使是根治性的手術,局部復發率仍可高達20-30。尤其是對於中下段的直腸癌,腫瘤通常位於腹膜反折以下,由於直腸的解剖結構的特殊性,放療已成為圍手術期綜合治療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目前NCCN指南推薦如果術後病理分期為T3以上或淋巴結轉移(+)均應考慮給予輔助放療。

盡管多數直腸癌輔助放療的臨床研究顯示放療未明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是可明顯降低局部復發風險至5-7。故若無明顯放療禁忌或患者明確拒絕,對於II期和III的直腸癌均應給予原發灶的放療。此外,隨著醫學影像學的迅速發展,盆腔增強MRI和直腸腔內超聲可以越來越精準地進行術前分期,因此對於術前診斷T3/T4或N+的直腸癌,當前國際指南更主張進行術前的新輔助放療。但是由於我國因醫療水平參差不齊和文化差異,全面推廣中低位直腸癌的術前新輔助放療尚需時日。

微衛星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與DNA錯配修復(Mismatchrepair,MMR):對於II期結直腸癌,MSI、MMR狀態被發現與結直腸癌預後相關。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和/或錯配修復缺失(d-MMR)的患者預後較好,被認為無法從5-FU單葯輔助化療中獲益。

但目前證據表明,奧沙利鉑與5-FU聯合輔助化療的獲益未受到MSI與MMR狀態的影響。故NCCN指南建議全部Ⅱ期結直腸癌患者,均需檢測腫瘤組織標本的MSI或MMR狀態,如為MSI-H或dMMR,不推薦氟尿嘧啶類葯物的單葯輔助化療。我國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結直腸癌診療規范》考慮MSI與MMR檢測尚未能在國內普及,因此推薦有條件者建議檢測組織標本的MMR或MSI狀態,如為dMMR或MSI-H,不推薦氟尿嘧啶類葯物的單葯輔助化療。

輔助治療注意事項

輔助化療開始的時間並無明確規定,原則上在患者體力狀況能夠耐受的情況下即可開始,多在根治性手術後4-8周;整個輔助治療時限通常不超過6個月。對於年齡70歲的老年結腸癌患者和其他伴隨疾病比較復雜的患者應在專科醫師的指導和嚴密監測下給予聯合化療、單葯氟尿嘧啶類葯物化療或定期隨訪。

目前對於高危II期和III期的結直腸癌患者不推薦用使用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分子靶向葯物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與西妥昔單抗(cetuximab)作為輔助治療。此外,中低位直腸癌若術前未行放療還應擇期行局部放療,原則上在輔助放療應在術後3個月內開始進行。放療時可考慮同時給予口服卡培他濱和5-Fu增敏。

整體上,輔助治療被證實可降低結直腸癌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風險,延長總生存期。但對於每一個個體患者還應在多學科團隊指導下,全面評估患者接受輔助放化療的獲益與風險後,設計合理的綜合治理方案。

二結直腸癌的康復結直腸癌患者術後的康復主要包括生理康復和心理康復。

生理方面

由於患者的消化道解剖結構發生了永久性的改變,進食和排便習慣都會出現顯著變化。例如,術後6個月內易出現粘連性腸梗阻,所以通常飲食盡量選擇營養均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此外,由於部分大腸切除,很多病人出現排便變稀和次數增多,同時由於腸道蠕動功能尚未完全恢復,也有患者會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的現象。絕大多數患者飲食和排便習慣會在一年內恢復基本正常。

另外還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根據病情需要,在腹部進行了臨時或永久性造口,造口袋的更換和造口常規護理都是術後順利康復的重要環節。患者及家屬應在專業的造口師的指導下學習如果進行造口袋更換、造口以和造口周圍皮膚的護理以及觀察排氣和排便情況。術後進行輔助放化療的患者在治療期間還應注意相關的消化道反應。如果治療過程中,出現明顯的體重下降,食慾不振乏力或嚴重腹瀉時應暫緩治療,及時和腫瘤科醫師溝通調整治療方案和劑量,以及加強支持治療。

心理方面

當患者得知身患惡性腫瘤時,心理所受的打擊是巨大的,有可能出現煩躁、焦慮、失眠、抑鬱、沮喪等各種不良情緒。除了家人給予的支持和鼓勵外,適時地請專業人士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疏導也是十分必要的。心理醫生通過咨詢、物理或葯物手段可幫助患者正確地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有助於增加患者對治癒疾病的信心,也有利於配合醫生更積極地進行抗腫瘤治療。

尤其我們應關注因為病情需要未能保留肛門功能的患者。人工肛門(造口)對患者的精神和術後的正常生活都會產生巨大影響。親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心理醫師的專業服務,醫護人員的正確引導都有益於緩解患者因造口所帶來的尷尬和自卑的陰影。在此基礎之上,病友的互助會和適時交流也會舒緩患者精神壓力和負面情緒。

最後,正確引導患者術後的生活習慣也是幫助患者身心康復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包括:戒煙,控制體重,適度的鍛煉,飲食結構的改變(減少紅肉和精加工肉類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魚類和白肉的攝入)等等。

三結直腸癌的隨訪

多個大規模的臨床研究薈萃顯示在根治性手術後,80的復發轉移是在術後3年內發生的,95的復發轉移是在術後5年內出現。因此,定期規范的術後隨訪有助於及時發現復發轉移病灶,為再次手術根治或長期帶瘤生存提供可能。

目前根據NCCN指南推薦:

I期的結直腸癌患者應在術後1年和3年分別復查腸鏡,然後每5年進行腸鏡復查。如果例行檢查中發現腺瘤(如絨毛樣息肉,息肉大於1CM或高級別不典型增生時)均應1年後復查。

II期和III期的患者通常應在術後4-6周時復查胸CT和腹盆腔增強CT或MRI及CEA。然後在術後2年內每3-6個月重復以上檢查。術後第3年到第5年上述檢查可以每半年左右完成一次。5年後每年應重復相應檢查。腸鏡檢查頻率可參照I期患者的隨訪要求。但應特別注意,若患者在術前因為腸梗阻或其他原因未完成完整腸鏡檢查,如無特別情況均應在術後6個月左右進行腸鏡檢查。

此外,根據已有的循證醫學證據,尚不支持應用PET-CT作為術後常規的定期影像學檢查的手段。但是,若患者術後復查CEA水平持續進行性升高且增強CT和/或MRI無陽性發現時,可考慮行PET-CT尋找復發轉移灶。或當出現復發或轉移病灶時,需要幫助判斷病灶是否孤立,是否有行再次手術根治可能時,可考慮行PET-CT檢查幫助病情的整體情況。

③ 直腸癌中期能活多久

中國中醫學博大精深,早在距今3500年前的殷周時代,殷墟甲骨文上已記有「瘤」的病名,該字由「疒」及「留」組成,說明了當時對該病已有「留聚不去」的病理認識。「留聚不去」指出了癌症在當時是難以治癒的。3500年後,癌症作為危害人們健康的一大疾病,仍然讓醫生們感到力不從心。葯物治療或者化學療法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效果並不好,癌症最好的治療方法仍然難以找到,癌症仍然在奪取很多患者的性命。
堅持探索,必有佳音。而今,醫學界終於探索到了治療癌症最好的方法。那就是空氣負離子自然療法。據悉,空氣負離子對於人體的有益作用已經在多個研究中被證實。臨床實驗證明,負離子可明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活化網狀內皮系統,改善機體反應性,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這都是自愈力的重要部分。而自愈力是400年前古希臘醫聖Hippocratic提出來的,「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醫生。」自愈力是人體具有以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為主的人體自愈系統,人類就是靠這種自愈力,才得以在千變萬化的大自然中得以生存和繁衍。負離子能夠提高人體的自愈力,自然是對人體有益的。
隨著人們對負離子認識的逐漸深入,負離子對於癌症的治療作用也被人們發現了。主任醫師,博導陳景藻主編的國家重點圖書《現代物理治療學》中就空氣負離子自然療法對癌症的治療作用做出了如下闡述:「多醫學研究及臨床實驗證明:體細胞電子被搶奪是萬病之源,活性氧(自由基ORS)是一種缺乏電子的物質(不飽和電子物質),進入人體後到處爭奪電子,如果奪去細胞蛋白分子的電子,使蛋白質接上支鏈發生烷基化,形成畸變的分子而致癌。該畸變分子由於自己缺少電子,又要去奪取鄰近分子的電子,又使鄰近分子也發生畸變而致癌。這樣,惡性循環就會形成大量畸變的蛋白分子。這些畸變的蛋白分子繁殖復制時,基因突變,形成大量癌細胞,最後出現癌症。而當自由基或畸變分子搶奪了基因的電子時,人就會直接得癌症。人體得到負離子後,由於負離子帶負電荷,有多餘的電子,可提供細胞缺失的電子,從而阻斷惡性循環,癌細胞就可防止或被抑制。」
最近的研究結果也表明抗氧化治療對於腫瘤治療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最重要的癌抑制基因之一負離子的抗氧化作用具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綜上所述,空氣負離子自然療法是治療癌症的新方法。而空氣負離子自然療法相對傳統療法而言,簡單方便,經濟實惠,無任何副作用,可以說是治療癌症的最好方法。據悉,目前國內負離子生成技術已經相當先進。其中,負離子轉換器技術和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器技術是最為成熟的技術,運用這兩項技術可以生成等同於大自然的純凈負離子,患者只需在室內放置一台負離子保健儀,就可以享受負離子浴的環境,於不知不覺之中起到調理身體的最佳效果。

④ 直腸癌轉移開始痛了,還能活多久

要注意保持老人家心情舒暢.祝願老人家可以長命百歲.好的話,大約可以活7--8個月.
偏方有:
1,牛蹄筋湯,取半斤牛蹄筋切段,2升涼水,熬一夜,去渣滓,喝湯。控制癌細胞轉移和擴散。
2,葫蘆把120克,精鹽適量。將葫蘆把放在鹽水中浸泡,炒干岩末。1天一次,一次10克。止痛散結。
3,多吃香菇。也能抑制癌細胞。
4,野生靈芝(赤芝)也可抑制癌細胞。

閱讀全文

與90歲老人直腸癌最好的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院老年文體活動簡報 瀏覽:803
景德鎮老年大學地址電話號碼 瀏覽:395
快樂老年大學怎麼樣 瀏覽:964
江門退休金有多少錢 瀏覽:823
寫孝敬父母的兒童詩 瀏覽:219
女人50歲後如何補鈣 瀏覽:699
父母的商品房繼承給兒子費用多少 瀏覽:117
鮮羊奶老年人喝多少量最好 瀏覽:482
汕頭個人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349
個人社保跟公司社保的退休工資的區別 瀏覽:504
山東機關事業單位中人退休金最新消息 瀏覽:909
做社區養老護理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255
退休金的高低和什麼有關系嗎 瀏覽:884
絲索養生艾包多少錢 瀏覽:279
老年人輪滑鞋 瀏覽:641
老年人慢性中耳炎 瀏覽:303
職業體檢血鉛復查間隔多久 瀏覽:668
老人便秘怎麼辦快速解決 瀏覽:993
張家口市老年大學官網 瀏覽:363
空乘學校開學體檢都檢查什麼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