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兒子1歲了,醫院檢查貧血,鐵蛋白 18(20-300),總鐵結合力81(40-70),轉鐵蛋白飽和度11(33-35)
這是缺鐵性貧血 主要是補充鐵
小孩子還小 建議不要隨意的用補葯
通過食補可能要好一些的
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多吃富含高蛋白、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品及含鐵豐富的飲食。有益的水果有蘋果、大棗、荔枝、香蕉等。此外還應多食用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豬血等食品,益於補養生血。
㈡ 孩子缺鐵性貧血怎麼辦
寶寶在發育期身體生長快營養跟不上,家長在飲食方面也不注意營養,會導致身體缺乏能量,在兒科門診常常遇到家長帶寶寶看病,述說孩子這一段時間來皮膚蒼黃,口唇、眼瞼蒼白,疲乏無力,食慾下降,嘔吐,腹瀉;或者煩躁不安,注意力下降等。有的較大兒童還出現頭暈、眼前發黑、耳鳴等,皮膚乾燥,頭發乾枯易脫發。給這樣的孩子檢查,一般沒有特殊體征,在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可發現小兒呼吸、心跳增快,心臟可聽到雜音,肝臟、脾臟腫大。這樣的孩子一般醫生會要求化驗血,查血可發現紅細胞中血紅蛋白減少,紅細胞大小不等,血色素往往低於11克/dl。這樣的情況,就要考慮得了小兒常見的疾病——兒童缺鐵性貧血了。孩子患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是由於體內貯存的鐵缺乏,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造成的。造成孩子缺鐵性貧血的主要原因有: 先天儲鐵不足。如早產、雙胎、母親貧血,都會使新生兒儲鐵減少。 生長發育快。嬰兒從出生到1歲,生長發育最快,血容量增加迅速,鐵的需要量多,因而生長發育過快的孩子容易缺鐵。越是胖孩子越容易出現貧血。 飲食中鐵缺乏。嬰兒出生6個月後,從母體得來的造血物質基本用完,而人奶、牛奶含鐵很少,所以,不及時添加輔食,單純餵奶很易缺鐵。 患病如慢性腹瀉等,鐵不能很好地吸收,而造成缺鐵。另外,有的孩子常常鼻出血,也會導致貧血。 缺鐵性貧血對兒童健康的危害是比較大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缺鐵可引起細胞免疫功能缺陷,寶寶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缺鐵使胃酸分泌減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寶寶消化能力減弱。 貧血可降低血液的攝氧能力,使機體各器官、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氧,寶寶稍一運動就會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和貧血性心力衰竭。 貧血使寶寶機體處於缺氧狀態,肌肉軟弱無力。 寶寶貧血使身體攝氧能力下降,腦組織缺氧,寶寶的記憶力和注意力等行為能力和智力都會受到影響。由於缺氧,腦細胞代謝異常,寶寶經常表現為愛發脾氣,煩躁不安,性格孤僻、自卑。 預防兒童缺鐵性貧血主要是給寶寶從膳食中補充鐵。而食物中鐵的吸收率十分重要,沒有母乳喂養的嬰兒應在4個月左右開始添加含鐵多的食物,如蛋黃、菜泥;半歲以後添加豬肝泥、肉泥等。母乳喂養兒在6個月以後也應添加這些含鐵多的食物,否則不能滿足嬰兒期快速生長發育的需要。 植物食品中黃豆、黑豆、黑芝麻、紅棗、黑木耳及深色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豐富的鐵質,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多給寶寶食用。除非寶寶貧血特別嚴重時才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葯物補鐵。 由於缺鐵性貧血對兒童危害較大,所以要做好預防工作。母親在懷孕期就要注意鐵的補充。出生後及時添加輔食,生後4個月即可添加蛋黃等,當小兒出現皮膚蒼黃,口唇、眼瞼蒼白時要到醫院檢查,如確定為缺鐵性貧血,在飲食補充的同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鐵劑治療貧血,防止發展成重度貧血,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父母在孩子平時的飲食中多費心思,注意營養搭配,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㈢ 一般正常1歲的女寶寶紅細胞底於70是否會有地貧
意見建議: 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其特點是由於珠蛋白基因的缺陷使血紅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鏈有一種或幾種合成減少或不能合成,導致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改變,本組疾病的臨床症狀輕重不一,大多表現為慢性進行性溶血性貧血。輕型地貧無需特殊治療。中間型和重型地貧應採取下列一種或數種方法給予...治療。輸血和去鐵治療,在目前仍是重要治療方法之一。紅細胞底於70不一定會是地貧,建議有條件時、可作基因診斷。
㈣ 1歲寶寶血常規檢測報告上的Hb值為70怎麼辦
病情分析: 這樣的話,是中度貧血。 指導意見: 此時期的孩子一般都是食物太單一造成的,可以勤吃一些動物肝臟和瘦肉類。
㈤ 寶寶今天測血常規紅細胞為2.7血紅蛋白為70是不是嚴重貧血,孩子一歲
問題分析: 你好,正常人的血紅蛋白在110以上的,低於60為重度貧血,60-90為中度貧血,90-110為輕度貧血,所以你的孩子屬於中度貧血,需要積極治療的。 意見建議: 建議你還是及早到醫院兒科就診,詳細檢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貧血,根據結果對症治療,平時給孩子加強營養,多吃蔬菜水果和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祝你的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