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五十歲以後如何選擇生活
吳若增先生有一篇題為「從五十一歲到六十歲」的文章。對人生給予定位,他按一般的規律把年齡劃分成:「十歲左右屬於童年(我覺得應改為「童謠」),二十歲左右屬於詩歌,三十歲左右屬於散文,四十歲左右屬於小說,五十歲左右屬於雜文,六十歲左右屬於隨筆,七十歲左右屬於「宗教」,八十歲左右屬於大地......」。根據這個年齡階段劃分,代表著不同的性情,學識,經歷和追求。因此,也就理應有著不同的狀態。是啊,人到50歲,如何選擇今後的人生,也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近日,讀了日本經濟管理學家、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後五十歲的選擇》一書,感觸很深。《後五十歲的選擇》一書應該說融合了管理、發展趨勢、職業生涯等眾多的方面,在一種未來潛在的發展趨勢之下,他提出了人要怎麼來規定或者預期自己未來五十歲之後的人生,並把這個階段稱之為第二人生。 人在走向社會之後就慢慢的開始成熟,二十歲的時候,有人選擇求學,有人選擇創業,有人選擇打工等等,或是因為人各有志,當然也有不少人是到了三十歲才積累了創業的實力。這些都會影響一個人未來人生的發展,而且人生的際遇也會發生很大差別,對所有的人來說,三十到三十五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段,俗話說,有才不過三十五,不管在哪一方面都比較成熟,這個階段也是讓職業定型的時段,畢竟一過四十,大多數人缺乏勇氣再次面對人生的改變,所以大前研一在本書一開場就提到了這種概念:「現代人,如果甘於只做個公司上班族,前途將很暗淡。針對這種人,我會再三鼓勵他們,先重新整理至今為止做過的事,再依照眼前的社會和經濟現狀,尋找、開拓自己未來想走的路。」作者也把三十五歲到五十歲稱之為「魔之十五年」,目的是提醒35歲以上的人仍然有新的目標、新的努力方向。不要自認為該學的都已學完,要讓自己走上寬廣而深遠的道路,追求生命價值的體現,這就需要及時做好隨時重新開機的准備。我認為其實作者想要表達的還是「想做的事情要趕緊去做,不能遲疑,因為遲疑是導致衰退的開始,而且有時候規劃退休之後的事情,其實不一定能實現,因為很多事情到了這個年紀根本做不到了」。億萬富翁的人生不見得多麼豐富多彩,其實人生除了追求財富之外,學會滿足也是人生重要的課題,比如說人就只能同一時間住一間房子,開一部車,就算你有房屋數間,也只睡一床。所以說:一個人要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雖然說人生需要不斷的重新開機,不斷的醒悟,不斷的提升,倒不如趁早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當作一種生活樂趣,這也是人生的另一大幸福,而且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要經常到自己陌生的環境和嚮往的地方去看看,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而且隨時把旅行日程排在心中,並真正的實施。 另外,要多認識一些其他領域的朋友,因為如果一個人總在自己熟悉的圈子內生活,以後的日子會感到無趣,而且不要把職場上的職位等等套用在生活中。因為事業有其規律性,而人生則應該更寬闊。覺得這本書說的最好的就是「不要減法,要重新開機。
B. 如何規劃20到50歲的職業生涯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
認清自我
擇業首先要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氣質以及能力、興趣、特長,給自己恰當的認知和定位,搞清適合干什麼,能幹什麼,從而確定大致的選擇方向和范圍。其次,必須明確職業價值觀,即確定自己在職業中最看重什麼。通過工作,是為了賺錢,還是希望有個良好發展空間,或是為將來的長遠發展積累經驗和技能?在搞清楚階段性目的和價值取向之後,才會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求職方向和目標。向陽生涯CCDM大學生職業規劃師提醒,只有弄清了自己的擇業標准,才能避免擇業時的盲目。
解讀職業
對自己想從事的職業要進行深入綜合的分析,了解該職業所需的專業訓練、能力、年齡、性格特點等要求,職業的性質、工作環境、福利待遇以及發展空間和就業競爭機會。向陽生涯認為,除此之外,還要清楚公司文化和人文環境。這樣就不會在費盡心思找到工作後,因為與自己的期望相差甚遠而放棄工作機會。向陽生涯上千份案例數據顯示,職場新人總是在頻繁地更換工作單位,許多人或以薪資作參考,或以環境舒適度為指標,很少有人從行業發展現狀、優劣勢、發展前景預測等出發,理性而全面地思考問題,最終導致個人得不到長遠發展。
准確定位
大學生求職難的真正原因在於,他們不能為自己確立一個清晰的職業定位,給自己制定一個大學生職業規劃。向陽生涯認為,大學生應該先解決這個根本問題,然後再尋求專業包裝以獲得更好的職位。如今有很多大學生選擇通過專業機構來武裝自己,增加自己求職時的砝碼,請專家幫自己確立職業定位,制定大學生職業規劃,從根本上解決就業難問題。另外也有一些大學生選擇參加相關的職場特訓,比如在JCP求職就業特訓營中,頂級就業力專家就會破解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秘密,教授大家找對職業平台的技巧和方法,同時在求職簡歷和面試環節進行現場演練,大大地幫助學員提高求職能力,高效找到最適合的工作。
鎖定目標
通過前面三個步驟後,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現實條件,確立生涯目標。也就是說順利找到職業定位後,需要對自己過往的實習經歷或工作經驗進行認真的疏理,在此基礎上,你的就業范圍便能夠進行鎖定,比如在哪些行業什麼職位上,自己的能力將得到最大最順利的展現和發揮。當你的求職目標變得「有的放矢」時,你的求職行動就會變得更加有成效。向陽生涯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認為,思考之後的行動,更能體現其價值。
確定方案
確認了就業范圍,還需要為自己制定一個可操作的短期目標計劃。對於缺乏工作經歷的大學生,找到進入職場的機會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這時要學會積極主動地尋求幫助,用好身邊的人脈資源,盡早接觸社會,尋找各類工作機會,最好能通過熟人推薦工作,這樣的成功率往往最大。同時要注重自 己學習能力的培訓與提升,不單單是專業領域的技能,而是多個領域都可能用到的技能和素質, 包括自信心、溝通能力、團隊合作、分析 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就必須按照職業生涯設計的流程,認真做好每個環節。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概括:
認清自我
擇業首先要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氣質以及能力、興趣、特長,給自己恰當的認知和定位,搞清適合 干什麼,能幹什麼,從而確定大致的選擇方向和范圍。其次,必須明確職業價值觀,即確定自己在職業中最看重 什麼。
C. 老年人有錢不敢花,年輕人拚命存錢,日本到底怎麼了
其實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讓聯盟想起了一本書叫做《低慾望社會》。這本書出自於大前研一之首,也被稱之為日本戰略之父,而且我們在這本書裡面看到了他給予讀者的一個警告,也就是說在經濟相對停滯不前,日本老齡化比較嚴重的當下,很多人都出現了低慾望。也就是我看到的這個問題,老人有錢不敢花,年輕人拚命存錢,不願意花。
日本的這種低慾望現狀並不是有錢就可以解決的,也並不是沒錢可以解釋的通的。所以這個事情要從2010年左右的時候開始說起。那個時候50歲以上的老年人儲蓄就達到了1000萬,但是他們卻沒有任何的消費慾望。
D. 如何規劃你20到50歲的職業生涯
你今年幾歲?在目前這間公司待了幾年?對往後10年的生涯,有任何確切的規劃或執行步驟了嗎?以上3個問題,在全球知名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看來,正是決定你的職業生涯能否一帆風順、最後風光退休的關鍵。
歷經52歲卸任日本麥肯錫顧問公司總經理、投身政治運動、參選東京都知事(等同於東京市市長)失利等重大轉折之後,大前研一回顧自己長達25年的上班族生涯,撰寫了《後五十歲的選擇》一書,與讀者們分享自己對職場的種種體悟與觀察。
他指出,身為一名上班族,無論你正值20世代(指20?29歲之間的人,以下類推)、30世代、40世代或50世代,對個人及公司而言,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因此,如果不能及早認清自己的年紀,正確判斷出每一階段的學習目標、並為接踵而來的挑戰預做准備,到了即將退休的50歲上下時,將不得不面對與同事們命運大不同的情景;如果大環境欠佳,還可能提早遭到資遣。
大前研一強調一個觀念:人生是連續不斷的過程。因此,你每個階段所採取的策略,都將大幅影響下個階段的表現。換句話說,唯有認真看待職業生涯中的每一段時間,年老後才能安然退場,擁有幸福的人生。
那麼,我們應如何掌握每個時期的學習重點,避免影響自身的未來發展?透過管理大師的經驗分享,面對往後數十年的職業生涯,你將能描繪出更加清晰的藍圖!
1
20幾歲時——你該拒絕一個指令,一個動作
大前研一認為,真正優秀的經理人,在20世代就會嶄露頭角,創造自己的事業。
他舉例,松下幸之助從12歲就開始做學徒,學習實務經驗,25歲時創立松下電器(Panasonic)。盛田昭夫少年就在家族事業中接受磨練,大學畢業後才創立東京通信工業(即後來的SONY)。藤田田在大學時代就成立貿易公司,日後更成功引進快餐文化,打造出日本第一間麥當勞。
大前研一指出,這些成功經理人最大的共通點,就在於不把自己視為一個上班族,並且持續保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因此,他們不曾被繁重的例行公事所馴服,反倒藉機把握機會學習,挖掘出自己的才能。
一般而言,20幾歲的上班族多半離開校園不久。由於經驗不足,容易被主管質疑有沒有聽懂我的意思?能不能順利完成我交代的任務?
但是,當主管指示你去做時,你是否曾停下腳步、仔細思考為何要做?或者,有沒有更有效率的做法?如果只一味想著完成上司的囑付,長久下來,可能演變為一個指令、一個動作的行動模式,甚至因此讓你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
以大前研一為例,他在取得博士學位返國後,即順利進入日立製作所(HITACHI)工作。當時,這間公司被尊稱為世界的日立,是日本最受尊崇的重點企業之一。
但是,在任職工程師的2年內,大前研一始終對高層放棄自行研發、由外國引進技術的取巧做法不以為然。由於多次進言無效,他在29歲時毅然離職,才因此找到更能發揮長才的舞台。
度過20世代的方式,將對你往後的職業生涯造成難以想像的影響。切勿人雲亦雲,以免你的獨立思考力悄悄溜走!
2
30幾歲時——你該全力以赴,遠離魔之15年
30幾歲,是最適合上班族全力以赴,一步步邁向成功的階段。
大前研一指出,無論待的是什麼樣的公司,在進入職場10年後,面對所有該學習的事物,不只是學會,更要完全精通、做到連自己都無法挑剔的程度為止。因為,這是上班族學習能力最強的黃金期,一旦過了這個階段,許多人就只能停留在原地了。
30幾歲的上班族,不僅累積了足夠的實務經驗,體力、精神、能力等各方面也都處於巔峰狀態。為達到理想目標,往往可以一天20小時以上全心投入工作,因此,這也是接手管理職務的最佳時機。
除此之外,這個階段另一項難能可貴的特質,在於仍保有轉換跑道的可能性。由於你的職業生涯規劃尚在起跑期,仍保有相當程度的餘裕,即便有心轉職,為改變而付出的代價也相對較小。
舉例來說,在離開日立之後,大前研一決定轉換跑道,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投身陌生的管理領域。身為菜鳥、又得經常向年紀比他大上一倍的企業主提案,他總是比同事花費更多的時間反覆假設、實驗,甚至跑遍全國實地訪談,最後才充滿自信地整理出結論回報。
他甫出版就引起熱烈討論的第一本著作《企業參謀》,正是他在麥肯錫前3年的個人筆記集結而成。36歲時,他就正式升任為日本麥肯錫顧問公司總經理。
盡管擁有上述種種優勢,對30世代的上班族而言,仍有一個得特別留心的陷阱:避免陷入魔之15年!這是大前研一自創的詞彙,泛指自認為已熟練各種能力、不打算繼續學習、也沒有離職意願的階段。通常在35歲左右發生,並持續到離開公司為止。
他形容,此一類型的上班族已經喪失所有目標和上進心,每天的工作彷?分凰慵醴值鬧腳朴蝸罰?慌尾灰?豢鄯旨純傘3ぞ孟呂矗?蛻?遷之間的距離自然也日漸遙遠,只好安靜等待退休了。
3
40幾歲時——你該多觀察前輩,訂出工作外的人生目標
如果你已經步入40以上的年紀,不妨環顧周圍,想想那些與你同期進入公司的優秀同事們,如今人在哪裡?
大前研一指出,40幾歲的上班族應該正視現實了在主管們的眼中,值得升遷與留在原地的職員名單,到了這個階段,已經再明顯不過。而隨著年齡增長,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那麼,如何避免面對這種情況?大前研一建議,與其空泛地想像自己的未來,不妨鎖定部門內一位令你服氣、年資又高於你10年左右的前輩,長期觀察他的職場生涯。他在公司最得意的時期是什麼時候?目前擔任什麼職務?處於什麼狀況?大家都怎麼評論他?
同部門的資深同事,是最值得你參考的觀察對象,因為你們身處在同一個環境,吸收著相同培養皿中的營養成分。觀察過程中,也許你會出現要是他當時這樣做,現在會過得更好??的想法。這些建議,請直接贈與你自己,因為資深同事的現狀,很可能成為你不久後的未來。
由於已經踏入職業生涯的中後期,大前研一給40世代上班族的另一個建議,是找到工作之外的人生目標。
就他個人而言,由於自覺身為知識分子,理應有一份社會責任,因此在49歲時創立了市民運動組織平成維新之會,開啟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運動,並在3年後毅然辭去麥肯錫總經理一職,參選東京都知事。
即使最後的參選結果不甚理想,但是勇敢踏出第一步,去實踐工作以外的人生目標,始終是大前研一口中不曾後悔的選擇。
4
50幾歲時——你該勇敢「Reset」你的人生
到了50幾歲,已經隱約可以看見職業生涯的尾巴,預測自己所能到達的最終高度了。
大前研一建議,在退休的前5?10年之間,上班族應該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一次總盤點。這個行動隱藏著兩層意義:回顧過去努力的成績、審視未來30年想要的生活。
人生過得幸不幸福,才是這輩子是否成功的判斷基準,他強調。所以到了這個階段,一切都要從結果反推回來思考,什麼樣的事情令你幸福?此生有什麼重要目標還沒達到?
總盤點的時候,務必對自己完全坦誠。一旦發現不做會留下遺憾的事情,不妨勇敢「Reset」你的人生!這個動作,也等同於過去人生的總結算:一般來講,認真經營各階段職業生涯的人,此時往往能擁有比一般人更優渥的條件,依照自身意願,從容進行人生Reset.
2005年,62歲的大前研一也勇敢Reset了自己的人生。自麥肯錫退休、離開政治圈之後,他不僅在世界各知名大學任教,更創立商業突破(BusinessBreakthrough)研究所,發揮所長,致力於培養更多企業管理人才。
現在的你,身處在文中的哪一個階段?在看完管理大師以自身經驗為基礎,為20?50歲上班族分別擬定的職業生涯規劃術後,不妨也套用在自己身上試試。
只要循序漸進地踏穩每一步,擁有讓你充滿自信、每天都獲得滿滿成就感,最終順利退場的工作生涯,絕非不可能!
5
職業生涯兩階段,埋頭工作外的重點任務checklist
大前研一建議,上班族可把自己的職業生涯略分為兩大階段。20?40歲為目標沖刺期,40?60歲為退休准備期,兩階段的重點任務各有不同:
目標沖刺期(20?40歲):
多提出一些大膽創新的想法驚艷你的主管,千萬不要自我設限!
多看新聞,適時捍衛自己的權益,也關心社會上的其他人都在做些什麼。
培養出不可取代的專業能力。這是獲得晉升的基本條件,更關繫到能否由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形成正向循環。
退休准備期(40?60歲):
寫出上了年紀後想做的10件事,其中要包含5件室內活動,這樣即使體力衰退,也能持續維持,到老都要保有個人興趣!
盤點你職業生涯中最核心的一樣才華,持續加強它。萬一突然遭到調職或裁員,到下一間公司也能快速建立個人價值。
挑選適當時機,將自己長年累積的實戰經驗傳承給後起之秀,逐步為公司培養新生代人才。
作者|大前研一
來源|《後五十歲的選擇》
轉載請註明來源
編撰整理釋放能量 SFNL88
【鳴謝】素材來源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僅限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