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和我說下.在女子監獄里.女人在那會被欺負嗎.會被怎麼樣欺負.知道的纖細的和我說下啊!!謝謝...
一個剛出女子監獄的自述 我不知道現在的社會變成了什麼樣子,因為我在監獄里待了整整5年。我畢業於國內一所一流的大學,畢業後去國外鍍過金,2000年以前我在一家證券公司工作。我曾有過很驕人的成績,有過讓同齡人羨慕的地位,可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因經濟犯罪我鋃鐺入獄。
我今天並不是想在這里懺悔,我經過了煉獄的洗禮,歷經了常人無法想像的苦痛,我已經為我曾經犯下的錯付出了代價,我贖了我的罪。我之所以想到發這個帖子是因為許多人不了解監獄是個什麼地方。在大部分人眼裡,坐牢的人肯定都是十惡不赦,都是不可原諒,都是壞到極點的人,其實不然;央視曾播過一個電視連續劇《女子監獄》,我相信大部分不了解坐牢為何物的人都是通過這個電視劇來了解監獄,來了解吃官司的犯人。然而,真相真是這樣嗎?現在沒錢的人、吃不飽飯的人、沒地兒睡覺的人大把,我想如果真是這樣,監獄門口可能會排起長隊。
裡面的犯人有的判的輕,一年兩年就出獄了,有的判的重,一待就是十幾年,和我一個大隊的一個女犯從刑拘開始到我出獄在裡面待了整整11年,她是94年刑拘的,經過刑事調查、刑事訴訟等等一系列過程,法院判決下來的時候她已經在拘留所度過了6個春秋,她是個經濟犯,法院判了她死緩,到了女子監獄2年摘了死緩的帽子,改判無期,然後開始爭取減刑,又2年才再一次摘帽,改判有期徒刑18年。這中間七搞八弄的已經過去了11年了,到我出獄的時候她剛減了一次刑,是1年半,也就是說她還有十幾年的時光要在裡面度過。她進去的時候只有30幾歲,可等到她出獄,情況好的話那也是快60歲的人了。
我在裡面的時候一直都有記日記的,遺憾的是出獄之前被我撕毀了,因為監獄有這樣的管理規定,任何刑釋人員帶出監獄的文字手稿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查,凡有涉及監獄的東西通通沒收。我在寫那些日記的時候就知道這樣的規定,也很清楚這是不可能帶出去的,可我依然每天寫,我只有藉助於文字的宣洩才能讓我忘掉肉體的苦累和精神的痛苦。
我在那裡待了5年,這期間我吃了很多的苦,但也學到了許多東西。裡面是個什麼樣子?裡面的人是怎樣生活的?她們都做些什麼?監獄是怎樣管理犯人的?那些獄警是否都想香港的影視劇中的霸王花一樣颯爽英姿?。。。。。。我想這些問題對於沒進過監獄的人來說就像是個迷一樣,裡面同樣有著許多的故事。
我發這張帖子的目的只是是想讓外面的人了解監獄、了解在監獄里生活的那些人。在裡面,獄警是管理犯人的人,而犯人是接受懲罰和改造的人。在這樣兩個互相對立的群體中,最大的爭議就是中國現在的監管體制、監管制度以及監管幹警的本身素質是否能把一個犯過罪的人改造好。
裡面有一些人犯罪的確是性質惡劣,動機故意,但也有很多卻是因為不懂法或是一時沖動而造成的後果。裡面的犯人都說監獄是個壞人進來會更壞,好人進來會變壞的地方,連一些幹警在和犯人談心的時候也不得不承認這個現實。
所有的犯罪嫌疑人一經法院的判決後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犯人,這些判好刑的人在看守所叫「已決犯」,她們是不能和沒有判刑的犯罪嫌疑人關在一間號子的,看守所每月的5號送一批「已決犯」去監獄。所以每月的5號就是監獄的進「新收」日。監獄有5個大隊,每個大隊分兩到三個中隊不等,其中的2大隊1中隊是監獄里的「新收」中隊,所有的新進犯人都要到這個中隊接受三個月的「新收」教育和「新收」訓練。其實教育和訓練的時間絕不會有三個月,因為犯人是要接受勞動改造的。每一個「新收」按照老的犯人的60%完成生產指標。監獄里的生產是很雜亂的,有專門管生產的幹警在外面接活兒,當然大部分是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手工活。我剛進去的時候乾的活是打毛衣。現在的女孩子會打毛衣的可謂是寥寥無幾,特別是像我這樣受過高等教育,在外面時工作條件比較好的人,一開始學時手像腳一樣笨。可是裡面的制度特別的嚴格,完不成指標的人通宵達旦地做。當時除了「新收」每人兩天完成一件毛衣以外,其他的老犯人的指標是每人每天一件毛衣。我們這些剛進監獄的「新收」簡直就不敢相信世界上竟然有打毛衣打的那麼快的人,然而,三個月以後,所有的「新收」都能達到這個水平了(除了50歲以上的犯人和殘疾犯人,它們的指標沒這么高)。
監獄夏令時是每天5:00起床,冬令時則6:00起床。起床後必須先疊好被子,這疊被子也是經過「新收」訓練的,就像是部隊里一樣。然後坐在凳子上等待幹警來「開封」,也就是開監室的門。然後是每一個監室的人出去洗漱,上廁所,再回到監室吃早飯。這所有的事情必須在1個小時之內完成。1小時以後就是全體排隊出工了。
監獄里的犯人乾的活很雜,有手工活,也有機器活。手工活大部分是打毛衣、釘扣子、綉花、做紙袋、折信封之類的,機器活就是踩縫紉機了。做手工的時候基本都是在監室里,12個人一間,6張上下兩層的鐵床分擺兩邊,每人一張凳子放在床前,除此之外中間只剩下很窄的一條通道。在監室幹活是很苦的,房間小,又沒有桌子,所有做好沒做好的活只能放在床上,睡下鋪的人床上總是堆滿了東西,因為這樣,所以吵架打架的事情經常會發生。中餐晚餐的時間只有30分鍾,每個監室有一個室長,到了開飯時間,首先由室長到走廊去把12個人的飯菜打進來,都是用鉛桶裝的,然後再分給每個人。
沒有桌子,只能在床上吃,不許用筷子,只能用調羹。愛干凈的人會在床上鋪張報紙,大部分人不講究這些,因為指標太重,活干不完晚上沒得覺睡,連吃飯都覺得是浪費時間,每一口飯都是囫圇吞下去的,一放下飯碗立馬幹活。所以大凡吃過官司的人吃飯的速度都是相當的快,我出獄以後一直都很難改掉這個習慣,似乎已經不會細嚼慢咽地品嘗菜餚的美味了,在裡面吃飯僅僅是為了不讓自己餓死,至於其它一概都顧不上了。
打毛衣這樣的活要說起來是最苦的,因為不需要工具。裡面所指的工具是針和剪刀之類的鐵器,毛衣針是竹子做的所以不算在內。監獄里對於工具的管理是相當嚴格的,所有「新收」一進監獄就受到過這樣的教育:工具就是你的生命,人在工具必須在,人不在工具也要在。剛開始很不明白為什麼會對工具這么緊張,後來看的多了才知道。裡面有許多人無法承受身體體力的高度透支,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巨大壓力,從而會想到自殺自殘。自殺自殘是監獄里的頭等重大事件,如果有這樣的事情,上至監獄領導、大隊中隊幹警,下至大隊所有的犯人都要受到很嚴重的處理。
在我服刑期間只有一個女犯自殺成功了,結果她所在的大隊大隊長、中隊長、小隊長通通調離,整個大隊當年的「改造積極分子」指標減半,自殺女犯所在的中隊每一個犯人當年的爭取都做廢。要知道,犯人在裡面拚死拼活地干無非是希望能爭取到減刑,而因為別人的事情使的自己一年的努力化為泡影,這是一件多麼讓人痛心的事 兒。
故此,犯人之間也有一個制度就是互相監督,說實話,想自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自殺事件依然屢屢發生,只不過難以成功罷了。如果有工具的活,晚上值班隊長是要來收工具的,至於幾點收要看活兒的數量還有值班幹警的心情。但打毛衣這樣的活就沒人管了,打到幾點都行。晚上睡覺是不許關燈的,所以我們經常是通宵地做。即使當天的指標完成了,也希望能多做一點,只有產量超過別人才有可能爭取減刑。
我在入監後的第二年調到了一個新的大隊,是踩縫紉機的活。我們做過綿質內衣、床上用品、服裝鞋帽,而且還有國內名牌內衣呢。機器活是必須在工廠間乾的,7點出工以後,不到12點以後是不可能回監室的。收工回來洗洗涮涮都要2個小時,因為所有的活動都是集體行動,要排隊,要報數,要一個一個監室輪流,這樣七搞八搞差不多2點多也有可能3點才能上床睡覺。
在工廠間幹活一點都不能偷懶的,因為是流水線加工,你的這道工序沒做完,下面那道工序的人就要罵人,你耽誤了別人的時間。「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在這里得到的體現是最充分的,只不過我們換了一種說法「時間就是產量」。
說到這里,我想提醒大家,以後買回來的內衣褲、床單被套之類的東西一定要水洗以後才能用哦,即使是在專賣店買的也是一樣。我們在工廠間幹活時為了節省時間,輔料、半成品、成品都是一堆一堆地堆在地上,車工坐在車位上不能走動,由輔工將成堆的東西在地上拖來拖去,做好的成品直接打好包裝,貼上廠家標簽就OK了。我們雖然覺得過意不去,可也沒辦法,我想男監或是別的監獄肯定也是一樣吧。
監獄里的幹警也有男的,比較少數,但他們是不可以進入監區的,也不直接和犯人接觸,也有紀委的或是教育科的男幹警需要找犯人談話,這種時候都要由犯人的主管幹警帶著去的,會有專門的談話室,男幹警是不可能進入女犯的生活區的。有些監獄的管理也還是比較文明的,我在大城市吃官司,所以要好一些。聽裡面一些累摜犯說起小地方的監獄才覺得更可怕,起碼我待的這個監獄沒有幹警打犯人的現象,同犯之間的打架也不是很多。像香港電影里演的那樣的牢頭獄霸也是沒有的。當然犯人欺負犯人的事情那是屢見不鮮,只是沒那麼猖狂。
❷ 能夠說說海明威任意作品中某個女主人公的特點嗎
《永別了,武器》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義大利為背景,描寫了戰爭如何毀滅人的意志,扼殺人的愛情,譴責了戰爭中人與人之間無謂的相互殘殺。在這樣荒誕而又瘋狂的戰爭環境下,海明威塑造了一個理想的女性形象,一個天使般的女人——凱瑟琳。凱瑟琳是海明威作品中最溫柔、最善良、最浪漫而最勇敢的女性。她是一位年輕漂亮的英國護士,與未婚夫訂婚八年未能成婚,而未婚夫最終被戰爭吞噬,凱瑟琳處於深切的悲痛之中。因為戰爭前她保守的傳統觀念,「未能給未婚夫他應該得到的東西」,使他們的愛情留下了無法挽回的遺憾。從小說的前幾章可以看出,凱瑟琳的生活閱歷和愛情閱歷都比亨利豐富。她在和亨利的戀愛中表現出的極度溫順無私並非因為她無知或缺乏獨立性。正如亞瑟·沃德霍恩指出的:「她的溫順是對她的第一個愛人的死亡的反應,也許是一種過度的反應。」②因此,她一旦愛上亨利,就絕不會重蹈覆轍,加倍珍惜這份愛情,體現了她在愛情上的成熟與忠誠。亨利起初並不認真,只是同她逢場作戲,凱瑟琳以真誠無私的愛打動了亨利,使他從一個游戲人生的愛情玩家變為一個一往情深的忠誠戀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凱瑟琳也同海明威筆下的硬漢們一樣,是面對困境不屈不撓進行斗爭的勇者,也是人生戰場上的勝者。亨利希望通過合法的婚姻形式來確保他們愛情的未來,而凱瑟琳最珍視的是真愛,婚姻無法保證他們永遠相愛,尤其在戰爭期間。然而,人可以在愛情中找到生活的意義,卻無法在愛情中獲得永生。凱瑟琳想方設法避孕,但最終掉入了「生物陷阱」,因分娩大出血而死在手術台上。她在死亡面前表現出的勇敢和鎮靜詮釋了海明威的「硬漢」形象:「一個人不是生來要被打敗的,你盡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凱瑟琳這一形象集多種美德於一身——對愛情的無私與奉獻,對人生的深刻感悟,對戰爭的清醒認識,在死亡面前的勇氣,這一切使她當之無愧地躋身於海明威筆下硬漢們的行列,也是海明威精心刻畫的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