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壽橋的長壽橋歷史
德化也有木拱廊橋?前不久,壽寧在線網廊橋專頁上,一名叫「野馬」的網友發帖稱,在德化境內有一座木拱廊橋,叫長壽橋。專家稱,此橋堪稱木拱廊橋中的「閩南獨丁」。昨天,記者就此到德化實地尋訪。
德化發現閩南唯一的木拱廊橋,其造橋技術與《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有關 。
文物價值 一直都不曾知道
廊橋,一般指橋上建有可供行人遮風擋雨、避暑納涼橋屋的橋梁,木拱廊橋是廊橋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種,外觀似彩虹,全部用木材建成。
長期以來,史學界一直認為,宋時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那座橫跨汴水的虹橋,其建橋技術早已失傳。直到近年來,專家在閩浙兩省交界的崇山峻嶺中,發現虹橋技術非但未失傳,還在當地的木拱廊橋得到了發展。今年9月下旬將於壽寧召開的第二屆國際廊橋學術研討會,一項重要議程就是討論如何整合閩浙資源申報世遺。
德化縣文管辦孫主任稱,德化境內有廊橋數座———登龍橋、赤水橋、廣濟橋和銘新橋。昨天,記者實地走訪後發現,分布各村落的這四座廊橋,均為木平廊橋,而不是木拱廊橋。德化縣方誌辦退休幹部周宗禧告訴記者,德化境內的木拱廊橋僅長壽橋一座,此前一直不知它的文物價值。
90歲老伯 一生只建一座橋
橋下是淙淙流淌的溪水,一橋橫跨在茶溪上,橋頭通往大山外界的路早已荒蕪。昨天下午,記者終於在德化縣上涌鎮曾坂村看到了長壽橋。
登上橋屋,看不到這座橋建於何年,由誰建造的資料。此橋成拱形,全部用木料建成,與通常見到的石橋外觀完全不同。橋屋兩邊的擋風雨板已經脫落十幾塊,橋屋頂上的瓦片也有三四處破損,櫞柱腐爛,許是年久失修。
德化縣志記載,長壽橋俗名山茶橋,始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後毀,1945年重建,建橋主墨師傅為黃以柱。重建後的長壽木拱廊橋長25.8米,寬4米,離茶溪水面高6.5米。在當地村民的介紹下,記者找到了當年這座橋的建造者、現居住在上涌鎮的黃以柱老人。黃老已經90歲了,他說,他這一生只建過這一座橋。
全省60座 它堪稱閩南獨丁
記者將實地拍攝的長壽橋照片及有關資料傳給我省廊橋專家、壽寧縣文化館副館長龔迪發。他確認,長壽橋確系木拱廊橋,此前未載入我省廊橋目錄。他說,我省目前有木拱廊橋60多座,主要集中在寧德的壽寧、屏南等地,德化此次發現的木拱廊橋,堪稱「閩南獨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