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土家族長壽方

土家族長壽方

發布時間:2024-08-19 04:30:30

『壹』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生活廣義上指人的各種活動,包括日常生活行為、學習、工作、休閑、社交、娛樂等。土家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因此也擁有著它獨特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土家族的風俗吧!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1

1、語言文字

土家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土家語支,也有人認為歸入緬彝語支,是藏緬語族內一種十分古老獨特的語言。絕大多數人通漢語,如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聚居區還保留著土家語。沒有本民族文字,現時使用1984年創制的拉丁文字,通用漢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2、歌舞文化

a、儺堂戲:土家族的一種祭祖活動,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響,有著比較明顯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篤信巫術的文化痕跡。

b、擺手舞:土家族祭祀祈禱的一種活動,一般在年節舉行,並發展為祭祀、祈禱、歌舞、社交、體育競賽、物資交流等綜合性的民俗活動。

c、茅古斯舞:茅古斯,土家語稱為「古司撥鋪」,意即「祖先的故事」。漢語多稱為茅古斯或毛獵舞。屬土家族流傳至今的古老的表演藝術之一,且傳統的毛古斯是不允許女性參與表演。主要於每年歲首參與土家族擺手舞中作穿插性表演,也有在一定場合單獨表演。

3、宗教信仰

土家族處於原始宗教崇拜階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圖騰崇拜等多種形式。

受漢族影響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這些神不是他們自己的神。過去有巫師驅鬼。有的地方信道教。

4、飲食習慣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包穀飯是以包穀面為主,適量地摻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時也吃豆飯,即將綠豆、豌豆等與大米合煮成飯食用,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

茶也是土家族人生活必需品,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間熬煮,常年不離,是土家人火炕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藤藤茶、老茶葉或茶果等,俗稱長壽藤、神茶,學名茅岩莓。

5、風俗節慶

a、牛王節: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節。這天各地都要舉辦牛王節歌會,搭起歌台,將牛頭像懸掛在歌台中央,以歌頌牛的功德。

b、嫁毛蟲節:四月初八日過「嫁毛蟲」節,又稱「敬婆婆神」。屆時,家家用紅紙兩條,分別寫著:「佛生四月八,毛蟲今日嫁,嫁出深山外,永世不歸家」等字句,交叉成一字,貼在堂屋左側中柱上面,以為此舉可以驅除蟲害,四季平安。

c、五月節:農歷五月初五,有些地方俗稱五月節,民間的風俗是做粽子,掛香包,掛菖蒲艾蒿,燒艾條,到江邊祭祀鬼神。

d、趕年節:土家族傳統節日,以「趕年」最為隆重。土家人過大年時間比漢族提前一天,小月為臘月二十八,大月為二十九。

e、舍巴節:「舍巴日」,土家語,又稱「舍巴巴」,「舍巴」擺手之意,「日」,動詞,「做」之意。土家語動賓倒置,「舍巴日」,漢語直譯為「做擺手」,意譯為「擺手舞」。帶有濃厚的祭祀色彩,歌隨舞生,舞隨歌名。相傳擺手舞源於古代的巴渝舞,是古代的一種戰舞,始於遠古,繁盛於明清時期。

f、女兒會:又名恩施土家女兒會,是恩施土家族特有的風俗習慣,也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一種場所,被譽為東方情人節或土家情人節。

g、六月六:絕大部分土家族都將六月六稱之為「曬龍袍」,與漢族稱謂基本相同。

h、調年會:「調年」是土家族的春節,它要先漢族的春節一天。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2

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土家族的幾個節日。第一個是過春節,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為「趕年」。

「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為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後溪鄉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可大鄉和沙灘鄉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可大、沙灘鄉李姓過「趕年」時,禁止殺雞、殺豬,晚上禁點油燈,只能點燭,並通宵不熄。部分彭姓過「趕年」時,清晨得由男子做飯。

飯做好,祭祀祖先完畢,再喊女人、孩子起床。飯後,全家出門遊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過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卜等,合煮一鍋。「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第二個是趕年,「趕年」,或曰「提前過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祭祀活動最豐富,民族特色最濃厚的一個節日。漢族過年,是臘月三十。土家族過年比漢族要提前一天;若是臘月大,為29天;月小,為28天。

若家裡有亡人還要再提前一天過年,人們稱之為過「趕年」。關於提前過年的來歷,土家人有幾種傳說,但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明嘉靖年間,土家將士奉命出徵到江漸沿海,參加抗倭,為不耽誤戰事,土家人提前一天過年,後取得「東南戰線第一功」凱旋。過趕年便是從那時沿襲下來,讓土家後人不忘記先輩的赫赫戰功。

土家人過年時,要在堂屋神龕下擺祭品、敬家神、祭祖先。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3

土家族人有打糍粑、「拜月」、「偷瓜」送「童子」的特殊民俗。

中秋節里「打糍粑」「拜月」與土家婚俗有著密切的關系。「天上無雷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土家族人把月亮當作替人牽線搭橋、撮合婚姻、成人之美的紅娘和「月老大人」,中秋佳節是「月老大人」的壽辰,是「月光生日」,於是「打糍粑」,「拜月」祝壽。

土家青年男女戀愛後,姑娘要送給心上人一條親手綉的「綉花腰帶」和「花鞋墊」傳遞綿綿情意,還用白色的素絹,綉上一幅「鴛鴦戲水」圖,作為相愛的信物。居住在七曜山腳的黃水、冷水、官田、中益、沙子、湖鎮等土家山寨的土家人,新谷豐收後,「中秋節」這天,丈母娘家喜氣洋洋地把女婿請到家作客,用新產的糯米「打糍粑」,請女婿一家「嘗新」,品味當年豐收的喜悅,吃糍粑「拜月」賞月,共度良宵。

更富有情趣的是,未婚女婿回家時,姑娘會深情地送給心上人一個又圓又大的「大糍粑」。糍粑象徵姑娘對愛情忠貞不渝,像糍粑一樣與心上人永不分離,也像糍粑一樣團團圓圓。姑娘在大圓糍粑上染五顏六色的食品紅,寫著「花好月圓」、「百年鸞鳳」、「永調琴瑟」、「鸞鳳和鳴」等佳句。有文化的姑娘,則在上面題詩,繪上彩鳳凰、喜鵲圖,更富有詩情畫意。

中秋之夜,秋高氣爽,桂香盈庭,月光如水,土家人在山寨吊腳樓前的院壩設香案,擺上月餅、糍粑、花生、桂花酒等供品,祭月神「拜月」,祈求五穀豐登、合家幸福美滿、無災無禍;祈求有情人終成眷屬。然後在院壩飲酒吃月餅、吃糍粑「賞月」。

賞月之後,土家青年男女,趁夜深人靜,結伙到菜園地「偷瓜」,種瓜主人發現後也不能叫罵。將偷來的南瓜悄悄送到久婚未育的夫婦家中,置床上,一人學嬰兒啼哭,一人說四言八句吉語祝辭,祝願得瓜主人來年生子,這一習俗曰「送童子」,寓意「破瓜得子」,若得瓜主人來年生了子女,得設宴請送瓜人和種瓜人以示酬謝。

「偷瓜」送「童子」習俗,還有其神奇的傳說。相傳,古時土家山寨,有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婦,無兒無女,但一生積德。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節,天子娘娘路過土家山寨,聽到傳頌老人樂施好善,扶危濟貧的美德後,便將所帶兒女留一個在瓜棚里,吩咐山民送給老人。於是山民們將形如娃娃的南瓜,悄悄送到老人的床上,老人去睡覺時瓜破,突然從南瓜里跳出一個活潑可愛的嬰兒,老人無比感動,頓時老淚縱橫,後來幸福地度過了晚年。「破瓜得子」後沿襲成一方風俗。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4

1、寒食節

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在眾多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現只有部分地區保留這一習俗。過趕年,也稱過蓑衣年,即逢月大臘月二十九過年,月小臘月二十八過年,因比漢族提前一天過年,故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2、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風箏,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3、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其實,掃墓在秦代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代以後的事。到唐代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4、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存在3種說法。一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一說清明節既為鬼節,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的介子推。

5、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6、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的清明節習俗。鞦韆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以樹椏枝為架,拴上綵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5

土家族的祖先從事農耕較早,自古以來養成愛護耕牛、尊重耕牛的傳統。每年農歷四月十八日,定為牛的生日。這一天,土家族人都要給牛做生日,哪怕春耕生產很忙,到了四月十八那天,也要讓所有的牛休息一天,還要給牛加餐,主人還要恭恭敬敬的用土家語念一首《祝牛王詞》。

有的《祝牛王詞》這樣唱著:

世界上最好的是你哩,最苦的是你哩。

拖了一年的犁耙,嘴巴里吃的是青草。

二、三月夜裡哩,落大雨像瓢倒。

主人要摸黑整田哩,火把綁在你的角上。

雷公也助威哩,吼得地皮也震動了。

主人拚命鞭打你哩,就搓的纜索已扯斷了。

看看你那架枷檔的地方,看看你拖纜索的地方。

活肉變成了死坨坨,你口裡沒有半句牢騷。

據說念到這里,老牛眼淚汪汪,感到主人講到它的內心之處。

相傳,牛王原是天上的一員神將。一天,他陪著玉帝在南天門觀看凡間風景,當他看到凡人沒有飯吃,一個個面黃肌瘦,就向玉帝求情,給凡人送糧食種,讓凡人吃胞肚子。玉帝答應了牛王的要求,但囑咐說:「叫凡人三天吃一餐吧。」牛王歡歡喜喜來凡間,給凡人送了許多種子,並教給耕種的方法,但他慌慌張張把玉帝的話傳錯了,說一天吃三餐。

凡人有了糧食,一天吃三餐,肚子飽了,日子過好了,個個吃得肥胖胖,沒有事做,敲著鼎罐蓋唱歌,鬧得玉帝不安寧。一天,玉帝對牛王說:「凡人吃了飯沒事做,你到糧食地里撒些草籽種,好讓糧食地里長些青草,讓凡人沒事就薅薅草草吧。」這回牛王又把玉帝的話聽錯了,走一步撒三把草籽種,後來糧食地里長滿了青草,薅也薅不完,人們邊薅邊罵,罵玉帝害死了凡人,罵得玉帝不耐煩。

一天,玉帝把牛王叫來說:「都是你把好事做壞了。凡人功夫做不完,你下界幫凡人拉犁拉耙做陽春去吧,餓了就吃地上青草。」四月十八這天,牛王下凡了。從此以後,牛王老老實實地給凡人做事,幫助凡人拖犁拉耙,一年苦到頭不得歇氣。餓了就吃青草塞肚皮。人們為了報答牛王,於是把四月十八日定成牛王的生日。「四月十八牛歇駕」,直到現在,這個古樸的風俗還牢牢保持著。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6

土家人熱情好客,「過客不裹糧投宿,無不應者。」

昔日,貴客到來,要放鐵炮以迎。鐵炮如大鞭炮一般大小,豎立於鐵匣上,放起來震天動地。如果一時沒有鐵炮,也可鳴放炮表示歡迎。聽見炮聲,寨上的老人、青年、兒童,一起出來,迎接貴賓。主人立即煨茶裝煙,做油茶湯。席上, 要喝大碗酒,吃大塊肉。同時,還請寨上的老人或頭面人物,陪客把盞。

土家人的油茶湯,製作十分考究。先將茶葉、粉絲、黃豆等物,用油炸過,加煮熟的臘肉粒、豆腐顆和玉米泡,再加蔥花、姜米等佐料,摻上燒沸的油湯,吃起來清香爽口:泅茶湯冬可暖身,夏可消暑,提神解乏,療飢醒酒,許多人四季不離,每日必飲。它是土家人待客的傳統民族飲料。

土家人火塘內的火,四季不熄。冬天圍塘取暖,平時就火用鼎罐做飯,天府好望角的土家人,勤勞質朴,從開春到深秋,有打早工的習慣。他們耿直豪爽,守信如一,有良好的道德風尚。親朋鄰里,遇結婚、喪葬、建房、天災人禍,互相關照,互相幫助。遇上結婚,全寨人三天可以不開伙,一起去賀喜,幫著迎親、過禮、布置新房、做飯安席、照料客人。遇上白喜,聽見報喪,全寨人奔來,白日幫忙張羅,夜晚跳喪守靈,直到抬喪掘墓,送葬壘墳,全當自家的事去做。修建房屋時,上樑立柱,合寨出動,無人收取分文。農忙時節,割麥栽秧,打穀揚場,對勞弱戶,大家主動相幫,主人家只供飲食。薅包穀時,薅完一家,再走二家,互助互濟,不要報酬,千百年來相沿成習。

上山圍獵,所獲獵物按「見者有份」的原則進行分配。分配時,先清點在場人數,然後按人數將獸肉砍成若干塊,穿上棕繩,裝入背簍,加以遮蓋,棕繩頭外露。一人端上背簍,轉上數圈,在場的人各捉一棕繩,提出獸肉,無論好壞,都無意見。田邊、地角、道旁的水果,成熟以後,路人亦可隨意摘食。這些, 都保留著原始分配的痕跡。

黔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少數民族達13個。在這里世居的土家族、苗族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由於各民族交錯雜居,長期的經濟交流、文化交往,風俗相染、語言相習,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創造了這里獨特的文明史。

走進土家苗寨,翠竹嶺下,古樹叢中,可見座座寨子,依山傍水,清幽神秘。進得吊腳樓,主人熱情奉上清香爽口的油茶湯,冬暖身,夏消暑,讓人倦意頓消。倘若遇上「哭嫁」.「跳喪」,盡可領略土家族、苗族的婚戀情、生死觀。土家族的「趕年」、「四月八「和苗族的「趕秋「等節日,更是場面壯觀,氣氛熱烈,頗具古風。

土家苗寨蘊含著豐富的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土家族的擺手舞,銅鈴舞,苗族的蘆笙、木鼓舞,弛名遐爾,久負盛名。土家刺綉,苗家臘染,堪稱一絕。土家苗寨更是歌的海洋,人人會歌,無處不歌,歌山歌海,情溢山寨,有「對歌「「盤歌「「山歌「「薅草鑼鼓」等,生動形象,音韻和諧,情意真摯,優美悅耳,聞之如品甘飴,如沐春風。

土家族的風俗有哪些 7

土家族把喪事稱為「白喜」。對死亡待有樂觀態度,認為高齡老人去世是「順腳路」,成為生命禮贊、祝福新生的一種土家巫文化,對死亡是一種「靈魂不死」、「死後脫生」、「死是福」的生死觀。認為生而死,死而生,死亡好比新生嬰兒降世一樣可喜可賀。因此,土家族人死後有繞棺、跳「喪葬舞」的習俗,起源於清江流域的武落鍾離山,是一個勇猛強悍的部落,在清江上游的鹽陽、夷城等地建立過原始部落聯盟,後來成為了巴國。

跳「喪葬舞」在湖北長陽、巴東、建始、鶴峰、恩施的清江沿線流行。魏晉南北朝時就有「父母死……打鼓踏歌,親屬飲宴舞戲。」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叫嘯以興哀,「蠻夷信鬼尚巫,伐鼓踏歌,以祭神。」在鄂西生息過的巴人,死了老人,闔族不悲,且把它當作歡樂的喜事,舉辦「白喜」,「伐鼓踏歌」,「其歌必狂,其眾必跳」,合族舉慶,以祝其功,這在當時當地的漢人是不會這樣辦的,表現了強烈的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意識。

流行的長歌詞是「走進門來抬頭望,桑木彎弓掛牆上」,「三夢白虎當堂坐,白虎坐堂是家神。

「先民在上,樂土在下,向王開疆闢土,我民守土耕稼」從繞棺、跳「喪葬舞」以:鳳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癢、狗吃月、燕兒銜泥、幺妹子姐篩籮、猛虎下山等舞蹈動作,這些舞蹈動作是巴人對他們祖先勞作、生活和娛樂的高度概括,如「鳳凰展翅」,二人背對背,雙臂展開,上下扇動,恰似鳳凰展翅欲飛,其動作含蓄,隱喻力強。擦癢」,二人背靠背,雙手叉腰,左右相對擦晃,腰胯以下作慢幅度顫動,穩健明快。

最為壯觀的是「猛虎下山」,那是在午夜過後,酒醉舞蹈,人們疲倦欲困時,舞者跳著跳著,忽聽鼓點一變,二人中的一個猛然跳躍騰空,一掀舞伴,然後兩人躬身相對逼視,忽而擊掌、撞肘,前縱後掀,一躍一撲,模仿猛虎撲食的各種動作,口裡還發出一陣陣虎嘯聲,最後一人被另一人挽著從頭頂上後弓翻躍過來,其動作形象給人以其祖先為虎的粗獷雄壯的崇敬感受。

其他動作不少是模擬表演他們的先民擲鏢漁獵、廝殺械鬥的動作,如「打上二十一」中的擊掌,「幺姑姐篩籮」是土家族習俗渾朴、淳厚古雅的寫照。

「燕兒銜泥」,是一個高難度動作,一人丟一手帕(或其它物件)下地,另一人叉開雙腿站立,隨著鼓點的急驟加快,慢慢彎下腰,但雙腿要直,最後以嘴近地銜物,雙手後翹作燕兒翅膀扇動狀,反復數次。

『貳』 土家族十大美食

北京: 焦圈、蜜麻花、豌豆黃、艾窩窩、炒肝爆肚

上海: 蟹殼黃、南翔小籠饅頭、小紹興雞粥

天津: 嗄巴菜、 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貼餑餑熬小魚、棒槌果子、桂發祥大麻花、 五香驢肉

太原: 栲栳、刀削麵、揪片

西安: 牛羊肉泡饃、乾州鍋盔

蘭州: 拉麵、油鍋盔

新疆: 烤羊肉、烤饢、抓飯

山東: 煎包

江蘇: 蔥油火燒、湯包、三丁包子、蟹黃燒麥

浙江: 酥油餅、重陽栗糕、鮮肉棕子、蝦爆鱔面、紫米八寶飯

安徽: 臘八粥、大救駕、徽州餅、豆皮飯

福建: 蠣餅、手抓面、五香捆蹄、鼎邊糊

台灣: 度小月擔仔面、鱔魚伊面、金爪米粉

海南: 煎堆、竹簡飯

河南: 棗鍋盔、白糖焦餅、雞蛋布袋、血茶、雞絲卷

湖北: 三鮮豆皮、雲夢炒魚面、熱乾麵、東坡餅

湖南: 新飯、腦髓卷、米粉、八寶龜羊湯、火宮殿臭豆腐

廣東: 雞仔餅、皮蛋酥、冰肉千層酥、廣東月餅、酥皮蓮蓉包、粉果、薄皮鮮蝦餃及第粥、玉兔餃、干蒸蟹黃燒麥等

廣西: 大肉棕、桂林馬肉米粉、炒粉蟲

四川: 蛋烘糕、龍抄手、玻璃燒麥、擔擔面、雞絲凉面、賴湯圓、宜賓燃面、夫妻肺片、燈影牛肉、小籠粉蒸牛肉

貴州: 腸旺面、絲娃娃、夜郎面魚、荷葉糍粑

雲南: 鹵牛肉、燒餌塊、過橋米線

---------------------

山東小吃-糝
·新疆小吃-饢
·湖北小吃-豆皮
·北京小吃-炒肝
·福建小吃-光餅

·湖南小吃-米粉
·北京小吃-豆汁
·北京小吃-灌腸
·北京小吃-焦圈
·廣東小吃-果蒸棕

·廣東小吃-粉果
·北京小吃-爆肚
·海南小吃-煎堆
·福建小吃-蠣餅
·陝西小吃-鍋盔

·山西小吃-揪片
·安徽小吃-大救駕
·山東小吃-羊肉湯
·湖南小吃-口味蝦
·湖南小吃-荷蘭粉

·廣東小吃-蒸腸粉
·陝西小吃-肉夾饃
·四川小吃-龍抄手
·浙江小吃-八寶飯
·廣東小吃-龜苓膏

·新疆小吃-油塔子
·福建小吃-土筍凍
·台灣小吃-鹵肉飯
·四川小吃-三大炮
·台灣小吃-棺材板

·廣東小吃-荷葉飯
·廣東小吃-炒田螺
·北京小吃-驢打滾
·廣東小吃-艇仔粥
·廣東小吃-及第粥

·廣東小吃-沙河粉
·安徽小吃-徽州餅
·廣東小吃-倫教糕
·廣東小吃-馬蹄糕
·廣東小吃-雞仔餅

·湖北小吃-東坡餅
·福建小吃-手抓面
·上海小吃-蟹殼黃
·海南小吃-竹筒飯
·福建小吃-鼎邊糊

·新疆小吃-串烤肉
·杭州小吃-酥油餅
·四川小吃-賴湯圓
·四川小吃-擔擔面
·貴州小吃-絲娃娃

·貴州小吃-腸旺面
·天津小吃-蜜麻花
·北京小吃-愛窩窩
·北京小吃-豌豆黃
·西安小吃-油鍋盔

·湖北小吃-熱乾麵
·江蘇小吃-三丁包
·山西小吃-刀削麵
·山西小吃-莜麵栲栳
·四川小吃-燙面油糕

·浙江小吃-鮮肉粽子
·四川小吃-燈影牛肉
·東北小吃-石鍋拌飯
·東北小吃-白肉血腸
·四川小吃-雞絲涼面

·雲南小吃-過橋米線
·四川小吃-玻璃燒麥
·安徽小吃-五城茶干
·江蘇小吃-藕粉圓子
·江蘇小吃-千層油糕

·山東小吃-周村燒餅
·廣東不吃-干蒸燒賣
·湖北小吃-雲夢魚面
·山東小吃-紅燒兔頭
·湖南小吃-腌蘿卜干

·浙江小吃-知味小籠
·湖南小吃-紅燒豬腳
·四川小吃-夫妻肺片
·四川小吃-酸辣豆花
·天津小吃-棒槌果子

·貴陽小吃-戀愛豆腐
·浙江小吃-蝦爆鱔面
·廣東小吃-廣式月餅
·貴州小吃-荷葉糍粑
·湖北小吃-宜賓燃面

·東北小吃-朝鮮族冷麵
·湖南小吃-瀟湘五元龜
·東北小吃-楊家吊滬餅
·湖南小吃-洪江鴨血粑
·四川小吃-蓮茸層層酥

·廣東小吃-蟹黃灌湯餃
·廣東小吃-薄皮鮮蝦餃
·廣東小吃-酥皮蓮蓉包
·天津小吃-耳朵眼炸糕
·上海小吃-小紹興雞粥

·山東小吃-油炸螺絲糕
·安徽小吃-油煎毛豆腐
·天津小吃-狗不理包子
·安徽小吃-伏嶺玫瑰酥
·天津小吃-桂發祥麻花

·安徽小吃-徽州臭豆腐
·台灣小吃-度小月擔仔面
·上海小吃-南翔小籠饅頭
·湖南小吃-火宮殿臭豆腐
·廣東小吃-和味牛雜蘿卜

·天津小吃-貼餑餑熬小魚
·東北小吃-李連貴熏肉大餅
·東北小吃-老山記海城餡餅
======================================

安徽 - 更多
「杜」字蝦米豆腐乾 安徽特色小吃:績溪菜糕 安慶迎江寺素炒裡脊丁 八公山豆腐
八公山雪月銀球 苞蘆松 秤管糖 大救駕
凍米糖 豆豉 豆腐老鼠 豆腐乳
杜廣興板鴨 鳳尾三球 鳳陽釀豆腐 伏嶺玫瑰酥

奧地利 - 更多
奧地利美食與藝術齊名

北京 - 更多
艾窩窩 八寶蓮子粥 扒糕 白蜂糕
白薯鈴 白湯雜碎 白羊頭肉 百果蛋糕
北京八寶菜 北京八寶飯 北京的魚菜 北京豆豉
北京風味小吃之水晶門釘 北京復順齋醬牛肉 北京和成樓醬豬頭肉 北京恆瑞老號醬牛肉

潮州 - 更多
砂鍋粥

德國 - 更多
聯邦德國玉米片

俄羅斯 - 更多
俄式餡餅伴隨俄羅斯人一生 蘇聯泡西紅柿

法國 - 更多
菠菜沙拉 菠蘿萵筍 多味魚湯 法式燴土豆
翡翠肉湯 海鰻湯 核桃雞湯 紅燴肉雜拌
紅汁黃瓜 雞蛋番茄沙拉 雞肉沙拉 咖喱油煙蝦段
蘆筍濃湯 奶油牛肉丁番茄湯 牛軋糖 茄子沙拉

菲律賓 - 更多
奶油子母雞

福建 - 更多
(米果)汁 「流蜞蛋」與「泥釘凍」 阿煥鴨面 愛爾香
八果芝麻糍 白八粿 白玉藏珠 白斬河田雞
寶玉魚唇 抱滾塒 別具風味手抓面 薄荷香糕
菜乾扣肉 菜頭餅 長汀豆腐乾 炒米粉

甘肅 - 更多
八寶蜜食 百合 苞米和涼皮 陳春麻辣粉
敦煌榆錢 粉皮麵筋 甘谷酥圍圍 甘谷油炸洋芋
甘肅草木灰貯藏腌肉 甘肅特色小吃:天水涼粉 甘肅油浸腌肉 河州大餅
黑瓜子 花點果品 灰豆、甜醅 漿水

廣東 - 更多
「你這個野蠻人」——潮汕小吃之二 「魚頭窩」成美食新寵 安鋪雞飯 白雲鳳爪
百侯薄餅 百味山西麥子王 百樣水果百樣甜 爆冷冰碟 ?雪糕
薄餅 薄皮鮮蝦餃 簸箕炊 草粿
叉燒包 長壽路吃長壽面 腸粉 潮安小食----強力寶肉脯

廣西 - 更多
八寶飯 八仙粉 白切雞 冰泉豆漿
薄皮鮮蝦餃 冬菇湯包 侗鄉腌魚 都樂八寶飯
豆腐乳 豆蓉糯米飯 粉餃 粉利
蜂巢芋角 干撈粉 廣西桂林特產之喝螺 廣西桂林特產之荔浦芋

廣州 - 更多
「萬年酒樓」-靈芝雞 赤崗過橋米線 躲避寒流嘴不停 廣州西關小食——銀記
餃子香滿巷 找靚靚板栗

貴州 - 更多
白豐糕 百花串醬菜 包穀粑 包穀酸辣子
畢節湯圓 腸滉面 雛雞覓食 刺蝟包
沓哨餛飩 大方豆腐 蛋黃酥 德江土家族麻餅
侗鄉腌魚 都勻沖糕 豆腐腦 豆沙窩

海南 - 更多
抱羅粉 叉燒包 腸粉 儋州小吃----長坡米爛
儋州小吃----光村沙蟲 儋州小吃----洛基粽子 儋州小吃----那大狗肉 東山羊
獨具特色的苗家酸食 娥姐粉果 海南昌江美食白斬乳羊 海南粉
海南干貝 海南海參 海南火鍋 海南雞飯

韓國 - 更多
韓式醒胃小食酸甜羅卜

杭州 - 更多
水晶銀菊糕

河北 - 更多
白肉罩火燒 白運章包子 保定府三件寶 本齋清真肉餅
博愛小吃——漿面條 滄州冬菜 柴溝堡熏肉 地瓜果脯
二仙居碗坨 蜂蜜麻糖 郭八火燒 河北出色的菜飯
槐茂醬菜 煎碗坨 潔白如雪撥御面 金牛奶油蛋卷

河南 - 更多
B仔涼粉 安陽三熏 百子壽桃 冰糖熟梨
蔡記蒸餃 曹馬芝麻糖 纏絲蛋 炒涼粉
大刀面 大京棗 大營麻花 蛋松果
道口燒雞 第一樓小籠包子 粉漿飯 風味炒冰

黑龍江 - 更多
冰點 大肉餅 哈爾濱風干口條(豬舌) 哈爾濱水晶肚
哈爾濱松仁小肚 哈爾濱五香牛肉乾 哈爾濱蝦油小菜 哈爾濱小吃----大麵包
哈爾濱小吃----老鼎豐糕點 哈爾濱熏雞 哈爾濱熏肘花 哈爾濱羊干腸
哈爾濱油脂腸 紅梅牌脆松糖 猴頭蘑 黃米切糕

湖北 - 更多
包面 冰涼糕 炒白果 炒良鄉栗子
沖糯米粉 頂頂糕 燉蓮子 鄂州「東坡餅」
二七路的牛肉麵粉 紅燒蹄(骨旁) 紅薯干 湖北沔陽「仙桃蒸三元」
黃石港餅(湖北) 黃州燒梅 鹼酥餅(武漢) 江陵八寶飯

湖南 - 更多
寶慶豬血丸子 保靖秤砣耙 冰糖湘蓮 德山松花皮蛋
德園包子 東安子雞 豆豉剁辣椒 豆豉姜
發絲百葉 鳳凰社飯 和記米粉 湖彩蛋
湖南花肉 湖南臘肉 湖南臘魚 湖南蘭花蘿卜

吉林 - 更多
白肉血腸 朝鮮族沉藏泡菜 打糕 會友發包子
健身美容食品——薏美酥 芥末墩兒 冷麵 李連貴熏肉大餅
清蒸白魚 什錦田雞油 筱筱火燒 筱筱火勺
新興園蒸餃 延邊蘋果梨 延邊魚香泡菜 掌上明珠

江蘇 - 更多
八寶參糕 白鵝(蘇式船點) 白糖楊梅 冰葫蘆
薄皮包 常熟叫化雞 常州大麻糕 潮糕
春卷 蔥烤鯽魚 蔥油大燒 脆青梅
大方糕(蘇式) 大京果(揚式) 蛋燒賣 刀魚羹鹵子面

江西 - 更多
白糖糕 脆皮石魚卷 燈芯糕 風味佳品甑子糕
紅米鹼水粑 洪都素燴 江西「三合湯」 江西藜蒿炒臘肉
金線吊葫蘆 酒糟湯圓 蘭花根 藜蒿臘肉
靈芝糯團 廬山石耳 廬山石雞 廬山石魚

遼寧 - 更多
鞍山楓葉肉乾 鞍山肉棗 百樂熏雞 長春蹄花絲
蔥花缸爐(遼寧) 撫順小香腸 干醬肉 溝幫子熏雞
海涼粉 錦州什錦小菜 老邊餃子 老山記海城餡餅
遼陽塔糖 馬家燒麥 沈陽回頭 五彩雪花扇貝(大連)

美國 - 更多
把加州陽光吃進肚裡 美國速熟米飯 玉米花沾(美國)

緬甸 - 更多
緬式糯糊

內黃縣 - 更多
內黃灌腸

內蒙古 - 更多
白蘑 刀切(內蒙古) 刀切酥 發菜
哈達餅 黃油 燴明珠 燴銀絲
烤羊方 烤羊腿 喇嘛廟提漿月餅 (內蒙古) 馬蹄酥
蒙古包子 蒙古炒米 蒙古餜子 奶茶

南京 - 更多
南京的小吃

寧夏 - 更多
八寶飯 白水羊肉 爆炒羊羔肉 炒糊餑
粉湯彩餃 粉湯水餃 枸杞食品 固原風味小吃
鍋盔 紅燒牛肉 回民筵席十大碗 回族麥芽糖
回族碾饌兒 回族蒸艾葉 燴小吃 寧夏釀皮子

青海 - 更多
安多面片 藏族酸奶 炒麵片 尕面片
焜鍋饃饃 拉條 奶茶 奶皮
釀皮 青海名菜 青海月餅 清蒸牛蹄筋
松子魚 酥油糌粑 甜醅 羊肉炒麵片

全國 - 更多
全國105座城市特色小吃(上) 全國105座城市特色小吃(下)

日本 - 更多
25層挑高美食 30年歷史的本家大章魚燒 949個性餡餅 大排長龍的新宿三葉回轉壽司
調味海帶絲 東京也有美味的章魚燒喔! 獨特春雷鍋巴四川味 好吃的章魚燒盡在大阪道頓堀
華麗氣派的車屋鳥燒 黃蘿卜(澤庵) 辣白菜 浪漫約會的「繩のれん」
日本街頭大啖美味小吃 日本西點 日本魚糕 四喜飯團

瑞士 - 更多
瑞士鼓絲鼓絲(Couscous)

山東 - 更多
八寶茶湯 八批果子 濱州「鍋子餅」 濱州芝麻酥糖
博山烤肉 博山小吃——酥鍋 長清大素包 朝天鍋
春餅(荷葉餅) 單縣羊肉湯 蛋酥炒麵 德州扒雞
豆汁粥 風鴨 芙蓉燒麥 福山拉麵(抻面)

山西 - 更多
安澤火腿 八寶飯 白豬頭肉 保德碗托
保德油棗 饞酥 長治臘驢肉 長治山楂餅
蔥花烙餅 蔥花脂油餅 代縣黃酒 代縣麻片
德盛園「頭腦」 登上大雅之堂的食品----精莜麵 定襄蒸肉 豆腐腦

陝西 - 更多
(清真)紅燜羊頭 biang biang面 安康風味小吃一絕——蒸面 安康窩窩面
白封肉 白吉餅與肉夾饃 梆梆肉 寶雞茶酥
薄荷餃子 菜豆腐 長安板栗 長武鍋盔
炒粉魚 扯麵 大刀面 大荔瓜果

上海 - 更多
冰激凌水果沙拉 臭豆腐 春風松月樓素菜包 蔥油餅(上海)
蔥油麵 淡而有味-真如白切羊肉 粉蒸蛋糕 楓涇丁蹄
鳳尾魚 干貝湯包 高橋松餅 高橋松糕
桂花赤豆湯 桂花糖粥 烘山芋 猴銀魚

順德 - 更多
雙皮奶

四川 - 更多
安岳鹹肉 八寶蛋炸食 (川式) 八寶黑米粥 八寶油糕
拔絲香蕉 白橙糖 白米酥 白市驛板鴨
玻璃燒麥 叉燒包子(川味) 長壽薄脆(四川) 腸腸兒粉
朝包子 成都鳳尾酥 成都麻辣豬肉乾 成都毛風雞

台灣 - 更多
阿國鵝肉 阿嘉伯仔狀元糕(民國88年) 阿娟肉粽 阿龍意麵
阿美綠豆湯(民國54年) 阿明豬心 阿瑞意麵(民國11年) 阿松刈包(民國64年)
阿桃醬園 阿祥蝦仁肉圓 愛玉凍(愛玉冰) 安平豆花
粄 包子祿(清光緒年間) 冰鎮鴨魯味 吃冰棒四十年--順天冰棒

天津 - 更多
「桂發祥」什錦麻花 白記餃子 白記水餃 棒槌果子
曹記驢肉 馳名中外的天津「狗不理」的包子聞名久矣 蔥油目魚 大福來鍋巴菜
豆腐腦和老豆腐 豆皮卷圈 豆香齋牛肉香圈 杜稱奇火燒
恩發德蒸餃 耳朵眼炸糕 宮廷小吃--「果仁張」 怪味果仁

西藏 - 更多
安多面片 吧啦餅 白腸 藏式面條
藏族吹肺、吹肝 藏族酥酪糕(醍) 藏族血腸 炒肺片
腐奶渣粥 黑腸 卡賽 拉薩生牛肉醬
麥片粥 米粥 奶渣點心 帕扎瑪果

香港 - 更多
車仔面和雲吞面 蟲草鴿 鳳爪 火熱玉米旋風
街邊小吃 涼茶鋪與甜品店 鄉土傳統甜食「人和豆腐花」 香港甜品
粥麵店與大排檔

新加坡 - 更多
Chendol GADO GADO MEE REBUS TAUHU GORENG
白鬍椒螃蟹 冰糖雪蛤 菜飯 炒菜頭棵
炒福建面 炒棵條 炒啦啦 釘螺
豆漿湯圓 番薯蛋 福州蚝餅 腐皮卷

新疆 - 更多
艾西姆桑扎 薄皮包子和烤包子 粉湯 哈密瓜
哈蜜瓜脯 核桃 街頭風味串烤肉 喀什饢坑肉
烤饢 烤全羊 烤羊肉串 柯爾克孜族烤全羊
庫車湯面 庫爾勒香梨 拉條子 米腸子與面肺子

義大利 - 更多
番茄青蚝湯 關於義大利面的美味 健康美味的義大利菜 磨坊主婦小龍蝦—加莉娜風味
蘑菇燴牛肋排 鮮茄海鮮幼面 義式香脂醋醬拌田園沙拉 義大利細面條
意式番茄攀(Pizza) 意式色拉捲筒(manicotti) 雲呢拿忌廉布甸

印度 - 更多
酸乳酪烤雞 印度烤鴨

印尼 - 更多
美味烤雞肉串 蘇門答臘烤鴨 杏仁辣子雞

越南 - 更多
烤釀餡雞 越南小食多姿采

雲南 - 更多
八寶飯 八仙粉 扒擦 包穀粑粑
包穀稀飯 包燒鮮魚 冰糖金耳鴿蛋 冰豌豆粉
布朗族菜 炒螺黃 樹頭菜炒火腿 澄江藕粉 蟲草
春城鮮蝦餃 大救駕 大理翠梅酸辣魚 大理餌塊

浙江 - 更多
矮人松糕 八珍糕(紹式) 白蛇燒餅 白峴吊瓜子
白象香糕 百果糕(寧式) 薄餅 饞死人的金華饅頭
長人餛飩 蔥包檜兒 大荊冬米糖 大荊石蓮糊
陡門頭燈盞糕 豆酥糖 蜂糕 福壽糕 希望可以幫到你.!

『叄』 土家族風俗志目錄

土家族,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孕育著豐富的文化遺產。

他們的起源故事充滿神秘色彩,據說土家先祖源自雲貴之地,神蛋孕育出先祖,吞食仙桃的傳說賦予了他們獨特的生活禁忌,如對魚卵的禁食,這背後有著深遠的淵源。公虎在土家語中被稱為「利巴」,寓意著力量與尊崇。

在姓氏文化上,土家人相見並不以姓氏相稱,而是通過圖騰和分支區分,嚴格的分堂論字制度確保了家族的秩序和家風傳承,如「蔥不分不長,家不分不發」,強調家族團結的重要性,遵循「亂親不亂族」的原則。

土家人的價值觀以情義為重,互助與關懷如同手足,"為人之道,情義為本",在危難之際,他們會伸出援手,體現了淳樸的人情味。

他們的生活方式質朴而古風流,村落如同歷史的縮影,村規寨約嚴格遵守,依山傍水的建築更顯秀美,"立百代基業,安千載龍閣",體現了他們的長遠眼光。服飾色彩斑斕,山珍野味是他們的美味佳餚。

一生中的四大重要儀式,如祈禱長命富貴,賀喜婚姻美滿,祝福長壽,同慶老者歸山,都充滿了深厚的情感和習俗。在山居生活中,他們保留了刀耕火種的傳統,春種秋收,鳴鑼驅獸,豬牛飼養也有特定的規矩,如「趕山」後的敬神活動,山路崎嶇而行走卻充滿樂趣,水道則需行船擊鼓。

五彩繽紛的民族節日,獨具風情的歌樂,社鼓舞蹈,都展示了土家文化的豐富多元。而文體畫卷般的山裡生活,以及原始古樸的宗教信仰,構成了一幅生動的民族文化畫卷。

『肆』 合笄是什麼意思

合笄是於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發合笄,曰'上頭'。土家族是一個講究禮儀之風的民族,在社交活動與家庭生活中,特別重情尚義,講究禮尚往來和文明禮行。土家族這種古樸淳厚的禮儀之風,不但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風范,而且還世代相傳,不斷地發揚光大,具有豐富的人文價值。深入地研究這一問題,對於弘揚中華民族以及土家族的優良道德傳統,對於今天公民「明禮誠信」等道德建設,無疑具有重要的人文和實踐意義。
一、土家族的四大禮儀
所謂禮儀,即社會生活中由於風俗習慣而形成的為大家共同遵守的儀式,如婚禮、葬禮等。土家族人在一生的生活和社交活動中禮儀較多,但最重要的只有四大禮,即誕生禮、婚禮和成年簪冠禮、壽禮、葬禮。這四大禮是土家族禮儀之風的集中體現,既有社會特徵,又有信仰特徵,它們把土家族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吉凶禍福交織在一起,形成復雜多樣的民俗樣式,而且長期地支配著土家人的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
1.誕生禮
誕生禮,是人生的開端禮。土家人相當注重為嬰兒舉行誕生禮,它既含有為新生命祝福,祈禱長命富貴之意,也有為產婦驅邪避禍之意,在禮儀中帶有一定的神秘色彩。雖然土家人最看重的是誕生禮中的「打三朝」(即嬰兒生下3天後要進行全身沐浴)和「滿月酒」,但實際上,土家人的誕生禮包含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婦女懷孕後,俗稱「有喜」,要請土老司行法事「安胎」、驅邪,祈求祖先保佑,並在堂屋門上掛上篩子、艾蒿草,稱「金鍾神罩」,護住孕婦之屋。分娩,一般要請「接生婆」,接生婆進產房後,要敬祭土家族的生育女神巴山婆婆。嬰兒下地,接生婆用白線結扎臍帶,若是男孩,就用父親的衣服包裹;若是女孩,則用母親的衣裙包裹。給嬰兒洗澡的水嚴禁任意外潑,以免污穢神靈。嬰兒降生後,父親要懷抱「報喜雞」去岳母家報喜,男孩用公雞報喜,女孩則用母雞報喜。岳母家則按嬰兒性別置辦「三朝禮」和「滿月酒」。
三天後,岳母家以及親友們挑著禮品前來賀喜,即「打三朝」。酒宴上,產婦家要請嬰兒的外公或舅父取名,俗稱「命名禮」。滿月那天,岳母家要來給嬰兒「放腳」(因為嬰兒出生的第一個月腳手都是包裹著的,滿月之後才解開包裹,正式穿上衣褲,俗稱「放腳」),並送來放腳需要的一切衣物,這一天俗稱「滿月酒」或「祝米酒」。嬰兒誕生後,第一個來產婦家的人,俗稱「踩生」,「女踩男,福壽全」,「男踩女,要中舉」,產婦家要格外熱情地招待踩生人,使之多說些吉利話。在當代,土家族誕生禮中最重要的是「打三朝」,實際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是把「打三朝」與「滿月酒」(祝米酒)合二為一的,統稱「打三朝」。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和科學知識的普及,誕生禮中很多帶迷信色彩的陋習都被土家人自覺地拋棄了。
2.婚禮和成年簪冠禮
在漫長的封建時代,土家族逐漸形成了婚姻制度中的多層次禮儀,這些禮儀是十分復雜和隆重的,它是一個完整的禮儀過程,但在整個禮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婚期這一天舉行的男、女冠禮和一系列其它禮儀活動。如「打樣」,即媒人撮合男、女雙方進行第一次見面,俗稱「瞧樣子」,雙方滿意後再正式提親。「求婚」,打樣之後,男方正式請媒人去女家求婚。「討紅庚」,俗稱「合八字」,男方委託媒人討來姑娘的生辰年月日時,寫在「紅庚貼」上,並請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按陰陽五行推論,看是否相合或相剋。「定親」,俗稱「插茅香」,合了八字,就成了「天作之和」,男、女雙方即擇吉日,舉辦酒席,邀請雙方親戚到場正式定親,實際上是向社會公開這樁婚事,取得社會承認。
「拜年」,定婚後,男方每逢新年都要去女家拜年,但拜第一個新年最為隆重。「看期」,到了結婚年齡,男、女雙方同意後即請土老司或算命先生擇吉日結婚「。冠禮」與「婚禮」,婚期到後,男、女雙方即舉行非常隆重的冠禮和婚禮,新娘則要按出嫁禮儀進行哭嫁。成年簪冠禮和婚禮,土家族是將其一並舉行的,並且最為隆重。男冠禮和女冠禮都是在結婚前一天舉行。
清《長陽縣志》卷三記載:「古冠婚為二事,長邑則合而為一。於嫁娶前一二日,女家束發合笄,曰『上頭』。設席醮女,請幼女九人,合女而十,曰『陪十姊妹』;男家命字,親友合錢為金匾,鼓樂導送,登堂稱賀,曰『賀號』,不謂字也。是日設二(宴)席,其一,子弟九人,合新郎而十,曰『陪十兄弟』,又曰『坐十友』」。冠婚禮並行和禮儀中的「陪十姊妹」、「陪十兄弟」的「雙陪」活動,在整個土家族地區都有這種習俗,並且至今遺風猶存。舉行了冠禮,就表示男、女已進入了成年,可以在社會上進行單獨交際,獨立地創家立業了。
「發轎」,女方舉行完冠禮和婚禮後,即按照土老司擇定的時辰啟轎,土老司要作法封轎避煞等。「敬土司王」,土司時代,土司王享有「初夜權」(即土司王先要與新娘睡一夜或三夜),後被人在行使初夜權時殺死,傳說他陰魂不散,經常作崇使新婚夫婦不和,因此要敬奉他。
「安床」,即男方安好新婚床位,邊安放邊行法事,祈求新婚夫婦和順美滿。「攔轎」,當男方迎親隊伍熱熱鬧鬧地來到女家村寨門口時,女家親友們將迎親隊伍攔住,佯做阻攔之狀,迎親與攔轎的雙方相互對歌、取笑甚至打鬧,實際上這是土家族早期「搶親」習俗的遺存。「找摸米」,「摸米」即新郎代理人,俗稱「押轎娃」,前去抬轎的小夥子都裝成「摸米」,新娘的姊妹們一時難辯真假,就在小夥子中任意尋找,相互嬉戲,甚至往小伙臉上抹鍋灰,實際上是藉此機會暗中選擇意中人,明顯地帶有遠古土家人對偶婚的遺俗。「茅宴席」和「趕腳酒」,發轎上路後,新娘的親屬們還在一些路口佯裝攔截,這時,男家早在這些地方擺好酒宴,攔轎的人即吃起了「茅宴席」,也有男家直接把酒席送到女家堂中的,名曰「趕腳酒」。「搬帳子」,當迎親隊伍快到男家時,「摸米」放快腳步,先將帳子搬到男家,舉行掛帳儀式,邊掛邊唱,頗有風味。「迎轎」,即新娘的花轎到男家後,男家要舉行一系列迎轎儀式,直到拜堂、入洞房為止。「上馬酒」,即新娘進男家這一天,男家要專門為送親的嫂子、伴嫁的姑娘和新娘的兄弟(舅爺)等在堂屋中央擺下豐盛的酒席,名曰「上馬酒」,之後才給其他親戚朋友開席。「鬧新房」,即新郎、新娘的同輩親戚朋友在新房裡為祝福新婚而進行的娛樂活動,土家族鬧新房往往還由伴嫁去的姑娘和陪新郎的小伙對歌,他們借機選擇意中人,這是土家族以歌為媒的古婚俗的再現。「回門」,婚後的第二天,新娘要偕同新郎回娘家,當天去當天回,俗稱「回門」。至此,土家族的整個婚禮就告結束。
3.壽禮
壽禮是土家族人的重大禮儀之一。土家人祝壽,對小孩子稱為「長尾巴」,成年人叫「過生日」,50歲後方稱「祝壽」。但若父母健在,即使年齡再高也不能稱「祝壽」,「尊親在不敢言老」。土家族為老人祝壽要獻魚,上長壽面,敬壽桃,滿60花甲的壽禮最為隆重。土家族祝老人健康長壽,堪稱民族美德。
4.葬禮
葬禮,幾乎是任何一個民族都具有的悼亡儀式和祭祀活動。土家族俗稱葬禮為「白喜」、「白會」、「老龍歸山」等,一般要跳唱喪鼓歌。湖北省清江流域的土家人在舉行葬禮時,其主要活動是跳喪,即跳唱非常神奇和隆重的「撒爾嗬」。這是土家人悼念死者的一種祭祀性歌舞,且歌且舞,似劇非劇,風格異常古樸和別致。舞姿非常優美,時而繞臂穿肘,形似鳳凰展翅;時而相對擊掌,猶如幺姑篩鑼;時而扭肩擦背,好比水牛擦癢;時而嘴唇觸地,恰似春燕銜泥;時而相互嬉戲,猶如牧童戲水等等。土家人跳喪為何稱其為「撒爾嗬」呢?其實,這是因跳唱時多用襯詞「撒爾嗬」而得名。
明代《巴東縣志》載:「舊俗,歿之日,其家置酒食,邀親友,鳴金伐鼓,歌舞達旦,或一夕,或三、五夕。」人死後,左鄰右舍聽到陣陣報信的鞭炮聲,都自動趕到死者家裡來,為死者跳撒爾嗬。土家人常說:「人死眾人哀,不請自己來」,「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半夜聽到喪鼓響,腳板心底就發癢」。入夜,只聽靈堂門外幾聲炮響,跳喪者們聞聲而至。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掌鼓指揮,三聲重鼓,一聲高唱:「我打起鼓來,你出台喲,撒爾嗬里!」眾人齊聲答和。跳喪者或兩人一對,或三人一夥,迅速踏鼓跳唱,腳踏鼓,鼓跟腳,跳喪者頭、手、肩、腰、臀一起扭動,舞姿變化多端;唱著古樸粗獷、詼諧有趣的極富濃郁山鄉氣息的詞曲,從入夜到雞鳴,或一夜,或二夜,或三夜等,通霄達旦。
撒爾嗬有一定的程式,一般由待師、跳喪、哭喪等構成。或曰開歌場、奠酒、收歌場等。撒爾嗬唱詞變化多端,四言、五言、七言隨情而變。除開那些少年夭亡者,不論是男是女,也不分高低貴賤,只要人死了,鄉鄰們總要跳唱「撒爾嗬」。實際上,早在元、明、清時代,撒爾嗬在清江流域土家人的跳喪中,就已完全成熟了。至於撒爾嗬的歷史淵源,今天已無法精確查考,有說起源於莊周「鼓盆而歌」的,也有說起源於八月十五殺韃子的等。盡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撒爾嗬是土家先民巫術、祭祀禮儀和歌舞藝術三者有機結合的產物,這確是無可質疑的。
二、土家族四大禮儀的人文價值
土家族的四大禮儀,是土家族人民禮儀文化的集中體現。同時,這四大禮儀也充分表現了土家族人民樂觀曠達的人生觀和生死觀,表現了土家族人民孝順父母的傳統美德,表現了土家族是一個具有崇高社會責任感的民族。
1.土家族的誕生禮,既是在祝福新生命的同時,對民族開天闢地、發祥繁衍的歷史進行回顧和紀念,又充分體現了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在土家族傳說中,遠祖是蛋生的。古時世界處於混沌之中,一片黑煙,無天無地,晝夜不分。突然一陣狂風將黑煙吹散,隨之飄來一朵白雲,白雲里裹著一個碩大的蛋,蛋白如天,蛋黃似地,隨著天崩地裂一聲巨響,蛋裂開了,跳出一個亭亭玉立的姑娘,她名叫卵玉,她就是土家族的祖先。卵玉喝虎奶,吃鐵鉈,她見天地相互粘連,就用箭射開,才有了世界的開端。所以,土家族崇敬蛋,認為蛋是人類之種。土家族在舉行誕生禮「打三朝」和「滿月酒」時,最看重的食品就是醪糟荷包蛋,凡是前來賀喜的人,每人都得吃一碗醪糟荷包蛋,這實際上就包含有紀念土家族祖先開天闢地、發祥繁衍的含義。當土家姑娘出嫁時,男方總要給女方送兩個煮熟的紅雞蛋,姑娘在出嫁前夜就用此蛋在臉上滾三下,名曰「開臉」,象徵獲得生育的蛋種,預示後代的繁衍和民族的生生不息。可見,土家人認為,人的生命是來之不易的,每一個人來到世上,就要對得起自己的生命,就要有所作為,不能虛度光陰。在土家族誕生禮中,還有「抓周」的習俗,即嬰兒滿周歲時,在桌子上放置書、筆、算盤、紙張等物件,讓嬰兒自己去抓,土家人認為嬰兒最先抓住什麼,就預示著這個小孩今後干什麼。土家人總是望子成龍的,既希望子女為國家作出貢獻,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又希望光宗耀祖,為家族爭光,這種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是值得肯定的。
2.土家族的婚禮和成年簪冠禮,標志著土家族是一個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覺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的民族。
土家族的婚禮與成年簪冠禮是一並舉行的,實際上表明這是土家族青年男女走向成年的一個標志,即走完了自己的孩提時代,意味著「人生的第二次斷奶」,因此,要肩負起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要有個體的自覺意識。首先,土家族的婚禮和成年簪冠禮有嚴格的禮儀程序,通過這種嚴格禮儀程序的鍛煉,從而給土家族青年男女上了人生的第一課。結婚後,新娘要離開父母,告別家鄉,要開始獨立的人生旅行,要創造性地設計自己的未來。在土家族中,男孩結婚後,也往往要與父母分家過日子,「樹要分丫,兒要分家」,「樹不分不長,家不分不發」。這對於長期依賴父母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一個痛苦而又必須的過程。
然而,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土家族青年男女將學會自立自強,學會承擔責任,變得成熟起來。青年男女的責任,從宏觀上看是社會責任,要為國家為社會作出貢獻;從微觀上看是家庭責任,要使自己的家庭幸福美滿。經過婚禮和成年簪冠禮,土家族青年男女就會自覺地承擔起這些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其次,土家族的成年簪冠禮是用「陪十兄弟」和「陪十姊妹」的方法集體舉行的,因此,既可以增強新郎、新娘個體自我意識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可以教育其他未婚的土家族青年男女。
自尊心是民族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講自尊心就要尊重自身的人格、榮譽,不容別人歧視侮辱,維護自尊是一種自我情感體驗。一個人如果缺乏自尊心,則其它任何評價都起不了作用;有了自尊心,這個人就不會依附於其他人,就會自立自強。自信心也是民族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信心是一個人成長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質,一個人如果自卑,看不到自己的力量,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自卑心理定勢,這對於民族的發展和個體的成長無疑會帶來很多消極的影響。土家族青年男女通過集體性的簪冠禮之後,個體的自我意識以及自尊心、自信心就會油然而生,從而為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打下堅實的心理基礎。
3.土家族的壽禮,充分體現了孝順父母的優良傳統倫理道德。
在土家族的壽禮中,舉行得最為隆重的是父母的壽禮,壽禮就是為父母盡孝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土家族特別重視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即所謂「父慈子孝」、「孝順父母」、「撫養子女」等,這既是中華民族傳統人倫關系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土家族的優良傳統倫理道德。「孝」被稱為一切道德的根本,是所有「教化」的出發點。《孝經》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因此,要想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就必須在「孝」這一根本上下功夫。「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對父母盡養育之恩。孔子認為,對父母不但要「養」,而且要「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只有從深愛和孝敬出發,才能使父母和顏悅色。如果父母有過,應當諫諍,但要注意態度。土家人認為,父母子女關系是社會中的一種最基本的關系,從一個人對自己父母的態度,可以推斷出他對他人、對國家、對社會的態度。只有對自己父母盡孝的人,才能對國家盡忠;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對自己的父母盡孝,他也決不可能對國家盡忠,「求忠臣於孝子門下」。
土家人特別認為,在所有的倫理道德關系中,「以孝為上」,孝順父母是第一位的,是至高無上的道德。家庭成員中不論個人的行為如何,都要孝敬父母,否則,就會遭到全家人的唾棄和社會的譴責。在封建社會,土家人將父視為天,將母視為地,「天大地大,不如父母恩情大」,不管自己年紀多大,只要父母健在,就必須孝順父母。對父母一要孝敬,二要順心。對父母要打不還手,罵不還口,有理必從,無理不辯,有問必答,有求必應,病痛常問,有愁勸解,說話謹慎,不傷其心等等。土家人還將孝順父母的各項行為准則列入族規、家規,凡出現不贍養或虐待父母的逆子惡媳,在家庭中不能解決,就由家族按族規懲處。輕者被人罵為「報應崽」,家族要忠告逆子,限期悔過,或當眾向父母賠罪,並請人具保不再犯;重者,按其情節或罰其苦役,或裁其部分財產歸父母享用,或受肉體懲罰;特別嚴重者,如將父母致殘和致死者,定要給父母償命祭墳,償命的方式通常是「沉水」(即在身上綁上石頭,沉入深潭斃命)。這種從嚴處治不孝之子的族規,甚至連當地政府都予認可,不作干預。應該認為,只要我們剔除土家族孝順父母這一傳統倫理道德中的一些封建因素,將其進行揚棄,批判地繼承,即使在今天看來,尊老愛幼、孝順父母仍然具有積極的社會價值。
4.土家族的葬禮,充分體現了樂觀曠達的生死觀。
土家人認為,人有生就有死,生死是辯證統一的,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因此,土家人既為生祝福,也為死高興,老人死了是走「順頭路」,是「老龍歸山」,所以,土家人用跳撒爾嗬的方式舉行「白會」。撒爾嗬悲中有喜,悲喜相交,以喜為主。透過土家跳喪——撒爾嗬,我們完全可以窺見土家人的悲哀與歡樂、頌亡與慰生、肅穆與熱鬧奇妙結合的心理世界,撒爾嗬充分體現了土家人樂觀曠達的生死觀。我們從撒爾嗬的唱詞看,有唱祖先的,有唱生產生活的,有唱風土人情的,有唱談情說愛的,時而打情罵俏,時而如訴如泣,真可謂人老死亡,天地自然;日吉時良,熱鬧非凡。從撒爾嗬的動作看,完全沉醉於純粹的感覺虛幻世界,迷漫著「歇斯底里」的狂熱和無拘無束的享樂。其實,綜合起來看,撒爾嗬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人文價值,它曾被國外學者譽為「東方迪斯科」。撒爾嗬的悼亡,是生者對亡靈的最後陪伴,生者要高度興興地送走亡靈,這是對人生價值的肯定,是土家族樂觀曠達人生觀的再現;撒爾嗬既可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又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撒爾嗬還是生者的一種娛樂藝術,土家人從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5.土家族的四大禮儀,對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明禮誠信等思想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人文價值和現實意義。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思想道德建設,就是要努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如果我們對土家族的四大禮儀進行揚棄,它就可以對市場經濟下的思想道德建設和人倫價值的提高起到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首先,從社會看,四大禮儀有利於社會、家庭的穩定與和諧。在土家族中,社會、家庭、個人三者構成了一種獨特的社會結構,家庭既是這三者的中介,又是核心,上連社會,下連個人。四大禮儀好比潤滑劑一樣,滲透到社會、家庭和個人的社會結構之中。
四大禮儀是一種家庭美德,它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相互關系。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正確對待和處理家庭關系,共同培養和發展長幼親情、夫妻愛情和鄰里友情,不僅關繫到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諧。要大力倡導四大禮儀中的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家庭美德,鼓勵人們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可以認為,抓住了社會、家庭、個人的三者關系,也就抓住了中國社會關系的根本,並且通過諸如土家族四大禮儀等潤滑劑的作用,整個社會的穩定也就有了可靠的基礎。作為中華民族這一禮儀之邦,任何時候都需要處理好社會、家庭和個人的三者關系,這是社會穩定與和諧的一個基本框架,而四大禮儀則是保持這一框架穩定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其次,從個體看,四大禮儀有利於提高人倫價值和增強人們的道德義務以及道德責任感。在今天,「明禮誠信」已成了我國社會大力倡導的基本道德規范之一,一個人只有「明禮」,才會具有「誠信」,明禮是誠信的基礎。一個人如果不知禮儀,我行我素,那麼,這個人不但無誠信可言,甚至在社會立足都很難。要明禮,就要開展必要的禮儀、禮節、禮貌活動,這對規范人們的言行舉止有著重要作用。尤如在重要場所和重大活動中要升國旗、唱國歌、舉行各種形式的禮節一樣,在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動中,適當地提倡諸如土家族的四大禮儀,以此引導公民增強禮儀、禮節、禮貌意識,增強道德義務和道德責任感,告別不文明言行,不斷提高自身的人倫價值和道德修養。
最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雖然四大禮儀是土家族優良的傳統美德,是土家族禮儀之風的外在表現,但是,我們還必須把批判地繼承傳統道德與弘揚時代精神有機地結合起來,要自覺地克服四大禮儀中的一些封建迷信和不良因素,以及由於很多繁瑣禮節而帶來的大操大辦和鋪張浪費等。土家族人民應該繼承和發揚的是長期培育起來的重情尚義的優良道德傳統,以及真誠而適度的文明禮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推陳出新。

『伍』 土家族的四大習俗的內容及意義

一、土家族的四大習俗:

1、節日

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2、婚戀

土家族歷史上的婚姻比較自由,男女雙方經過自由戀愛,徵得雙方父母同意,經土老師(巫師)作證,即可結為夫妻。

3、喪葬

土家族過去多行火葬。送葬時,請土老師念經,道士開路。祭弔死者,由土老師椎牛祭神,牛頭歸土老師獨占,貧苦者往往借牛為祭。後來,因受漢族影響,均改為土葬,程序分為入殮、葬禮、送葬、安葬、葬後事等部分。

4、禁忌

土家族的禁忌事項很多,幾乎涵蓋了生產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農業耕作、歲時節日、婚喪嫁娶、生兒育女、飲食起居、祭祀行事等等。

二、意義

土家族的四大習俗,是土家族人民禮儀文化的集中體現。同時,這四大習俗也充分表現了土家族人民樂觀曠達的人生觀和生死觀,表現了土家族人民孝順父母的傳統美德,表現了土家族是一個具有崇高社會責任感的民族。

(5)土家族長壽方擴展閱讀

土家族經濟:

土家族在歷史上與漢族接觸較早。據史籍記載,五代梁開平四年(910年),土家族人民即以農業生產為主,並喜漁獵,不事商賈。生產時,男女一樣勞動,伐木燒畲(即刀耕火種),播種雜糧,不施肥,不灌溉,待地力盡時,再轉移他處,另行開墾,農業產量低。

在漢族的影響下,冶煉和手工業都有相當發展。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年),土家族上層統治者彭士愁就和楚王馬希范在溪州(今永順)會溪坪結盟,鑄銅柱為記。銅柱重五千餘斤,高一丈二尺,周圍約三、四尺,六棱中空,銅質皎潔發光,刻字十分精巧 。

『陸』 中國「十大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哪些

心態好、不閑著、不挑食、環境好、兒女孝是老人們長壽的共同規律。

閱讀全文

與土家族長壽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能種植牙 瀏覽:981
建設銀行體檢怎麼預約 瀏覽:956
農村養老如何取消 瀏覽:254
退休職工去世後社保如何處理 瀏覽:857
養老院都有什麼好處 瀏覽:143
50歲初學瑜伽 瀏覽:724
鄉鎮衛生院退休人員有哪幾項工資 瀏覽:437
退休後還能追繳社保嗎 瀏覽:833
武漢月亮灣老年公寓 瀏覽:953
凱里市養老院叫什麼 瀏覽:172
女1971年出生退休年齡 瀏覽:824
原陽養老院 瀏覽:911
養老院護工的文章 瀏覽:391
父母離婚孩子取向會怎麼樣 瀏覽:598
養老院茶話會 瀏覽:616
長壽花什麼時間插春節開花 瀏覽:103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試點 瀏覽:863
在養生會所待一天是什麼體驗呢 瀏覽:817
怎麼用手機做身體檢測 瀏覽:123
李慶遠長壽有多少歲 瀏覽:583